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陛下读心后发现他是恋爱脑 第118章

作者:厉九歌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卫国公正值壮年,又在宦海中沉浮许多年,见惯了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同僚,此时被天子这一番直白至极的话怼到脸上,一时竟有些回不过神来,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一面想,天子过了年才满十九、虚二十,年轻气盛口不择言也是寻常,更何况他过去就不是个肯依着规矩办事的;另一面又忍不住想,天子这些年愈发深沉,谁又能猜得准他心中真正在想什么呢?

  “陛下……”卫国公忍不住道:“还请陛下明示。”

  烛光之下,年轻的天子微微蹙起了眉心,一张过于锋锐的面孔在此时更加显得冰冷难以接近。

  然而他心里充满了迷惑。

  舅舅要他明示?他不是已经明示了?难道还要他把拒绝崔思玉等崔家女子的原因一一说个清楚明白?倒也并非不能。

  李瑜开始在心里细数:首先,他不喜欢崔思玉,崔思玉也不喜欢他,为何要将两个互相不喜的人凑在一起呢?道家讲顺其自然,倘若不是这层身份紧固,崔思玉自然而然不会有接近他的念头;其次,他的时间是有限的,每日除去睡觉那三分之一,除去处置政务那三分之一,能陪伴花宜姝的时间只剩下三分之一了,其实细算下来,连三分之一也不到,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么小小的时间,他自己都不够用,怎么舍得让新人来分走?

  其三,菩萨说一切皆空,可凡人生在浊世中,怎么可能两眼空空呢?卫国公是他的亲舅舅,当年没有他帮着太后多方筹谋,也许李瑜活不到今日,李瑜真不希望权力财色迷了舅舅的眼。他自己都做不到,他也不敢肯定别人能做到。他不希望舅舅在他心中变得面目可憎。

  李瑜动了动唇,想要解释,然而他的心里话足有二百八十个字,如此啰啰嗦嗦地解释,似乎有损威严。况且舅舅是个聪明人,他提点一句,舅舅应当能明悟。

  于是李瑜想了想,开口吐出几个字:“崔家的权势已经足够了。”

  闻言,卫国公瞳孔骤然一颤,面皮也微微抖动了一下,片刻后他抬手深深一揖,“微臣明白了。”

  他声音微沉,掩去了喉头的一声叹息。太后娘娘总想着亲上加亲,看不上崔家之外的其他女子,可是天子已经长大了啊,不再是曾经那个需要依靠母族的孩子了,崔家如今的如日中天,终究是令天子忌惮了。

  李瑜忙双手扶起他,不让卫国公这个礼行下去,“此处不是朝堂,舅舅不必多礼。”

  李瑜心中欣慰:我佛不度人,有心者自度,果然不错,舅舅立刻就自己悟到了!

  省却了一番口舌的李瑜心情愉悦,想起来花宜姝夸过他笑起来好看,便试着朝自家聪明的舅舅露出一个笑来。

  卫国公:……

  见天子朝他露出冷笑,卫国公心肝一颤,得亏此时站在平地上,否则他就摔了。

  发觉舅舅的那目光不似赞赏,李瑜慢慢收回了笑容,开始怀疑自己几天没练习微笑,是否发挥失常。

  他沉思时习惯表情冰冷,于是在卫国公看来,这皇帝外甥是又在暗示他,可他都已经放弃让女儿入宫了,陛下能暗示他什么?莫非……

  卫国公犹豫了片刻,开口道:“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

  李瑜颔首,“你说。”

  卫国公开口,“微臣年事已高,近来渐渐力不从心,恳请辞去吏部尚书一职。”

  这话说出口,卫国公只觉浑身一轻,虽然有些舍不得,但皇帝都表明了对崔家权势的忌惮,他此时不辞官,难道还要等着被天子找由头发落吗?

  李瑜:……

  他看了看卫国公红润的肤色,又看了看卫国公乌黑的头发。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嘀咕起来:舅舅今年才三十八岁,正是壮年,这就想要辞官养老了?莫非不想帮朕了?朕可是他的亲外甥啊!

  他想要假装没听见,奈何身边人似乎总误解他的意思,李瑜不用想也能预见,假如他今晚不说个清楚,明日舅舅就能上折子辞官。他摇头驳回了卫国公辞官的请求,见卫国公面露迷茫,忽然换了个话头,“表妹也是适龄的年纪,既然不入宫,也该配个好人家了。”

  李瑜做媒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没等卫国公细细思量这里头有多少算计防备,他就接着道:“朕看张达先就很不错。”张达先如今是龙武卫的统领,之前还有些走后门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但是自从他在巫州打鬼楼立了功后,这个统领的位置就坐稳了,李瑜打算将他抬做羽林军的指挥,让副统领升任正统领,再将林侍卫抬做副统领。

  虽然张达先喜欢萧青,但萧青又不喜欢他,李瑜看得明白,喜欢萧青的人那么多,可她对张达先却是最冷淡的,既然如此,何不跟崔思玉相看相看,也许他们能看对眼呢?

  卫国公惊讶,张达先是镇国公最疼爱的孙子,将来是要继承国公爵位的。天子不是忌惮崔家的地位?怎么竟肯让他的女儿与张家联姻?他都打算让女儿低嫁了。

  不等卫国公开口,李瑜又继续道:“朕看元宵那天,宫里好好办个宴,再把张家、郑家、凤家……的适龄男子都叫来,让表妹好好看看,她相中哪个,朕就为他们赐婚,舅舅觉得可好?”

  陛下数出的这几家,可都是与崔家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卫国公心中一时不知是什么滋味,难道是自己误会了,陛下没有兔死狗烹的意思?只是找借口拒绝他的女儿?

  一直到天子离开,卫国公都捉摸不透这年轻人的想法。他将一切想得太深了,殊不知李瑜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不想要有第三个人来浪费他的三分之一。

  ……

  拜访舅家的目的达成,李瑜马不停蹄就赶去了花宜姝下榻的那家客栈。

  这客栈地处稍偏,但地方宽敞,从大门进去后有数不清的屋舍,还有单独隔开的几个小院子,供那些有要求的客人居住。

  花宜姝包下了邻近的两个院子,一个让那老人和一些侍卫居住,另一个她和安墨以及几名侍女居住。

  李瑜还没靠近,先有内侍往前传话,守在院子门口的林侍卫正想入内通报,却见那内侍连连摆手,是一个不必声张的手势,接着天子就过去了,脚步极轻,悄无声息,步伐却略快。

  林侍卫微微迷惑,陛下为何要静悄悄的?这架势,瞧着怎么像丈夫捉奸?

  不,一定是他想多了。

  月上中天,呵气成雾。

  客栈院子里只有两盏竹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李瑜抬脚跨进去,心脏紧张得不住加快。他一路都在担心,然他不是担心花宜姝,他是担心花宜姝救下的那个男人。

  民间骗术中有一种手段,骗子一伙会在半道上故意做出见义勇为却遭打压的惨状,引得人钦佩同情并出手相救,人往往不会警惕自己救下的人,更何况先入为主,认定自己救下的是一个好人,更加不会去防备,就这么被骗得人财两空的例子多不胜数。

  花宜姝原本就是个心地善良见义勇为的,当初她能冒险救下他,如今见了一个落难的好人怎么可能不救?虽说蒋携宝的确是个混账,可没准这人就是利用了蒋携宝好色这个弱点呢?更何况他的心肝是个大美人,多的是人觊觎,他不信那么巧,她难得出宫一趟就遇上了这种事!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来替她防着!

  院子正中的那间屋子正亮着灯,李瑜刚要靠近,屋门开了,花宜姝满脸通红、状似娇羞地走了出来。

  李瑜:……

第151章 九千营养液加更中意,君心似我心……

  四目相对,一片寂静,李瑜目光落在她面颊上,这红通通的样子,非常可疑。

  李瑜的眼神一下锐利,恨不得将目光变作两把刀,将眼前那扇木门劈开,好瞧瞧里头那是个什么狐狸精!

  花宜姝见李瑜来了,倒有些诧异,她还以为他会在崔家再多呆一会儿,毕竟他拢共离开了半个多时辰,“陛下这么快就来了?”

  李瑜:“怎么,你嫌朕来得太早?”

  花宜姝:……

  她目光一动,当即明白了李瑜什么意思。也不多话,将手指竖在唇边提醒道:“陛下,小声些,他在里边休息。”

  李瑜皱起了眉头。什么,他堂堂天子,还要小心翼翼顾念一个不知是什么来路的人?

  虽然如此,院子里还有下人看着,他到底没有出声驳她面子,只由着她将他拉走,走出院子前却还忍不住看了一眼那还亮着灯火的屋子,眉头蹙得更深了。

  这么晚了,自然不愿再折腾着回宫,李瑜跟着花宜姝进了隔壁那座小院。

  虽然已经有侍女收拾过,但到底是客栈,比不上永华殿舒服,但花宜姝连荒野都睡过,自然也不介意住客栈,原本还担心李瑜睡不惯,不过如今一看,花宜姝觉得自己白担心了。

  李瑜正坐在榻上盯着她,从她摘去头上钗环就开始盯着,一直盯着她拆去发髻开始梳发。花宜姝即便是背对着他,也能感觉那两道灼人的目光,简直像是两团火钉在她背上。

  花宜姝心里暗笑,面上却还是一副正经模样,“陛下看我作甚?”

  李瑜思来想去,还是很介意花宜姝从那屋子里出来时红通通不胜娇羞的模样。于是他明知故问,“听说你救了个人,还是名男子。”

  花宜姝头也不回,嗯了一声。

  【嗯?她看起来似乎不在意那人,难道是朕想多了?】

  李瑜盯着花宜姝的侧脸。

  却见花宜姝一边梳头一边道:“这人没白救,是个好人。”她说着说着便笑起来,眉眼弯弯似新月,“陛下要是见了他,一定也会这样想。”

  李瑜原本已经放下,但见她这模样,之前的怀疑又涌了上来,他冷哼了一声,道:“人心隔肚皮,一面之缘就能认定他是好人?”

  【心肝你仔细想想,也许他是骗你的呢?】

  李瑜目光紧紧盯着她,却见花宜姝放下梳子喟叹一声,“陛下说得对,但萍水相逢即是缘,我原本也只是路见不平帮他一把,谁知方才与那人一番谈话,叫我豁然开朗,让我觉得,这人一定是个世间少有的好人。”

  最后一句话花宜姝加了重音,果然看到李瑜神态变了。

  他面色其实变化不大,但是坐姿忍不住换了一下,花宜姝余光瞟见,索性转身面对着他,继续道:“蒋携宝仗着家世,妄图在茶楼里强占民女,那茶楼居于闹市之中,在场七尺男儿不少,也有佩刀佩剑的武者,却无一个敢与蒋携宝对抗,只有他站了出来,他衣衫褴褛,分明穷困潦倒,却能不惧权贵慷慨直言,哪怕拼着被打死打残也要护着那陌生姑娘,是个义士。”

  将那人好好夸了一番,花宜姝瞥见李瑜唇角微动,却一动不动的模样,笑问道:“陛下,怎么不说话?”

  李瑜眉眼沉静,口不对心,“朕在想如何嘉奖这样一位义士。”

  【完了完了完了,心肝已经被那个人蛊惑了!】

  【原来还有可能真是个好人,如今却是怎么听怎么不对劲!】

  【那人既然不会武功,又没有权钱,他拿什么对抗蒋携宝?他既然明知斗不过蒋携宝这样的纨绔子弟,为何还要冲出去?】

  【他什么都没有,难道不知自己不断救不了那姑娘,还可能会被蒋携宝偷偷弄死?他这样将自己一条命堵上去,能有什么用?这样的道理,难道这人会不懂?】

  李瑜越想越不对劲,这时就听花宜姝道:“那陛下可一定要好好嘉奖他!不能叫好人寒了心啊!”

  李瑜急切地想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花宜姝,他克制着抓住那人马脚的激动,声音低缓道:“可朕怎么觉得,这人是故意做出来别人看的?”

  他以为花宜姝知道后会猜到那人别有用心,不想花宜姝竟眼睛一亮,笑盈盈道:“他就是故意做出来给人看的,陛下英明神武,竟然一下就猜到了。”

  李瑜:……

  他感到不妙,花宜姝的表现跟他预料的完全相反。

  花宜姝不管李瑜的惊愕,她将自己与那人的谈话娓娓道来。

  “先生身子羸弱,也许那蒋携宝再来一脚就能要了你的命,你与那卖唱的姑娘又不相识,何必如此呢?”

  那人当时神色平淡,说道:“我不出面,他不出面,人人都不出面,那小姑娘就要被糟蹋了。”

  花宜姝:“倘若我今日没有路过,也许最后的结果是你被活活打死,而那姑娘依旧难逃魔掌。”

  那人便道:“那我也做了我该做的,死了也不后悔。”他在屋内烛火下用佝偻的身子朝花宜姝轻轻一拜,“这位夫人,您是好人,像您这样的好人不多见了,今后当谨慎,以免遭那蒋家报复。”

  花宜姝:“你呢?你不怕被报复?”

  那人说道:“可人生在世,不能总畏首畏尾,我年轻时是个软弱性子,要换做那时候,我必定是怕的。可如今我都这个年纪了,再不为心中正道去拼一拼,下了阴曹地府都要有遗憾。更何况,这些事总得有人去做,假如我今日一死,能唤起那姑娘的反抗之心,能唤起围观行人的慈悲之心,能唤起这乾坤下郎朗正道,那我也是死得其所。”

  “不过,也许我高看了自己,也许没人在意我是死是活,没人在意我是因何而死,也许还会有人嘲笑我螳臂当车愚蠢至极。但我也不后悔,那被逼迫的姑娘太可怜了……这世道的可怜人何其多,许多人由生到死,一辈子也无人珍视爱重……假若我这一死,能让那小姑娘记住她的性命并非草芥,也是有人看重她珍惜她愿意为她而牺牲的,那她余生或许会有所安慰,或许将来能生出勇气逃离魔窟,那么我也死而无憾了。”

  “本就是将归黄土的残破之躯,能在最后做点好事,已经足矣。”

  烛光溶溶。

  连花宜姝自己也不知,当她说起这段时面上神色有多温和,“陛下,我以前一直以为书上那些愿为生民请命、愿往盛世开太平的圣贤之事乃是传说,如今真的遇着了这么个人,才知传说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当真有这么一些舍己为人、无私牺牲的义士。”

  她握住李瑜的手兴奋道:“你知道吗?这人名叫洪义,曾经被人陷害滑落山崖,在那没有人烟的崖底生活了十几年,当年他落崖时只有一包稻谷种子,为了能活下来,他将那包种子洒落种下,头几年都靠打猎为生,并不敢吃下那包种子种出的粮食,只将种出的稻谷全都留下作为来年的种子,那山谷不通外界,山壁又陡峭不能爬上来,崖底的野物没几年就吃完了,他竟靠着自己最初那一包粮种活了十年!”

  花宜姝越说越兴奋,在她心里,粮食就是天底下顶顶珍贵的东西,那些黄金美玉之所以人人趋之若鹜,不就是因其能换来更多粮食么?“十年来,他竟在崖底种出了一整片的粮食,后来大雨冲垮崖底与外界的阻隔,他才带着粮种从中出来。他培育多年的粮种产量更高,颗粒更饱满,得知外头还有人吃不饱,他便来到京城,想将这粮种献给工部,谁知十几年前陷害过他的人担心他发达后会被报复,竟偷偷将他的粮种掉了包,让他被赶出工部官署。”

  花宜姝感叹,“遭了这样一番磨难,他竟然还能为了一个陌生姑娘挺身而出,果真是个好人。”

  花宜姝出宫要看的正是此人。她从安墨那里得知了洪义的命运脉络,早就让王玉燕找人盯着了,有名有姓有大概的年纪特征,想要找到这个人简直太容易了,毕竟入京要凭路引公验,姓名籍贯缺不了,那一纸公验上连这人进京是做什么来的都写全了。

  花宜姝没有在他进京时就去招揽他,也没有在他被陷害前提醒他,只因她吃过亏,担心这洪义又是一个尹无正,毕竟有些人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时瞧着是个再和善不过的好人,可等牵涉到利益,嘴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一直到确定这人大抵没什么问题,她才出宫来亲自看一眼。

  这本书的后期,按照安墨的说法,越不凡得到萧青后简直就跟开了挂一样,原本鬼楼一直是暗中发展,并不敢跟朝廷正面对上,可是在萧青跟了他的第二年,他先是得到了洪义这样一个种粮上的人才,囤积了大把粮食,第三年,南方各地遭受天灾,朝廷应对不及,接着又是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惨绝人寰,无数人的命运在这天灾的洪流中跌宕沉浮,鬼楼也正是在这个异军突起,一面散播谣言,一面派发粮食,大大收拢了民心,最终才形成了和朝廷一南一北分庭抗礼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