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57章

作者:红姜花 标签: 穿越重生

  几个人一走,待到前拥后挤的仆从也彻底离开后,赵姬才长舒口气,很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装模作样。”

  赵维桢一个没忍住,笑出声来。

  在咸阳这种地方,看到赵姬这样真情流露,反而更为亲切些。

  “维桢夫人笑什么?”赵姬问。

  “笑你啊。”赵维桢揶揄道:“刚刚端着架势,那叫一个有模有样,我还真当子嬴姑娘把你教成个公卿贵胄了呢。没想到原来你都是装的。”

  “我才没——”

  赵姬脸上一红,见赵维桢笑容满面,才反应过来:“好啊,维桢夫人拿我取乐!”

  说完她自己也笑出声。

  “没叫你与一群楚人住在一起就好了,走个过场而已。”赵维桢说:“一个芈夫人又如何?”

  “那倒是。”

  赵姬满意了:“夫君还是偏爱我的。”

  啧啧啧。

  一来到咸阳,赵姬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不再诚惶诚恐、不再一脸懵懂,这满面春光的样子,仿佛一朵得到丰润浇灌,因而开的更美艳的鲜花。

  她本就是大美人了,与嬴子楚团聚后,更是美到恨不得闪瞎赵维桢的双眼。

  不过,幸福归幸福,在咸阳也不是彻底就安宁了。

  “我听说,子嬴姑娘已经启程上路,马上就会回来。”赵维桢出言提醒:“她回来后,你还是得继续跟着她学习。”

  不得不说,为赵姬找个女官是对的。

  她站在华阳夫人身边,至少面上是过的去。如今识文断字、与人交谈,应该也不成问题。

  这就是好的转变呀。

  赵姬听闻子嬴归来,先是面上一喜,而后又嘀咕道:“我都到咸阳了,这就很好,不用再努力了。”

  这话说的,简直就是平时分拿到及格就不想准备期末考试的女大学生。

  赵维桢也不出言训斥,从邯郸到现在,她也明白赵姬的性子。

  直言利弊她未必听得懂,得换个法子。

  于是赵维桢干脆转而看向小嬴政。

  四目相对,嬴政眨了眨凤眼,而后率先开口:“芈夫人对我很好,很客气。”

  赵维桢扬起灿烂笑容:她想问的就是这个。

  “那政公子觉得成蟜公子如何?”赵维桢问。

  嬴政歪了歪头。

  这次,他好像摸不清赵维桢的问题用意了。小男孩顿了顿,而后谨慎用词:“他才两岁,话都说不清楚。”

  赵维桢:“你两岁的时候,话也说不清楚,但心中的主意多得很。”

  嬴政摇了摇头:“他和我不一样。”

  一句话,赵维桢就懂了。

  看来嬴子楚没那么幸运,能拥有第二个智商超绝的天才宝贝。

  赵维桢把芈夫人的心思又在脑子里转了一遍,她拎起衣袂,蹲下()身,选择与小嬴政平视:“如果要嬴成蟜今后陪伴政公子读书,政公子愿意吗?”

  嬴政看向赵维桢:“芈夫人的提议,你无法推脱。”

  赵维桢:“……”

  这孩子。

  哪怕是早就领会过小嬴政聪明敏锐,但赵维桢仍然会被他的敏锐惊一下。

  “你究竟想不想?”赵维桢追问。

  “看夫人的意思。”嬴政没有直接回答。

  这么看来,小嬴政确实不反感嬴成蟜。

  也是。仔细想来,嬴政对嬴子楚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感情,对咸阳这边的楚系的亲属也没什么归属感。

  如今的嬴政,有母亲,有赵维桢,还有个心心念念自己的太爷爷秦王撑腰,俨然不是那名历史上爹不亲娘不爱、无人问津受人欺凌的质子了。

  这样,小嬴政和嬴成蟜也不会形成什么竞争关系,自然也就不在乎对方的存在。

  意识到这点,赵维桢放下心来。

  她略一思忖,迅速整理好语言。

  “政公子可明白,叶阳后、华阳夫人与芈夫人,是同一个阵营的人?”赵维桢问。

  “嗯……”

  嬴政沉默片刻,他的表情严肃起来。

  这就是在疯狂思考问题。

  “因为她们都是楚人?”片刻后,嬴政出言。

  “是的。”赵维桢点头:“不仅是楚人,还都是楚国贵族。她们为秦楚联姻,嫁到秦国,生下的公子,有楚国的血统;她们的兄弟同胞,诸如阳泉君,亦可来到秦国为臣。这样的人,在秦廷多了,便形成了一股势力。”

  嬴政当即蹙眉:“那楚国人多了,秦廷还是秦廷么?”

  赵维桢莞尔:“政公子一句话,就道出了外戚的麻烦呢。”

  “外戚?”嬴政提出困惑。

  “就是国君的母族与妻族。”赵维桢解释:“虽然听起来是威胁,但是——”

  “但是?”

  “魏兴,佩剑借我一用。”赵维桢扭头。

  魏兴闻言,赶忙把腰间的佩剑解下来,递给赵维桢。

  先秦时期的佩剑为短制双刃剑,赵维桢略一用力,利刃出鞘,横于她与小嬴政面前,泛着森森冷光。

  “这外戚,就如同佩剑。”

  赵维桢将青铜剑送到小嬴政面前:“只要运用得当,就是锐利武当的武器。但同样的,它也很危险,若是力气不足,很容易伤及自身。”

  “如何才算运用得当?”嬴政问。

  “得用技巧。”

  赵维桢郑重收起佩剑后,才作回答:“步步掣肘,压制剑刃,还不如赤手空拳;不做束缚,毫无章法,搞不好就是给自己找麻烦。舞剑如此,运用起外戚,亦是如此。当今秦王嬴稷,年幼之时,有宣太后以及他的兄弟、背后的楚国做支持,登上了王位。但在秦王能够独当一面后,就立刻打压朝堂上的楚系势力,让其乖乖为臣,不敢进一步造次。如此,便是把这把剑运用得当,既能武装自己,又能控制得当。”

  外戚的麻烦,远不止赵维桢说的那么简单。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封建独裁制度的隐患。

  甚至是秦王稷年轻时,也叫宣太后把持过一段时间的朝政。

  但这方面不切题,还是以后再谈。

  根据历史记载,未来的秦始皇也用过楚国贵族,比如说昌平君就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丞相。

  非楚系出身,却得到楚系支持,恐怕还是与吕不韦多少有点关系。

  赵维桢希望小嬴政能早早意识到、早早理解学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毕竟在未来,楚国贵族确实是实打实的麻烦,甚至直接造成了秦王朝的崩塌。

  “那运用不当呢?”嬴政追问。

  赵维桢没有正面回答:“政公子不如先想想,等你长大了,你该如何运用这把剑?”

  嬴政讶然:“但我没有楚人支持。”

  赵维桢:“是的。”

  嬴政:“那——”

  他还想问,但没开口,嬴政就懂了。

  这就是赵维桢问她,愿意不愿意要嬴成蟜陪同读书的本意。

  “若是我和成蟜关系好,就能让华阳夫人和芈夫人放心,她们就会把我当自己人。”嬴政总结:“所以我应该和他关系好,但也不能太好,既得拉拢,又要有戒心。”

  听听这话,哪里像个六岁的孩子!

  “是这样没错。”赵维桢肯定道。

  “那夫人还是收了嬴成蟜为徒吧。”嬴政说。

  赵维桢也是如此考虑。

  她来带嬴成蟜,起码不会把他教育成敌人。

  而且两个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养出感情来,说不定就不会发生未来的成蟜之乱呢?

  赵维桢在心中瞎想。

  “我还是不太明白。”嬴政又道:“那阿母怎么办?”

  被点名的赵姬一凛。

  刚刚赵维桢一大通,她听得半知半解。可即使不明白其中要害,也能理解到芈夫人的存在,远不止是抢她老公这么简单。

  赵姬觉得赵维桢在教嬴政,自己一个大人插嘴实在是不好意思。但她又确实不懂,便扭扭捏捏地认错:“待子嬴姑娘归来,我再同她学一学。”

  这还差不多!

  赵维桢就知道这样迂回说明反而更管用。

  她也是发现了,有时候给赵姬直言,她不会听的原因不是愚钝闭塞,而是她觉得自己没有重要到这个地步。

  对自己评价很低,觉得无足轻重,便也不在乎这些。

  所以与其直说,不如从她在乎的东西着手:比如说嬴子楚,比如说小嬴政,间接告诉她,其实她很重要。

  “只要你没事,妫夫人便没事。”赵维桢对嬴政继续说:“你与楚人没有利益冲突,妫夫人便也没有。”

  “我懂了。”嬴政了然:“谢夫人提点。”

  其实赵维桢还有没说的部分。

  华阳夫人想把嬴成蟜和阳泉君的小儿子塞给她,本质也是在拉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