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62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什么叫脱裤子放屁,他今日可算见识到了了,铺垫了半天就两个字?

  他怎么这么想揍这小子一顿?

  赵平安见敬爱的钱管家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心里头顿时……舒服了。

  人生,就是大起大落。

  没几日,李爷也过来了,此次过来便是与他商讨这话本子的事情,赵平安觉得这次倒是难得,他们师徒二人平常都是月初或是月末才见面,兴许现在是到了他的大本营京都,所以见面倒是容易了许多,不用再跑这么远。

  李爷来了以后第一句话便是问道:“这话本子真不是你写的?”

  “自然不是我写的”

  他让钱智送去的时候就已经说了,只不过具体是谁现在还不能与他师傅说起,王大人的身份她还需要再隐瞒一阵子。

  不光是这样,再者说,他与他干爹的文学造诣差的不小,他之前还听姜鱼林说起过,从前王大人科举中进士的时候排名也是在二榜靠前,紧接着又在庶常馆待了三年,后来才一路升官。

  以王大人如今的年纪,之后说是升到朝廷二品三品大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还需要些契机,起码要在上头露了脸儿,留了名儿才好有晋升的机会。就像这酬神会一样,大家争着抢着想要参加,虽说朋友间老是拿来打趣,但指不定就在哪位大人跟前露了脸,这便是机会。

  而这机会姜鱼林不仅把握住了,还抢了个大的,不然他这探花拿不到手上。

  “这本书我已经呈了上去,陛下也看了,你希望有个什么结果?”

  赵平安哪敢提条件,只求能出版就行:“我朋友与我说过,他这话本子影射了太多,官场腐败、官官相护的内容不少,怕是会挡了不少人的财路,更怕影响到家里,所以才冒昧的给了师傅瞧一瞧,看能不能行?”

  钱智在一边听得有些糊涂,怎么一个话本子还能影响到这么多?这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只看了一小半的他这心里头总是痒痒的,就跟小猫抓了似的,不轻不重,只是一下一下的挠着。

  李爷不觉得有什么,只点了点头,又道“你这要求倒也不过分,回头我帮你在圣上面前说上一嘴也就罢了。”

  紧接着,就听赵平安又问:“那我这话本子还能要回来吗?”这是他干爹送他的生辰贺礼,第一本,就这么放在陛下的桌案上等着积灰他心疼。

  钱智“???”

  他听到了什么,要回来?从未听说过呈上去的东西还能要回来的,这小子咋不上天呢?但他们家爷应了,他应了。

  只听李爷顿了顿,又回道:“之后再给你,现在不行。”

  赵平安也就是试探一下,没想到竟然真能要回来,见他师傅说的坦然,忍不住鬼使神差冒出了一句:“师傅与陛下之间到底是有什么关系?”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疑问,一直不得确定,但眼见着他师傅做事越来越张扬,也不顾及着要瞒他,他想,兴许是李爷已经猜到了什么。

  果然,李爷见他这么问并不惊讶,只是轻笑了一声,反问道:“你觉得我是谁?”

  此时,赵平安特想拿武林外传里头吕秀才关于“我是谁”的那一番哲学大论来回复他,但显然他是没这个胆子,所以只是小声的说了一句:“璟王爷?师傅是不是璟王爷?”

  只听后头站着的钱智嗓子里轻轻发出一声怪腔儿,径直传入了李爷的耳中,李爷扭头瞪了他一眼,又甩了他一个眼刀儿,钱智被瞪的连忙正色,屏气凝神,不敢再发出声音。

  他们主仆这番互动太过明显,想瞒都瞒不住,赵平安一直盯着他就是在观察他的面部变化,但李爷似乎并没有被拆穿了的不好意思和尴尬的神情,这情绪管理属实是强赵平安都想替他鼓掌。

  但李爷并未说什么,只应了一句:“你觉得是便是,你觉得不是便不是,那你认为到底是是还是不是?”

  只听赵平安深吸了一口气,也回道:“黑化肥会挥发灰,化肥会发黑,黑灰化肥挥发会发灰。”

  在口舌这一块儿,赵平安就没输过,一段绕口令说下来,咬字那叫一个清晰,去说相声也够了。

  李爷“???”

  钱智“???”

  这孩子干啥呢?真以为在这说绕口令呢?

  李爷知道他又是在抖机灵,只当他是抽风,没再去说他什么,只是多嘴问了一句:“这化肥又是个什么东西?”

  赵平安就是个社交牛逼证患者,完全没有露出尴尬这种情绪,只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回道:“就是一种种地用的肥料,能给粮食增产。”

  李爷点了点头:“那你记得改天做出来给我瞧瞧。”

  赵平安“……”

  他这是又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棉花的事情还没完,又给自己揽了个肥料的活儿,他这辈子是跟种地杠上了是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改戏剧

  自从来了京都以后, 李爷就很少指导他功课,毕竟国子监人才众多,教学上的资源比之郡上要强上许多, 况且他的各科成绩也还算不错,便不用李爷再去教导太多。

  如今, 他一月也只是来那么一两次罢了,学业上的事情也不需要李爷再操心, 他每次过来更多的是与赵平安探讨些旁的有的没的。

  赵平安总觉得,自从他认了这个师傅光从人家这占便宜捞油水了,自己倒是啥也没干,他也不知李爷认了他这徒弟到底是因为什么?

  总不能是钱太多闲的没处花吧?

  说来也奇怪, 他们二人在年龄上明明差了许多, 也快十岁, 但两人能说的话确实不少。

  李爷自认学问还算不错,见识的人事, 经过的风浪相较于常人也算是在前列,这些经历、这些事都是赵平安没有经历过的, 甚至说这孩子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上许多。奇怪的是, 不管他说的什么赵平安总能很快接得上来, 从饮食到地域习惯, 再到兵法以及如何治理水患改善民生。

  甚至就连种地的具体流程他都能娓娓道来, 而且这还是他自己尝试过、做过的,这样的人还是他平生仅见。

  虽然赵平安说得不多,但回回都能说到点儿上去,李爷也分不清楚他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不过,每每与他这小徒弟说话的时候他自己也能放松不少, 有些东西赵平安虽然不明说但李爷总能明白他的意思。

  李爷好奇心作祟,也不避讳,有什么便直说:“平安,你这些知识都是从哪里看的?”

  “书上”

  这是赵平安敷衍人的常用语,他自己心里清楚,有些东西不是想要掩盖就能掩盖得住的,若是旁人问起他都是这么回,一般来讲旁人也不会再细问,但这次是他失策,姜鱼林是例外,李爷更是那个例外中的例外,偏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是哪本书?”

  赵平安脸不红心不跳地回了一句:“就是本寻常的古书罢了……”

  “什么古书?”

  这问题来得太突然,赵平安没想到他会问的这么细,所以一时想不起来,便只能说:“忘了”

  记不起书名也是常理,但他这话他师傅显然是不信的,直言道:“回去记得拿给我瞧瞧。”

  赵平安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还瞧瞧,若真要瞧,恐怕他又得现编一本,他哪里敢应下?

  如今课业已经很重了,再添些个压力他怕是要猝死,只好借口道:“被长生撕了,师傅,你都不知道长生那小子有多调皮”,说这话的时候,他还特别摆出了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样子。

  赵平安眼睛都没眨就把小长生卖了,若是他长生知道自己小舅在外人跟前这么说恐怕是要急眼,他明明只对食物感兴趣。

  “是吗?”

  赵平安说出这话的时候就知道这理由有些离谱,但李爷竟然信了,他信了,这才是最离谱的。

  说实话,李爷家里的孩子向来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他倒是想见见小长生如今是个什么模样,毕竟取名的时候自己也是跟着掺合了一番,如此倒是让他感了些兴趣。

  “回头若是孩子再大些,你记得把长生抱来瞧瞧。”

  说到这儿,赵平安忽然想到一件事情,他怎么忘了,他师傅家里也是有孩子的,便高兴的接了句:“行,那师傅到时候记得也把孩子抱过来,俩孩子还能一块儿玩?”

  李爷想了想:“行”

  “只不过如今长生年纪还小,倒是不好奔波,恐怕还要等上个一两年。”

  “这倒是无妨。”

  不过说到这儿,李爷又想起来,他们刚刚不是还在说古书,怎么如今又聊到了孩子?赵平安这小子就是贼得很,三两句话就把他引进了沟里,偏偏他还说不得什么,李爷叹了口气,自己收的徒弟只能自己兜着。

  “对了,有件事要提醒你,最近安分些。”

  赵平安有些好奇:“怎么?京里要出大乱子了?”

  李爷没承认也没有否认,只说是海盗作祟,“你们在国子监里倒是还好,可别乱跑。”

  “自然”赵平安昂着头,拍拍胸口,一脸的自信:“师傅放心。”

  李爷看了一眼钱智,钱智也看了一眼他,主仆二人相顾无言,都是摇了摇头。

  这孩子自恋的毛病还能不能改了?

  等到他二人走了之后的没过两天,钱智便来了信儿,说这话本子的事儿已经有了定性,说是官府会负责印制,这个结果倒是赵平安有些意外:“师傅,到底与陛下说了什么?怎么又变成了官府来印制?”

  钱管家摇摇头:“属下也不太清楚,恐怕上头的人自有安排,左不过这结果是个好的,也不用太过纠结。”

  赵平安想了想:“也是”。

  于是得了消息随即便去找了他干爹,王大人听赵平安说起此事的时候还瞪大了眼睛,不免有些讶然:“你刚刚说什么?官府负责出版,这事儿可不小,可不能跟我开玩笑。”

  赵平安一脸认真:“干爹,我真没开玩笑。”

  王大人见他确实没有要开玩笑的意思,不禁正色:“平安,这件事情你太自作主张了,若是遇人不淑,恐怕咱俩都要折进去……”

  在王大人看来,赵平安一直是个细致周到的人,虽然偶尔也会抽抽风,但在大事上并不会如此,今日之事考虑的确实是有些不周到了。

  赵平安理解他干爹的感受,他想了想,若是他站在王大人的角度恐怕也是觉得他此次做事有些欠考,但做都做了,这件事情已经没了挽回的余地,他不由得苦着脸说道:“干爹,这话本子恐怕已经到了陛下的案前,回不了头了。”

  王大人眨了眨眼难以置信:“你刚刚说什么?只不过是个话本子,怎么会过了陛下的眼?”

  他一开始只以为是这孩子找了官府的其他人疏通关系才会印制,若是如此,他自己也能做得到,但能让这东西过一过陛下的眼哪会这般容易,就算是他自己,除了呈上去的奏折兴许能够过陛下的眼,但旁的不行,尤其是话本子这样的东西,他是万万不敢的。

  谁能想到写个话本子也能过陛下的眼,任谁听了,恐怕都会觉得这个世界有些玄幻。

  赵平安自知此事瞒不住,只能与他解释,此事是他师傅在中间牵线,便也说了李爷的事情,只不过关于他师傅的身份如今还是要瞒着,同样的,这书是谁写的他也没有与他师傅说起过,互相保密。

  赵平安见王大人神色变幻无常,不免有些心虚,接着又开口道:“干爹放心,我师傅不知道这本书是你写的,倘若师傅愿意,也能署真名。”

  王大人一直没有说话,倒不是生气,他只是还没有平复好自己的心情,等到把这些事情理清楚了之后他又反复与赵平安确认了几遍,得知确实是呈了上去才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若是此事操纵得当,兴许他官场上的路子还能更上一步,他如今所缺正是契机。

  “我想了想,还是先不署名,静观其变。”

  赵平安点了点头:“也好”,先不署名,等日后这话本子火起来再说是王大人写就的,兴许这效果会更好。

  不过紧接着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对了干爹,这酬劳你打算怎么收,用不用我去帮你问问。”

  王大人“???”

  能遇见一回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就心满意足了,还酬劳,他看起来就这么像差钱的人?

  王大人花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几番提点了赵平安说这这酬劳坚决不能收,直到得了他的保证他这心还是没有落下来,总觉得这小子还能给他整出些幺蛾子。

  他觉得赵平安就是太闲,为了让这小子闲不住,转头王大人就去了教务办了件大事,踏出那扇门的时候,神清气爽。

  两人商量清楚了以后,赵平安也把他干爹的意思告诉了钱智让他代为转达,李爷也没说什么,直接就让这么办了,总归这属不属名的都是小事,无非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罢了,也不必在往上回禀。

  至于这话本子到底是谁写的他心里清楚的很,他还没老眼昏花,末页一行小字写着:赠吾儿,平安在京里就王大人一个干爹,“赠吾儿”这三个字到底说的是谁简直不要太明显。

  官府来印这《窦娥冤》自然不是作为话本子来印,而是过了明路的文章,直接作为反腐败的宣传发往各地,七月中旬,这印刷的模板也准备的差不多,等到七月中下旬,这文章便陆陆续续的开始流了出去。

  京都的人离皇城最近,自然是最先接触到的一群人

  “哎!你看了吗?”

  “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