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76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打脸 爽文 穿越重生

  让在场其他人面面相觑,另外一个人不赞成的回道。

  “方兄何出此言,莫非在方兄看来,皇上与太尊为了不劳民伤财,当着满朝大臣的面,拒绝修建陵寝,也是在糊弄谁?你有此魄力吗?”

  此话一出,本因听到方姓男子的话,心中还生出几分质疑的人,顿时点头附和道。

  “青亭兄这话在理,若不是真心为民着想,谁都不能有此魄力,不管怎样,皇上与太尊此举,实在令人钦佩。”

  “对、对,着实令人钦佩!”

  方姓男子却对此嗤之以鼻道。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当众一套,背后一套,那陈太尊可是出了名的厉害,谁知道她是不是又在借此拿捏人心。”

  张青亭皱着眉头回道。

  “方兄此言太过,正如你刚才所言,有葛尚书在,既然是被驳回的奏请,谁还能拿钱在私下里修陵不成?何况陈太尊怎么拿捏人心了?”

  “哼,为笼络军心,捐资建那什么眷村,就是她拿捏人心的证明,天下有那么多的寒门学子,家里也都生计艰难,怎不见她捐资相助?”

  听到这话,不仅张青亭,其他几人也都神情有些微妙,一个青年开口道。

  “方兄莫非不曾听说,陈太尊在家里尚未发迹,还只是一位乡下农家老太太时,就不惜耗费巨资开设南江书院,倾尽家资为大批寒门子弟开智,重学、重教化之心,由此可见,真不知道方兄这偏见从何而起。”

  方承祖愤而起身道。

  “我说的是也像捐建眷村一样,帮助那些家里生计艰难、进学难的学子,与你们这些人,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你们这些家境好的人,岂知寒门学子的艰难。”

  看着对方撂下这句话后,满脸郁色愤而离开得背影,桌边几人相视而叹,张青亭感慨道。

  “还真如先贤曾言,这世间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陈太尊做事已经算是相当公允,还是有人因为自身没有分到好处,就心生怨怼,实在可悲。”

  “青亭兄小看人了,依在下看,这方明言就算分到好处,也未必能满足。”

  张青亭愣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道。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看到他的诗文,只觉得他才华出众,虽然诗词之中多有怨愤之意,但因屡试不第,蹉跎半生,倒也不难理解,没想到……”

  想到背后议人非君所为,张青亭叹息着咽下未尽之言,但是在场众人心里都明白,因为他们此前也都不曾想到,在文坛以诗文闯出不小名声的方明言,竟然是个性情如此极端之人。

  “唉,希望方兄能够早日迷途知返吧,不管怎么说,陈太尊开设南江书院,实在功德无量,不仅惠及能有幸进入南江书院的那些学子,也为我们其他学子闯出一条明道,就算科举不中,还能通过其它方式入仕,一展所长,这身上压力可就小多了。”

  这话顿时引来在场众人心有戚戚的附和,三年一次的科举,能中进士的实在只是极少数,他们谁也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有机会考中。

  “对,在没伤天害理的前提下,不管是谁为了笼络人心,只要他能像陈太尊这般拿出真金白银做实事,在下都甘愿被笼络。“

  如今许多书院都有向南江书院看齐的意思,他们这些学子可以在读圣贤书之余,学些算学、律法、医理之类的副课。

  南江书院每年的毕业生都是数以百计,可是愿意进入宦途的只是一部分,由吏部统一分配到各地后,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这些具备一定学识素养,又有能力迅速接手相应职务的官吏,现在已经得到各地衙门与百姓的高度认可,良好的口碑,为其他屡试不第的学子,也争取到了可以凭借能力特长入仕的路。

  现在吏部已经要求衙门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不再像从前,凭关系或荫恩选用人,需要统一报到吏部后,再由吏部定期组织相关的职位考试,通过这种考试择优录取,将人分派到各处衙门。

  也就是说,吏部现在已经不再只负责安置南江书院的学生,只要能通过那种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考试者,都能凭此入仕。

  这给无数心怀壮志,却屡试不中,生计都艰难的学子,提供了一条生路。

  看到刘乐交给他的舆论风向录中,被着重圈出来的这段比较具有代表的谈话,安常煦的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

  “这个方承祖真是不知所谓,一个大男子养不了家,不觉羞耻,竟然还因此而对我们生出不满,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废物代表。”

  骂人家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时,安常煦俨然忘了,他自己也曾是书生之一,陈凤琪见他反应这么大,倒是来了兴致。

  “让我看看那人都说了什么,竟然能让你这么生气,我都说过多少次了,对那些你都不认识,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何必这么真情实感的生气,真是不知道学乖。”

  安常煦将那位记录递给刘乐的同时,仍然有些生气。

  “奶可能不知道这个方承祖,我早前就曾听说过他,在诗文一道,确实很有天赋,十岁出头就考中秀才,那时意气风发,自我感觉好到极致,写了不少传诵度挺高的诗文。”

  “后来在乡试中屡试不中后,诗风就出现了转变,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又困顿,写了不少充斥着愤世嫉俗、怀才不遇之意的诗文,很容易引起一些共鸣,在文坛中小有名声。”

  接过刘乐递给她稿纸,看了眼上面记录的内容,又听到安常煦介绍的这些情况,陈凤琪不以为意的笑着回道。

  “明知道这人的心性已经左了,只能靠着一些容易引人共鸣的怨天尤人,才能获取些许名声的人,有什么好与他计较的。”

  安常煦不满的回道。

  “奶就是太好心了,从来都不与那些人计较,才将那些人给纵得这么放肆,拿真金百银做好事,不仅得不到一句好,还能做错了不成?”

  “我让你关注舆论风向,你就是这么关注的?你都没看到,这上边清清楚楚的写着七人共聚,这剩下六人明明都是在说我的好话,从中可以看出,舆论是绝对偏向我们的,怎么能说是‘得不到一句好’,你非要与那一人较真,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这世上人有千千万,她就算是法力无边的活菩萨,也会因为照顾不到这世间所有众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要求而招致不满,更况何她还只是个普通人。

  安常煦当然明白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也知道这就是他祖母一再跟他强调,不能养出废人的原因,只是事关他祖母,看到那些不利于他祖母,甚至还辱及他祖母名誉的言语,他就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

  “这个人最擅长用自己的诗文蛊惑人心,他要是颠倒黑白的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容易损及祖母的清名。”

  陈凤琪不以为然的回道。

  “反正他说得这些也不算错,只要不是无中生有的栽赃诬陷,我就无所谓,敢做就要敢当,反正我又没打算做圣人,也不想要什么完美声誉,承认自己就是个有私心的普通人,这并不难。”

  问题在于,她无所谓,觉得并不难的事,对安常煦而言,实在太有难度。

  在他看来,他这么好的祖母,处处都很完美,配得上这世上的一切赞美之词,无人能及,无论男女,岂能容那些自己品性道德拙劣,眼盲心瞎的渣渣胡乱揣测,议长论短。

  瞥了眼安常煦那心有不甘的神情,陈凤琪放下手上的稿纸,态度严肃的嘱咐道。

  “你可不许给我搞什么小动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应该不用让我再强调了吧,别说什么你生气,是因为那些人不该说我,要是说你,你可以不在乎。”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说得是谁,你都必须要以理智的平常心看待,这是你当了皇帝必须具备的素养。”

  刚动了下心思的安常煦闻言,实在是无奈至极,连忙态度诚恳的应下。

  “奶放心,我绝对不会跟他计较,也不会跟任何人计较,什么都不会做,以后一定会努力改正这种不成熟的心态。”

  有一说一,安常煦可谓是比谁都清楚他祖母擅长拿捏人心的本事,毕竟他祖母做任何事,从未对人隐瞒过她的目的。

  可是就算事实如此,那方承祖说得不算错,可是当他怀着恶意这么揣测时,还是让人感到很生气,毕竟在安常煦看来,他祖母做的都是对的,对人好的,不容质疑。

第一百零三章 大气

  因为早就清楚的知道, 以她的身份被推上监国太尊之位,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质疑与非议,而且这些质疑与非议,到她死后都不会消失。

  所以陈凤琪在深知舆论所能发挥出的重大作用的情况下, 要求安常煦派人关注舆论风向的目的, 绝对不是为了自身口碑声誉的好坏。

  而是为了能够及时从中发现一些舆论导向, 及时做出一些相关应对,尤其是要注意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小道消息,不至于让他们闭目塞听。

  南江书院的学生抵达时, 正值万寿节御宴的筹备前夕,顾不上休整,就迅速投入到相应工作中。

  这批毕业生共有五十多人,不仅有在南江书院生活学习过六年以上的毕业生,早就达到可以毕业的程度, 没有离开,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 以兼职的方式半工半读, 还有一些是毕业后在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学生。

  所以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工作思维与方法,就算是到了陌生地方, 承担起陌生的工作职责, 也能很快上手,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不存在什么胆怯与拘谨。

  看过那些学生的个人资料与简历,陈凤琪忍不住感慨道。

  “能够优中选优的挑出这么一批学生, 玄隐先生这次实在费了不少心力。”

  安常煦已经看过那些资料,此刻也深有同感的点头表示赞同。

  “老师确实辛苦了,我想请他上京辅助我, 还可与文谦师兄一家团聚,可他却不同意。”

  玄隐先生现已六十出头,也是时候可以退下来安享天伦之乐,陈凤琪却能理解他不愿退下去的心理。

  “南江书院凝聚着他这些年的心血,眼看现在发展得越来好,他隐居乡下时的想法也可逐步实现,他不想离开书院很正常,这件事,你提过就行,不要再多劝,你要记住,我们所自以为是的好意,往往未必是他人所需要的,对方更需要的可能是尊重与成全。”

  对于玄隐先生而言,隐居乡下养孙子、著书立说的那一二十年,固然是他沉下心思,省思自身,沉淀一身学识的重要历程。

  可是人生短暂,精力充沛的那一二十年就那么过去了,如今已到暮年,也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长时间。

  所以玄隐先生想要珍惜余生,为此不惜做出放弃与孙子一家团聚,不来享受京中荣华的决定,也很正常,陈凤琪相信,他若真到了体力与精力都不济,无法承担院长之位的地步,肯定会主动退位,不会眷恋那个院长之权。

  毕竟以其现在的官品与尊荣,再加上她与安常煦的信重,若是来京城,势必会获得更高的权位与尊荣,远非一家书院可与之相比,对于这种思想纯粹的人,陈凤琪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钦佩。

  听到他祖母的嘱咐,安常煦赶紧应下,打消继续劝的想法。

  “好在书院人多,有操心不完的人与事,我们倒是不用担心老师会寂寞。”

  想到她所在的那个时代,许多人在离退休,彻底闲下来后,反倒心生抑郁,苍老得特别快的情形,陈凤琪点点头道。

  “是啊,他肯定不会寂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总会让人感到活得充实,时间似乎也会过得特别快。”

  听到这话,安常煦不禁面带羞愧之色,因为他,他的祖母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每天为他操心这些没完没了的人与事,这本是她过去最不耐烦操心,总是撒手推给别人负责的活。

  看到他那神情黯然的模样,陈凤琪就知道他又在想什么。

  “你不要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现在的生活也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我要是不想做,谁都勉强不了我。”

  因为爱他,放不下他,才会做出这个选择,安常煦眼眶一热,点头应了一声,继续自己的工作,越是如此,他越是要更加努力,才能不负他祖母的期待。

  李常欣也很努力,帮康平眷村开完荒,与众人吃了顿她祖母亲自赏的丰盛大餐后,又再接再厉的顺手帮农场按照眷村的规划给撒上种子,浇好水后才算完工。

  干完这些后,回到大营中,一边时常关注着自家开垦种植的那些地,一边悉心养鸡喂猪,喂牛羊,对那些将士而言,那些可都是他们未来蛋、肉,与他们生活质量,乃至是小金库直接挂钩,再怎么精心都不为过。

  自打李常欣进入大营后,隔三岔五的就能改善一下生活,尝尝肉味的日子,让这些将士觉得这日子是过得越来越有盼头,劲头十足。

  又到吃饭时间,李常欣端着自己的大海碗蹲在一群人中,边大口吃饭,边给众人讲述她在南江书院时,与同学一起喂猪养鸡,没事就让书院食堂宰几条猪,天天早上都能吃个鸡蛋,或是喝些香甜的牛奶蛋羹汤的生活。

  虽然已经反复讲过许多次,这些人依旧爱听得很,因为那是他们都很向往的未来,而且经过他们的努力,现在已经变得触手可及,让他们很有代入感。

  安明忠过来时,看到正是众人就着乐阳郡主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将那些粗粮吃有滋有味,融入得十分彻底,丝毫不显突兀的场景,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他也是有女儿的人,女儿们的年龄跟乐阳郡主差不多,他可舍不得让自己的女儿来这里过这种苦日子。

  结果这位身份更加尊贵的郡主,却可以在这军中适应得这么好,而且还能以自身的乐观与积极影响到周围人,丝毫不像外人所揣测的那样,是来军中玩闹。

  看到安明忠过来,其他人纷纷站起身打招呼。

  “安将军!”

  “安将军怎么有空过来?”

  打扰到这些人的兴致,让安明忠莫名生出些愧疚感,强笑着回道。

  “你们继续吃,不用管我,我就是想要找下郡主,向她请教几个问题。”

  听到这话,刚往嘴里扒了一口红薯饭的李常欣随口回道。

  “安将军,什么问题这么重要?竟然能让您来亲自‘请教’。”

  安明忠有些不好意思的抬手示意道。

  “我那边特意让人准备了几个小菜,没想到我来晚了,郡主这边竟然已经吃上了。”

  将军们的伙食规格,肯定跟他们这些小兵不同,虽然不至于多奢华,但是肯定不会像他们这些小兵们吃得这样粗糙,不过想要吃得更好些,也需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