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3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陈家村出名之后,时不时的就有村民上门卖药材。

  “这药材能收吗?”

  “能给多少银钱?”

  谢良辰常常听到的就是这两句。

  给纸坊送的药材多起来,谢良辰手中也有了些银钱,于是与陈咏胜商量好,收一些北方常见的药。

  例如柴胡、防风。

  村民们也陆续学认了这些药。

  村中年纪大的人,不如半大小子认得快,他们手脚麻利,经常在山中跑来跑去,遇到差不多的药材就来询问,这样三番两次下来,就摸了清楚。

  就连黑蛋这些小孩子,有陈子庚在旁边指点,他们也学了七七八八。

  只要不是赶在采药的时候,外村的人来陈家村卖药,一群人就围上去查看,大家七嘴八舌地一通说,外村的人听得发愣,只觉得陈家村随便抓个人来,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不过这次村民遇到了难题。

  一个五十多岁上下的婆婆背着竹篓进了村,竹篓里的药大多都是他们不识得的。

  静谧了半晌,终于陈玉儿道:“这个像草乌,昨天我看辰阿姐在画,与这个很像。”

  婆婆听着仰起了脸,一副期盼的模样:“是药材?”

  “应该是药,”陈玉儿脸颊微红,恐怕自己认错了,让人失望,“您等一会儿,辰阿姐应该很快就来了,让辰阿姐看看就都知晓了。”

  那婆婆点点头,应该是走了很远的路,她显得气喘吁吁,干脆坐在村头的石头上静候。

  片刻功夫,就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婆婆抬起头看到一身粗布衣裙的少女,被人簇拥着向她这边而来。

  婆婆一双眼睛落在那少女的脸上,静静地打量着她。

  谢良辰走到跟前,先向婆婆行了礼:“我去看看您带来的药材。”

  婆婆应声。

  谢良辰从竹筐中将药材拿出来仔细查看:“这是奶参,也叫猪婆奶。”

  黑蛋听到这话脸顿时一红,上山的时候,辰阿姐曾告诉过他,可他没有记住。

  黑蛋讪讪地道:“这长得不一样啊。”

  “这棵比较大,乍看起来不太像,”谢良辰将奶参折断,立即从里面冒出白色的汁液,“与我之前采给你们瞧的是不是一样?”

  黑蛋和陈玉儿见状都颔首。

  “慢慢来,”谢良辰笑着道,“见得多了,下次就识得了,若你们一学就会,我这个先生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孩子们又是一笑。

  陈玉儿指了指谢良辰手里的另一味药:“我说这是草乌。”

  谢良辰点头:“对,草乌。”

  陈玉儿满脸欣喜,转头与村子里的女孩子们笑着说话。

  借着收药的机会,谢良辰希望陈家村的人能多认些药材。

  “你们收这药吗?”婆婆询问谢良辰。

  谢良辰颔首实话实说:“山上奶参很多,价格不高,但是草乌还可以,若是您能信得过,我们收药一斤三十文。”

  婆婆似是有些惊讶,不过她没有立即说卖还是不卖,反而望着谢良辰:“走了太远的路,去你家歇歇脚,讨口水喝。”

  谢良辰让陈子庚搀扶起婆婆,黑蛋背上了竹篓,几个人一起回到家中。

  陈老太太见外孙女、孙子带回了个婆子,顿时有些稀奇,二话不说拿出大碗来招待人喝水。

  看着碗中的野薄荷,婆子微微怔愣:“这是什么?”

  “野薄荷,”陈老太太笑着道,“我外孙女教的,喝来可解渴,你尝尝。”

  婆子端起了碗,抿了两口,然后点点头,随意地向院子里看去。

  院子的笸箩里晒着谢良辰蒸、晒了几次的黄精。

  谢良辰走进灶房为大锅加了把火,锅里还有黄精没有蒸好,走出来的时候,刚好瞧见那婆婆的手伸进笸箩,然后拿出了黄精放在鼻端闻了闻。

  谢良辰面色不改,但心中略微起波澜。

  她这黑黢黢的黄精,一般人不会拿起来查看。

  谢良辰装作没有看见,抬步回到院子里。

  “灶房里煮的是什么?”婆子好像不经意地问。

  谢良辰没有隐瞒:“在蒸药材。”

  陈老太太笑着道:“我这外孙女,就爱捣鼓这些,你瞧瞧这满院子里的药材,都是她弄的。”

  婆子听这话,又去端详正在晒的黄精,谢良辰走过去就要将黄精收起来。

  婆婆仿佛是随口道:“做好了?”

  谢良辰摇头:“没有,火候不对,还要重新再做。”

  听到这话,陈老太太就像被人在心上扎了好几针,外孙女说这药制好能卖不少银钱,她本来还抱着很大的希望,毕竟外孙女说过的话,许多都实现了。

  可架不住外孙女这一次次的浪费,不算药材的银钱,这烧火的柴禾也用了不少。昨晚不小心就在灶膛边睡着了,差点烧了自己的头发和眉毛。

  陈老太太一边抱怨着心疼柴禾,一边看着外孙女瘦了一圈的小脸,口气强硬:“这锅再蒸不好就不能再做了。”

  白天带着大家采药、卖药,回家之后还要帮陈咏胜一起看账目,大家都休息了,辰丫头又开始在灶房里折腾。

  就算天天吃稻米饭、鸡蛋,这身子骨也受不了。

  谢良辰这样一瘦,院子里的两只鸭子都不敢与陈老太太对视,生怕落得两只母鸡一样的下场。

  陈老太太正思量着,就听到院子里的婆子道:“有饭吗?一日没吃饭,脚软走不动了。”

  陈老太太下意识地想说没有,看着那老婆子单薄的模样,不禁心里一软:“晚上还剩了些吃食,你等着。”

  婆子吃了一碗杂粮饭,又喝了几碗水,却没有走,最终在陈老太太家中住下了。

  “阿姐,”陈子庚凑到谢良辰耳边,“那婆婆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为何来我们家中。”

  谢良辰也不知晓,但是当婆子看到制黄精的时候,眼睛中有几分惊讶,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显然那婆子知道那些黄精火候不够。

  “我也不知,”谢良辰道,“看看再说。”她将药材画拿给李佑大人看,又在衙门里当众辨认药材是为了扬名。

  二舅舅带着村民四处收药,镇州附近都开始知晓陈家村,她已经准备好了,会有人来陈家村打探虚实。

  这婆婆是什么意图她还不清楚,只能静观其变。

  趁着陈老太太和陈子庚不注意时,谢良辰出了院子,向房后走去。

  片刻之后,常悦快步而来。

  谢良辰向常悦行礼,常悦急忙躲避:“谢大小姐有什么事吩咐?”

  谢良辰道:“我家中来了个婆婆,看起来很不一般,等她离开时,劳烦跟上去看看。”

  常悦应声:“大小姐放心吧,我来安排。”

  说完话,常悦的身影就又消失在谢良辰面前。

  天渐渐黑了。

  夜深人静时,陈老太太家中的灶房还亮着火光。

  少女靠在灶台边闭着眼似是已经睡着了。

  灶房的门被拉开,紧接着一个人影慢慢地走进去,她轻手轻脚地拿起了旁边的烧火棍。

第五十二章 她很好

  人影向谢良辰越走越近,谢良辰却依旧一动不动。

  终于那人停下来,她蹲下身,将旁边的柴禾填入了灶膛。

  木柴燃烧的声音在静谧的屋子里响起,蒸腾的热气也比方才浓重了许多,落在少女的鼻尖上,化为了汗珠。

  少女下意识地要抬手擦汗,手臂一动她也豁然惊醒,慌忙向大锅中看去。

  只见大锅仍被水汽笼罩少女松了口气,目光一瞥就看到了不远处蹲在灶膛边的人影。

  谢良辰吓了一跳忙站起身,看到是住在她家中的婆婆,这才松口气道:“婆婆,您怎么来了?”

  婆子道:“看到你这火不旺,来填一把柴。”

  “谢谢您帮忙,您去歇着吧,”谢良辰看向旁边的沙漏,“我方才不小心睡着了,现在醒来自己看着就好。”

  婆子问道:“你在弄外面晒的那些药材?”

  谢良辰应声。

  婆子站起身又看向谢良辰身边的木匣子,匣子分成十几个格子,格子里放着蒸晒后的黄精。

  婆子有些好奇:“这是什么?”

  谢良辰指着格子道:“这是蒸晒了一次的,这是两次的,这是三次的这是第八次了。”

  婆子又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谢良辰笑道:“您看药材的色泽是不是有了变化?随着蒸晒的次数增多,药材表面也就愈发的黑亮。

  您识得这药吗?日后若是见到尽管采来,若是信得过我,就卖给陈家村。”

  谢良辰说着去看锅里的黄精。

  婆子盯着少女纤细的背影,半晌才道:“这是好药?”

  “好药,”谢良辰不加思量就说出来,“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说的就是这药,虽然这药没有如此神奇,但的确可以补诸虚、填精髓、安五脏、强筋骨。”

  婆子听着这话,目光中闪过一丝光亮,就连眉眼都变得温和:“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知晓这些?是谁教你的?”

  谢良辰干脆地摇头,将她被人伢子拐走又失忆的经过讲了一遍。

  谢良辰停顿片刻说出自己的猜测:“该是有人教我的,最有可能的就是收养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