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111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何虹正好过来,“小鹿,你这个心态就不对了,大家都想赢,但是没有人一定会赢啊!你输了今天没关系,咱们四年后再来,四年后谁输谁赢就不一定了!”

  这就是何虹心态好的地方,也是郑小鹿心态有点差的地方。

  俞近识的观察力非常强,虽然何虹和黎海燕看不出这个用意,但是常晴是懂他的。

  郑小鹿和常晴很像,但是又和常晴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常晴通透,看事情能看到本质,胜不骄败不馁。但是郑小鹿呢?她输了比赛,第一个反应就是过来道歉,就是因为自己输了比赛连累队友而感到羞愧,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好,非常有责任心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是很多球员没有的。

  但是对于她来说,未必没有隐患——

  比如,她在比赛结束后的这个第一反应,显然说明了,在她的内心,认为自己是应该赢球的,虽然对面是国一队的主力,是世界排行靠前的前辈,是她理智地去分析时绝不会认为自己能赢的对手,但是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小期待,一种小骄傲。

  原本这些骄傲是微不可查的,但是来到泉城以后,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和这么优秀的队员生活在一起,看着常晴和何虹以绝对的胜率横扫对手,无论他们的对手是国二队还是国一队的人时,郑小鹿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个有些别扭的位置上。

  之所以别扭,是因为她理性上知道自己还不够优秀,但是感性上,又觉得自己应该和队友一样优秀才行,否则就会拖队友后腿。

  俞近识让她和对面的第一单打主力打,就是让她看到自己和国一队的主力之间极大的差距,让她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差距上去,这些差距将是郑小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跨越的目标!

  而且,这也是她第一次在重要比赛上输球,还是决赛!

  这种人生经历,不是谁都能有的。

  这种经历,也可以帮她更快地成长!

  但俞近识不是完全把她的这场比分送给对面,一切皆有可能,宋芳瑜熟悉常晴,熟悉何虹,熟悉黎海燕,对上何虹和黎海燕,宋芳瑜的胜率都是非常大的,对上常晴,也可以一搏。

  但是对上郑小鹿,是她完全不熟悉的对手,郑小鹿古怪的弧圈球打法还能让宋芳瑜吃亏,否则以郑小鹿的水平,很难在宋芳瑜手下拿下一分。

  最后的比分是一比二,已经说明郑小鹿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果今天的单局是郑小鹿获胜,那么她甚至会被国家队提前注意到。

  如果输了,她的心态就可以发生变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去调整,而且之后的比分压力,会落在后面的选手的身上,对于后面的选手,这也是一种比赛抗压训练。

  无论输赢,俞近识都不亏。

  当然,更重要的是,俞近识对常晴有信心。

  第一局何虹已经拿下,常晴后面双打局的胜率很高,在加上常晴单打局还未出场,如果出场,至少是两分。

  团体赛,只要先拿到三分就算胜利!

  “川队负责双打局的选手依然是常晴/何虹这对世锦赛的女双冠军搭配,很多人认为削球手是不好搭双打的,但是这对搭档让我们知道,只要技术够好,只要配合足够默契,削球手也可以出现在双打的赛场上,甚至拿到双打的世界冠军!”

  “他们的对手是鲁队的宋芳瑜和张敏敏。”

  “张敏敏的双打成绩也非常好,当时年纪很小的她在上届全运会上拿到了双打冠军,是鲁队的双打王牌选手,如今在国家二队。张敏敏和前辈宋芳瑜配合令人期待,两个人的节奏把控能力也非常强。”

  “宋芳瑜看来很熟悉常晴的打法,估计在常晴的手下吃过不少亏,这次打的都是很谨慎,尤其是接常晴发球的时候。”

  “张敏敏打削球手非常有经验,这一对双打组合显然是针对川队的冠军搭档而准备的,看来鲁队的女队总教练非常有先见之明啊,提前就预判了决赛的阵容。”

  常晴和何虹的配合节奏和一般的女双配合节奏完全不同,但鲁队有备而来,事先还找了队内的削球手和快攻手做陪练搭档。

  虽然对方的实力没有常晴她们两厉害,但是至少能让队员适应一下这样的不同寻常的节奏。

  其实,倒不是鲁队教练提前预判了决赛,而是他研究了很多有潜力的队伍的双打配置,并且都提前让队员们看了对方的比赛录像,找了一定的陪练,针对性地进行过训练。

  这种钻研精神所带来的回报,是很明显的——鲁队直接杀入女团决赛,男团那边如果不是半决赛提前碰到了川队,说不定也能进决赛。

  当然,男团如果碰到苏队,基本赢得概率也很小。

  川队有一个骆景,但苏队不仅有戚无,还有邓奕!

  “第一局鲁队发挥的很好,后半段一鼓作气发力,配合拿下局点,虽然川队在追赶比分,但还是鲁队先拿到了一分,看来鲁队是有获胜的可能性的。现在两个队伍的大比分是一比一平,这个双打局的比分就格外关键。”

  “不过了解常晴和何虹这对搭档的观众应该也明白,尤其是常晴,在逆风局的心态是非常稳固的,何虹也很少出现由于落后而心态崩盘的状况,尤其是削球手,进入状态比较慢,第一局优势不是很大,但是后面的回合就不一定了。”

  果然和解说说的一样,在第二局,何虹的状态上来了,常晴的发球让对面吃了不少亏,节奏稳定下来以后,两个人因为对面鲁队的新对手,在衔接上出现的问题很快被补上。

  第二局21比15!很大的优势逆转了局面!

  第三局,21比7!

  比赛结束,张敏敏都叹气。

  如果是单打赛场上,她有信心和何虹迂回,但是这是双打啊!防范何虹的同时,还要注意常晴的球,常晴的球变化可太多了。

  她是研究削球手非常有经验,但是不代表她在世界第一弧圈球天才面前,也可以同样抗的住。

  就算是宋芳瑜负责了大部分对常晴的压力,两人最后也没能阻止对面疯狂得分的脚步!

  “大比分二比一,川队只需要再拿下一个单打局就能获胜,对于鲁队来说,他们并不是完全的没有机会,只要赢下最后的两个单打局就行!”

  “我们来看看第四单打局的对战人员——”

  解说沉默了一下,“黎海燕,对田虹?”

  什么情况,川队的教练是觉得,在不出队内第一单打主力常晴的情况下,就可以结束比赛吗?

  决赛的前一天——

  鲁队开会现场。

  “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丢掉了双打局,同时前面两个单打局也输了,那么后面第四第五就没有必要说,晚饭都可以提前回去吃了。”

  “但是!”

  教练目光一扫,“只要我们能拿到前面一个单打局哪怕一分的胜利,我们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双打局之前,宋芳瑜和高清芬,我们的两个单打主力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双打局之后,上场的就是田虹和张敏敏。”

  “张敏敏作为双打的选手,打完双打之后保持住状态,一鼓作气,争取拿下第四局,最后田虹,作为省队女队的队长,第五局如果我们还能打的话,希望你能创造我们鲁队的奇迹。”

  教练脸色格外严肃,“我们离冠军可以说很近,也可以说很远,如果跨过去了,我们将为鲁省争夺到属于冠军的荣耀,为我们的家乡父老证明——鲁省的运动员,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没有白吃家乡人的饭!”

  听到这里,全队的队员都忍不住立正了。

  为家乡争光!

  为家乡夺冠!

  哪怕对手是世界冠军,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他们都要努力打到最后一局!

  “当然,这个时候,估计常晴已经上过场了,何虹作为削球手和单打主力,应该也会在前面的单打局出战,你们要面对的,就是黎海燕和郑小鹿,我想,我们是有一拼的机会的。”

  “是!为家乡争光!”

  “教练,拿了冠军回去以后买饼的时候食堂能免费加蛋吗?”

  教练:“??”

  **

  看着场上二比一的大比分,鲁队的人也陷入沉思。

  教练不愧是教练,果然预料到了如今的局面,何虹已经提前参加过单打局,他们对上了黎海燕。

  但是教练的预料好像有了一点偏差。

  第四局,张敏敏对黎海燕。

  第五局,田虹对常晴。

  如今已经二十六岁,经验丰富,很有责任感,带着鲁队走过风风雨雨的女队队长田虹:“……”

  她想过最坏的结果,作为双打局之后的单打选手,还是第五局单打选手,自己可能甚至没有上场的机会,也可能会对上郑小鹿或者黎海燕其中一个年轻人,如果是后者就最好不过了,那说明她们队还没有输,她也有获胜的机会,而且极可能是她们翻身夺冠的最后一场。

  但是她没想到,自己对上的是常晴。

  队友们在身后喊:“队长,别怕!我们相信你!”

  “队长加油,队长加油!打败川队,食堂加蛋!”

  “敏敏最棒,冲啊!!”

  田虹/张敏敏:“……好的!”

  然后下一刻,就听见自己的队友们在惊呼:“快看,常晴和黎海燕过来了!”

  “啊啊啊啊常晴好帅啊!”

  “人家是女生,应该说漂亮!”

  “啊啊啊啊啊常晴好漂亮啊!!!”

  一个队友还追了上来,拉住田虹,神色激动:“队长,别听她们乱喊,我永远在你背后支持你,在我们心中,你们就是最棒的运动员!到时候我会组织啦啦队为你加油的!”

  田虹感动地看着这个年轻的队员,“好妹妹!”

  “不用谢我,如果真要谢我,能不能比赛结束之后,帮我拦住常晴,我想要个签名,你看!我签名的球和笔都准备好了!”

  田虹沉默片刻。

  “队长,队长你别生气,大不了……大不了我不……”

  田虹叹了口气,“给我吧。”

  她收好东西放在包里,往前走了两步,随后转身过来:“对了,你还有没有多余的球?”

  队员一愣:“啊?”

  田虹认真点头:“既然要去要签名,我也想要一个。”

第70章 国球无双70 双子之星

  张敏敏发挥的还真就不错。

  她今年十八岁, 在国家二队,平时也和一队有所交流,队内循环的时候和黎海燕打过。

  黎海燕参加的国际比赛不多, 所以录像资料也少,内战是没有录像资料的, 能找到的都是外战资料,而显然, 无论是骆景还是常晴,或者是戚无、邓奕等人,大多数人的外战成绩都非常优秀。

  那些录像资料,只能看到他们是如何横扫国外选手, 或者如何逆风翻盘的, 很少能看到他们的弱点。

  但即便如此, 也非常珍贵。

  在这个年代要获得这些录像资料,鲁队的教练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技术资源。

  第四局,张敏敏对黎海燕。

  张敏敏右手横拍, 弧圈球打法, 黎海燕也是横拍, 但却是快攻打法, 影响两人结果的因素太多了, 输了双打局的张敏敏非但没有心态出问题,反而在第四单打局表现良好。

  其一是因为她的对手是黎海燕,常晴被队长抽走了,整体来看自己还是挺幸运的,所以打起来没什么压力,赢得概率还是有的, 第二就是刚从常晴的手下过来,张敏敏觉得打其他人都比较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