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1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董江先被打了板子,又被李佑找到审讯了一番,一张脸早就面无血色,眼下被这样一吓更是魂飞魄散,整个人瘫在了地上。

  “三爷饶命,”董江颤声,“饶命”

  宋启正怔愣在那里,万没想到董江会这样说,这与宋旻向他说的完全不同。

  宋启正看了一眼沉着脸的宋旻,接着向董江道:“不是你将人送来的宋家?”

  董江哪里还敢隐瞒:“不是,是三爷吩咐的。”

  宋启正稳住翻腾的情绪:“那宋旻为何会责罚你?”

  董江额头上冷汗涔涔:“是苦肉计,为了为了让大将军相信,这样大将军就能出面责问大爷。”

  宋启正问话时就有了猜测,亲耳听到了结果,仍旧不免胸口一震,如同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

  宋旻不但骗了他,而且要利用他的手对付宋羡?

  宋启正看向宋旻,目光中满是威严:“他说的可是事实?”

  “假的,”宋旻咬牙否认,“是有人借他来害我。”

  听得这话,宋启正下意识地别开眼睛去看宋羡。

  李佑做官多年,心思聪敏,眼睛一扫便有了数。宋启正信任宋旻远胜于宋羡,如今证据确凿,宋启正却依旧想要相信,这一切出自宋羡的谋划。

  坐在那里的宋羡却始终面色不变,像是早就习以为常。

  李佑不禁心中叹息,到底是什么事让宋启正和长子失和?父子两个一同戍守北疆,到底是什么原因落得如今的地步?

  既然宋启正有了怀疑,李佑径直问董江:“是否有人指使你?”

  董江不停地摇头:“四年前我就跟着二爷、三爷做事,我还与许管事相熟,谢绍山请我帮忙见许管事,想要攀上二爷、三爷”

  董江一股脑将如何认识谢绍山,如何向陈家下手经过又说了一遍。

  听到这里,由不得人再怀疑。

  宋启正一脸失望地看着宋旻,宋旻竟然会在他眼皮底下做出这样的事。

  私掳民女,陷害兄长,还闹到了李佑面前,不但丢尽了镇国将军府的脸面,而且这件事涉及了陈家村民众,有了欺压百姓的罪名,朝廷可以不授他节度使之位。

  宋启正后悔,如果在李佑上门之前,他就将一切查明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他问过谢大小姐说的是真是假,显然她没有向他说实话。

  谢大小姐是被吓得失了方寸?还是故意隐瞒?

  “来人,”李佑吩咐道,“将所有与这桩案子相关之人,全都带去衙门。”

  李佑说的是所有人,自然包括宋旻。

  宋启正之前为宋裕开脱,只打了几板子小惩大诫,眼下却不能再出手留下宋旻。

  “父亲。”宋旻忍不住央求宋启正。

  “住嘴,”宋启正道,“镇国将军府戍守北疆,一向为国为民,容不得欺压百姓之人。”

  宋启正说完向李佑施礼:“李大人,这桩案子涉及宋家,我不好插手,但若有需要宋家的地方,大人只管让人前来吩咐。”

  “父亲父亲”

  衙差上前捉拿宋旻,宋旻大喊:“董江冤枉我,父亲不能信外人一面之词。”

  宋启正置若罔闻,任由宋旻被拉扯着带走。

  李佑道:“我还要去衙门审案,就不叨扰大将军了。”

  宋启正亲自送李佑,两个人客气中带着几分疏离。

  李佑走了几步,向陈子庚招手:“找到了你阿姐,跟我去衙门喝杯茶。”

  谢良辰自然也要跟着李佑一起前去。

  走过宋羡时,她目光微闪,避过了旁人,映入宋羡眼中。

  宋羡没有说话,但谢良辰能看出来债主心情不错。

  宋羡也知道谢良辰定然满心欢喜,她这时候拿出药材图,何尝不是寻到了恰当时机为自己扬名?

  一切尽在不言中,不必向外人道。

  宋羡出了宋家的院子,程彦昭立即迎上前,脸上是颇有深意的笑容:“听说方才有人护着你?出了你祖母之外,这还是第一次吧?”

  程彦昭挤了挤眼睛:“怎么办?如何报答啊?”

第四十三章 有人欢喜

  听到程彦昭的话,宋羡刚要皱眉。

  程彦昭立即像说错了话似的,缩了缩脖子:“不对,我说错了。”

  宋羡知道程彦昭不会有什么好话,懒得去理会。

  程彦昭接着道:“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了。”

  如果那次在海上是谢良辰救了他,那么这次就是第二次。

  宋羡本不欲有任何表情,还是忍不住乜了程彦昭一眼,程彦昭配合着打了个冷颤,眼睛中却没有半点惧意。

  宋羡不留情面:“当年我就不该去程家养伤。”

  程彦昭笑道:“嫌弃认识我?这么快就喜新厌旧?”

  宋羡手指一动,一颗石子打过来,程彦昭急于躲闪,脚下不禁一个趔趄。

  程彦昭小声埋怨:“手这么黑,吓我就罢了,千万莫要骇到人家姑娘。让人知晓你嘴毒、手黑……将来避之不及,你可不要后悔。”

  程彦昭见好就收,不敢再多说下去,生怕宋羡真的翻脸:“宋旻这次没有那么容易从衙门里出来。

  但比起这个,我更想知晓后面镇国大将军要如何待那母子。

  从前那么信任,眼下总该有了疑心,说不得借着这次,能仔细查查当年刺杀镇国大将军的到底是谁。”

  陷害宋羡谋刺宋启正,最后得利的是荣夫人和两个儿子,虽然宋羡早就对父子之情没有了期盼,但不碍着让一切真相大白。

  前世宋羡查到荣夫人头上,还没来得及核实,荣夫人就自尽身亡了,这一世兴许在此之前,就能露出玄机。

  两个人出了胡同翻身上马,一路向衙署而去。

  陈家村的人早就守在了衙署门口。

  陈老太太见到外孙女和孙子,上前一手拉住一个,上上下下地打量,发现两人都没有受伤,陈老太太才松了口气。

  “外祖母,我没事,”谢良辰笑着搂住陈老太太,“李大人为我们做主了。”

  “这就好,”陈老太太埋怨道,“你这丫头就是心大,怎么还能笑得出来?看你这模样,不像是有人掳了你,倒像是请你吃了好的。”

  “外祖母,”谢良辰道,“等回家咱就吃好的,我来做,给您压压惊。”

  陈老太太嘴上埋怨外孙女,暗地里心疼,紧紧地拉着谢良辰不放:“都让你吃出花样来了,还惦记着。”

  谢良辰的手摸到了陈老太太的粗腰,不禁捏了捏:“外祖母,这是银钱?”

  听说辰丫头出了事,陈老太太就将家里的银钱都绑在了腰上,万一需要也好打点打点,没想遇到李大人这样的好官,一文银钱都没花出去。

  谢良辰哪里不知晓外祖母的心思,心中暖暖的却忍不住道:“既然拿来了,一会儿就去集市,我还有许多东西没买。”

  陈老太太倏地一下将谢良辰的手按住,嘴上没说,眼睛里就闪动三个字:莫惦记。

  “辰阿姐,”陈玉儿也上前,“你没事就好,可将我们急死了。”

  陈咏胜、陈咏义和陈家村的人也都上前,将谢良辰围拢在了中间。

  众人问个不停,陈子庚向大人解释。

  很快陈家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药我们可以不卖,良辰没事就好。”

  “是啊,人没事就好。”

  陈子庚道:“我们没错,衙门不会不让我们卖药,李大人都知晓我阿姐懂得许多。”

  黑蛋带着几个小孩子,七嘴八舌地重复着陈子庚的话。

  黑蛋道:“我的病还是辰阿姐治好的,阿姐很厉害哩。”

  陈咏胜半晌才叹口气,一脸歉疚:“都是为了村子,良辰受苦了。”

  李佑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眶里微微发热,吩咐身边人:“去药铺拿些药材过来,让郎中和伙计跟着。”

  吩咐完这些,李佑向陈子庚招手。

  陈子庚从人群中挤出,来到李佑身边。

  李佑也不避嫌,牵住陈子庚的手:“一会儿让你阿姐过来认药,我看看她能识得多少。”

  李佑大人来到镇州许久了,一直很少在外露面,总算有大的动静,竟然是接手陈家村的案子,亲自出面救出了谢良辰。

  作为陈家村里正的陈咏胜总算知晓什么叫做因祸得福。

  谢良辰动作不快不慢地挑选着药材,先将常用到的药材选出来,再去其中寻找一些不常用处的,至于那些名贵的药材,她自然不会选,如今她只是农女,有些事需要循序渐进。

  饶是如此,谢良辰也足以让李佑惊讶,收养谢良辰之人通医理、药性,但以她的年纪,若非格外聪慧,也不能知晓这么多。

  当面前的药材堆少了大半的时候,李佑点了点头,看向身边的知县:“谢大小姐说通晓药材,如今可算亲眼所见?”

  知县忙颔首。

  案子到这里,就有了结果。

  李佑道:“将人犯下狱。”

  知县吩咐衙差去办,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他可从未想过,有一天镇州府大牢会关宋三爷。

  李佑从衙门大堂里走出,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陈子庚。

  半日的功夫,两个人就熟络了,陈子庚快步跑过来向李佑行礼:“多谢李大人为我们做主。”

  李佑笑着伸手去摸陈子庚的头:“你们说赚了银钱要做什么?”

  陈子庚道:“吃饱饭,修葺屋子……其实阿姐还说,以后大家也能吃得起药。”

  李佑半晌才点头:“不容易,希望我们能做到。”

  陈子庚很聪明,但也不知李佑“我们”这两个字真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