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17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常晴回了信,说自己在集训,等暑假再回家看他,回了信,才想起来前几次小比赛的奖金没寄回去,不过小比赛的奖金不多,常晴打算凑多了再一起寄。

  何虹见她给家里写的信,很简单,半句话没提要进国家队的事情。

  “你怎么不说这事呀?”

  何虹不理解,“以你的成绩,进国家队绝对没问题,六个名额呢,分在女队,怎么也有三个。你连江北的戚无都能打赢,赵小玲都拿你没办法,肯定稳进呀!这件大喜事,换做是我,我早就跑去找地方给家里打电话了。”

  黎海燕在旁边休息,没怎么说话。

  常晴将信纸放进信封里,“等名单确定下来再说吧。”

  她不是张扬的人。

  昨天比完,西南队得到了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比之前还多出一小时,但俞近识让她今天休息,明天带她进城里看看手上的伤,正好她也可以把信寄出去。

  集训基地建在郊外,要看病还得坐车去城里,骆景去看腿伤都还没回来。

  到了万城的人民医院,常晴跟着俞近识,挂了号,看了专家,她本来以为开点药很快就能走,但俞近识说要多做些检查。

  常晴看的出来,检查花费不少,好在有省队报销,否则凭她一个人,是舍不得这么花钱看伤的。

  城里的医院比乡镇的卫生所大多了,更何况是万城。检查完了,医生又给她开了一些外用的药,因为检查的项目比较多,等结果出来还得一段时间。

  俞近识话不多,但带人看病的流程却熟的不行,别人不知道,常晴也大概能猜到原因——俞近识在省队请假的日子,是去了医院复查。

  而他生病的那几年,怕是医院比自己家还熟。

  正好骆景的腿伤也好的差不多了,原本就没什么大事,修养这几天之后没什么大碍,集训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自己少一天的训练时间,别人就多一天。

  但骆景没想到会在医院看到常晴,知道她手腕受伤,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四个人在回集训基地的训练车上,常晴几句话带过了手腕受伤的事,反而和骆景说的最多的是其他地方队的男队队员。

  “李子茂的进步不小,每天都训练的很刻苦,你对上他胜算还真不好说。这还是我们自己省队的人……除去西南队的,江南江北也有几个厉害的男生。江南队的郑学强,力量大,对拉相持的能力很强……”

  “……最麻烦的是江北队的戚无,他是左手。”

  骆景:“左手?”

  常晴点头,“左手横拍,打法很灵活,而且他的反手很强。一般人反手不是劣势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他更厉害,反手还是优势。”

  训练车是万城提供的专车,平时都是用来接送各个省队的,自然也大一些,张教练和俞教练坐在前排,他和常晴坐在中间。

  骆景听的很认真,等常晴说完情报,他一愣,随后忽然笑了起来。

  骆景的笑和戚无不一样,有点腼腆可爱。

  但这次,却笑得常晴莫名其妙的,“你笑什么?”

  “你刚才好像不是队员,更像是教练!”

  骆景回想了一下常晴刚才的表现,还真越想越像。

  他知道常晴会分析对手,但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女队的对手才是最值得分析的,因为国家队最后选人,是参考集训结束后的总成绩排行,而成绩排行,靠循环赛对打和体能测试综合而成。

  男女队各有三个名额,并不会出现混打的情况。

  她所分析的这些情报,都和男队有关。

  也正是骆景在一个多月后将面对的对手。

  这些话但凡从张力或者俞近识口中说出来,都没什么违和感,但从一个十三岁的女生口中说出来,真有些奇怪。

  她不像是才十三岁,好像已经二十三了。

  回到训练基地,骆景的腿部训练强度降低了一些,但上肢训练和对打训练占据的时间更多,等他的腿伤恢复一些,再重新调回正常的训练安排。

  至于常晴则正好相反,俞近识减少了她手腕的训练,至少要外部用药一周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戚无有几次过来,想找常晴练习对打,被骆景拦下了,“她手伤还没好。”

  戚无本来要走,但回头一看,想起什么,“你和她一个教练?那不如你陪我练练?”

  骆景:“……你们江北队没有对打搭档?”

  戚无直接来占了一个球桌,“他们我都打熟了,没意思,咱们两来练练。”

  单纯的骆景想了想,自己也对戚无有些好奇,常晴说他左手打的厉害,正好试试看——然后他就被戚无的各种狡猾球骗得天昏地暗,越骗越输,越输越战,后来戚无不去找他,他自己就去找戚无了。

  自从因为一个假弧圈输给常晴后,戚无的战术从狡猾逐渐发展为了老骗子。

  而骆景,自然地成为了江北队外的第一个受害者。

  **

  集训的时间过的很快,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练习。

  张力得知俞近识为西南队争取到了两个小时不受打扰的训练时间后,看俞近识都顺眼多了。

  每个人的技术都在飞快地进步,今天的胜者,可能是明天的输家。三个队之间也开始交流对打,每个队都有好苗子,和有进步空间的队员。

  江北队的实力强毋庸置疑,这些年也出了不少好苗子,但出人意外的是西南队的水平,总体竟然在江南队之上,男队有骆景、李子茂的横拍,女队有宋静静、黎海燕的横拍,何虹的削球等等。

  更何况,还有一个常晴。

  男女队各三个名额听起来很多,但光是地方队就分了三个,更不要说,一个地方小队里,有多少个天之骄子。

  三个名额的争夺,不到最后一天,谁也不知道结果。

  集训快结束的时候,出了一个小插曲。

  黎海燕找常晴借钱。

  这事儿可不一般,要知道黎海燕在宿舍里一向是很要强的人,她和何虹关系更好,借钱能借到常晴那儿,说明是真的遇上难事儿了。

  常晴摸了摸各个兜口,“之前的奖金都寄回家了,这儿没多少,大概三十块。”

  常晴不瞒人,黎海燕知道,这是她身上所有的钱,而常晴没有犹豫,全都拿出来给了自己。

  借钱归借钱,黎海燕出了什么事,常晴还是要问清楚的。

  何虹倒气的不行,“还不是燕儿姐她哥,为了钱,都追到万城来了!”

  黎海燕不说话,何虹却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常晴听何虹说了一会,算是明白了。

  何虹和黎海燕都是宁城人,黎海燕的家境不算差,至少也是居民户口,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家里有一个哥哥,母亲没什么主意,父亲又偏心。

  她家里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重男轻女。认为儿子是传宗接代的,女儿——则是帮儿子娶媳妇的,对于黎海燕,家里的安排就是养到一定年龄,早点嫁出去,换点钱,好给儿子以后娶媳妇用。

  黎海燕从小就和家里关系不好,报市乒乓球队,参加比赛,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主意。

  这阵子黎海燕情绪不高,就是因为她哥哥追到万城来了。

  家里给她哥相了一个对象,人家要五百块彩礼,家里刚替她哥哥修了一栋新房,又装修又定做家具的,原本积蓄早就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离凑够彩礼还差一大截。

  要不是有这新房,那彩礼钱可不止五百块。

  黎海燕十六岁了,家里一合计,正好把女儿嫁出去,不仅能凑够彩礼,还能还一部分债务,反正黎海燕现在是国家养着,留着也没用,又不能帮家里干活。

  黎海燕借钱,就是为了这件事,“我绝不会回去嫁人。”

  她喜欢打乒乓球,乒乓也能改变她的命运,如果回去嫁了人,这辈子她就完了。

  黎海燕她哥一直在外面闹,扬言她如果再不回去,就闹到训练基地里来。

  她了解自己家人,哪是想要她回去,只不过想要钱而已。

  五百块,真不是个小数目。

  就算把她之前参加各种比赛存下来的奖金全找出来,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块,这还是黎海燕存了好几年的。

  几个孩子对年龄没概念,不知道国家两年前的新规,法定结婚年龄在二十岁,但在农村,这年龄规定也没多少人在意,先结婚生孩子,等到了法定年龄在登记。

  黎海燕家给她找的就是农村的,农村的当然日子苦,但人家出的彩礼钱多。

  宋静静从宿舍门口气喘吁吁跑进来,“海燕!门口有人喊你的名字,还说要找你的教练!怎么了?”

  黎海燕的脸色一白,知道这事儿是过不去了。

  常晴却说,“等我一下。”

  她从抽屉里拿出纸笔写了什么,随后塞到自己口袋里,让黎海燕带上钱去门口。

  刚出宿舍,常晴便叫何虹先去叫骆景。

  黎海燕说,“叫他做什么?”

  常晴回答,“听起来你哥不像是什么好人,要是到时候他抢人,咱们也打不过他,至少要叫个男生跟着,安全些。”

  何虹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一路小跑去叫来了骆景,路上就把这事和骆景说了。

  骆景听完,也气的不行,“这不是土匪吗?”

  四个人朝着基地门口去,路过操场的时候,戚无远远和他们打招呼,随后跑了过来,还喘着气,“嗯?这个时间,你们不休息,去干嘛?”

  常晴脚下没停,“有好事,去吗?”

  戚无眼睛一亮,“去!”

  **

  集训基地的门口地上摊开了几张旧报纸,报纸上,就坐着一快三十岁的男人,样貌和黎海燕只有三分相似,但五官挤在一起,像是长错了地方,人都说相由心生,这张脸看着便让人喜欢不起来。

  黎海贵,比他妹妹要大上七八岁。

  他喜欢喝酒,熬夜,抽烟,身体虚得很,哪怕只是坐着这儿撒泼打赖,没一会就出了满头的汗。

  他去省队找过黎海燕,人家说她来万城了,黎海贵买了车票,千里迢迢找过来,没想到这丫头听自己说完一遍家里的事儿,扭头就走,紧跟着——躲在训练基地不出来。

  黎海燕进了市队,一开始还寄钱回来,可这才几年啊,就怎么不和家里来往,也不寄钱了。自己好不容易说个媳妇,要凑不够这彩礼,婚事吹了咋办?

  盖新房欠了那么多债,哪能指着他一个人扛?黎海燕真是个白眼狼!

  想到这儿,黎海贵闹得更狠了,如果黎海燕再不见他,他就要闯进去,找到黎海燕的教练!家里人生她养她,如今让她回去报答一下父母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她是多没良心,才能对家里不管不顾?

  黎海贵脖子往基地里面一伸,见不远处来了几个小孩,走前面的就是黎海燕,等他们走进了,黎海贵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你还知道我这个哥哥?是不是要爹妈死了你才回家?在这儿有吃有住的,把家里人全都忘了是吧?真是白养你这么大了!”

  “你来这儿参加什么狗屁训练,吃好喝好,一点儿没想到家里有多惨是吧?”

  黎海燕要强,但如果家里真让她回去嫁人,她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却没有理由反抗和拒绝。

  戚无微微皱眉,也看出这门口闹事的人身份不同于一般的流氓,虽然人品基本和流氓败类没什么区别,他在一旁静观其变,没有多问。

  但如果对方动手,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

  黎海燕又气又急,“我最多只能凑到两百块。”

  这两百还是借了何虹和常晴的钱,“我不会回去嫁人的,你也别在这儿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