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寂寂无名到闪耀乒坛 第85章

作者:谢述宴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球拍以一定的弧度和超快的速度由下而上挥动,胶皮触碰球体,制造出强烈的上旋转,一个力度不小的弧圈球在常晴的击打下回到了宋芳瑜这边!

  “对拉!”

  “好球!”

  两人对拉了三个回合,每个回合对对手来说,都是一次丢分考验,但双方都默契地没有选择防守,而是大胆的互相进攻!

  面对对手的弧圈球还选择进攻,会使得她们的任何一次进攻都可能出台或者撞网,都可能失败!

  但是在这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两人都没有任何犹豫地选择了这种激烈的对打方式!

  球速在她们一次次地击打当中越来越快,球上所携带的力量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常晴,击球动作干脆利落,观赏性极佳!

  最后这个球,以宋芳瑜接球后球直接飞出去为结局。

  1比0!常晴率先得分!

  这一个精彩的弧圈对拉,引起了观众的声声惊呼和喝彩。

  上来就是如此火药味十足的开局,让这一场女子单打比赛的半决赛,竟然比男子单打还有精彩。

  何虹在场边海豹拍手:“晴儿妹的爆冲弧圈就是最棒的!”

  赵小玲听到这话,在旁边皱眉:“这不是前冲弧圈。”

  何虹:“啊?”

  赵小玲是研究旋转的小专家,到了国家队之后,她打的不能叫旋转球,而是往弧圈球去发展了,削球手其实也是打旋转,如果削出来的球不够转,那么对对手的威胁性就会大大减少。

  她不可能去打削球,所以转行了弧圈球。

  但就算是在弧圈球里,也是有不同的弧圈球的。

  常晴侧身爆冲,正手暴力进攻,擦出恐怖的强烈上旋——这就是她侧身爆冲球之所以那么出名的原因,也是她被评为亚洲十佳球的其中一种代表球。

  但是,她刚才在对拉弧圈当中,在宋芳瑜用越来越大的力量加快球速和球的力量,一次次加强爆冲时,常晴看似和她一样在对着拼。

  这一个开局球,速度太快,以至于有时候观众都看不清球在哪里!

  似乎谁先撑不住了,或者失误,谁就输了。

  但是结果很显然,宋芳瑜没有击球出台或者撞网,也没有没接到常晴的回球。

  她接到了,但是球却飞了出去!

  这只能说明一点——

  “宋芳瑜的接球角度有问题,”

  说话的是孙久林,“她以为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前冲弧圈,一心只想提高球的速度和力量,却忽略了旋转。”

  “所以,这不是前冲弧圈?”

  何虹的脑袋瓜子转了一圈,还是没明白,“可是它看起来就和前冲弧圈一样啊?”

  黎海燕敲了敲她的脑袋,“刚才球那么快,你能看出是弧圈球就不错了,你还以为这能看出是不是前冲啊?”

  孙久林叹了口气,“这就是小十和小常最厉害的一点,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天才吗?”

  宋诗雨/赵小玲:因为他们打球开挂(不

  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在她们几人的心里,包括黎海燕也是这么觉得的。

  常晴总是能打出令人惊讶的球,球不可能落在那个地方,她就偏偏打在了那个地方,她的速度和她的力量一样令人震撼。

  球桌上的对打,有时候打的快了,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要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同的打法和战术,只在那零点几秒之中,而她总是能选择对的!

  如果比赛的时候,给她一个慢放的超能力,给她几秒钟去观察场上的情况,去思考,她也能想到变线,想到制造旋转去坑对手。

  但是有吗?

  没有!

  “打球要动脑子,”

  孙久林看了眼场边的俞近识。

  俞近识当年意气风发,少年得意,打球风格干脆利落,很多人就觉得他不会动脑子,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和常晴一样,脑子转的比普通人快多了。

  而要把脑子里的想法打成本能,打成不假思索的抬手就来,背后更是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别说何虹不懂了,就连黎海燕都不知道孙久林在说什么。

  她们打球也不是盲目地打,盲目地练,也是会思考,赛前准备,赛中调整,赛后复盘。

  但是她们就是打不过那些前辈,就是打不过常晴啊,这和思考有什么关系?

  孙久林问:“她们两是什么打法。”

  这个宋诗雨知道,她说:“宋芳瑜,弧圈球。”

  赵小玲说,“常晴也是弧圈球。”

  孙久林十分严谨,“是弧圈球结合快攻。”

  “是,”

  宋诗雨顿了顿,“可是,她刚才打的不是快攻,还是弧圈。”

  “你们以为这两者的差距,就只是常晴的打法多了四个字吗?”

  赵小玲迟疑:“……难道不是吗?”

  孙久林:“??”

  他忍不住叹气,“不,这意味着,常晴在进步,在吸收,在学习新的技术,但是她也没有忘记旧的技术。弧圈球是新兴起的打法,因为多了一个旋转所以优势很大,这是快攻是赶不上的,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快攻这种由来已久的打法。”

  吸收优点,去掉缺点,哪种打法对她有力,她就打那种。

  “而宋芳瑜,只是打弧圈,但是她是直板选手,前三板的时间,很少有能给她一直拉弧圈的机会,除非和对手进入相持,所以,她在相持段,依然采取了一直加大弧圈对拉,加大冲击力的做法。”

  孙久林说话的语速很快,“但是,常晴却没有这样做。”

  这孩子的打法,是他见过最厉害,也是最多变的。

  多变的打法,意味着不容易被对手研究透,被对手扼制。

  “她刚才最后一个球,拉的是侧旋弧圈。”

  何虹:“哪旋?”

  孙久林:“……侧旋。”

  “弧圈球不是上旋球吗?还能拉侧旋?”

  其他人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宋芳瑜以为这是一个上旋球,其实这是一个侧旋球,而在那么快的速度和对拉的瞬间,她是没有时间去反应和调整的,因此当她还是以应对上旋球的方式去回击这个球时,自然就会翻车。

  其实如果慢速度回放,是可以看出来的。

  侧旋弧圈的弧线更低,让人更难接住,也就是对面是宋芳瑜,换做别人上去,根本就接不住这一个速度极快的侧旋球!

  但即便是宋芳瑜接住了,也会吃了藏在其中的旋转的亏。

  这就是孙久林所说的是,天才般的思考!

  一味地用单一的攻击手段,不知道变和活,在这种强者对决局当中,就会落入下风。

  谁说快攻和弧圈球就只能二选一?弧圈球也可以结合快攻!

  谁说弧圈球就只能打上旋?侧旋一样可以要对手的命!

  而且,这一个侧旋球,还可以打乱宋芳瑜的节奏,在加上常晴的发球威胁,果然,在几人聊天的这段时间里,宋芳瑜的比分已经远远落后!

  14比6!

  开局精彩对拉,中途前三板精彩抢攻爆冲,时不时来个快攻快带,还玩瞬间变线,现在的常晴,可比半年前强大太多!

  就连宋芳瑜,也产生了参加女单比赛以来,唯一一次无力感!

  不仅无力,更有高度地紧张。

  常晴是击败过她的,常晴也有这个能力再次击败自己,而且,常晴的每一个球都可能是陷阱,下一个球可能随时进攻。

  要知道,在亚锦赛的女单决赛场上,两人的比分差距最多也就是三四分,现在在宋芳瑜的状态调整的更好,连宋诗雨的搏杀都不能把她怎么样的情况下,常晴居然领先了8分!

  这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但是都不敢承认。

  这意味着,常晴在女单赛场上,有更大的可能杀入决赛,挑战葛小若,冲击女单冠军!

第55章 国球无双55 全力以赴(满5000营……

  常晴的表现, 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一点——

  她能够打到现在的成绩,不只是靠运气,也不是昙花一现的好运, 在亚锦赛上,更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到了, 便“偶然”赢了一次。

  现在的她,站在女单半决赛上依然能快速压制对手, 拿到第一个大比分的她。

  已经稳稳进入世界女子乒乓球单打水平的顶层,和那些世界一流的选手,和华国一流的选手,站在了一起!

  她不只是一个刚入行的年轻孩子, 也不只是一个未来可期的新人小将。

  她已经开始创造自己的奇迹, 开启自己的时代!

  常晴和宋芳瑜的比赛节奏打的很快, 直板选手很少有相持对拉的机会,即便是有, 也都是非常精彩的对拉,总是引起观众的阵阵惊呼声。

  而葛小若这边, 同样打的不算轻松, 秋晓楠年轻, 也是后起之辈, 她敢拼敢搏, 反正都输过葛小若无数次了,输了不亏,赢了血赚。

  比起何虹来说,秋晓楠对葛小若的威胁更大。

  葛小若虽然强,但是身上伤病不少,年纪也不小了, 不能总是硬冲,秋晓楠对她,却可以频频用上搏杀。

  而对于秋晓楠来说,战胜葛小若,或许还比战胜宋芳瑜容易。

  宋芳瑜也有伤,但是比起葛小若要休赛半年去做手术来说,已经好上太多了。

  而且,葛小若的年龄放在这里,早就不是巅峰期,虽然这也意味着,葛小若的经验更加丰富,心态更加稳固,但是也有体力上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