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4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

  第二日谢良辰带着陈子庚一起去了市集,她要买的东西有很多,还要去衙署开具文书,然后到铁匠铺做一些物件儿。

  两个人刚到衙署门口,正要上前说话,陈子庚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从衙署走了出来。

  “李大人。”

  李佑顺着声音看去,瞧见了一脸欣喜的陈子庚。

  镇州的戍守交给宋羡之后,李佑带着人将北方县、府巡视了一圈,昨日才回到衙署,亲眼看到了市集上的热闹,也听说了陈家村卖药的事。

  今天一早,衙署就来了几个商贾,想要在衙署做文书,只因为他们听说田家商队买走陈家村药材时,只付了一部分银钱,其余的银钱在卖了货物之后,才送到陈家村手上。

  本来该是银货两讫的买卖,却因为北方如今的情势,许多商贾拿不出银钱,不得不另辟蹊径,陈家村和田家商队的这条路,显然是可以走通的。

  让李佑没想到的是,宋羡早就与知县商议过,衙署文房那边准备妥当,先帮忙双方查验户籍,再寻来中人作保,一切都井然有序。

  事情到了这里,李佑要夸赞宋羡文武双全,相比较而言,定州、祁州等地还是老样子,不见半点的起色,只等着明年春天开始耕田。

  李佑向陈子庚招了招手:“今天有没有事?”

  陈子庚摇头:“就是跟着阿姐来买物什儿。”

  李佑想起先生一直关切陈家村,他忽然心中一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我要在周围走一走,你与我一起如何?晚些时候我再让人送你回陈家村。”

  陈子庚心中明白,李佑大人是想要问他药材的事,但他还是下意识地去看旁边的谢良辰。

  姐弟两个对视一眼,就知晓彼此的心思。

  谢良辰向李佑行礼:“那就劳烦李大人了。”

  “不必如此。”李佑抬手阻止谢良辰。

  李佑委实喜欢陈子庚这个孩子。

  随从将马牵来,李佑问陈子庚:“敢不敢骑马?”

  陈子庚实话实说:“没骑过,但是看着不怕。”

  “好,”李佑道,“有些胆色。”

  亲卫上前将陈子庚抱起交给李佑,李佑让陈子庚与他同乘一骑。

  谢良辰看着马背上阿弟欣喜的模样,伸手向陈子庚挥了挥,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笑容。

  宋羡抬脚走出衙门时,刚好看到少女眼眸中的笑意,他顺着少女的目光看去,瞧见了马背上的陈子庚。

  宋羡并不惊讶,也就她那阿弟,能让她这样发自内心的欣喜。

  宋羡大步向前走去,常安将马牵了过来,宋羡没有急着上马,低头整理自己的袖口,片刻之后,他听到少女清澈的声音:“宋将军。”

  宋羡抬起头看到谢良辰向这边走来。

  衙署门口人来人往,谢良辰不好说太多,只是上前行礼。

  宋羡道:“你们买来的药材都运走了?”

  谢良辰应声:“陈家村能有今日,还要感谢将军体恤,若非将军让我们卖药去造纸坊,陈家村现在别说赚银钱,连肚子都填不饱。”

  这话不管谁听了都会觉得十分入耳,至于她心中到底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宋羡半晌没说话,谢良辰就要开口告退。

  “村子里很好?”宋羡的问话再次传来。

  仿佛是一句寻常的问候,不过谢良辰却感觉到了危险,跟债主相处几次之后,她很能敏锐地把握他情绪的起伏。

  如果她随随便便地敷衍过去,宋羡定会不高兴。

  谢良辰道:“我们开始修葺房屋了,宋将军若是有时间,过几日去村子里看看,定然会发现与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

  宋羡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淡淡地道:“知道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带着常安等人消失在谢良辰面前。

  谢良辰也转身离开了衙署门前,应对完债主,此时她心中只是挂念阿弟。

  “辰阿姐,”陈玉儿快步走过来,“你不是要问皮毛多少银子吗?刚刚我遇到一个商贾,他说可以用药材换皮毛。”

  在市集上以物换物很常见,而且通常都比用银钱买更为合算。

  谢良辰被陈玉儿拉着进了一处铺子,铺子里站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那男子笑着向谢良辰看来。

  “谢大小姐,”王俭笑着道,“听说你想要买些皮毛?”

  谢良辰看着眼前的人,只觉得这人的面容有些熟悉,前世她应该见过这男子,却一时又想不清楚是在哪里见过。

第六十七章 敌友

  谢良辰不动声色地看着铺子里摆放的毛皮,脑海中回想着眼前这人的身份。

  这处铺子很小,除了几张银狐皮、貂皮贵重之外,最常见的就是马皮、羊皮和少量的牛皮,看过这些之后,就会想到这里的东家,应该是个小商贾。

  小商贾。这个念头在谢良辰脑海中一闪而过,她忽然想到在哪里见过眼前这个人,前世她在苏家时,收药难免遇到牲兽筋、角,她将这些东西送去军器监,在军器监她曾见过这张面孔。

  只不过他并非是以商贾身份在军器监,而是穿着一身的正八品官服。

  一个商贾,十二年后在军器监任职掌造兵器,虽然官位不高但极为重要,是这个人格外聪敏,找到了一条入仕的路,还是背后有人支持?

  谢良辰心中思量,脸上却不动声色,目光落在羊皮上良久。

  王俭看出端倪笑着道:“谢大小姐想要买羊皮?”

  谢良辰颔首,不过很快她目光从羊皮上挪开:“羊皮太贵了,恐怕我们买不起,羊毛我们倒是能买一些。”

  谢良辰也没想到,一顶羔皮帽子就要十贯,十贯她不是不舍得,就是一顶帽子委实不顶用。

  王俭笑着让伙计去取羊毛来:“这些羊毛很不错,是西边的商贾卖来的。”

  谢良辰将羊毛放在手指上碾了碾,毛长而且粗细均匀,确实是好货。

  “这些羊毛一贯五十文一斤,”王俭道,“今年我这铺子里的皮毛卖得不错,又是陈家村来买,就一贯一斤。”

  谢良辰一怔:“您为何给陈家村便宜?”

  王俭笑得爽朗:“陈家村和田家商队在衙署做文书之后,我们也照葫芦画瓢去做了,今日就有商队离开镇州,拿走了不少我店里的皮子,南方不要毛织物,但羊皮、牛皮都卖好价儿,顺利的话,这一趟就赚了我一年的银钱。

  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遇到你们来买货,我便宜些也算是聊表谢意。”

  旁边的陈玉儿等人听到这话都面露欢喜。

  王俭的目光掠过陈家村的几个孩子,不由地叹了口气:“眼下百姓都不易,我原本有一妻两子,也都在战乱时染病没了。”

  王俭说着眼睛中隐约带着泪光。

  “希望日后都能好好的,”王俭别过眼睛稳住了情绪,“眼见就要冷了,用这些羊毛给孩子们做些毛袜子,熬过今年就好了,明年没了战乱,这些皮毛都会便宜许多。”

  谢良辰点点头:“我先要五斤羊毛。”她得先拿回去试试,不知道能不能用好,毕竟前世她没有做过毛织物,只是听说过要如何做而已。

  王俭吩咐伙计去称来:“我叫王俭,以后再用什么,只管来铺子里寻我,我定会给最便宜的价钱,不会让你们吃亏。”

  谢良辰眉眼中满是笑意:“谢谢您了。”

  “不必客气,”王俭又想到了什么,“你们在山中采药,能猎到鸟、兽也可以送来我这里,有些羽毛和皮子也能拿来卖的。”

  谢良辰点头应下。

  临走之前,王俭道:“你们陈家村的药材现在全都卖给田家了吗?如果有商队愿意买,你们卖不卖?”

  谢良辰几乎没有迟疑:“若是信得过的商队,自然要卖的,不过采药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今年我们村子里剩的药材也不多。”

  王俭笑道:“遇到能出高价,办事稳妥的商队,我就介绍给你们,能多卖些银钱总归是好的,钱赚起来难,花出去却很快。”

  谢良辰带着陈玉儿几个人离开,羊毛让村中的半大孩子帮忙拎着,谢良辰和陈玉儿都十分轻松。

  “辰阿姐,”陈玉儿道,“那位老爷真是好人,一句话就让我们省了二百多文。”

  陈玉儿说着转头又去看那些羊毛,她其实也想买些回家,到了冬天冷的不得了,尤其出门的时候,牙齿直打颤,家里有土炕却也不能烧得太暖,柴禾再多也经不得那么烧,常常都会在夜里冻醒。

  不过银钱真的不够,家中修葺房子就要花不少,陈玉儿眼下只想多赚些银钱出来。

  谢良辰一路没有多说话,就在思量那王俭,王俭开始说可以用药材换羊皮,见她不买羊皮就将羊毛便宜卖给她,他是真的感谢陈家村,还是想要与陈家村有往来?

  谢良辰起了疑心,往后她会盯紧了王俭,王俭露出半点蹊跷,她都能借此将他看清楚。

  陈家村。

  陈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拆被子,被子里放着的是杨絮和芦花,她要放些好的芦花进去,仔仔细细地絮上一层,做好了给辰丫头盖。

  从前她家中也有田产,逃荒时将田产都换成了银钱,到了陈家村用了一部分,剩下的给女儿做了嫁妆,给儿子娶了媳妇。

  她也是没本事,没能赚些银钱存下,若是老头子和一双儿女还在世,陈家定不会落得如今的模样。

  陈老太太动作利落,她早些将被子做好,也能让外孙女欢喜。

  “外祖母。”

  一阵脚步声传来。

  陈老太太抬起头,只见谢良辰和陈玉儿带着四个半大小子进了门。

  陈老太太刚要说话,就瞧见两个半大小子手里提着东西。

  陈老太太有种不好的预感,尽量放松心态道:“这是又买什么了?”

  陈玉儿和几个半大小子放下东西一溜烟的跑了,院子里只剩下祖孙两个。

  “羊毛,一斤一贯钱,”谢良辰笑着道,“我买了一点回来试试,看看做被子、做毛衣、毛袜子好不好用。”

  陈老太太看向自己手里的杨絮和芦花,外孙女的眼睛怎么总能看到贵的物件儿。

  陈老太太道:“这一点还只是试试?”

  谢良辰点头:“试成了,我就买个几十斤。”或许变成毛织物可以卖出去,到了冬天采不了药材,她总要带着村中人再做些什么。

  几十斤?那不就是几十两银子?

  陈老太太心一慌,想要说话,一张嘴却打了个喷嚏。

  “噗”杨絮乱飘。

  陈老太太牵挂着银子,半晌才发现孙儿不见了:“庚哥儿呢?哪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