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114章

作者:红姜花 标签: 穿越重生

  秦王子楚宽慰地摸了摸赵姬的头发,没再开口。他觉得休息够了,仍然是坚持拿起笔,要把那封诏书写完。

  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寝殿的大门开了。

  之前赵维桢派去守宫门的侍人,如临大敌般狂奔进来。他低着头走到赵维桢身边,气喘吁吁地开口:“太傅,华阳太后带着人过来了!”

  室内诸位皆是一凛。

  “带了什么人来?”她问。

  “我只看到打头的有阳泉君,后面的尽是兵卒。”侍人慌张回答。

  赵维桢飞快地看向病榻上的秦王,后者颔首:“未经传召,旁人不得进入。”

  “是。”赵维桢当即领命。

  夜色越发深沉。

  明明是夏日,可当赵维桢再次踏出寝殿大门,仍然感觉到夜风带着一股令人心寒的凉意。

  她前脚迈出门槛,后脚还未落地,昂首之时,便触及到华阳太后愤怒的面孔。

  太后与阳泉君在前,身后还跟着几名楚臣,以及几十名兵卒。

  只是几十名么?

  问题就在于太后带了多少人过来。

  华阳太后没有兵权,阳泉君也没有,但她有华阳宫的兵卒,阳泉君也有私募的死士。

  要说直接闯入寝殿,仗着太后的名义,她也不需要多少兵力——这可是太后!太后要进入咸阳宫的寝殿,等到咸阳宫的护卫出动时,怕不是什么都晚了。

  赵维桢得把一干楚臣拖在这里。

  至少要等到蒙毅把蒙武叫过来,即使蒙武将军不带兵来,当着外臣的面,华阳太后也不好再做什么。

  “慢着!”

  随着赵维桢一声令下,把守咸阳宫的士兵立刻亮出了兵器。赵维桢冷声开口:“秦王有令,未经传召,旁人不得进入寝殿。”

  华阳太后冷笑出声:“旁人?我是旁人吗?”

  “太后此言,孟隗不懂。”赵维桢维持着平静面庞:“孟隗只是领了秦王的命令,拦住所有欲图面见秦王的人。”

  “让开!”

  华阳太后闻言大怒。

  她扬起声线,近乎训斥:“吕氏孟隗,究竟是秦王有命,还是你夫君有命,你心里清楚得很!这三更半夜,你们夫妇二人在咸阳宫做什么?”

  凌厉的质问划破夜空的平静。

  火光幽幽,将所有人的影子拉长、最终至交汇,成为一团粘连不清、巨大且压抑的黑团。

  赵维桢却是全然无所畏惧。

  “太后说笑了。”她甚至轻笑出声:“吕不韦于我,先为一国之相,后为结发夫君。先王任命我为论议夫人,为得是让我监察秦国,而非让我支持自己的丈夫。太后如此诛心之言,我反倒要问问太后,你深夜前来,还带着兵卒,又为什么?”

  阳泉君登极不耐:“少说废话,她不让路,就踏过去!”

  一声令下之后,数十位兵卒竟然是要直接与赵维桢刀兵相见!

  非得走这一步不可吗!

  赵维桢咬紧牙关,她寸步不退,紧握腰间剑柄。

  “谁敢再行一步!”

  随着她的话语,诫剑铿锵出鞘。

  锐利的青铜剑,在夜色之下划过一道冰冷的光芒。赵维桢把短剑横在自己面前:“先昭王诫剑在此,你们是想当着昭王的面谋逆不成?!”

  她严厉的话语劈头落下,竟然是把兵卒震慑住了。

  数十名士兵当即停住步伐。

  这——可是秦昭王的佩剑!

  先王赠剑,其中分量如同面见他本人。谁敢顶着诫剑的面去伤害先昭王托付下去的臣?

  一时间,场面僵持不下。

  赵维桢拼尽全力,才克制住持剑之手发颤的欲望。

  真的不怕吗?

  怕是怕的,纵然她从邯郸一路跑来咸阳,赵维桢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兵器对准自己。

  但她不能退缩。

  不止是为秦王,为嬴政,更是为她自己。但凡展现出半分软弱,招惹来的都可能是杀身之祸!

  危机之下,赵维桢的脑子比往日更加清明。

  她深吸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并且反复告诫自己:情况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紧张,华阳太后没有兵权。

  她没有兵权!所以无非是做最后的挣扎,只要拖到蒙毅将蒙武将军请过来,事态就会立刻好转。

  不论在真正的历史上,嬴政即位时遭遇过怎样的危机,今日今夜,华阳太后打什么主意都不会得逞。

  她,吕不韦,秦王子楚,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白费功夫。

  默念三遍后,赵维桢翻涌的心绪逐渐平复下来。

  兵卒们犹疑,华阳太后即刻开口:“先昭王封你为论议夫人,是为了要你监督朝臣、提供谏言。本送了你一个旁观之位,你却得寸进尺,参与政事,如此偏袒自己的丈夫,与我针锋相对。吕氏孟隗,你就不怕先王来找你算账吗,谁不知道你装着什么心思!”

  赵维桢冷静反问:“那敢问太后,孟隗心中装着什么心思?”

  太后:“……”

  饶是华阳太后也没料到,面对兵卒,赵维桢竟然还能保持着平静姿态。

  “孟隗自诩为秦效力,鲜少索求回报。”

  赵维桢掷地有声:“一则,孟隗从无做出对不起秦国的事情,屡次进献图纸、改革兵器、农具。太后既认为孟隗有旁的心思,那我早做什么去了?”

  她的话语落地,寝殿之外鸦雀无声。

  这也是秦王子楚让她出面拦截,而非吕不韦的原因。

  偌大的秦廷,没有人比赵维桢更能坦荡荡面对他人的攻讦与指责。

  吕不韦的头顶明晃晃悬着一个“权”字。

  而在当下的秦国,分明是秦王欠了赵维桢太多的回报。

  “二则,太后一口一个吕氏,又言及我偏袒。先昭王封我为论议夫人不假,可试问太后是否忘记了,当今王上同样任命我为太子太傅?”

  赵维桢继续放言:“我为太子傅,维护国君嫡子,维护一国之太子,又何来偏袒之说?若非太后心偏立场偏,又怎会觉得我保护太子、秦王,会是有别的心思?”

  每一句话,都几乎是打在了华阳太后脸上。

  而赵维桢还是不肯停下来。

  她必须拖到蒙武将军赶来才行!

  “三则。”赵维桢顿了顿,又是开口:“太后言及我针锋相对,若非你打压外臣、乃至与秦王意见相左,孟隗何故与太后针锋相对?”

  众目睽睽之下,赵维桢一手举剑,一手指向太后面前。

  “我倒是要问问。”赵维桢厉声道:“这秦国,究竟是秦人的国,还是你楚人的国!”

  “你——”

  华阳太后勃然大怒:“你好大的胆子!”

  赵维桢讥笑几声:“要不是胆子大,我与太子,与王后,早就葬身于赵人手中了。”

  说完,她又冷冷环视众人。

  “太后也毋须与孟隗在此互相指责。”她扬声说:“既是不相上下,不如请人将诸位臣工悉数请到咸阳宫来,让大家看看,究竟是你心怀鬼胎,还是我居心叵测!”

  太后敢吗?

  她当然不敢,她心里清楚的很,要是朝臣知道了,华阳太后带兵卒来咸阳宫势必会引起责难和追究。

  华阳太后同样不能让步:“你这是要与我彻底撕破脸了。”

  赵维桢:“是孟隗要与太后撕破脸,还是太后要与秦国撕破脸?”

  华阳太后的双目骤然凸显出清晰的杀意。

  她知道面前的女子不会退,但同样的,华阳太后也不能退。

  送走公子启、打压阳泉君,一系列动作,这来自邯郸的女人,分明是领了先昭王的遗志,要将他们楚系一脉彻底从秦国赶出去!

  秦王子楚病重,给了华阳太后一个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她不做点什么,扶嬴成蟜即位,日后迎来一名自邯郸的秦王,与吕不韦、赵维桢拥有天然信任的秦王,他们就再无翻身可能。

  就此,即使赵维桢振振有词,华阳太后也不能放过这渺茫的希望。

  “阿姐。”

  阳泉君开口:“不要与这妇人再过纠缠!”

  华阳太后一声令下:“给我开寝殿门,谁若退缩,事后我定然追责!”

  赵维桢死死攥住诫剑剑柄:“我倒要看看,谁来当第一个剑下亡魂!”

  “拿下太傅!”华阳太后大喊。

  “——你敢!”

  伴随着一声巨响,不用兵卒行动,秦王寝殿的大门豁然大开!

  少年清朗声线加入紧绷的对峙局面。

  与此同时,更多的兵卒涌入咸阳宫。蒙毅终究是带着蒙武将军赶了过来。

  诸多秦人兵卒,将寝殿门外团团围住。蒙武将军与蒙毅一同向前,越过太后、阳泉君,走到门前,向刚刚跨出门槛的少年嬴政行礼:“末将来迟,请太子恕罪。”

  嬴政却只是冷淡地瞥了一眼蒙武,并没有免他的礼。

  夜依旧如同浓重的墨汁,笼罩在压抑紧绷的咸阳宫上空。

  少年人屹立于火光之下,面无表情、脊背挺拔,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眼中包含的是数不尽的沉寂与平静。

  冷风吹过火把,昏暗的光摇曳,当阴影从嬴政的面孔离开时,众人才发现他的面孔中分明留着两道清晰的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