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153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这么看来女队还算给他们了一条活路是吧,只是世排第一携手世排第二和第四而已。

  大离谱。

  算了,还能怎么办呢?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搏一搏,万一就击败H国乒乓球队,名扬世界了呢?

  各国带着美好的期望,开始了努力地备战时光。

  **

  除了正式上场的队员以外,H国队内还有一个名额的争夺也是非常激烈,那就是P卡,俗称替补。

  替补,虽然今年大概率上不了场,但万一运气好,就上了呢?

  在别的队凑不出主力阵容的时候,H国队内却有不少人希望能够拿到这一个也许根本就不能上场的P卡。

  P卡没有按照世界杯的成绩来排,因为世界杯的抽签运气影响比较大,而且分区之后有些人也碰不上,可能抽到比较好的对手,就进去了。

  所以P卡今年的名额归属,在各个教练都为自己的运动员竭力争取,分不出上下的时候,队内最后决定进行打大循环。

  已经获得单打名额和团体名额的人排除在外。

  宋芳瑜大概是因为那一场带病上场真的打的挺严重的,现在还躺在医院里,原本是最有希望竞争团体第三人或者P卡的人,如今也只能放弃前往奥运村的机会。

  最终的成绩还有些出人意料,女队拿到P卡的是同样年轻的郑小鹿。

  而男队既不是王礼毅,也不是郑朝时,而是周纳州!

  替补不能上场,老将其实去了也只是在旁边帮忙加油,倒不如让小将进去学习一下,提前感受一些奥运的气氛,以免后面接班的时候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这对于王礼毅和郑朝时来说的确很残酷。

  邓奕已经二十九岁了,今年应该就是他最后一届奥运会,按照运动员的年龄来说,邓奕算是高龄运动员。

  所以他能够坚持到现在,在伤病之后复健成功,拿下世锦赛男单冠军,顶住小将的冲击,再次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十分不容易。

  但是今年的他甚至没有奥运单打上场的机会。

  如果让邓奕上场,他绝对是有信心去冲击金牌和大满贯的,毕竟这就是他毕生的梦想,虽然最后不一定能赢下来,但至少不会有遗憾。

  而现在,邓奕连单打参赛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他同样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守住了团体第三人的名额,至少还能进奥运村。

  这也意味着,在骆景戚无这一代成长起来,邓奕这一代退下去的换代已经完成,而在中间,本应该接受邓奕走后的队伍的王礼毅和郑朝时,如今已经没有机会再成为球队的领军人物。

  但是他们两人却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层。

  而周纳州作为小将这个说法,也有点离谱了。

  他的年龄其实比骆景还大一点,虽然也大不上几个月,但是总归是一代人,如今骆景和戚无已经打出头了,他居然被公众认作为是“下一代”。

  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骆景和戚无两人成绩太好,天赋很强,又都很努力,两个人互相卷着进步,导致他们脱离了原本所在的年龄层,提前杀入了郑朝时和王礼毅的那一代里。

  女队那边其实也相差无几,原本应该是秋晓楠和宋芳瑜接班葛小若,结果现在秋晓楠和常晴成了绝对主力。

  当然,如果女队这边也出双子星,那么基本就没秋晓楠什么事了,她的位置,或许也会和王礼毅和郑朝时一样,很无奈,无缘奥运单打。

  但是女队这边也不是没有好的人才,何虹世界排行不低,郑小鹿后来居上,中层里的黎海燕成绩最好,其次就是宋诗雨和赵小玲。

  但是常晴的成绩实在是太突出了,而且身兼多项也毫无压力。

  别人就是想和她成为双子星,也追不上她进步的速度!

  在国内举办的奥运会自然是盛大而令人激动的,运动员们提前抵达奥运村,等待着开幕式之后的激烈比赛。

  各种项目,各个国家的代表队,无一不憧憬和期望着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天。

  但在那一天之前,他们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世界杯之后,又经历了一个月紧张的封闭训练,戚无疯狂练习正手,骆景每天和他一起练球,而常晴则按照俞近识给她的训练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单打和双打的训练。

  虽然全世界都认为H国乒乓球队夺冠不是新闻,不夺冠才是新闻,但是他们自己从没有掉以轻心过。

  世界前十当中并不全都是H国人,其他国家的球队也可能击败他们进入决赛,甚至可能会拿走冠军。

  他们要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场比赛,无论对手是强是弱。

  而其他队员虽然不参加比赛,但是为了不让集训的选手们感受到“寂寞”,所以让他们也一起参加集训。

  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按照备战奥运会的强度让一队的参加备战,甚至是国青队也给了几个名额让他们来,就是提前让他们感受一下奥运会的气氛。

  而且接下来的世锦赛也是他们要冲击的目标。

  那几个女队的小孩子每天就跟着常晴后面跑,更离谱的是国青男队的也往她这里跑。

  齐乐衣就不说了,她还挺喜欢这个勤劳认真的小孩的,就是后来骆景来了一次,就直接把人带走,说要帮助后辈锻炼,从此常晴再也没有看见过齐乐衣,只听见他被骆景训练当中疯狂零封的故事。

  这样也好,当骆景的陪练,齐乐衣可以学到不少。

  谢自陵就不用说了,他接近常晴就是为了见到戚无,因为戚无骆景经常来找常晴,三个人练习双打、混双,单打。

  原本男队很少找女队的练手,如果真的来,也是男生陪练,帮忙喂球陪打而已,但是常晴实在是太强了,她当对手,真就不知道谁是谁的陪练。

  戚无一来,谢小胖就在旁边积极地帮忙捡球,以至于陈孜孜和王汐莞这两个小孩都不喜欢他了,说他把活儿干完了之后她们两呆在常晴身边都失去了作用。

  谢自陵的脾气倒是很对戚无的脾气,一样的自信,不然他也不会拿戚无当偶像,戚无认了他当弟弟,走哪里都带着谢自陵。

  包括跑一万米的时候。

  只有那个时候,谢自陵有些后悔,为什么要在体能训练的时候也来和他们一起跑,简直就是对自己小生命的摧残。

  但是为了和偶像多说几句话,他也就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这一次的集训可以说是最热闹的一次,反而没有了奥运会要来的压力,大家打打闹闹,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也没有落下,都有收获。

  集训结束的时候,国青队小孩依依不舍,全都惦记着早点打入国家队,以后就可以和女神男神同吃同住,为所欲为啊不是,是可以随时随刻地学习前辈的经验!

  前辈要参加奥运会了,他们除了祝福,更多的是羡慕和幻想。

  想象自己有一天,也可以代表国家队,代表祖国,站在奥运的赛场上!

  **

  开幕式在一个天气很好的日子举办,这也是H国第二次举办夏季奥运会,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准备的,全世界都对这一场开幕充满了期待。

  果然,开幕式的精心构思让全世界都惊叹,各国的热搜全都是讨论这一次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常晴他们这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穿着红白相间的队服,挥舞着国旗小旗,在音乐声当中缓缓入场。

  走过长长的一圈又一圈的路,迎着头顶璀璨的灯光,一个有一个国家的代表队完成了入场。

  H国乒乓球队在看台上的位置是一起的,男女队来的人不少,旁边还有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从这里看出去,整个会场一片星光汪洋,美丽到令人忘记呼吸。

  点火之前的倒计时,以体育馆上方的烟花为字,一点点归于零,归于那令人振奋的一个时刻。

  从球队所在的看台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倒计时烟花。

  何虹高兴地一直在说话,郑小鹿也仰头看向天空,满眼都是期待。

  邓奕拍着周纳州的脑袋,说刚才踩他鞋的事情。

  戚无掏出手机,和身后的队员来了个大合照,他长得好看,拍照角度就很任性,把自己拍成了一张贴在角落的大脸。

  俞近识站在常晴身边,虽然是夏季,但他是唯一一个穿了三件衣服的人。

  骆景站在后两排,他一偏头,就能看见前排的常晴。

  她也在看烟花,身边有人经过,常晴和俞近识纷纷让开路,经过的是其他项目的队伍,手里拿着小旗,有说有笑的。

  四周的人也因为这些让路的动作而纷纷移动起来,又来了一队找自己位置的队伍,都着急着找到自己的位置,好认真看最后的烟花和圣火。

  人来人去,但骆景的目光却一直在一个人身上。

  忽然,少年往前跳下一排看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红色的海洋,不知什么时候一下就出现在常晴身边。

  察觉到身边多了一个人,常晴回头仰着脸看是他,笑了笑,指了一下主火炬。

  四周太喧闹,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只能听见烟花一阵一阵地响起来,倒计时已经开始。

  十,

  九,

  八……

  他低头,然后伸手牵住她有些微凉的手。

  天空中烟花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三,

  二,

  一!

  随着烟花倒计时的变化,身边的人声鼎沸,很多人也在跟着大喊倒计时。

  在最大的烟花绽放的瞬间,常晴身边的少年看着她,很大声地说了三个字。

  因为烟花震耳欲聋,因为人群欢呼响天,所以即便再大大声,也没有人能听清楚这三个字是什么。

  常晴反手握住他的手心,感受到阵阵的温暖,她笑了一下,就像是在赛场上看见他赢了球一样的笑。

  然后转头,看向天空。

  骆景也看向天空。

  所有人都在看烟花,都在看主火炬,没有人看到他们在人群下牵在一起的双手。

  满天烟花绚烂,黑夜如白昼,盛世如此,有人牵手,有人拥抱,有人欢呼,有人抬头仰望万千色彩。

  主火炬终于被点燃,火焰瞬间燃烧起来,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人种面前,照亮这片璀璨的夜空,照亮这座美丽的城市。

  照亮每一个人因为奥运会,因为竞技体育而来到这里的人们的心。

  这一刻,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多年后回想起来,都觉得是最美好的一刻。

  在他们最青春最美好的这段人生时光中,他们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向竞技体育的最巅峰,一起为祖国争夺荣耀和金牌。

  他们不是孤军奋战,他们的身边有喜欢的人,有相互支持的人,有可以随时托付战场,有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他们将共同见证举办这届奥运会的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国家的复兴和辉煌。

  这一幕,足以让人铭记一生。

  这一幕,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枯燥而艰苦的训练当中,奋斗一生,也想要参加奥运会,也想要为国家站上领奖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