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良辰 第73章

作者:云霓 标签: 穿越重生

  许汀真示意宋羡将衣袍整理好。

  许汀真道:“宋将军旧疾不能大意,我的恩师曾传过针法和外用豕膏,将军常用用对这伤患自有好处。”

  宋羡看着许汀真道谢:“劳烦先生了。”

  许汀真道:“等我将药做出来,再让人送给将军。”

  诊完了脉,宋羡走出屋子,带着陈子庚等人去空地练箭,谢良辰进门收拾药箱。

  “先生,”谢良辰低声询问,“宋将军的伤很重?”

  许汀真坐在椅子上,面对自己的徒儿,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过她没有直接回答谢良辰的话,而是道:“那老东西恐怕又要失望了。”

  能让许先生成为“老东西”的人,也就只有东篱先生。

  许汀真看向不明就里的谢良辰:“从脉象上看,他气机郁滞,时间久了必然气血不畅,再加上伤疾缠身,别看现在还能带兵征战,过了三十五岁,那条右臂也就只有握箸的力气。”

  许汀真没有继续说下去,谢良辰却听得很明白。

  谢良辰道:“现在先生诊出了病症,早些医治是否就能痊愈?”

  许汀真摇了摇头:“郁滞不解,日日征战,再多药石也是治标不治本。”

  说完这话,许汀真叹口气:“这就是各人皆有各人的命数吧!我会做些豕膏,到时候你拿给宋将军,平日里多用用,至少能缓解不适。”

  许汀真闭上眼睛,东篱总在她面前提及宋羡,他看好的人,可惜身子不怎么样,这样的人就算再厉害,只怕也无法做到东篱想要看到的那一步。

  谢良辰服侍着许汀真歇下,这才走出了屋子。

  陈老太太带着几个妇人已经将碗筷收拾好,陈老太太看着剩下的饭菜,都不是辰丫头做的。

  做饭太好吃也不是什么好事,委实费粮食。

  不过也幸亏辰丫头今日下厨,否则要请宋将军吃些什么?他们做的那些粗食?

  陈老太太眼看着谢良辰又要走进灶房,自然而然地道:“好了,别进来了,都收拾好了,你去前面看他们射箭吧!明日的饭食我来做,你还是跟着许先生去熟药所。”

  总算将外孙女撵走了,陈老太太看了一圈灶房。

  什么都没了。

  油要买了,杂粮也要买了,若是有多余的银钱还要置办些肉。

  “祖母。”谢良辰的声音从陈老太太背后响起来。

  陈老太太身上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外孙女怎么又回来了。

  谢良辰站在泥炉旁开始生火。

  陈老太太警觉地道:“你又要做什么?”

  谢良辰手脚麻利:“做个三七茶,一会儿给宋将军带回去。”

  原来是做给宋将军喝的,陈老太太看了看外面:“是许先生看出了病症?”

  谢良辰颔首:“许先生说,宋将军有些旧疾需要调理。”

  “那可不能大意,”陈老太太道,“宋将军年纪轻轻,将来还有大好的前程,什么都没有身子骨重要。”

  谢良辰觉得外祖母这话很有道理:“我觉得等开春,我们要重新砌灶,去铁匠铺买一口大锅,这样就能一下子炖更多的东西。”

  陈老太太转身怒目相视,怎么这么大的锅还不够折腾?

  谢良辰道:“总得给灶王爷挪个新家是不是?祖母说身子骨最重要,怎么才能让身子好起来,首先就要吃的好。”

  陈老太太丢下手里的东西,快步向外走去,她可不能听外孙女那些话,免得一不留神就上了贼船点了头。

  她算是看出来了,天有多大,她外孙女的心就有多大,永远看不到头。

  宋羡带着陈子庚一群人射箭回来,谢良辰已经在院子里等候。

  “将军,喝点茶吧!”

  时辰不早了,喝杯茶润润嗓子,宋羡也该离开了,他伸手端起茶,碗刚凑到了唇边,他就闻到了淡淡的药味儿。

  宋羡立即看向旁边一脸笑容的谢良辰。

  “将军,这是三七茶,”谢良辰道,“不苦,就是稍稍有些酸。”

  如果他不喝,倒像是怕苦怕酸似的。宋羡思量片刻,再次将碗端起来。

  一口进嘴,他立即皱眉,这哪里是稍稍有些酸,是格外的酸,不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

  不过众目睽睽之下,宋羡还是一饮而尽。

  谢良辰很是满意,接着道:“我煮了一些,给宋将军带上,眼下天冷不会放坏,将军分两日喝光即可,喝之前要先热一热。”

  宋羡就要拒绝,谢良辰接着道:“我们家中没有蔗浆,宋将军觉得酸,可以让人放些蔗浆在其中。”

  宋羡抬起头看向那面若桃花的少女,轻飘飘的几句话将他的退路全都怼了回去。

  四目相对,谢良辰提起手中的瓦罐,摆在了宋羡面前的桌子上。

  宋羡吩咐常安:“拿着吧!”

  常安应声:“劳烦谢大小姐了。”

  谢良辰叮嘱道:“这是上好的三七,这茶饮的方子也难得。”

  常安心领神会:“大小姐放心,我定会热给大爷喝。”

  宋羡站起身向陈老太太、陈咏胜告辞:“叨扰了,改日再来看老太太。”

  陈老太太忙道:“将军千万莫要这样说,将军能来陈家村,我们欢喜还来不及,能留将军在此吃顿饭,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将军若是得空,定要常常过来。”

  几个人说着话向外走去,谢良辰本想跟在外祖母身后,却在出村之前与宋羡四目相对。

  宋羡这是有话要与她说?

第一百零八章 约好

  “老太太不必送了。”常安上前拦着陈老太太和陈子庚。

  谢良辰趁机快走了几步,就像是不小心走到了宋羡跟前。

  宋羡的声音传来:“上次做的药膳我祖母很喜欢,我祖母最近身子不好,不喜用饭食,若是有时间与常悦一声,去家中做些药膳。”

  难得宋羡说若是有时间这样的话。

  谢良辰道:“明日一早我就前去。”

  宋羡点了点头。

  众人走到了村口,常安手下的人牵来了马。

  宋羡翻身上马。

  谢良辰及时将手里简陋的食盒送到常安手上。

  宋羡眼睛微抬,她煮的三七茶不是已经让常安拿了吗?那又是什么?该不会连夜里的饭食都准备好了?

  “这是给程大人的。”

  谢良辰的声音传来,宋羡的眼角立即垂下。

  谢良辰道:“那头野猪还是程大人让人送来的,那时候正在忙熟药所,没时间招呼程大人,今天做的蒸肉给大人带了些。”

  常安接过食盒,目光忍不住去瞄自家大爷,大爷应该听清楚了吧?因为野猪是程二爷送来的,所以……

  常安目光没有瞄到人,因为宋羡先一步催马前行了。

  常安捏了一手心汗,却要装作若无其事地向谢良辰道谢:“那我替程二爷道谢了,辛苦大小姐。”

  常安转身离开,忙着去追前面的宋羡,如果今天程二爷能吃上这蒸肉,真要好好谢谢他,他这是冒着被踢屁股的风险,才将东西送到的。

  眼看着一行人离开,谢良辰转身去拉陈子庚:“刚才一起去射箭,宋将军有没有说些什么?”

  陈子庚道:“宋将军说我有些长进。”

  谢良辰伸手刮了刮陈子庚的鼻梁:“趁着天还没黑,我们拿着弓箭再去练一会儿。”

  因为他们帮忙引出了那些奸细,今日宋羡格外好说话,她也轻松了不少,现在又兴致勃勃想要与阿弟一起射箭。

  陈子庚眼睛一亮:“我去帮阿姐拿猎弓。”

  谢良辰看着陈子庚离去的背影,脸上满是笑容,阿弟好像又长高了。

  等明天去了宋家之后,她还要与二舅舅商议村中越冬之事,现在能卖出一些熟药,却还要仔细筹算一下,如何花这笔银钱。

  拿到了银子,首先要在熟药所再砌几个炉灶,采买些炭火,陈家村也该置办年货了。

  “辰丫头,”陈咏胜看过宋羡带来的米粮和羊毛,来跟谢良辰商量,“你去瞧瞧那些东西如何处置?”

  “二舅舅将羊毛分下去吧,”谢良辰道,“每家都分一些,不管是做被子还是毛织物,总要有些东西御寒,米粮存在村中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东西是宋大人给村里人的,分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其余的各家还能置办多少,那就要看每家各自的情形了。”

  村中留下的那些,就是要给需要格外照看的村民,丁家嫂子重病在床,家中一儿一女,小的才三岁,长女十一岁虽然可以做些活计,大部分时间还要照顾母亲,村里人不能放着她们不管。

  谢良辰与陈咏胜说完这些又道:“二舅舅还要想想明年开春耕种之事。”

  提及这个,陈咏胜也想起来:“你父亲留下的山地,你可有思量?你放心山地虽然多,但村中的人手也够用,事先准备妥当,到时候我就带着人去翻种。”

  “我不想种太多粮食。”谢良辰道。

  陈咏胜一怔,不种粮食种什么?

  父亲并非给她留下的两块山地,而是山中的那些药材,那些十年以上的黄精和柴胡、防风。

  谢良辰道:“我想在山中种药材。”

  陈咏胜回过神来,山中种药的确是个好主意,现在镇州也有官药局,有好药材不怕卖不出去。

  谢良辰道:“今年采药时,我留了一些种子,明年先试探着种一些。”

  陈咏胜被说得心头发热。

  谢良辰点头:“就像二舅舅说的,那些山地我们祖孙耕种不完,要村中人帮忙,但我会给些银钱,不能让大家白白忙活。”

  陈咏胜的脸就沉了下来:“让你带着赚钱,村中人就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不过花些力气的事,还要算来算去,那日后谁还好意思拿卖药材赚来的银钱?更别说朝廷和宋大人给的赏赐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

  谢良辰没有再与陈咏胜争,两个人说话间陈子庚和黑蛋几个迎了过来,就连陈玉儿也背着一张猎弓,众人围着谢良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