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61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够,够,”贾似满怀怨气却不敢再怠慢,“我立即就去办。”

  雪越下越大。

  谢良辰伸手捂住了陈子庚的耳朵。

  陈子庚低声道:“阿姐,我不冷。”

  姐弟俩一起整理了身上的小挎包,旁边的黑蛋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们送来的药材。他们带着药材进来之前,陈老太太嘱咐他们几个,一定要将药材看好,不要被人随便拿了去。

  他们熟好的那些药材,一块就值一碗稻米饭,一把就能换一只鸡。

  他背篓里的药材能换两只小猪仔,这一路来到官药局,黑蛋觉得自己就是在背着猪仔前行。

  黑蛋决不能让人动他们的稻米和牲口。

  雪花落在宋羡官服的袖子上,他伸手掸了掸衣衫,看向官药局的大堂。

  贾似感觉到宋羡那寒意的目光,立即心领神会:“让人将药材送入大堂,送药的人也去大堂等候。”

  宋羡站起身看向贾似:“贾副使辛苦,本官今日就在官药局,贾副使若还有什么需要本官帮忙,只管与本官说。”

  “还”有什么需要帮忙?贾似明明没让宋羡做什么,可这话一说,好似他这个太医院副使十分无能。

  贾似心里满是怒气,却也不敢说出口,只得躬身:“劳烦宋大人。”宋羡这样的粗人,也就只能留在北疆这样的地方。

  医工吩咐众人将药材一起带入大堂。

  谢良辰抬起头看向宋羡,缩了缩冻得冰凉的脖子,她说想要官药局辨药分等,既是为了将来方便卖熟药,也是在给债主搭台唱戏。

  王俭那些人想要利用陈家村,无非是诬陷宋羡利用陈家村与辽人私自往来,辽人卖给他们马匹、皮毛,他们卖给辽人药材、布帛。

  药材自然是陈家村的药材,她不能随随便便就让这顶帽子扣在陈家村,若是王俭就能办妥当的事,王俭背后的人自然不用再出面,所以即便让王俭栽赃陈家村,也不能太过简单。

  她请官药局辨认陈家村的熟药,许先生熟的药不管是药材,还是熟药的法子都是上乘,必然是甲等,这样一来,若是有人想要冒充陈家村的药材,就要多花费些功夫。

  债主想要唱戏,她就来打个高台,债主想要钓鱼,她就换个大勾,挂个好鱼饵。

  总之,行栽赃之事,越不好办牵连的越多。

  宋羡坐在椅子上看公文,偶尔抬起头看向大堂中央,谢良辰一直看着医工手中的甲乙丙的牌子,少女清澈的眼眸所到之处,全都记入心中,在肚腹中慢慢盘算。

  前世没有将她养成一个大商贾,委实屈才了。

  她这一身的本事是在苏家学成的?

  宋羡想着又去看苏家的药材,这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家村将来必然要强盛过苏家。

  就在宋羡第三次抬头的时候,医工将甲等牌子发到陈子庚手中,那是陈家村药材第一块牌子。

  黑蛋望着陈子庚手中的木牌,不禁眼馋地吞咽一口:“让我摸摸。”

  几个孩子都凑过去伸出手。

  一块木牌还没有摸热乎,只听医工又道:“陈家村炙甘草甲等。”

  黑蛋将手在衣衫上蹭了蹭,上前一步将牌子接在手中。

  陈玉儿眼看着医工不停的发牌子,陈子庚的小挎包慢慢鼓起来,她有种恍然的感觉,仿佛是在做梦。

  当发了二十几块甲等之后,就连贾似也快步走过来,不敢置信地看了一眼陈家村的人。

  陈玉儿终于忍不住伸手也接了一块牌子,牌子上的大红字是那么的耀眼,这个“甲”字,从现在开始她往后都会认得。

  用了整整一日的功夫,所有的药材才都分了等。

  镇州知县也不敢怠慢,从衙署调了人前来写文书。

  陈咏胜手里的文书越来越多,他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儿,既熨帖又期盼,从欢喜到淡然,他作为陈家村里正这张脸终于能荣辱不惊了。

  药铺的管事和掌柜看到陈家村的收获,一个个脸上满是羡艳。

  等在官药局外面的陈老太太,等到几个孩子带着一堆红字牌子走出来时,笑得嘴里直冒风。

  有凭证的东西都好卖,就像他们抓小猪仔,也要看看母猪肥不肥。这个道理陈老太太懂得很。

  不过顾不得上前说话,她就先急着去净房,只因为她脚上没有毛袜子。谢良辰和陈子庚从村中出来的时候,她将毛袜子给姐弟俩一人塞了一只,姐弟俩不答应,她说自己不会出门。

  结果在家中等不到一个时辰,她就一路追了过来。

  陈老太太揉了揉冻得冰凉的鼻子,她这一趟来得值,看看周围人看陈家村的目光,就像在看家财万贯的老爷。

  她能不高兴吗?

第八十九章 酒酿

  宋羡将最后一份公文写好,这才抬起头来。

  贾似已经站在旁边等了半个时辰,见状忙上前道:“药材都分过等了,而且全都记录在册。”

  说着贾似将手中的册子递给宋羡。

  宋羡向大堂里看去,药铺和陈家村的人已经离开,只剩下医工在忙碌。

  贾似接着道:“照大人吩咐的,凡是定了等的药材都留存一份在官药局。”

  宋羡听到这话站起身,跟着贾似前去查看。

  贾似边走边擦额头上的汗,明明天气很冷,他却忙得汗湿了官服,一日做的事,换做从前三五日才能完成。

  贾似本想抱怨,看看带着文吏忙碌的镇州知县,他就闭上了嘴。他从京城来镇州的时候,特意拜访了镇州知县的妻舅,准备来到镇州互相有个照应,在镇州知县妻舅嘴里,这位知县赵子江是个左右逢源的人,不求政务做的有多好,但求无功无过。

  贾似听得这话就明了,准备花些银钱打点,让赵子江对他多些提点和帮助,至少能帮他递些消息。

  可到了镇州之后,贾似发现赵子江与他预想的差距很大,这赵子江刚刚经历了宋旻的案子,就被宋羡吓破了胆,不但勤于政务,对宋羡吩咐的事更不敢有半点的轻怠。

  他将赵子江妻舅的信函交过去,拿出一百两银子递到赵子江面前,竟然将这位镇州知县吓得鼻涕眼泪齐流,求着他将银钱带回去,否则赵子江就要交给宋羡。

  今日官药局选药,赵子江更是闭着嘴埋头苦干,他想要上前与赵子江说话,赵子江如同躲避瘟疫般,绕着他走,让他也不禁跟着紧张。

  宋羡看过留存的药材之后,这才离开了官药局,一直陪着的贾似长长地舒了口气,恨不得立即瘫在床上好好歇一歇。

  见鬼的宋羡和镇州,贾似心中骂着,他刚刚到镇州时还想要四处打听消息,现在却处处被人牵制着往前走。

  宋羡一路回到自己的小院子。

  就发现一抹人影站在墙根下。

  见到宋羡回来,谢良辰上前行礼,她的声音依旧恭敬,眉眼间难掩喜色:“今日之事还要多谢宋大人。”没有宋羡,就没有那么多甲等的牌子。

  “与我无关,”宋羡道,“炮制药材的是你们,提及要将药材分等的也是你。”他不过就是顺水推舟。

  谢良辰道:“您不说话,贾副使也不会答应。医工查看药材时,大爷还让我们去大堂里等待,这样的天气在外面必然要多吃苦头。”

  雪虽然下的不大,却一直没有停,仍旧陆陆续续地落下,很快落满了宋羡的鞋面,宋羡微微眯起眼睛,总觉得谢良辰话语中带了几分歉疚和想要弥补的意味儿。

  也许是因为之前在陈家村,她怀疑他教陈子庚射箭是另有图谋?

  那么现在,她觉得并非如此了?

  宋羡从陈家村回来时,并没有察觉自己有什么异样,如今随着她前来示好,胸口一阵舒畅,好像压了多日的炙闷终于烟消云散。

  宋羡略微惊讶,他并不该在意这种细节,心中思量着,他抬脚向前:“进去说话。”

  两人走进书房,谢良辰立即从小竹篓里掏出一只瓷罐放在桌子上:“这是我做的酒酿,一会儿我做个酒酿鸡蛋,大爷尝一尝。”

  宋羡看着桌子上的瓷罐,每次她来毫无意外都是送些吃食,如果她从那竹篓中拿出别的,他才会觉得稀奇。

  是否在她心里,恩情可以用饭食来换?

  宋羡道:“灶房里烧了火。”

  谢良辰点头:“我很快就能做好。”

  说话间,她带着她的酒酿匆匆走了出去。

  宋羡抬起头看向谢良辰离开的背影,不知是不是她来做饭食的次数多了,还是程彦昭平日里总会在他耳边说个没完,看到她去灶房,他也愈发觉得肚腹发空。

  这碗酒酿鸡蛋做的很快,用比她的脸还大的碗盛着,热腾腾地端到了宋羡跟前。

  谢良辰道:“今天来不及做别的,我还要早些赶回村子里,以防王俭会等不及前去与我商量卖药材之事。”

  屋子里一股甜香的味道传来。

  宋羡侧头去看身边蒸腾的热气,他对饭食的要求不高,所以这些东西他前世并没有吃过。

  宋羡道:“自己做的酒酿?”

  谢良辰应声:“在市集上买的糯米。”为此外祖母心疼了好几日。

  她好似格外喜欢捣腾这些东西。

  这些从前看在他眼中,都是可有可无之物。宋羡思量着将眼前的公文合上,伸手将大碗端到了自己面前。

  盛了一点送入嘴中,泛着鸡蛋花的汤水微甜,还带着一股略微奇怪的味道。

  “这也是药膳?”宋羡垂头吃了几口,想起来问她。

  “不是药膳,”谢良辰眉眼扬起,“这酒酿,是我从前喜欢吃的。”

  忙碌了这么久,终于在官药局得了个好结果,谢良辰眉眼间也不免多了些轻松、愉快的神情。

  说到药膳,谢良辰脑海中一个念头闪过,她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虽然她稳住了情绪,却还是被宋羡察觉。

  宋羡道:“想笑什么?”

  屋子里淡淡的酒香蒸腾,谢良辰看向宋羡:“其实有些地方也将它当做药膳,大爷真想要听?”

  宋羡侧头看向谢良辰:“说吧。”

  谢良辰本没想要说出口,但不慎泄露了心中所想,也不好再隐瞒:“有些地方会给生产后的妇人服用。”

  甜甜的酒酿刚刚入嘴,宋羡气息一乱差点咳嗽出来,将他当做生产后的妇人?眼前这碗酒酿,他忽然就吃不下去了。

  眼看着宋羡眉头微微皱起。

  谢良辰收起笑意:“酒酿舒筋活络,治疗血瘀,并非只有产后妇人才能用,大爷放心吃无妨。”

  宋羡想着她说的那些话,一口气将眼前的酒酿吃完,她方才说的那些话是在打趣他吗?

  将碗推到一旁,宋羡抬起眼睛,只见站在他不远处的谢良辰,一双眼睛格外的潋滟似的,脸颊也有些发红。

  宋羡下意识地道:“你来的时候吃酒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