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9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谢良辰看阿弟:“为什么这样说?”

  陈子庚道:“阿姐笑得那么开心,要么是真心喜欢,要么就是在赔小心,阿姐之前又不认识宋将军。”

  所以只能是后者。

  谢良辰伸手撸了撸陈子庚的耳朵,想要遮掩过去:“想得太多,个子会长不高。”

  “阿姐为什么怕宋将军?”陈子庚紧追不舍地问。

  谢良辰道:“身边带着那么多人,腰间又是刀又是剑的,当然骇人。”

  “阿姐不用怕,”陈子庚拉住谢良辰的手,“宋将军打辽人,还用我们的方子,该是个好官。”

  谢良辰点头,阿弟年纪那么小,就要这般操心,她有一点情绪波动,阿弟都能看出来,所以前世她即便掌握部分苏家的商队,阿弟也知晓她不欢喜,想要将她从苏家接出来。

  宋羡是好人。

  他帮她为阿弟报仇,这件事她会一直记得。

  但宋羡更是只老虎,随时都能要了她的命。

  趁着老虎被群狼环伺时,她多找机会帮帮忙,将摸老虎屁股这件事早些揭过,她会更加感激宋羡。

  为宋羡立长生牌位,当列祖列宗一样,日夜祭拜都行。

  谢良辰脑子一抽,眼前忽然闪过个情景,宋羡坐在主位上,她下跪祭拜:宋将军大恩难报,从今往后愿拜恩公为义父……

  谢良辰被自己的心思吓得汗毛竖立,糊弄宋羡哪有那么容易,翅膀没硬之前,她也只能勤勤恳恳还债。

  ……

  刚揭出来的湿纸被李佑小心翼翼地撑在手中查看。

  纸张均匀细腻。

  李佑满意地点头:“湿纸摞在一起不粘?”

  纸坊李管事道:“不粘。”

  李佑看向李管事:“可买下了这方子?”

  李管事忙道:“那位谢大小姐已经将做滑水的法子教了我们,只希望日后纸坊能收他们采来的药材。”

  李佑心头一动:“以后纸坊里用的药材,全都要他们来送?”商贾惯会用这样的手段,卖药方只是一笔银钱,源源不断地送药材才是长久的买卖。

  李管事道:“不是。小的问过了,那些村民没有别的思量,只想采药卖到纸坊中,他们会这样说是怕我们只收药商的药材。”

  李佑一怔,然后叹口气:“还是百姓敦厚,换做那些商贾,只怕早就想好如何获利。”

  宋羡听到这里抬起眼睛:“既然献了方子,朝廷也不能不赏,不如送些米粮去陈家村。”

  李佑眼前浮现出那些村民的模样,一个个骨瘦如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米粮。

  李佑颔首:“本就是宋将军找到的造纸新方,这桩事也该交给宋将军去办。”

  说完这些,李佑又将目光落于那张湿纸上:“让纸坊将纸快些烘干,我要让人送上京城呈给圣上。”

  宋羡等到李佑将纸放下,这才道:“李大人刚到镇州,不如由我引路去周围看看。”

  李佑欣然应承:“最好不过。”

  宋羡知道李佑为何会来到北疆,就像他与宋启正说的那样,为的是节度使之位。

  但宋启正以为朝廷迟迟不肯封他为节度使,是因为皇上忌惮宋家兵马,怕宋家势大不受朝廷管束。

  其实仔细想一想,朝廷已经封了那么多节度使,为何单单忧虑宋家?

  前世时,宋羡让人去京中探查消息,才知道有人密告宋家与辽私通,这次辽国能够退兵,也是与宋家暗中商议的结果,等宋启正拿了节度使之位,就能明目张胆地增兵,吞并西北的前朝余孽,占据整个北方。

  宋家真正该解决的是背后算计之人,宋启正连这一点都想不到,他也不配再统领宋家大军。

  宋羡与李佑骑马出城。

  中途歇脚时,程彦昭凑上前道:“阿羡,你是在哪里寻到的人?很是不错。”

  宋羡立即知晓程彦昭说的是谁。

  程彦昭道:“她除了知晓这滑水方子,还懂得些什么?饭食做的那么好,可不像村中养大的。”

  程彦昭话还没说完,只听宋羡淡淡地道:“就是个为我做事的人,你不要去探究,也离她远点。”

第二十六章 好感

  程彦昭听到宋羡的话不禁一怔,不过很快就回过神。

  宋羡让常悦跟着谢大小姐,那天晚上他好奇谢大小姐的身份,要用战马来换,宋羡都不肯答应。

  程彦昭低声道:“你该不会是欢喜那家的小姐吧?”

  话刚说到这里,就感觉到宋羡凌厉的目光。

  程彦昭神情不变,依旧笑着道:“我就问一问,你恼什么?”

  宋羡掸了掸衣袍,淡淡地道:“现在北疆情势复杂,到处都是安插的眼线。能找个做事的人不容易,不要节外生枝。”

  程彦昭有些意外:“你还真动气了?”

  宋羡眉宇间的冷意逐渐加重,程彦昭也不敢再玩笑:“到底怎么了?那两个东西除了暗中勾结官员,背地里又做了些什么?还是你父亲……”

  程彦昭总觉得宋羡有些异样,心中憋着一股怒气似的,想来想去只能跟宋家有关。

  五年前宋启正遭人刺杀,宋启正身边亲信立即闯入宋羡军帐,提审重伤的宋羡,宋羡打赢了辽人,却差点在自家军营中没了性命。

  宋羡没死,但他身边的一个副将,却因想要救回宋羡,擅长宋启正的中军大帐而被正法,从那以后宋羡做事更加滴水不漏,在人前从来不会表露情绪。

  直到前几日……宋羡忽然带人除了那些悍匪,那与他们之前谋划的不同。

  程彦昭笃定宋羡是遇到了什么大事。

  宋羡道:“不是。”但如果宋裕、宋旻提前露出马脚,他倒可以早些将他们解决。

  宋羡不再与程彦昭说话,转身走向李佑。

  “大人,”宋羡道,“前面就有处村子,我带着大人去村中走走。”

  李佑不知宋羡将他带到这里的用意,他不动声色,任由宋羡带着向前。

  “大人与我都穿着官服,”宋羡道,“我们就不去知会里正了,直接进村吧!”

  转眼之间一行人骑马进了村子。

  现在已是卯时,外出谋生的村中人陆续归家,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大家正说着话,就看到不远处烟尘滚滚,一行人冲着村中而来。

  有人开始大喊:“快……快藏起来。”

  不知是谁先回过神,立即拉着自己的孩子向屋子里跑去。

  瞬间的功夫整个村子乱成一团。

  妇人的喊叫声,孩子的哭闹声此起彼伏,所有人脸上都是衣服惊恐万分的模样。

  直到那队轻骑到了跟前,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

  地上一片狼藉,众人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妇人捂住哭闹孩儿的嘴,躲在草垛中的半大小子浑身颤抖地向外张望,生怕会被人发现强行带走。

  他年纪还小,到了战场上就是死路一条,他不想就这样去送死。

  李佑没想到突然进村,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半晌里正才匆匆赶来,不等里正说话,宋羡伸手阻止。

  宋羡和李佑翻身下马,两个人走进村子中。

  村中炊烟袅袅,锅中煮的东西却不知是什么,没有半点米粮的香气。

  糠糟、野菜混在一起,无非为了果腹。

  李佑转头去看,百姓远远地躲开,只有里正弓着身子站在旁边,脸上满是忧愁和恐惧。

  宋羡拿起柴禾送入灶膛中,火光映着他的面容。

  宋羡道:“我们在百姓心中与齐人、悍匪并没什么两样。这些年战事不断,朝廷要收取各种税赋,四处征兵,百姓苦不堪言。

  就算我们拿下北疆又能如何?这就属于大齐吗?待到这土地上再无人烟,拿下这里又有何用?”

  李佑心头一动,眼前浮现出刚刚入村时看到的那一幕。

  说完这些,宋羡躬身向李佑行礼:“请大人将北疆情形禀告给皇上,眼下应当想法子善政养民。”

  李佑看着宋羡,半晌伸出手拍了拍宋羡的肩膀,宋羡围剿悍匪,捉拿贪官,又在造纸坊中试用新方,至少在他看来算是表里如一,这样的人不该与辽人有勾结。

  李佑思量,宋家通敌的密告不一定是真的,就算是真的,笼络官员获得私利的宋裕更可疑,毕竟招兵买马都需要银钱。

  李佑收回思量:“走,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宋羡起身跟着李佑出了门,李佑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他与京中派来的其他官员不同,他不喜欢去衙署看文书,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一切。

  那他就让李佑仔细看看,将这些都禀告给京中的皇帝。

  ……

  谢良辰坐着骡车欢欢喜喜地回到陈家村。

  陈老太太先是欢喜,之后又变成了心疼,她拉着外孙女的手,手指缝不大啊,花钱咋那么快呢?

  赚的银钱不少,花的也多,偏外孙女还不知足,这不还惦记着花钱呢。

  谢良辰道:“村子里的房屋也该修一修,下雨、刮风很危险了。”

  陈子庚点头:“之前就有房子倒了,幸好没有伤人。”

  谢良辰接着说:“阿弟将来就算不考状元,也要读书,所以我们还要拿银钱交束脩。”

  陈子庚总去邻村偷听先生讲课,先生虽然知晓,但见他聪颖却不说破,但偷听的总是一知半解,若是能将先生请来……

  陈子庚脸上不由自主地浮起笑容,那他真是太欢喜了。

  不过很快,陈子庚忧心道:“可那需要不少银钱。”

  谢良辰拉着阿弟:“阿姐会想到法子。”

  陈老太太听着这话,两条老腿在骡车上晃来晃去,心中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