喜遇良辰 第18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怎么了?”陈老太太下意识地道,“是不是有了消息?”

  陈咏胜道:“蔡戎的大军和镇国将军再定县遇到了,有百姓从定县逃过来,听说蔡戎带来了不少兵马,衙署那边得到消息,蔡戎至少领了三千精兵前去,还不算后面的援军。”

  高氏从灶房出来,听得这话心里一阵突突乱跳。

  陈咏胜道:“曲知县说,看样子这场兵乱不会轻易就平息,到了这个地步,蔡戎绝不会束手就擒。”

  宋老太太点头,蔡戎发现被算计之后,就能想到他与辽人勾结的事,八成是遮掩不住了。

  上次宋旻的案子,朝廷已经怀疑蔡戎,再加上这次,蔡戎就算立即停手,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宋老太太道:“毕竟半辈子都在带兵打仗的人。”不像荣氏和宋裕,被揭穿了阴谋诡计,就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

  陈咏胜点头:“曲知县的意思,这时候镇州缺少人手,村子里的壮年都要去衙署听从吩咐。”

  高氏轻吸了一口凉气,这就是战事,战事来了之后,什么纺线、熟药全都要放下,别说能不能吃饱、穿暖了,都能平平安安地活着就好。

  经过了这一年跟着辰丫头做生意,高氏比从前镇定许多,见整件事从脑子里一过就知道曲知县的安排没有错。

  守住镇州城是最关键的,如果让蔡戎跑到这里来……

  这可是宋羡将军戍守的地方,而且蔡戎恨不得对付陈家村,能有什么好结果?

  高氏想到这里转身去叫黑蛋几个过来,一会儿好去帮陈咏胜去附近几个村子送消息,里正们总要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宋老太太道:“辰丫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别在路上遇见蔡戎那些人。”

  陈咏胜忙着去见几个里正,几个村子要凑人手去衙署,剩下的人也不能闲着,半大小子都要去村子周围巡视,再就是几个村中的米粮和药物,若是不够,大家互通消息,应对这场战事。

  天将亮的时候,陈老太太就听外面传来脚步声,一直守在村口的陈子庚、黑蛋几个跟着谢良辰一起进了门。

  “祖母,”陈子庚脸上满是笑容,“我阿姐回来了。”

  一道纤细的身影出现在屋中。

  陈老太太不自觉地也松了口气。

  “怎么样?”陈老太太道,“一切都还顺利吗?”

  谢良辰点头:“我们出来的时候,瀛州那边由秦将军接管了,还有一队人马直接去了拒马河去阻拦辽人。”

  “我们回来的路上听说,蔡戎没有进祁州城,沿路有退下来的伤兵,常悦让人去问了,伤亡并不太多。”

  不过这才只是一天而已,这几日随时都可能会有新的变数。

  谢良辰接着道:“镇国将军派了几百人来镇州,还运送过来一些粮草,一旦战局有变化,就会立即关闭城门。”

  “曲知县的意思,若是有消息蔡戎向镇州来了,我们就全都进城去。”

  说话间,陈咏胜等人陆陆续续进了屋。

  谢良辰就去外间与大家说话,屋子里顿时挤满了人。

  宋老太太让人服侍着起身穿戴好,向陈老太太道:“外间冷,让大家都进来说话吧!”

  陈老太太有些迟疑。

  宋老太太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不要再顾及这些。”

  片刻之后,大家都进了屋。

  谢良辰上前向宋老太太行礼,然后被高氏硬按在椅子上:“奔波了好几日,你也歇一歇,就这样坐着与大家说话。”

  谢良辰的确觉得疲累,也就不去理会这些细节。

  “先生来了。”

  陈子庚的声音传来,众人转头瞧见了东篱先生。

  大家忙搬出椅子让东篱先生坐下。

  “你们说,”东篱先生道,“我就是过来听听外面的情形。”

  谢良辰点头道:“回到镇州之后,我先去了衙署见到曲知县,与知县大人商量了一下,明日先将几个村子里,行动不便的村民先送去城中。”

  “各家各户将物件儿都收拾好,即便蔡戎兵马前来,大家也只携带些要紧的东西进城。兵乱一时半刻不会平息,但也不会持续太久,蔡戎通敌的证据送去京城,定远军和德州的官员弄清楚这边的情形就会出兵相助。”

  “只要熬过这几日就好。”

  众人点了点头。

  谢良辰道:“我真正担忧的是白马岭那边,辽人会在这时候动手,因为宋将军和前朝战事正在紧要关头,北方一乱,定然对宋将军有所影响。

  如果三日之内邢州那边没有粮草运过来,我们就要自己先运一部分军备过白马岭。”

  镇州通白马岭这条路不能断。

  宋老太太看着谢良辰,渐渐有些明白谢大小姐为何是几个村子的辰阿姐了,关键时刻辰阿姐有主意,而且辰阿姐说的话所有人都会听。

  不光是陈家村,下面几个村子也不会有任何质疑,只要镇州不自乱阵脚,就能安稳度过难关。

  宋老太太心中感叹,如果荣氏能及得上良辰一个手指头,也不至于会有今日的事。从这方面看她孙儿比他儿子强百倍、千倍。

  东篱先生站起身:“时辰不早了,我回去歇着了。”有良辰在,就不会有事,他想到的,谢大小姐也都想到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送军资

  北方兵乱的消息已经传来两日了。

  辽州的一处庄子上,一个人正在看面前的舆图。

  宋羡这一仗打得又急又快,和从前在对抗辽人时一样,自己从当前锋,带着一支百人骑兵奇袭前朝兵马。

  被前朝人团团围住之后,竟然还能带着人突围。

  不得不说,宋羡的确厉害,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料,如果能投个明主,将来必定前程无量,可惜这样的人也是太过傲气,绝对不肯低头。

  许多事都没有按照他们之前预想的发展,除了宋羡在八州的战局之外,还有张老将军。

  他们的眼线知会前朝皇族,引着他们除掉张老将军。

  没想到张老将军那些人问询先逃走了,前朝人摸到张老将军屯兵的村子,村子里连人带物全都不见了,什么都没剩下。

  就在宋羡攻打祁州时,那些人又突然出现,配合宋羡在背后偷袭了前朝兵马,让前朝兵马损失惨重。

  如今张老将军和宋羡在一起。

  这两个人加在一块,宋羡有兵马,张老将军熟知属地的情形,刚好互补,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照这样打下去,用不了三个月,宋羡和前朝兵马就要决一死战。

  不过前朝的大将军韩卫也很厉害,宋羡先要赢了韩卫,那么代州、祁州就没有人能再与宋羡争锋。

  对战韩卫,算是这张战事关键时刻,宋羡这边的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他们能在此时此刻给宋羡找些麻烦,宋羡可能就会输了这一仗,就算不输,后面可能会更加费时费力,刚好困住宋羡的脚步。

  宋羡和杜琢迟迟不能拿下这一仗,朝廷就会另派人前来。

  这差事自然就会落在他家头上。

  “大爷,”亲随进门禀告,“我们的人没有找到季管事。”

  伏在桌案上的人,终于抬起头,一双眼睛射出锐利的光。

  季远眉头皱起:“季管事带去的人手呢?”

  亲随道:“也没有找到。”

  这样的结果出乎季远意料,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唯一的可能就是被人拿下了。

  怎么回事?

  季远站起身,是哪里出了问题?杨五明明说留在蔡戎身边的眼线十分可靠,只要这眼线不出问题,他们就能手握蔡戎通敌的证据,不管北方乱成什么模样,他们都有文章可做。

  如果季管事出了差错,不止是证据拿不到手,还有可能会被人审出内情,连累到季家。

  难不成还没有动手就要先认输?

  季远想到出来的时候,父亲在京中正为他铺路,让他好顺理成章带兵去八州。

  这些准备可能都会付诸东流。

  “再让人去找,”季远道,“不过要加倍小心,绝不能再被人发现。”

  宋羡带兵征战,宋启正应该没有这个本事统筹全局,到底是谁坏了他的好事?让他回去如何向王爷交代。

  季远不敢耽搁,叫来亲信:“马上将消息送给王爷,恐怕情形有变。”

  亲信应声立即下去安排。

  季远又去看手中的舆图,北方兵乱可能不像他们打探的那样,那就意味着最后的结果也不像他们猜测的那般。

  一旦失去了这个先机,他还能做些什么?

  只有先拦着邢州的军需,能拦几日是几日,至少让宋羡征战的脚步缓上一缓,或许局面就会有变化。

  幸好徐元裕对杨五听之任之,让杨五的人送消息给徐元裕,可以在军需上动些手脚,不过也挡不住多久,兵部很快就能察觉。

  季远站起身。

  突然被人封住了前路的感觉委实不好。

  季远还没有与宋羡交手,就已经尝到被挫败的滋味儿。好在宋羡对他还不了解,他还可以再寻别的机会。

  季远在屋子里踱步,试图再想一个主意。

  那可是八州之地。

  握在手中对王爷有莫大的好处,他也可以依靠这次功勋更上一层楼。

  这就像是饿急了的人,眼前摆着一只肥羊,却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口口吃掉。

  眼下不但没能伸手得些好处,而且还可能为自己招惹来了麻烦。

  ……

  宋启正一边对付辽人,一边要拿下蔡戎,这场战事对他来说,不亚于当年在拒马河与辽人数万大军对阵。

  不能消耗太多的军资,更不能拖延时间,否则对宋羡不利。

  荣氏仍旧在辽人手中,但宋启正早就不在意这些,他无暇去追击那几个辽人,他要稳住的是大局。

  荣氏早晚能够找到,但是死是活就不知晓了。

  宋启正问向身边的都虞侯:“邢州还没有军资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