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18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孙老太太“……”

  都怪她这个没出息的孙子。

  孙无敌当然不知道他奶在想什么,至于在考场碰到蛇这件事,他倒没急着跟他奶说,考试院门口不适合说这个,还是等到回到家以后再说吧!

  等赵平安回去以后,他姐姐和姜家人已经在家中等待多时了,晚上又是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饭好菜。放榜要十天左右才能出来,这十日里,赵平安没什么事就在家里也看看书,顺便把棉花种子给种下去。

  这棉花种子便是从棉花里面取出的籽,因为他只有三盆棉花,所以取出来的籽并不多,就种在姜家的院里便可。别的先不谈,起码先繁殖,要是数量太少的话别说是做个棉被,就算是做件衣服都不够。

  赵平安也是有私心的,去年留的那点儿个棉花,他便叫下人掺了兔皮给他姐缝了个手捂子,毕竟当时天气还冷,他姐姐还怀着孕,他也没声张,总归旁人也不知道这棉花的作用。

  若是今年气候好,收成好,下一批的棉花就能够给他们一人做双棉鞋,当然,他若是种得好,那这棉花的数量便能够很快提升,若是种不好又需要耗上许多年的时间。但赵平安觉得,无论快慢也好,这件事情他总要进行推进。

  棉花能够在现代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一世绝对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他还准备着将棉花与蚕丝进行融合,在一起织就成布,上辈子应当也有这种布料,只不过他上辈子只是个学地质的平凡普通人,毕业没两年便出了事,福气一样儿没占着,只顾着学习了,没想到来到这他还要学习,甚至学的更苦。

  上辈子能有个吃穿就不错了,孤儿院穿的衣服大多都是旁人捐的,算不得多好,所以他从前也没有去关注过这布料的事情,甚至就连棉花如何抽丝成线他也要去慢慢摸索。好在如今织布工艺都比较落后,器具上暂且能够实现个一通百通,所以眼下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山上是不适合种棉花的,至于他在这郡里没有土地的问题倒是好解决,他只是要找块地来培育棉花罢了,届时随意寻块儿肥田租了去种便是,如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于他来讲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简单不过。

  他手上除了他娘给留下的财产,比方说住所、铺子之类的不动产之外,像是租金以及他给姜家人弄出的搅搅糖还有之前所种药材的分成、写话本子的收入,每月都有进账,还都是些不用操心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跑题”的答卷……

  姐弟俩寻思着等县里的事务吴嬷嬷都给交代的稳妥了, 亦或是她觉得在那儿待着没意思不想待了就接她来郡里生活。

  对于赵平安来讲,若是没有吴嬷嬷,他早就被他那个大舅子给搞死了, 可能都活不到这么大。吴嬷嬷是他娘留给他们姐弟俩的“守护神”,赵平安还寻思着以后要给吴嬷嬷养老送终的, 自然不会不管她。

  .

  临近放榜,学政处也忙得很, 因为县试是由县令主持,而府试则是知府大人来主持,但因为赵平安两次的考试都是在郡里考的,所以这一次批改试卷的人员有许多还是上次曾经参与过改卷的考官, 其中就有云意。

  而在赵平安闲赋在家的这几日里, 考官们对学子所书写的答卷也在紧锣密鼓的批改当中, 今朝策论只有一题,一个多时辰只写这一题, 也就相当于花了两个半小时写就了篇一两千字的作文。

  一般来讲,这策问也是考察学子们对于所出题目地理解, 以及对出答之题要提出的对策。

  赵平安写就的内容覆盖面是最广的, 也是最饱受争议的一篇, 只因为他所提出的内容有些还太过新颖, 难以考究, 若是只论文章,综合下来,赵平安的策文足以拔得头筹,但重要的是……他写的内容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偏题。

  考题是考如何挑选人才,在这一条,他确实是写了, 也进行扩展和延伸。但到了后面他的答题重心就放在了如何打仗?有哪些好使的法子?以及如何补给?等等……

  如此,他们抉择起来就比较困难。

  如今的考试级别还没有达到让人誊抄再去批改的程度,他们拿到的都是考卷的原版。每每到了改卷后期,评审名次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几位考官在一起讨论,云大人也是考官之一,听说有篇文章备受争议,他便拿了这试卷去瞧了一眼,不过他怎么瞧,怎么觉得这试卷的字体有些熟悉,看了半天才认出来这是赵平安的字迹。

  上一回赵平安能得县案首就是他们几个考官一致同意的决定,后来评审完后打开封着名字的封条云意才知道是他。

  他要是没记错,这孩子才十一岁,没想到这次在这府试上面,这小子又一次亮了相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运气就能解释的事情了。

  云意将他写的策问内容通读了一遍,又细细的品了一番,越看就越是惊人,旁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够有如此见解,说是未来的国之栋梁,一点儿也不夸张。

  之前他写的内容云意也都看过,不管是见地也好,还是基础知识也好,都十分的扎实,如此,他倒不介意帮他一把。

  拿着试卷,云意去找了主考官,巧的是,上一次县试的主考官跟这一次府试的主考官还是同一个人。主审县试的时候他倒是没有云意瞧得那么仔细,他只是单纯对那个笔感兴趣罢了。

  他可不是云意,没那个功夫特意等到开卷以后还特意把赵平安的文章拿出来看一眼,他从来都是个不看人只看文章的性子。

  主考官的作用是什么?不正是主持大局吗?

  他们这些考官,不管是批改卷纸的也好还是主考官也好,都是从前中了进士如今分派到郡里来的考官,而云意可以算是其中的新人,心思纯正,没那么多歪心思,主考官大人还是比较看重他的。

  见他拿了份考卷过来,主考官还问他:“有何事?”

  “属下看到一篇文章,几位考官大人都颇有些争议,讨论了许久,所以也想让主考官大人看上一看,做个决断。”

  他轻笑一声:“什么样的文章能教你们也讨论上许久,我倒是要瞧瞧了。”

  只见云意将这考卷呈上,摆到案前,主考官大人拿起后也是越看神色就越为凝重,许久才吐出一句:“这答卷的末尾有些跑题了。”

  云意大着胆子问道:“那文章如何?”

  “虽说文笔还有些稚嫩,但这见地倒是颇深,他的其他科成绩如何?”

  “除了这篇策问以外,诗赋中上,其余均是头筹。”

  主考官大人叹了口气:“他这情况案首怕是不成,第二第三倒是可以。”

  “也好”

  云大人想了想这个结果似乎也是不错,起码此次过了童试,之后就不必再等上三年,也不至于让那孩子志得意满。

  云意私心里是这么想,他哪知道赵平安是故意打擦边球?他自己写的文章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童生的名次他倒是无所谓,只要能过便可,赵平安还是有这个信心,重要的是从秀才开始,虽说不一定非要争第一,但怎么也要挤进前排。

  科举的道路有多残酷,赵平安心里最清楚,他活了两辈子,学了两辈子,但也比不过有人能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他可不想让自己那么累,差不多就行,比学习他自问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还不如把眼下该做的事情做好。科举对他来讲就是给他镀了层金,方便他日后更好行事,起码这能让他多种选择。

  若是不科举,那么他所能够选择的便会少上许多,这其实跟上辈子的读书所需要用到的学历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中进士要更难。

  四月二十八日放榜,赵平安得了第三的好名次,这个成绩倒是在赵平安的意料之外,而时瑞这一次则是排到了第十八。

  据时瑞所说,他是没有休息好,不然应该不止这个名次,孙无敌也上了榜,只不过是在榜尾的位置,虽然下一关的院试仍有些压力,但升入甲班却是稳稳的了。

  虽说只是在榜尾,但以孙无敌现在的年龄,中秀才是早晚的事情。要知道,时瑞在他这个年纪也只是过了第一关,无缘第二关,所以他们三人都算是极为幸运的。

  放榜的时候有许多白发老者也去看榜,只不过并不是给他们的子孙辈儿看的,而是为自己……

  在如今这个科举当道的世道,古稀年龄来考科举的大有人在,谈不上稀奇。

  看了榜之后,赵平安先是回姜家报了信儿,吃了顿午饭便准备上山去找李爷。

  说来也巧,车夫在山下刚停下马车便有人过来与他行礼道:“赵小少爷,我家爷已经等您多时了,属下奉命过来带您上去。”

  赵平安想着,这人应该是在此处等候多时了,不然也不能这么巧,他刚下马车就过了来。不过他倒没有让人一直等着的习惯,便回道:“下回我自己上去就行。”

  那人摇摇头:“可能以后都会有属下接送您,爷吩咐让在这山上布了些陷阱,有些危险,还是属下带您上去,免得误伤了您。”

  说完话,见赵平安神色间还有些震惊,他又接着补充道:“您放心,属下已经跟张氏夫妇还有村里人都打过招呼了,哪些地方不能去,也告诉了他们。”

  他这么一说,赵平安倒是大概能理解了,总归这山他已经租出去了一部分,只要不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人家爱怎么着他也管不了。再者说,李爷也派人下来迎他,算是极有诚意的了,赵平安倒不好因为这点小事跟他置气。

  李爷的屋子还是如同往日一样雅致,只不过在那书案边新添了个花盆,可惜里头只瞧得见土,光秃秃什么也瞧不见。

  他去时,李爷正埋头写东西,等他过去了又停了下来,招呼了一句:“来了。”

  “嗯”

  “我听说你府试考了第三?”

  赵平安有些惊讶:“李爷让人去瞧了?”

  李爷也不避讳,直言道:“瞧了,只不过如今这成绩你还需要再加把劲儿,如今只是府试,中进士可没那么简单。”

  他如此说,不是为了打击赵平安,主要也是怕他年纪小,有了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早些点醒他也能早早的收心。

  赵平安自然明白他为何如此说,只不过对于这几场考试他心中大概也有了些考量,所以便只回了句:“知道了。”

  除了些客套话以外,两人随后还聊起了这府试的考题,听说本次府试考的是战场挑选兵丁,用人的题,李爷还来了兴致,问他写了些什么?

  对于自己写的那些个内容赵平安自然是清楚的,便如实回道:“我好像写得有些跑偏了。”

  一听说跑题了,李爷还有些发笑,便问他:“如何写跑偏的?具体说来。”

  如今结果也出来了,赵平安也能够极为放松,甚至是当开玩笑的去讲出这件事情:“我原本也是想着要不就按着固有的流程去写,不料想写到后面思维一下发散了许多,就偏了题……”

  他自然不能说他是在打擦边球,不过他也需要个人来探讨一番,而后,他便把自己写到的那些关于如何整顿粮草、以及一些个好用的制敌法子说给了李爷听。

  想想!能够让主考官都为难还何处理的考卷,李爷自然也淡定不下来。

  不过,赵平安说的有些法子确实是比较新颖,里头有一些内容就连李爷也是从前从未听过的。

  此次赵平安跟李爷说起的比他在考卷上写出的还要多,说的也更是简洁容易理解,有时候李爷也会问起一些具体的细节,一来一去的赵平安也得跟着解释。

  就这么的,当下李爷越听就越是对这个孩子感到心惊。

  赵平安见他神色有些异样,也不敢在高谈阔论,稍微收敛了一些:“这里头有一些也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当不得真,只不过在考卷上不适合写出来只敢在你面前说说,李爷只当听听罢了。”

  李爷定定的看着他,应了声:“好”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板栗红烧肉

  赵平安不光是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了李爷听, 还列举了不少他之前在网上学到的各种法子。讲到兴奋处,甚至还把他上辈子打手游打团队战练出来的对战心得也都说了出来……

  所以这就导致了李爷一开始还觉得这孩子说的在理,不过越听到后头就越觉得有些无厘头。

  赵平安紧接着解释了一句:“这不过是我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 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

  李爷想着没实战经验自然是不可考究,才算作罢。

  或许刚才是他高看这个孩子了,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小子如今年龄还是小,得再历练历练。

  随后,李爷对他之前所学的内容又考较了一番,见他说得头头是道, 能够听得出来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 只不过书中的有些内容他理解的还有些不到位。

  但这也不能怪赵平安, 毕竟他们县里的教学质量摆在这里,自然是比不过京都, 话不好听,却也是实话。

  他们书院的夫子教学时都是按着自己的理解去教, 有些还需要靠学子自己去理解, 教授他们普通学子的都是秀才, 虽说比别的县也算是不错了, 却比不上京都人才满地抓。

  李爷明白, 学业之事夫子起到的作用有多大,所以这事儿少不得他来多提点提点。

  说是这么说,李爷也只是让他在隔壁自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过来问他便可,他手头也有许多事要处理,只能在闲暇时间与他探讨。

  赵平安也没想到, 他原本以为是来聊天儿,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了来学习,还是一对一的自习,不过李爷的好意他还是领了。

  能拿得出手的贵重礼物人家估计看不上,想着李爷平素喜欢尝个鲜儿,回去他就让厨娘做了一道板栗红烧肉还有一份糖醋里脊,就照着他说的方式来做。

  这红烧肉他选的是偏瘦的五花肉,一层肥一层瘦,不过整体还是偏瘦,肉菜乘出来后再将汤汁收汁儿,等熬得浓稠了再给浇上去。

  板栗加红烧肉,简直就是绝配。

  还有一道糖醋里脊,这道菜在上辈子也是风靡一时,赵平安只看过做法,但这具体怎么去做他倒是没有试过,不过让厨娘多试几次也能做出来,瞧着长着跟从前吃过的滋味儿也是大差不差。

  只因之前两次见到李爷时他都是在吃甜食,所以赵平安觉得这两道菜应该合他的口味儿,第二日便给送了来。

  李爷见今日赵平安过来时还拎了食盒,便猜到了他是带了吃的过来。掀开食盒盖子一看,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