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25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谢绍山恐怕陈老太太起疑心,故意又等了一会儿才走出柴房。

  站在院子里,谢绍山向陈老太太道:“亲家老太太我先回去了,明天一早再过来帮忙。”

  陈老太太开始没作声,半晌从灶房中伸出脖子:“子庚,是不是有狗在叫?撵远点,别让它来偷吃食。”

  哪里有狗,分明就是在骂他。

  谢绍山暗地里冷哼一声,转身向外走去。

  骡子车都留在了陈家村,谢绍山带着掌柜和伙计徒步回到城中,顾不上回家换衣服,谢绍山就去了董家。

  董老爷听说谢绍山来了,忙将谢绍山迎去堂屋里说话。

  谢绍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端起茶来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才道:“是宋家大爷吩咐陈家村的人去做的。”

  董老爷眼睛顿时一亮:“当真?”

  谢绍山点头:“我听的清清楚楚,我那侄女根本不通药材,也不知晓造纸的方子,是别人教她这样说的。”

  董老爷一脸激动,不敢打断谢绍山,让谢绍山继续说下去。

  谢绍山道:“今天他们说漏了嘴,我侄女连黄蜀葵都认不出,又怎么能带着村民上山采药?”

  说着谢绍山将听来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董老爷听。

  “陈家村的里长还去了旁边的村子,请村子里的伤兵与他一起做事,”谢绍山道,“是不是真的你让人前去打听便知。”现在前去也刚好能拿到证据。

  董老爷沉吟片刻,再次与谢绍山对视:“真的闹起来,你可愿意去与陈家村的人对质?”

  谢绍山想到宋羡,不禁有些恐惧。

  董老爷看出他的担忧:“你放心,三爷会为你做主,再说还有朝廷派来的李佑大人,只要你说实话,谁也不敢为难你。”

  谢绍山额头上的汗再次涌出来,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了退路:“我……不敢欺瞒朝廷,会如事禀告。”

  “好,”董老爷站起身,“我向二老爷贺喜了,将来论功行赏,二老爷就是头功。”

  谢绍山忙还礼,说完话他正要告辞离开,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我看陈家村的里正是个有主意的,陈老太太也不好对付,倒是我那侄女胆子小,如果衙署要审问,不如从她下手。”

  谢绍山一路上已经想清楚,献方的是谢良辰,谢良辰却不通药材,这就是最大的蹊跷。

  董老爷不用谢绍山提醒,也知道关键所在。

  谢绍山离开董家,董老爷也不敢耽搁忙去向宋旻禀告。

  ……

  陈家村。

  谢良辰和陈子庚坐在炕上。

  谢良辰笑着看阿弟:“怎么样?今日可算清楚了?”

  陈子庚脸微微发红,开始他还算得清楚,后来多亏有陈咏义帮忙。

  谢良辰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几本书和一把算筹。

  谢良辰道:“阿弟要开始读书、学筹算。”

  陈子庚见到书本,心中又惊又喜,想要伸手去拿,却发现手心里都是汗水,他忙在衣服上蹭了蹭这才将书接了过来。

  谢良辰道:“我先教阿弟,等找了合适的先生,阿弟就与先生一起读书,将来我不会的,阿弟再来教我如何?”

  陈子庚刚刚将书打开,闻言抬起头:“阿姐会这些?”

  谢良辰没有回答陈子庚的话:“我也不知,要不然你考考我?”

  陈老太太不知姐弟两个到底在摆弄些什么,就看到谢良辰一脸笑容,没有半点担忧似的。

  辰丫头与她说了,谢绍山这次前来陈家村不怀好意,让他们一定要小心。听到这话,她和陈咏胜都不免警惕,可辰丫头嘱咐完他们,自己就似没事人似的,仿佛那些思量全都就饭吃了。

  陈老太太琢磨着,也不知道辰丫头那脑袋瓜里都装了些什么。

  到了晚上,陈老太太舍不得灯油,吩咐姐弟俩早早睡下。

  生怕夜里下雨,谢良辰将晾着的蛤蟆和药材搬进了屋。

  陈子庚想到那些蛤蟆不敢睡觉,就听到谢良辰道:“阿弟,我给你讲个掌故吧!有一群让人喜爱的小蛤蟆在树林里玩耍,眼见天越来越冷,小蛤蟆们要将肚子吃得鼓鼓的准备过冬……”

  听到这里,陈子庚忽然道:“阿姐,你真觉得蛤蟆让人喜爱吗?”

  谢良辰道:“是啊。”

  陈子庚不想再听掌故了,原来阿姐觉得让人喜爱的东西要捕来吃掉。

  “阿姐,你别喜爱我了。”

  谢良辰听着身边传来陈老太太和陈子庚匀称的呼吸声,她小心翼翼的从炕上爬起来,拿好纸笔和油灯向旁边柴房里走去。

  将油灯调亮,谢良辰开始动笔,她要多画些药材图,借着谢绍山这股东风,吹到李佑面前。

  天快要亮了,谢良辰才爬回炕上休息,仿佛只过了片刻,就听到陈老太太的声音:“我今日定将那窝老鼠抓住打死,让它们天天来偷吃我的灯油。”

  谢良辰翻了个身,继续睡,再睡一盏茶的功夫就好。

  ……

  宋家。

  宋旻翘着腿喝了一口茶,看向站在面前的三个人。

  “盯着谢大小姐,”宋旻道,“到时候将人带过来。”

第三十四章 哭的惨 感谢大家订阅

  陈咏胜从战场上归家时,与几个邻村的人结伴同行,他们也都是伤兵,在战场上没了用处,留了一条性命回家,既是不幸也是幸运。

  大家同病相怜,莫名的就多了几分亲近,辽人攻打镇州时,也曾互相通过消息,有这样的交情在,说服他们更容易些。

  听到陈咏胜说起收药的事,几个人没有多加思量就纷纷答应。

  陈家村的人带着上山寻药,他们只管将药材背下山就能赚银钱,这本就是难遇的好事。

  陈咏胜没忘记谢良辰交代的事,嘱咐他们道:“你们手里还有没有从山上采来的药材?最好先不要卖给药商,药商不肯告诉我们没味药材的价钱,我们就这样糊涂着卖,难免会吃亏。”

  相熟的人不禁开口问:“那要卖给谁?”

  陈咏胜交了实底,这次药材如果卖得好,他们还想收别的药,信得过他的话,就留一阵子,反正药材晒干了才能卖,也不差这几日。

  陈咏胜就这样跟每个人都说一样的话,天亮之后带着众人上山采药。

  一路回到陈家村的时候,陈咏胜发现有人跟在他背后,他是做过斥候的人,虽然不及陈永敬那么厉害,到底也比旁人耳目灵敏些,他半路故意停下脚步确认,发现是有眼线没错。

  陈咏胜没有打草惊蛇,一路赶回陈老太太家中,将这些说给陈老太太听。

  陈老太太心惊胆战,真的被辰丫头说中了。

  陈咏胜道:“就像良辰说的那样,我们没偷没抢,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陈老太太点头,辰丫头说的有道理,可她的眼皮总跳是怎么回事?

  “良辰呢?”陈咏胜不禁看向院子,没有瞧见谢良辰的身影。

  陈老太太指了指灶房:“一大早就在灶房里捣腾,不知道在做什么,又是蒸又是晒的,捣腾完就跟着骡子车去纸坊交药材去了。”

  交药材的事辰丫头不准旁人做,说是不放心。

  陈老太太说到这里拧眉道:“应该没事吧?有人跟着一起呢。”

  辰丫头去城中她是不担心,反正还有村民跟着,大白日的能出什么事?可现在听陈咏胜这么一说,她有点坐立难安。

  陈老太太正想着,就看到陈子庚、黑蛋带着几个孩子背着筐走过来,孩子们也跟着村中人帮忙一起采药。

  将肩膀上的小竹筐卸下,陈子庚摸了摸胸口的纸包。

  陈老太太眼睛尖,看到陈子庚道:“胸口放的是什么?”

  陈子庚走上前压低声音:“阿姐给我的,让我妥善放好,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陈子庚说完话,就看到骡子车回了村,他忙往前跑几步,想要去迎谢良辰,到了跟前他却发现谢良辰不在。

  陈玉儿迎面跑过来,只见她满头大汗,脸上是干涸的泪痕,一开口声音都变了:“辰阿姐不见了。”

  陈子庚先是愣住了,然后想到胸口放着的东西,阿姐说没事不要拿出来看,他以为阿姐是怕他弄丢了。

  也许阿姐不是那个意思。

  没事不要拿出来看,出事了呢?

  谢良辰每次去纸坊交完药都要去市集上走一圈,这回她刚刚跳下车,还没来得及看街上两边卖的物件儿,忽然嘴被人用软布捂住,然后整个人腾空而起,她再回过神时,已经被丢入了马车车厢中。

  她想要喊叫,一把匕首横在她脖颈上。

  谢良辰不敢说话了,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人,惊恐的眼泪从她眼角滑落,浑身瑟瑟发抖。

  马车向前走了一段终于停下,紧接着车厢里的人吩咐她:“我家主子要问你几句话,你实话实说就会放你离开。”

  谢良辰张开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没敢出声,被带着下车走进旁边的院子里。

  胁迫她的人推开了一间屋门,示意她进去,谢良辰突然挣扎起来,身边的人挪开横在她脖颈上的匕首,拽住她的手腕将她甩了进去。

  紧接着门被关上。

  谢良辰扑上来,拼命地敲门。

  站在角落里的宋旻听到了屋子里少女的哭喊声。

  “你们是谁,放我出去。”

  宋旻弯起嘴唇,看向身边的赵管事:“跟她说,只要她能将混在药材里的杨桃藤和黄蜀葵挑出来,就会放她离开。”

  宋旻不是个莽撞的人,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虽然谢绍山言之凿凿,说谢大小姐根本不识得药材,但是他也要亲眼见到才作数。

  终于敲门声停下了,少女终于认命地回到屋中,蹲下身在地上寻找药材。

  宋旻走上前透过窗子向里面看去。

  少女一边抹泪一边翻看,哭声中满是恐惧,过了半晌她找到了杨桃藤又跑到门口大喊:“我找到了,这个就是。”

  门口通晓药材的人,透过缝隙看过去,然后压着嗓子道:“将里面的杨桃藤和黄蜀葵全都挑出来。”

  少女流了一会儿眼泪,用袖子擦了擦鼻涕,转身又跑回药材堆里,可是这次没有那么容易了,她手中混杂了其他药材。

  “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