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35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那有何难,”徐大小姐道,“我来安排,你安心等着就是。”谢良辰定然急于让京中的人认同她的身份。

  谢良辰继续向前走去。

  徐大小姐道:“还要去笔墨铺子?”

  谢良辰道:“嗯,在看几个笔墨铺子,然后到药铺去,听说京城有一条街都是卖药材的。”

  徐大小姐哪里走过这么多的路,早就觉得脚心疼痛。可谢良辰这些人好像不知疲累,连水都没喝一口。

  管事妈妈低声抱怨起来:“大小姐这样跟着可怎么得了?”

  凡事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既然徐家将人接出来的,就要妥善地送回去,或许再有一会儿,谢良辰也要走不动了。

  徐大小姐却怎么也没想到,一直到了天黑,铺子关了门,谢良辰才要回家。

  将谢良辰送回宅子,徐大小姐才坐车回到国舅府。

  走入内宅之后,管事妈妈见到孟夫人立即道:“可苦了咱们大小姐,走了一天脚定然肿了。”

  孟夫人皱眉:“那么久一直都在街市上?”

  徐大小姐颔首:“她得空还要去。”

  孟夫人诧异:“还没看够?”

  母女两个进了屋,徐大小姐坐在软塌上,面色才好了一些。

  孟夫人道:“你们在一起一整日,他们到底如何?”

  徐大小姐不说话,看向身边的管事妈妈,管事妈妈会意道:“什么都不知晓,还让纸坊的伙计看了笑话,说什么几张纸就能换一只小猪仔,总之那模样当真粗鄙得很。”

  徐大小姐皱起眉头:“母亲,明日我能不能不去了?我说要帮她筹备诗会,就在家帮忙写帖子请人。”

  “那就不去了,”孟夫人道,“你与我仔细说说,明日我就禀告给皇后娘娘。谢良辰和他父亲以及陈家村的封赏也快下来了,谢良辰还要进宫谢恩,既然她不通礼数,还要皇后娘娘派宫中嬷嬷来教她,免得她在宫里出差错。”

  说完这话,孟夫人又道:“不过,谢大小姐这个模样,即便你将人都请来,她也不懂怎么办诗会吧?会不会闹出笑话?”

  徐大小姐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就是要她闹出笑话,而且要闹得人尽皆知,连几百文银子都心疼的人,她都能想到诗会办得会有多寒酸。

  “我也是好心,”徐大小姐道,“多寻几个人去,好为北方筹办些赈灾粮。”

  最终能不能筹到,就要看谢良辰自己的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噩梦

  宫中。

  皇帝看完奏折就在暖阁里歇下。

  这些日子有太多事务要处置,抽调官员去八州之地,封赏宋羡和杜琢,好在宋、杜两个人见面不多,互相有所防备,对于八州之地的驻兵权,有争夺之意。

  若是宋羡和杜琢关系太过热络,不争不抢皇帝将会更加忧心,北方这么大的地方,如今最有权柄的就是宋羡和杜琢了。

  尤其是宋家父子,手中握着几个州,麾下更是有几万精兵,他需要提拔旁人制衡宋家父子。

  杜琢显然是个好人选,除此之外还有隰州的王家父子。

  皇帝思虑太多,好不容易才进入了梦乡,不过这一觉他也睡得不轻松,他迷迷糊糊地梦到了年少时的事。

  与前朝兵马对战时,被围困在一处山坳中。

  前朝人从山上丢下火球、火石,他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葬身大火之中,鼻端满是烧焦的味道,耳边传来惨呼声。

  他征战多年,那一次宛如一个巨大的阴影,牢牢地占据在他心中的一角。

  火烧到了他身上,他亲眼看着甲胄上燃起的火光,很快就要将他吞噬,却在这时候,有人拉了他一把,用甲胄上的披风将他包裹起来,将他身上的火扑灭。

  那是广阳王。

  广阳王脸上满是关切,他朗声道:“幸不辱命,援军已到。”

  皇帝欣喜,想要上前搂住广阳王,却不知为何,梦境一下子扭曲起来,广阳王惊诧地看着他,身体向后倒去,然后落入一堆火焰中。

  广阳王凄厉的声音响起:“无耻小人,背信弃义,我杨氏一族,就算只留一女眷,也会向你索命,报这血海深仇。”

  皇帝从噩梦中惊醒,额头上满是冷汗,他睁大了眼睛,梦中的一幕幕仿佛还在眼前,鼻端还能闻到那烧焦的味道。

  广阳王的声音好像也在耳边。

  “来人。”

  皇帝大喝一声,守夜的杜正和宫人立即端灯上前。

  皇帝额头青筋浮动,面色看起来有些苍白,眼窝却乌青深陷:“将这些暖笼都拿走。”

  “是。”宫人不敢怠慢。

  “天家,”杜正低声道,“您这是怎么了?出了这么多汗……奴婢立即就去宣太医。”

  “不用,”皇帝出声阻止,“朕没事。”

  皇帝声音中带着怒气和血腥,让宫人们更加恐慌。

  杜正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这才轻声道:“天家心中可有什么难事?能否与奴婢说一说?”

  皇帝看着灯火,半晌目光才重新聚集:“广阳王说,就算留一女眷,也会来刺杀朕。”

  杜正一怔,广阳王有过这样的话?

  皇帝转头看向杜正,只见杜正一脸茫然,他接着道:“你说为何就真的留下了一女眷?是朕在做梦,还是真的如此?”

  “天家,”杜正终于出声道,“可能是这段日子政务太重,天家太过劳累。”

  “你不信?”皇帝冷冷地道,“但朕觉得……他是这样说的。”

  杜正道:“广阳王敢说出这样的话,便是大逆不道,整个杨氏一族都该被诛杀。”

  皇帝听到这话,眼睛中的戾气终于消散了些:“说的没错,朕是天子,别说一个女眷,就算广阳王活着,朕也一样再杀了他。”

  杜正悄悄松了口气,上前拿起引枕让皇帝依靠住。

  皇帝闭上眼睛,只觉得安稳了许多:“还是你懂朕。”

  杜正忙道:“奴婢是在您身边久了,看得多了而已。”

  皇帝道:“陈家村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杜正道:“谢绍元和老太太一直在宅子里,谢大小姐让徐大小姐陪着逛了京城的街市,宋大人倒是每日都去那宅子,看起来与陈家村的人相处的很好。”

  陈家村的人进京时,宋羡就带着人迎了出去,这是一门心思要与谢氏结亲了。

  “给陈家村的封赏还要等各部准备妥当,”皇帝道,“还有些时日仔细看看那些人。”

  杜正应声:“皇后娘娘那边送来消息说,明日就会让宫中嬷嬷去宅子里,教谢大小姐礼数。”

  “让皇后仔细着点,”皇帝道,“徐家莫要再出什么差错。”

  皇帝说完遣退杜正:“下去吧,朕再歇一会儿。”

  暖阁里恢复安静,皇帝又想起刚刚那个梦,一个女眷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无非就是让他做个噩梦而已。

  辽国的使臣答应用萧兴宗换三皇子,他会将萧兴宗正法,这就是背叛他的下场,即便躲去辽国,他也能让辽国将人护送回来。

  萧兴宗死了,当年种种也就不会再有人知晓。

  ……

  高氏一大早就起来,带着黑蛋几个在宅子里忙碌。

  良辰说要弄什么诗会,准备了两日,今天就会有达官显贵家的女眷进门。

  高氏又是激动又是忐忑,来京城之前,除了宋老太太,她好似没怎么见过官员家的内眷。

  “地要不要再擦一擦?”高氏道,“厨房准备的吃食也不知够不够?”

  高氏一路嘟囔着,小心翼翼从花厅走到书房,宅子里的物什都被她拿出来了,她也是再三叮嘱黑蛋,离那些物什远一些,若是碰坏了,就将黑蛋留在京中做小厮还债。

  “辰丫头啊,”高氏道,“我们准备的这些回礼到底行不行?”

  “行,”谢良辰道,“二婶就不用担忧了,给的都是我们陈家村最好的东西。”

  高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时辰快到了,管事也前来禀告:“大小姐,徐大小姐来了。”

  谢良辰快步走出去相迎。

  谢良辰第一次办诗会,徐大小姐自然要从旁帮衬,除了给京中女眷下帖子之外,还要早些起来帮忙布置。

  “还有什么没准备的?”徐大小姐道,“茶点不说了,笔墨纸砚都备好了吗?我请的这几位都是京中很有才气的女眷。”

  谢良辰道:“几位小姐都擅长书画?”

  徐大小姐笑着道:“那是自然。”

  谢良辰道:“那正好,我有些书画想要请教她们,这次就都拿出来,让大家帮我出出主意。”

  徐大小姐笑着:“她们定然愿意帮忙。”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就又有两辆马车到了。

  谢良辰转身去看,就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人

  谢良辰从在代州落水之后,从前的记忆就一点点地恢复了,其中还有在越州长大那几年的记忆。

  那时候她叫李绥宁。

  这个从马车上下来的人是孟肃的女儿孟长淑,孟肃是越州总管兼任刺史,孟刺史的母亲长居余姚,孟长淑去余姚探望祖母时曾生了一场大病,找到了李家,为了方便救治,孟长淑曾在李家住过几日。

  义父义母为了保护谢良辰,不准让她与外人见面,谢良辰与孟长淑也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孟长淑病愈之后,两次来李家拜访。

  义父义母都是假借谢良辰体弱多病为由,没有让谢良辰出来与孟长淑相见。

  后来孟老太太过世,孟长淑就很少去余姚了。

  越州时疫之前,孟长淑还从京城送来几本医书给李家夫妻。

  前世谢良辰没记起这些事,不知自己与孟长淑曾有过交集,却很清楚孟长淑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