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182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鱼林,平安,你们俩什么时候来的?”

  “才来没多久。”

  老太爷不是一个人过来,此时他怀里还抱着个小女娃,显然是郑氏生的那个闺女,取名叫姜泠,这是姜鱼林第二次见她,算着时间,小女娃如今也才一周岁多一点,但模样上瞧着也就跟人家八九个月的孩子差不多大,瘦瘦小小的像个猫仔一般,两只眼睛倒是生的圆溜溜的,乖巧可爱。

  歹竹出好笋,难为郑氏还能生出这么个乖巧娃娃,只是他的心思不放在孩子身上,反倒是一直盯着姜鱼林不放,其心可诛。

  老太爷要接待他们二人,老抱着个孩子算什么事儿?便想要将姜泠交给郑氏去抱,结果孩子见了她娘就像见了什么洪水猛兽一般说什么都不愿意让她娘碰,这场面倒是尴尬的紧,就连赵平安和姜鱼林都有些看不过去。

  老太爷尴尬的笑笑,伸出一只袖子擦了擦并不存在的虚汗,解释道:“这孩子平时就愿意亲我,哈哈,认生,认,生……”

  众人“……”

  认生也不是这么认得吧!小长生平日里虽然老是呛他爹不给他爹面子,但姜鱼墨回回抱他哄他倒也是很的,也不像姜泠一般躲着她娘。

  见众人的目光都集聚在自己身上,郑氏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趁旁人不注意时还不经意的瞪了姜泠一眼,孩子扁扁嘴,差点哭了出来,吓得缩脖子缩手直往老太爷怀里钻,看都不敢再看她娘一眼,一度让人怀疑这真是孩子他娘?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哪有自己亲闺女不认自己亲娘的?

  若是孩子大了,受了什么虐待长此以往下去倒也能够理解,但老太爷这么护着她,显然郑氏做不了什么,所以不存在什么虐待的情况,更何况眼前的姜泠到底是个孩子,还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说郑氏对孩子压根儿是没上心,也不知她整日在家里都是做什么?

  别告诉他们,孩子都是老太爷带的……

  心中虽有猜测,但这话他们也问不出口,尤其老太爷在众人间居长,就更要负责圆场的工作,孩子既然不亲近她娘那便不叫她抱,他自己带着便是。

  老太爷毕竟年纪大了,赵平安就怕他一直抱着孩子也累,就多问了一句:“我记得她也有一周岁了,这个年纪应该会走了吧?”

  “会,会,当然会,姜泠,走两步看看……”

  说话间,他便把孩子放了下来,领着到了赵平安那处,紧接着又去了姜鱼林跟前,毕竟都是一家人,再怎么说他闺女和他孙子都是他最亲近之人,若是以后他不在了,少不得这孩子还要靠鱼林照应着,趁早培养感情也是为了孩子着想。

  至于郑氏,他可指望不上。

  老太爷把孩子带到他孙子跟前后就拐了回去,坐在主位上与他俩说话,只管让姜鱼林与她磨合,要不说姜鱼林的确是有带娃的潜质,赵平安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不是都是看着脸来,长生愿意跟他,就连姜泠也是如此。

  据老太爷所说,姜泠不是个爱亲人的性子,尤其是陌生人,但今日碰上他们俩也算刷新了他的认知。

  姜家的基因算是不错,姜鱼林这一辈的几个孩子都生的极好,姜泠也是,遗传的都是两人的优点,但还是以姜鱼林为最,所以她主动朝姜鱼林伸出胳膊要抱抱的时候不仅是老太爷懵了,就连郑氏都觉得神奇。

  看着两个孩子亲近,老太爷欣慰的点点头,捋着胡子笑道:“果然是一家人,头一回见面就知道这是自己家人,鱼林,你看你小姑姑是不是挺有眼力见儿的?”

  姜鱼林“……”

  这种时候非要提什么小姑姑?

  姜泠有没有眼力见儿他不知道,但老太爷没眼力见儿确是实话,让他喊这么点儿一个的小姑娘做姑姑的确是难为他。

  但他还没说话,就听郑氏把话茬子接了去,一脸嗔怪的对老太爷说道:“老爷也真是的,孩子还小,叫什么姑姑,您愿意也得看鱼林愿不愿意?”

  老太爷正色道:“年龄再小这辈分也搁在这儿,该叫什么就得叫什么,那是愿不愿意的事?。”

  郑氏不想与他再犟,敷衍的回道:“算了,妾身与您说不通”,说完,转而她又对着姜鱼林笑呵呵的说道:“鱼林,你就按着自己的心意来,爱喊什么喊什么,不用听你爷爷的。”

  她这话里话外都显得两人十分亲近。

  赵平安冷不丁吸了口凉气,这郑氏真就是个人精,一口一个鱼林,知道的以为她是在叫自己的孙子辈,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小情人呢!

  老太爷也觉得她今日有些奇怪,若是换了往日,郑氏从来不敢与他这般说话,尤其今日还是在这两个孙子跟前,更是应该给他留面子才对,但郑氏呛他可是一而再了,到底是因为什么他并不清楚。

  他们二人不说话,并不代表姜鱼林就这么认了,他爷爷说话不好听,但却是为他好,但郑氏只是说会说些他想听的,若是旁人,恐怕还会感激她一番,可姜鱼林却是姜家最为清明的一个孩子……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见他抱起了姜泠,看着郑氏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多谢姨奶奶好意,不过爷爷说的的确是有道理,该叫小姑姑自然还是要叫的。”

  赵平安也不闲着,就跟着添油加醋:“就是就是,不管怎么说都得按着辈分,就比方说姨奶奶你,我记得年纪上比鱼林哥还小一些,但该喊姨奶奶还是要喊,不然旁人该当咱们不识礼数了。”

  郑玉娥已经被这几声“姨奶奶”打击的不行,听他们这么说,虽然也是心口一疼,但仍是皮笑肉不笑的端坐着,到底还是回了一句:“那便随你们。”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白瞎她在老太爷跟前替他说好话,不过姓赵的这孩子到底是谁?真是讨厌,哪哪儿都有他,阴魂不散似的……

  赵平安并不知道他在郑氏心里俨然成了阴魂不散的代表,但对于姜鱼林的识趣他很是满意,瞧瞧,同样是人,人家这三观正得简直不能再正,而郑氏这三观,直接拐了十八个弯,比那山路还曲折。

  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的参差”吧!

  两人在老太爷府上待了没多久就又要回去,难得回来,相熟的朋友那也要去见见,只不过他们回去之后老太爷还不忘有几句话要叮嘱郑氏,毕竟她今日说的有些话到底还是过了,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他也不指望郑氏能有多大出息,能安心在家里相夫教子,打理好内务就行,旁的也不需要她问,他都会给打点好。

  “鱼林都这么大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里有数,有些话你还是应当少说些,免得说错了话失了分寸,平安说的不错,虽然你比鱼林年纪小些,但毕竟是他长辈,有些事情不必我来提点你也应该知道。”

  郑氏无奈的福了福身:“妾身知道了。”

  “不止这些”老太爷想了想,紧接着又补充道:“还有,你以后对孩子还是应该上些心,鱼林刚过来姜泠就愿意跟他,不愿意跟你,在外人看来的确是不像话了,再怎么说孩子也是叫你娘,你都能想着替鱼林说话,对他献殷勤,怎么就不能够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但说到这郑氏就又有了话说,还颇为理直气壮,全然不觉得自己哪里错了:“这怎么能一样?姜鱼林他可是进士,我献殷勤怎么了?”

  老太爷见她还记挂着之前想生个儿子考功名的事情,顿时就有些不高兴,郑氏安的什么心思他心里清楚,不过是想生个儿子母凭子贵,他哪能如了他的意?这些事情他又不是不懂,只是平常不说罢了。

  早就与她说过叫她别在意这些,生男生女他都是一样看待,只是郑氏不听,如今倒是叫鱼林平安看了笑话。

  老太爷到底也是男人,也好面子,虽然刚才在两个孩子跟前没发火,但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气,当时就没好气的厉喝道:“进士也是我孙子,也是姜泠她侄子。”

  郑玉娥“……”

  老太爷又在发什么火?

  不过该哄的还是要哄,等老太爷平复下来了心情后,再问起跟姜鱼林一起过来的孩子是谁,听了老太爷的解释,郑氏气的差点没憋住火。

  只因为他们今日来的匆忙,老太爷人又不在,他们搬来这鹿鸣郡不多久的时间,人生地不熟的也少有客人上门,就算有客人也都是老太爷来接待,她没什么经验,所以当时便没想着问赵平安是谁,只知道这孩子姓赵。

  老太爷见她这么问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只当她是好奇,不由得问道:“你不知道他?”

  郑氏摇摇头:“不认识,没见过。”

  老太爷兀自解释道:“你问的是赵平安,他是姜鱼墨的小舅子,也就是平悦她亲弟弟,打小就跟着我们一道儿住的。”

  一听这话,郑氏倒吸一口凉气,恨的咬牙切齿:“原来是他啊!”

  老太爷见她神色不佳,还多问了一句:“怎么了?”

  郑氏摇摇头,很快平复了下来,小声道:“没怎么……”

  这两姐弟,怎么就跟阴魂不散似的?

第两百一十章 深闺怨猴

  两人自老太爷那离开之后, 先是去找方长叙了个旧,而后又去了趟高家,只不过他们过去的时候并没有见到高壮壮和那对刚出生的龙凤胎, 听说这三位眼下还不能见人,毕竟是月子期间, 也能够理解。

  奇怪的是高老爷和他小舅外婆三人也都不在,就连接待也都是由管家来接待的, 两人一开始还觉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不然家里添了孩子怎会一个能做主的人都不留,这显然不合常理。

  不过紧接着就听高家的管家答道:“回两位爷,我家老爷和姑爷最近不在此处居住, 恐怕要一月余才能回来……”

  赵平安“???”

  这是什么情况?

  等听管家解释清楚了他们才明白, 事实上, 自打高壮壮生完孩子之后,高老爷就去了当地一个有名的寺庙想给两个孩子取名, 不过那高僧却说她这一胎特别需要注意,尤其是月子期间, 非常需要避讳, 特别是男子, 坚决不能上门, 就连李程文都进不得屋见不得孩子。

  至于理由那就更是简单, 那高僧说万物相生相克,凡事讲究一个阴阳平衡,而这两个孩子刚一出生时所携带的阳气便比旁人充足许多,所以附带的阴煞之气也比寻常妇人做月子要多些,最好就是别让人轻易上门。

  高老爷一开始还担心的很,不过那高僧倒是给了他两个符箓, 都是给那些伺候她的人用的,李程文又不会伺候人,还是算了,索性等一月之后再说。至于留在府上服侍的人也都是仔细询问,确保他们与留下的三人属相不对冲才能够留下服侍,其余的都需要出去,暂时避讳。

  听起来麻烦,做起来就更是麻烦!

  赵平安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但管家说他们家老爷就这一个女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总归这月子房他原本也进不去,不过是忍上一月罢了。

  “你家小姐能同意?”在赵平安看来,他小舅妈可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对于这样的言论,应该不至于相信吧!

  不过他刚问完话就听管家振振有词的回道:“同意,自然同意,我们家小姐说以孩子为重,不管是真是假总归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再者说,能歇上一个月,孩子也不用自己带,权当是让自己好生歇一歇了。”

  赵平安“……”

  还别说,这还真像是他小舅妈能说出的话,反正搬出去的又不是她,麻烦的也不是她,他小舅妈自然乐的清闲。

  二人虽说对此番鬼神言论有些无语,但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让下人带他们去了李程文处。

  而此时,李程文母子已随高老爷搬进了高家在郡里的另外一处宅院,比如今住的地方倒是偏僻些,大小规格虽不如主院那般尽善尽美,但也只是熬上一个月罢了,不算什么。

  这一次来接待的是高老爷和他外婆,除了说孩子的事情之外大抵都是问他在岛上的事情,这些故事赵平安已经说过无数次,如今不过是复刻一遍罢了。

  这些话姜鱼林之前就有听过,不过再听一遍时仍旧觉得心惊,李陈氏也是如此,虽然也知道他人已经活着回来,但还是心有余悸,说什么都要李程文陪他一道儿回去。

  他小舅添了子嗣,再加上产妇生产后需要人陪伴,赵平安怎么可能同意,直言拒绝:“小舅才刚得了两个孩子,正是关键时期,现在离开恐怕不合适。”

  李陈氏和高老爷互相看了一眼,两人也都心知肚明的点点头,这次是高老爷先说的话:“你外婆一直跟我说程文与你最是相熟,正好你也带他出去散散心,你是不知道,这几日见不着孩子程文整日闲的没事,就守着那两只龟和一只猴儿,不是给龟换水就是带猴子耍拳……壮壮那里现在还用不上他,还不如先让他跟你去书院,等过一阵儿再回来。”

  这话赵平安倒是信,给龟换水、带猴子耍拳这种事儿他小舅的确做的出来,但这也不代表说他就能够受他们的好意,这实在让他有些为难。

  姜鱼林见他实在决定不了,但他觉得平安此时又的确需要有人护着,这么说起来李程文的确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再加上高老爷和李陈氏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便提议道:“咱们不如去后头问问程文叔的意见。”

  “也是!”

  他小舅虽然说话少,但想要做的事情和不想要做的事情他却表达得极为清晰,还不如去征求一下他自己的意见。

  几人过去的时候,李程文果然还在给龟换水,只不过他恐怕是在此处闲的无聊,所以这龟池挖的倒是大,连换个水都需要好几桶才行,也就他不闲麻烦。他换一次水的工程量着实是有些大了,眼前的这龟池做工粗糙,一看便知是他自己的手笔,那两只龟倒是不嫌弃,游的开心。

  至于那只金毛猴子,竟倚着一根树杈子呼呼大睡了起来,翘着二郎腿,枕着两个爪子,瞧着倒是惬意放纵得很,不过赵平安看见它所躺的树杈下方就是龟池,忍不住摇了摇头,它也不怕自己一个不留神掉水坑里。

  小金有这个自信,这就是物种的天赋,所以睡的极熟,就连赵平安他们一伙儿人过来都没有听见。

  见到他娘带着平安时李程文眼睛一亮,“哗啦”一下,就把手中的水的泼进了龟池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力度也掀起一阵动荡,引得里头那两只龟都只能随着水波晃荡起来。

  光池子里的这两只龟还不算,这动静也吓了上头的小金一大跳,它忽然被惊醒,猛地睁开眼时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左看右看,结果一个起身就忘了自己两条腿正叠在一起,直直跌入了身下的水坑中,与龟共舞。

  泥猴儿小金横空出世!

  入水时,小金也是一脸懵,顶着一身水从水里冒了个头,第一眼是看到了李程文,第二眼就看到了在它主人旁边站着,矮了李程文半个身子的赵平安。

  整个猴瞬间战栗。

  此时,它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它小金此生之大敌又回来与它争宠了。

  李程文看着落水的猴子,喊了一声:“小金……”但小金动了动耳朵,并没有起身出来。

  正常来讲若是碰到此种情形它早该“吱哇”乱叫了起来,但今日不同,小金正琢磨着应该怎么应对赵平安这个大敌,偏偏那两只龟就跟凑热闹似的老往它跟前游,就好像在嘲讽它落水一般,气的它直接抓起一只龟就丢到了岸上。

  李程文眼皮一跳,看着被它甩出去的那只龟把整个身子都缩进了壳里,并未被伤到,所以就没有上前去。

  结果另一只鳖见同伴被虐,伸长了头就想去咬它,誓要为自己好哥们儿报仇,但猴子显然也不是吃素的,一爪子下去就把那池子仅剩的那只鳖抓到了手上,顺手也丢到了岸上。

  等到李程文这三个宠物都上了岸,小金仍是不解气,还在那两只缩起身子的龟壳上踩了几脚,最后一脚一个踩在脚下,叉着腰昂着头,一脸王霸之气,还挑衅般的看向了赵平安。

  赵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