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52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谢良辰笑着点头,这是前世在苏家用过的。

  李佑端详了半晌将纸张还给谢良辰,看到这些他想到了一个人,先生认识的许婆婆。

  眼下朝廷又要在镇州建药局,官药局是为民谋福祉,官药局采买的药材既要好,价格又要尽量便宜,陈家村真的做了熟药之后,药材的价格会比药商更低吗?

第七十四章 好光景

  经过了纸坊和药材的生意之后,李佑对陈家村有种莫名的感觉,这村子常常会让他惊诧。

  李佑颔首道:“若是能再走通熟药这条路,陈家村也算是个药材村了。”

  谢良辰不止是想要“药材村”,她在李大人面前提及熟药,也算是过个明路,她盯着的并不是镇州附近的药铺,而是将要开起来的官药局。

  李佑不知晓宋羡早就将官药局的消息透露给了她,她事先说一句,免得到时候李大人会起疑心。

  李佑很欣赏谢良辰,陈子庚又是他的小师弟,他虽然不能将官药局的事提前说出去,但也开口提点谢良辰:“现在许多药商都会熟药,既然要做,就尽量做好。”将来或许能被官药局采用。

  谢良辰应声。

  李佑和陈老太太一个去衙门,一个赶回村子,只有谢良辰留在院子里。

  谢良辰正低头看着自己画的那些熟药用的物什儿,就听到门被人推开。

  谢良辰循声看去,瞧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她下意识地站起身,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神情,停顿片刻喊了一声:“婆婆。”

  许汀真就住在隔壁,早就听到了这边的动静,等到李佑走了之后,她才过来查看情形。

  谢良辰接着道:“婆婆……您怎么……您是来找先生的吗?先生正在教我阿弟读书。”

  提及东篱先生,许汀真脸上又是嫌弃又是无奈:“来给他做吃食。”她目光落在院子里的两只母鸡上。

  不用说这肯定是送来的束脩礼,老东西还配收这些?他不是说不再收弟子了吗?怎么好意思又抢一个娃娃来给他关门?

  许汀真刚想到这里,屋子中传来陈子庚郎朗的读书声,声音清越好听。

  “婆婆要做什么?”谢良辰道,“我来帮您。”

  许汀真望着前去灶房烧火的谢良辰:“丫头,你还带了药材来?”

  谢良辰应声:“带了,之前您看过的制黄精,还有制何首乌。”

  许汀真这些日子没有去陈家村,却一直关切这陈家村的情形,知晓陈家村与商队做了文书,将药材送出了镇州,她心中不禁夸赞谢家丫头真是聪明。

  懂药材,识买卖,心胸宽广,有眼界,这样的人委实不多。

  许汀真将黄精凑在鼻端闻了闻,又拿起一块送入嘴中品尝味道,半晌她颔首:“这制黄精火候刚好。”

  正是因为这样,酒楼才会亲自前往陈家村买药。

  许汀真接着道:“何首乌也不错。”

  既然话都提到了药材,许汀真问谢良辰:“接下来你准备要怎么做?”

  谢良辰眼睛发亮:“我想在村中建个熟药所,到了冬天不能采药却可以熟药。”

  听到熟药所几个字,许汀真眼睛一跳,她放下手中的何首乌:“年纪不大,口气不小。”

  许汀真说完这话,故意去看谢良辰的神情,只见少女莞尔一笑,整个人被阳光笼了一层耀眼的颜色。

  谢良辰道:“做好了熟药所,我将来还想做丸剂、散剂、酒剂、洗剂这样的汉方成药。”

  许汀真问道:“为何想起来做这些?”

  前世时,谢良辰曾在苏老太爷面前说过一遍,没想到重活一世,她还要说这番话,只不过眼前的人不一样了。

  谢良辰道:“能盼得到。”

  许汀真不明白:“什么?”

  “您见过瘟疫村吗?”谢良辰脑海中隐约有些零碎的情景闪过,“生了病的人一直盼着能有郎中前去治病。

  终于等到朝廷赈灾的药材,却没想到医工、郎中在村中支撑了几日就病倒了。

  因为病患着实太多,没有足够的人手照应。

  想要活下去的村民便自己抢药回去,但是没有郎中指点,无论是否抢到药,最终都是难逃一死。

  这是让人谈之色变的疫症,寻常病症也一样会死人,许多人都是糊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我们到底是缺医还是缺药?遇到急症,即便有郎中在,有没有时间抓药熬药?医者重要,药石也重要。

  有些容易诊治的病症,若是有成药便能立即让病患服用。

  偏僻的村子,路上的商队,不方便服用药剂,就可以携带成药。就连疫症也是一样,若有成药先到,汤剂加减,岂非事半功倍?

  我不知我说的对不对,从前的事我都忘记了,但毕竟经历过波折,知晓义父义母死在疫症中,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想要让人人都能吃得上药,能盼得到治病救命的药。”

  谢良辰笃定地道:“是真的能吃上药,能治病的药,医者辩证,药石治病,本就该相辅相成。”

  许汀真胸口不禁一阵激荡,情绪不受自己的掌控,而是随着少女的声音起伏。

  半晌许汀真才道:“话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真正的熟药所可不能只会制几味药材。”

  谢良辰颔首:“我知晓,我正在打听药铺,希望能向药铺的老伙计学到一些。”

  许汀真微微扬起头,脸上露出些许轻蔑的笑容:“他们即便知晓也不会告诉你,那是药商、药铺的不传之秘。”

  谢良辰沉默着没有说话。

  许汀真微微扬起眉眼:“等你修葺好房屋,准备好熟药的用具,就来知会我,我来教你们。”

  谢良辰愣在那里半晌,忙向许汀真行礼。

  许汀真早有准备,她伸手扶着谢良辰:“我与那老东西不同,我不讲究这个,我只是想要看看,人人都能吃上药会是什么好光景。”

  说完这话,许汀真看向谢良辰:“走,去我院子里,我看看你识得多少药,能背下多少制药的法子,又懂得多少方剂。”

  谢良辰应声,随着许汀真一起出了门。

  东篱先生放下手里的书,今日的教授就到这里。

  “走吧,去用饭。”

  师徒两个一起出了屋子。

  陈子庚环看四周,发现谢良辰不在,他又跑去灶房一番,这才回到东篱先生身边:“先生,灶房还没烧火。”

  东篱先生胡子一翘,他收徒第一日她就撂挑子不干了?让他在徒弟面前颜面何存?

  陈子庚眼看着先生撸起了袖子,一副要寻人算账的模样,正要好言相劝,却看到先生向门口跺了跺脚,最终转身大步走向了灶房。

第七十五章 热热闹闹

  许汀真眼看着谢良辰将眼前的药材全都放入药柜中。

  剩下最后几味不常见的药材,谢良辰多用了些时间,不过也准确地辨认出来。

  “我的药材图还没画完,”谢良辰道,“我想要将所有能入药的药材,全都编入画册。”

  许汀真不禁颔首。

  许汀真继续道:“熟药的法子呢,你又懂得多少?”

  谢良辰道:“参去芦、麻黄去根、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粗皮,龟板、鳖甲、阿魏除腥臭、柴胡醋炒增药效、蒲黄生炭炒止血,大蓟、乌头祛毒……”

  陈子庚轻轻地推开门,听到屋子里传来阿姐的声音,他转头向身后的东篱先生摇了摇头。

  显然眼下不该打扰她们。

  东篱先生叹了口气,许婆子十多年前就是名噪一时的杏林圣手,不仅通医理,而且擅熟药,广阳王和王妃过世之后,许婆子整个人都沉寂下来,隐姓埋名走动于深山乡野之中,他花了许多功夫才寻到她,为了能跟在她左右,他死皮赖脸用尽浑身解数,即便如此,许婆子平日依旧不肯多言,更别提与旁人论药理。

  这也是找到了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徒弟,准备要悉心教导了。

  东篱先生摸了摸陈子庚的头:“一时半刻她们出不来,我们先去吃饭。”

  陈老太太站在村口张望,天都黑了,还不见外孙女、孙儿回来。

  总算等到两条人影向这边你走来,陈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

  祖孙三个坐在一起吃饭,陈子庚喋喋不休地将今日做的事都告诉陈老太太:“先生与阿姐说的一样,读书不是为了科举,为的是更明白事理,我遇到一个好先生。”

  陈老太太道:“既然这样就要听先生的话,不要惹先生生气。”

  陈子庚应了。

  谢良辰看着扒饭的阿弟,在看着眼睛里满是笑意的外祖母,心口更觉得温暖。

  这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

  陈家村的房子还没有修葺好,大多数人家都泡在雨水中,但大家顾不得这些,最先要护着的是村中几个仓廒。

  陈咏胜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一阵冷风吹来,陈家村的村民不由地打了个冷颤,但没有一个肯离开。

  今晚的雨比往常的都大,提前做的沟渠不足以疏通所有的雨水,所以需要先用泥土将仓廒围住。

  陈咏胜有些后悔,早知道他应该准备的更妥当些,没想到这次的雨会这样急,现在只求着雨快点停。

  陈老太太和谢良辰来查看情形,很快就被陈咏胜劝了回去。

  陈咏胜道:“有我们和村中的半大小子在就行了,这些事你们做不了,回去等消息吧!”

  谢良辰这才离开了仓廒,带着陈玉儿等人挨家挨户的查看。

  陈家村的村民平日里就相处融洽,遇到了这样的事不用别人提醒,就早已经开始互帮互助。

  大人们寻了不漏雨的房子安置孩子,折腾了大半夜,孩子们挤在一起睡着了。

  年纪大的也需要照顾,剩下的妇人则想法子让大家舒坦些。

  有的烧火,有的试探着去堵房顶的漏洞。

  眼看着风势渐起,谢良辰将房顶上的人唤下来:“等到风停了再去。”

  陈家村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这次的大雨又开始提醒大家从前日子有多难熬。

  “入冬前定要将房子修好,否则北风一吹,真是透心的凉,就算窝在炕上也没用。”

  “里正和大娘早就说了,还不是你们舍不得。”

  “留着银钱没用,要为日后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