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49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他就算跪上三天也是无碍,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

  如果良辰能心疼他,那自然更好了。

  这样想想,宋羡觉得身上被棍子打过的地方已经不疼了。

  会不会有这样的好事?

第三百八十六章 怀疑

  大理寺少卿和刑部侍郎踏入大殿后,仿佛还能感觉到之前皇帝怒火留下的余温。

  宫人和内侍都垂着头站在旁边,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因此引来祸事。

  旁人都能躲,唯有他们二人躲不得。

  袁少卿正思量着如何开口,皇帝阴沉的声音传来:“萧兴宗审的如何了?”

  皇帝抬起头往大殿上看去,只见大理寺少卿和刑部侍郎二人神色异常,他眉头顿时锁得更深了,难不成又出了什么差错?

  “皇上,”袁少卿终于艰难地道,“审案过程中遇到些问题,臣等不得不将萧兴宗暂时收押,进宫来向皇上禀告。”

  皇帝不出声,目光如一把开刃的利器,压在袁少卿和刑部侍郎头上,袁少卿觉得,接下来的话若是说不好,可能他立即就会血溅三尺。

  “皇上,”袁少卿道,“萧兴宗开口说话了,只是他说的委实不堪,臣等不敢具报。”

  萧兴宗开口说话了?皇帝向旁边的杜正看去。

  杜正不禁面色微变。

  皇帝稳住心绪,尚不至于被人看出端倪,但几根手指却慢慢收拢:“萧兴宗招认了些什么?”

  袁少卿吞咽一口:“萧兴宗说,押解路上有人故意毒害他,怕他说出当年广阳王战死的实情。”

  袁少卿说到这里,刑部侍郎跟着惊骇的头皮发麻,他立即道:“这些都是萧兴宗的疯言疯语,微臣说错了……都是萧兴宗故意要挑唆、离间大齐君臣,臣等就是不知是否该将萧兴宗这些话写入文书中。”

  袁少卿虽然没说出口,但皇帝已经猜到了萧兴宗会说些什么。他命人毒哑毒疯萧兴宗就是不让萧兴宗在人前言语,这些他明白,萧兴宗也清楚。

  至于为何不就此要了萧兴宗性命,他是要留着萧兴宗让天下臣子看看背叛大齐的下场,他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斩杀萧兴宗,让萧兴宗死在他的王法之下。

  这本该万无一失。

  皇帝目光说不出的阴沉,话已经说出来了,接下来要如何处置?

  当年一幕幕从皇帝脑海中闪过。

  广阳王的死,赵老将军阵亡,他坐上皇位,梦中广阳王的恨意……

  如今的一切也像是梦魇般,将他整个人牢牢束缚住。

  一盏茶放在皇帝面前,杜正低声道:“皇上莫要动怒,这都是萧兴宗的诡计。”

  都是萧兴宗的诡计,如果他发怒就印证了萧兴宗的话。

  所以他不能,也绝不会如此。

  皇帝放在膝上的手,压着龙袍上的金龙,绣线如同刺般,扎的他手生疼。

  皇帝目光几次变化,终于他稳住心绪,依旧维持了他君主的威严:“萧兴宗都说了些什么?你们为何吞吞吐吐?既然知晓都是萧兴宗故意挑唆,为何不敢在朕面前宣之于口?”

  袁少卿躬身道:“臣等是怕污了圣上的耳朵,臣等以为这种话也不应该出现在文书之上。”

  皇帝冷冷地道:“说。”

  袁少卿这才道:“萧兴宗说,当年广阳王的死另有内情,就连打开关卡也是他们赵家奉命行事,最终诬陷给了冯绛。广阳王的兵马被人提前调走,加上八州之地的防务和工事也是有心人故意泄露出去……种种情形之下,广阳王才会战败。”

  大殿上落针可闻。

  半晌之后,皇帝忽然站起身,眼睛中是滔天怒火:“广阳王的兵马是被调走了,调走那些人马的人是朕,萧兴宗是说朕加害了广阳王?”

  袁少卿忙道:“广阳王对圣上忠心耿耿,还曾几次救下圣上,广阳王若是在世大齐边疆只会更加稳固,皇上怎么可能自断手臂,这都是妄言。”

  皇帝冷声道:“萧兴宗背叛大齐,如今被押入大牢,仍旧想要祸乱朝纲,朕不怕留下文书,朕在潜邸时与广阳王一同征战情同手足,若广阳王没有战死,现在我与他会是千古君臣之楷模,广阳王过世十九年之久,如今好不容易收回八州之地,萧兴宗居然出言中伤。”

  “一个小小的叛臣,死到临头却还不知悔改,想方设法要兴风作浪。朕不怕他说,不怕文书上来写,更不怕被天下人看到,若是谁心中质疑只管来问朕。”

  皇帝满脸威严:“写,他说什么就据实写下来,就算说的天花乱坠,假的也不可能成真,朕虽不如先皇,但也不至于做那些见不得光之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朕果然如此,上天定然罚朕。”

  “皇上英明。”

  袁少卿和刑部侍郎跪下行礼。

  皇帝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你们进宫时看到了宋节度使?”

  袁少卿道:“微臣等……看到了。”

  “宋节度使质疑押送之人失职,”皇帝道,“萧兴宗又说有人故意用药害他,这桩事必须查个清清楚楚。”

  袁少卿应声:“微臣等领命。”

  皇帝接着道:“他们是殿前司的人,朕会派人一同前往审案。”

  袁少卿和刑部侍郎得了旨意告退出去。

  皇帝看了一眼杜正,杜正立即明白,忙跟了过去。

  “两位大人。”

  袁少卿和刑部侍郎被杜正喊住。

  杜正道:“两位可知文书要如何写?”

  袁少卿躬身:“还请公公提点。”

  杜正望着袁少卿:“要据实写,拿不准的若是也写出来,就算现在看着清楚,日后流传下去也恐被有心人利用。”

  袁少卿被提点之后,立即明白了,有些事据实详奏,有些事则要一笔带过。他来宫中时就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虽然得了杜正的话,但……这些总归不能放在明面上,将来没有人提及则好,若是万一再掀起什么风波,这罪责只能他来扛。

  袁少卿出宫时,脑子说不出的混乱,萧兴宗的那些话,皇上的神情,杜正之后的提点,就像一根针刺入他心中,他总觉得萧兴宗说的是真的。

  袁少卿打了个冷颤,他不该如此质疑,但他就是无法控制地想下去。

  前面就是宫门,宋羡依旧跪在那里,袁少卿忽然伸手拉住刑部侍郎:“今日大殿中发生的一切,不能说出去。”

  两个人站在风雪中,身体越来越凉。

  刑部侍郎点了点头,事关身家性命,绝不能说。

  ……

  大殿中,皇帝一张脸被戾气笼罩。

  “是谁?”皇帝道。

  萧兴宗这桩事绝不可能是意外,必然有人在暗中故意安排。

  杜正低声道:“闹出这样的事,按理说,得利的自然是广阳王一脉。”

  广阳王一脉可能为了给广阳王复仇,故意如此,而且这件事闹出来之后,皇上也不能轻易再向嘉安郡主下手,否则岂非证实了萧兴宗的话?

  杜正接着道:“可……又不像,宋节度使显然不知晓萧兴宗能开口说话,否则就不会在这里惹怒圣上。”

第三百八十七章 心疼

  皇帝听着杜正的话,不得不将宋羡方才种种再回想一遍。

  杜正道:“若说宋节度使有意如此,为了事发之后逃脱干系也不是不可能,但……奴婢细想一下还是觉得不太对,毕竟宋节度使请皇上下令严审押送萧兴宗之人,若他在这里动了手脚,岂非自己也有被查出的危险?”

  一个在背地里捣鬼的人,总会有些顾虑。

  皇帝看向杜正:“也许另有人在背后算计。”

  杜正应声:“拿出去的毒药从前用过,按理说不会出差池,到底是差事办砸了,还是故意为之就要审之后才知晓。”

  “你带着人去审,”皇帝看向杜正,“将所有细节都要问得清清楚楚。”

  杜正应声:“出了这种事,叩谢天家还能信任奴婢。”

  皇帝挥挥手:“去吧!”殿前司的军使是他委派的,杜正从中做安排,连李佑都不知晓内情,现在出了事,虽然他怀疑许多人,但不至于连杜正都猜忌。

  杜正站起身提醒道:“是不是也该让宋节度使回去了?”

  皇帝冷声:“都按他的心意查案了,他还跪在那里做什么?”

  杜正带着人退下去,皇帝坐在大殿中,看着桌案上的奏折,想想方才大理寺少卿和刑部侍郎那战战兢兢的目光,心头的怒火委实压不下去。

  就算都办妥当了,萧兴宗说那些话时,周围有多少官员在?难道他们心里就没有半分质疑?

  萧兴宗除了这些话,还透露了什么?

  宋羡和嘉安郡主又知晓多少?现在压下去了,将来会不会有人旧事重提?

  到底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有意挑起事端,如果他现在寻借口惩治了宋羡和谢家人,就算顺利打压了宋羡和谢家,也会因此失去威严,再有人借机篡位……

  他坐了十几年的江山,却到现在也觉得帝位不稳,只因为他没有子嗣,身边还有两个年富力强的弟弟窥伺。

  皇帝拿起奏折狠狠地丢在地上。

  ……

  热闹了一整日,笔墨铺子门口的人才渐渐散去。

  笔墨铺子的掌柜笑着送客:“诸位明日一早再来吧!”

  “粉蜡笺一直都会摆在这里,”掌柜道,“等下一批货送过来,就能买到了。”

  “下一批货什么时候来?年前是不可能了吧?就算来了也不一定买到,掌柜的莫要诓人。”

  “就是啊,这粉蜡笺怎么做的如此慢?”

  “你知道什么?要不说着笺纸难得呢?做好这样一张,要花费许多功夫,难得的是陈家村卖的价钱便宜。”

  “是啊,也就多等些日子,总比看着眼馋强。”

  掌柜向众人施礼道:“等到开春八州之地要开不少纸坊,到时候粉蜡笺也就做的多了,镇州的商队说或许笺纸还能再便宜些。”

  “还能再便宜?”

  “哎呦,这好卖的东西都凭白涨价,难得还能这般实在。”

  掌柜笑道:“这是长久的买卖,就像那些线穗,也是越卖越好,越卖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