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19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就这孩子,挺老大的了都才到我腰上那么高,天天就佝偻着,吃不饱饭,哪里能长呢?”陈咏胜道,“现在不一样了,都快撵上我了。”

  “二叔,”陈仲冬道,“冬天就能比您高。”

  叔侄两个相视一笑。

  虎子跑过来听陈咏胜说话,只觉得陈咏胜说的那些特别的熟悉,因为他们也是这样。不过这让虎子更羡慕起陈仲冬来。

  王家村村民将陈咏胜和陈仲冬打量了一番道:“前年冬天还不行?”

  陈咏胜点头:“不行,别说前年冬天,去年我们还吃不饱饭呢。”

  村民道:“我听玉娘说,你们还筹了不少粮食送过来,这些粮食……”

  陈咏胜道:“这些粮食是今年春天种的,只是一年的功夫,我们吃饱了饭,囤了粮,村子里的孩子们都长高了,也都有了衣服穿。”

  陈咏胜长叹一口气:“说到底都是战事闹的,如果没有战事,不至于会这样,战事停了就都好了。”

  陈咏胜这话说的王家村的村民都低下了头,战事什么时候能停?他们八州之地十几年来就没消停过,朝廷一直征兵,边疆不停地起冲突,早晚有一日要与齐人开战,他们每天都担惊受怕。

  陈咏胜接着道:“战场上真是可怕,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里又是什么情形,到了战场只有你死我活。”

  “摊上好的朝廷还行,不会动辄兴兵,就像宋将军说的善政养民,从前的广阳王也说过这话,不能动辄兴兵,伤及的都是百姓,摊上不好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王家村的村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有些人已经在掉眼泪。

  八州赋税太重,内忧外患,百姓早就苦不堪言,朝廷却还一心一意想要拿回齐人占住的土地。

  其实他们都清楚,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王朝更替过去那么多年,走出八州都是齐人,哪里能赢得了?

  要再往之前说,八州之地从前还是广阳王的属地时,前朝那些人为了取八州之地大开杀戮。

  这些年还在为了“广阳王余孽”到处杀人,不管有没有“广阳王余孽”这就是他们杀人的借口。

  王家村里有人道:“可你们还不是打了过来,难不成就没有别的法子?”

  陈咏胜一时没有想好怎么说。

  谢良辰的声音响起:“两年之内,这里的朝廷让辽人借路五次,最严重的一次让辽人到了镇州城。”

  谢良辰说完周围一阵安静,谢良辰接着道:“我不懂战事,但十几年了如果有别的法子,不至于会到今日的地步。”

  有些争斗避免不了。

  陈咏胜欲言又止,半晌终于道:“其实宋将军不错,虽说带兵来八州打仗,除了两军对阵之外,没有胡乱兴兵事,更没有加害百姓,要不然张老将军也不会帮宋将军。”

  谢良辰道:“我们来这里也不为别的,若是有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我们手里还有些药材和粮食。”

  王家村的老人点了点头。

  谢良辰伸手摸了摸虎子。

  “这女娃娃,还有这几位,”王家村的里正总算开口道,“这段日子谢谢你们。”

  虎子娘直点头,谢良辰给她家两个孩子都治了病,她心中感激。

  等到谢良辰和镇州的村民们离开之后,虎子忽然道:“娘,如果战事这样就结束了,我们以后是不是也有好日子过?”

  虎子娘叹口气,声音中带着哽咽:“都似你想的这样简单就好了。”

第三百零三章 找到

  虎子道:“我看阿姐是好人,仲冬哥还说,他们会采药都是与阿姐学的。”

  王里正听着,之前张老将军和玉娘来说这些,她们没放在心上,总觉得他们是在为齐人说好话。

  现在他渐渐有些相信了。

  这些人似是真的比那些狗官强,他们村子没有了壮劳力,那伙人图什么又送药材又送米粮?

  王里正若有所思,刚刚那齐人说的没错,这里的朝廷经常会放开关卡引辽人进来,有时候让他们借路去齐地,有时候则是放任他们来村中抢掠。

  齐人那个宋将军来了之后,确实没有随意进村,更没有强迫他们做什么。

  周围村子里有人受不了朝廷欺压,杀了官吏跑进山中,他也觉得忍不了多久,他们可能也得走这条路。

  现在齐人打了过来,虽说眼下的战事让人难受,但长远来看,也许真的是好事。

  王里正思量完,转身走到村口,眼看着谢大小姐被别的村子请走了。

  这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忙碌。

  ……

  太原府。

  宋羡带着大军一路南下,直逼太原府而来。

  薛恪将手里的事做好,听着周围人对战事议论纷纷,脑子里却在盘算另一桩事。

  如果想要做点什么,现在就该动身,不能再拖下去,否则就来不及了,薛恪决定今晚众人都歇下之后,他趁着月色离开这里,直接去往广阳县方向。

  宋羡的兵马就是从忻州而来,张老将军了解八州的情形,与宋羡兵分两路,去往广阳县,以防太原府兵马从东边袭击宋羡大军。

  广阳县也是广阳王的家乡,张老将军此去能调动一些人手帮忙,在广阳县提及广阳王后辈,薛恪觉得自己更有了几分把握。

  薛恪一直等到天黑,这才将细软系在身上,骑着马一路朝广阳县方向驰去。

  万事周全,能不能逃脱就看这一次了。

  薛恪深深地吸一口气,八州到大齐的关卡都有人把守,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张老将军如果能让他翻过白马岭,他就可以依靠带着的金银财物在大齐生活。

  这一路还算顺利,显然没有人察觉他离开太原府,薛恪正要松一口气,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影在面前一闪,薛恪还没来得及将腰间的长剑抽出来,已经被人从马背上一把拽下。

  薛恪张开嘴就要喊叫,却觉得脖子上一疼,紧接着整个人晕厥过去。

  薛恪再醒来时,看到了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人正坐在椅子上,正用软布擦拭着他的手。

  眼前的人十分的陌生,薛恪确定自己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张脸孔,正当他准备再仔细打量一番时,突然发现那人的手突然动了,手直直地指向他。

  淡漠的声音道:“你醒了。”

  薛恪眼睛突然一缩,怔怔地望着那只苍白的手,手背上还有没擦干净的血迹,手腕处被整整齐齐地切断,如今上面扎着一把匕首。

  坐在椅子上的人握着匕首,摇晃着那只断手轻笑,仿佛那是个多么有趣的玩物儿。

  薛恪胃里一阵翻腾,整个人挣扎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被牢牢地绑在一条长凳上。

  “你是谁?”薛恪大声问道。

  乌索站起身:“你一定知道萧兴宗大人,那你清不清楚萧大人手下的十三太保?”

  薛恪听到这里,脸上恐惧的神情更深了些。

  乌索走上前,用断手去摸薛恪的脸。

  薛恪慌张地躲闪,嘴唇颤抖说不出话来。

  乌索探头到薛恪耳边,压低声音:“我知道你要去做什么,你不想死,要找张老将军要条活路对不对?你去的刚好是广阳县。”

  乌索笑起来:“你以为张老将军能放过你吗?别忘了当年带兵杀广阳王的人中,有你的父亲。”

  薛恪被说中了心事,然而这样的时候他却顾不得惊诧,他整个人都被惊恐牢牢地笼罩着。

  乌索接着道:“你带的那些金银之物我都看了,就算逃去齐地,你的这些东西买不了多少田地,难不成你要和那些村民一样讨生活?还是做个小商贾算计着度日?”

  “堂堂一个将军的嫡子,就过这样的日子?不如我给你指一条明路,你立下大功随我一起去大辽,萧大人会向太后举荐你,保你高官厚禄。”

  薛恪的冷汗从额头上淌下。

  乌索道:“你不肯答应的话……”

  乌索将断手缓缓地摸上薛恪的头顶。

  薛恪只觉得那冰冷的手指如同几条蛇般在他身上蠕动。

  乌索丢掉断手,将手里的匕首刺入薛恪发髻中:“你的头很圆,正好我缺少一个盛酒的物什,怎么样?高官厚禄还是给我盛酒,你要选哪样,立即告诉我。”

  薛恪几乎没有犹豫:“我愿为萧大人效命。”

  乌索笑起来:“日后你会有个好前程。”

  说完这话,乌索问道:“说吧,你们薛家到底有什么秘密?”

  ……

  张老将军带兵顺利到了广阳县外。

  大军驻扎下来,张老将军立即将身边人遣了出去,试着说动更多人前来投奔,与他们一起前去擒拿伪王。

  张老将军坐在中军大帐里看舆图,这次的局势已经明了,宋羡和杜琢就是要将伪王合围在太原府。

  伪王几乎不可能击退宋羡。

  而且大齐皇帝收到军报,会派更多兵马前来,至少要驻军去代州、忻州、石州,慢慢地推进,直到将伪王彻底清理干净。

  张老将军正思量着,他身边亲信庄兴走进来低声道:“我出营时遇到的一个人。”

  张老将军皱起眉头:“伪王的眼线?”

  庄兴摇头:“伪王钦封的忠勇将军之子,薛恪。”

  张老将军惊讶:“薛恪潜入了我们驻扎之地?”

  “他是在外面守着我们,看着不像是来刺探军情的,”庄兴顿了顿道,“他说是为了广阳王府一件要事来求见你,我让人去附近探查了,就他一人前来。”

  张老将军着实想不出薛恪寻他所为何事。

  张老将军站起身:“他人在哪里?”不前去见一面,他也不知道薛恪在耍什么花样。

第三百零四章 震惊

  薛恪紧握着手中的包袱,眼睛盯着树林外。

  等了许久,终于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向他走过来。

  那是张渭河没错,薛恪没有见过张渭河,但悬赏捉拿张渭河的告示却常年都贴在都城城墙上。

  薛恪压制着心头的慌张,上前走了一步,躬身向张渭河行礼:“老将军。”

  张渭河偏了偏身道:“我不识得你,受不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