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16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二人距离的极近,沈煜一手撑着桌面,一边歪头问他:“赵平安是吧,听说你挺横啊!”

  他这一句话出口,附近参与到刚刚八卦中来的几人也都竖着耳朵听了起来,见他上来就挑衅,几人忍不住替他默了个哀。

  感觉到这桌子一晃,隔壁也多了个人,赵平安不紧不慢的用胳膊压住了书本,面无表情的抬头,淡淡问道:“你是哪位?”

  沈煜唇角一勾,摆出一个自认为帅气的表情,大大咧咧的介绍道:“忘了自我介绍了,在下姓沈,单名一个煜字。”

  听到这个名字时,在一旁一直关注着的众人目瞪口呆,全然没有想到刚刚与他们说话的便是沈煜,难怪啊!

  难怪这小子对于沈煜这般推崇,好话不断,竟都在替他自己说好话。

  丫丫个呸!不要脸呀不要脸……

  而他们的这反应赵平安并没有看到眼里,对着眼前这个身份贵重且又是个中二病的青年,只应了一个“哦”字,紧接着便又低下了头,继续看书。

  眼睛虽是看着书,赵平安心中却忍不住想,原来这货竟是陛下的小舅子,那跟他师傅也有亲,拐着弯也算跟他有点儿关系,不过这礼数上的不周全,他还得晾他一下……

  沈煜在旁边等着他回应,结果,等来等去只等到了他翻页。

  沈煜自觉没有面子,伸出手,只见替他将正看得书合上,后又忍不住问他:“你不用说点别的?好歹我也自我介绍了……”

  赵平安微微挑眉,反问道:“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还要我介绍什么?”

  他又不是个聋子,班级统共就这么大,几个人在前头讨论他也不知道把音量放小一点……

  好吧,就算是他们有意小声了,起码也得注意一下,别叫他听见了。人对自己的名字都敏感,再加上他们说话的那个音量,赵平安想不听到都难。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无形装逼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这话堵的沈煜哑口无言,也不好说他哪里说错了,可赵平安却不打算问完这一句就结束,便只听他又问:“你找我有事儿?”

  “来打个招呼罢了。”沈煜随口道。

  “那现在招呼打完了?”

  说完这句,赵平安又看向被他压在手心底下的书本,那眼神便是在说:这书能否还给我。

  沈煜不动声色的松开了手,但还未等他说什么,就见夫子从外头进了来。

  夫子姓陈,也是管理他们上舍的夫子,便是相当于前世的班主任、辅导员之类的存在。

  此时还未到上课的时间,他不过是提前进来瞧瞧,但看见沈煜如此行为无状的坐在桌子上,尤其见他正居高临下的看着赵平安,忍不住揪起了眉头,喝斥道:“沈煜,你在做什么?”

  沈煜见到夫子直呼他的名字,且态度上并不算和缓,再想到之前他们说起的事情,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赵平安!

  他若是没猜错,陈夫子是在维护这小子,当然,这一点很是明显,但他看到的是背后的深意。

  陈夫子竟然知道他的名字,必然也知道他是谁,今日哪怕是得罪他这个皇帝的小舅子,也要维护赵平安,这可就引人深思了。

  他过来不过是试探罢了,如今虽然只是试出了一点皮毛,但已然足够,便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对于自己班上新来的这个学生,夫子自然早有耳闻,也知道他的背景,但如今这是在国子监,荫监生也比别处要多得多,不足为惧。

  说起来,国子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谁家孩子?但凡进来,夫子管制学生便与身份背景无关,否则,若都是仗着身份地位来行事,这国子监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等到沈煜回到自己的座位,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夫子对着赵平安点了点头,似乎是在打招呼……

  这种区别待遇倒是叫赵平安有些意外,他不记得自己跟这位夫子打过交道,就算是去年,顶多是在路上遇到过,就连招呼也没有打过一次。

  不过这个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等到夫子点完名,又帮他们这些新来的举荐生安排好了座次后,又单独叫了赵平安出去。

  “赵平安,你出来一下。”

  听到这里,众人也都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他,赵平安却是不以为意,他早就知道今日过来会受到这些打量,早已做好了准备。

  等到他出去之后,只见夫子弯着嘴角笑眯眯的看着他,与刚才在班级内与其他学生们说话时的神情全然不同。

  而这种区别待遇,不仅体现在表情上,另还有说话上,只听陈夫子关心道:“沈煜刚才是不是找你茬了?”

  赵平安摇摇头,诚实说道:“没有!”

  如同沈煜刚刚说的一般,只是来打个招呼,尽管这人有些中二,赵平安倒没看出他有什么恶意。

  他自己不在意,陈夫子却不放心,忍不住叮嘱道:“若是有,你一定要说,他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若你二人之间产生了龃龉,怕是你要吃亏,若是有什么事情,不论大小,皆可来告诉老夫,老夫替你做主。”

  赵平安拱手行礼,深深一拜,诚恳道:“多谢陈夫子,学生知道了,不过学生还有个问题。”

  “你说。”

  赵平安想了想,还是打算直言:“不知是不是学生的错觉,夫子似乎对学生很是不同。”

  不过听到这话,陈夫子却是哈哈大笑,完全不像在班级里不苟言笑的样子,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语气上很是和蔼:“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且不说你小小年纪便中了举,昨日帝师大人提前交代过,要老夫好好照应你,免得被旁人欺负了去。”

  “原来是老师……不过夫子放心,我干爹也在,不会有事的。”

  陈夫子摇摇头:“王大人虽然也在,但毕竟还要管理整个书院,唯恐照料不到,便又托了老夫。”

  “如此倒是麻烦夫子了……”这件事情老帝师可没有与他说起,他如此心细如发,倒是叫赵平安无端有些感动。

  说到麻烦,陈夫子倒不这么觉得:“哪里哪里,这算什么麻烦?说起来,老夫与你同出一门,从前也受教于老帝师门下,不过与你比起来,所受的教导却是天差地别。”

  赵平安听得出,陈夫子这话中隐隐还有些羡慕。

  事实上,老帝师名下的门徒不少,但大多都是饱学之士,平时并不会去打扰他,除非是遇到了什么想不明白的问题,才敢去求帝师授业解惑,哪个又能如赵平安一般,直接跟在老帝师身边等着他灌输知识?

  这就相当于,旁人都是饿了再去自己找饭,而赵平安则是属于那种刚出生不久的雏鸟,只管张着嘴等着大鸟去喂。

  这待遇从前也只有陛下一人才有,如今又多了个赵平安,怎能不叫他们另眼相待?

  他甚至都怀疑这两人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交往,但赵平安背后的门路,该扒的他们也都扒完了,如今的他,就如同一个赤身裸T,由着他们探查的娃娃。

  但这都不重要,在陈夫子看来,关照个人算什么?不过是顺手之劳罢了,重要的是在老帝师跟前卖了个好,刷了一把存在感,这才是最实在的。

  “还有件事帝师让我转告你。”

  “夫子请说。”

  说到这里,陈夫子一脸调侃:“帝师大人说,叫我等只关注你别被人欺负了去,旁的你就别想着开后门了,说白了,学业上还得靠你自己。”

  听到这话,赵平安眉心一跳,心说:他有这么不靠谱吗?不过这话却不敢在陈夫子面前说出口,只道:“这是自然。”

  二人说了不久的话,陈夫子便又离开了,这节不是他的课,只是把新来的举荐生安排一下罢了。

  对于赵平安来讲,只因他是二入国子监,正好是卡着时间过来,又因着去年闹出的动静太大,姜鱼林特别叮嘱了此次也不必在校舍内住,所以只等到正常上课的时间才过来,等到陈夫子交代完了之后他又回去了班级,等待着上课。

  而今日的课程结束了之后,赵平安回到国子监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书院,不光是此事,另还有沈煜来到国子监就读的事情也传入了众人的口中,甚至还有人将他们二人今日交锋的几句话大为渲染,脑补了好一场大戏。

  赵平安对上沈煜,这应该也算是棋逢对手,不知又会在国子监闹出怎样的一股风波。

第两百五十三章 畸形审美

  对于赵平安再次来到国子监, 他们心中也是有不少的猜测,猜测赵平安此次是为了报复,亦或是为了赌气, 毕竟从前不光是有人欺负他,还是有不少人暗搓搓的在背地里看他的笑话。

  他们自己不敢上前去问, 好在有旁的办法,由于这国子监学子们之间的关系网络错综复杂, 关系套着关系,比方说上舍中有不少跟姜鱼林熟悉的,或是拐着弯儿有与姜鱼林认识的朋友,也都会托人打听。

  所以, 即便姜鱼林人是在翰林院, 第二日却有不少的人拐着弯的来与他打听, 赵平安这次进来书院所求谓何?

  要知道去年老帝师带着他们二人参加王大人的生辰宴会,官员们可都看着了, 且翰林院也属文官,与同属文官的王大人也有不少相识的官员, 所以过去参加宴会的人并不少, 许多都知道这个事情。

  “鱼林兄, 平安贤弟有机会能够跟着老帝师学习, 何苦还要去国子监?”说话的是姜鱼林的同窗, 二人是前年进士榜上的同期,也是在国子监的同窗,这次也是受朋友所托前来问询。

  不光是他,也有旁人开口来问:“对啊!我家侄儿也托我问问是个什么情况?”

  对于这些人的疑问,姜鱼林统一回复说不知道,遇到有些问得紧的, 便含含糊糊,要么说平安有自己的打算,要么就是说:“他如今也不小了,十五岁,又是个举人,他要做的事哪怕我这个做哥哥的也管不到他头上来,毕竟下官也不是他亲哥哥,实在是不好管的太多……”

  众人听了这话,很是怀疑,抛开这理由不提,他们怎么听怎么觉得姜鱼林是在替着孩子说好话铺路来着,且姜鱼林说了这许多,没一句说到正题上的?

  不过他们想的也没错,明年便是会试年,平安这孩子自然也要参加的,如今在官员们面前说上两句好话也是侧面将他这有才的名声宣扬出去,或许哪一日就用上了呢!

  这可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姜鱼林被一堆人围着,磨了许久,回来的时候还跟一脸哀怨的跟赵平安说起此事,不过他说的这事儿倒是叫赵平安得意了许久,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瞧着很是欠揍!

  只见赵平安摇头晃脑,大言不惭的说道:“我虽不在国子监,国子监却一直有我的传说,嘿嘿!鱼林哥,你羡慕吗?”

  姜鱼林白了他一眼,伸手敲了他一个爆栗:“别贫了,赶紧说说你怎么想的?”

  对于他问的这个问题,赵平安很是不以为意,实话实说:“我能怎么想的?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帝师大人近来身体不大好,老麻烦他老人家授课也不合适,如今也只不过是进入到正轨上罢了。”

  去年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也没曾想会拜入老帝师门下,这次回来也只是让事情回到正轨上。

  他不过就是装一装逼,吓唬吓唬他们,这些人与他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能做什么?

  听到这回答,姜鱼林挑眉问道:“你不会觉得遗憾?”

  这话便是说,跟着帝师可比在国子监强多了,但赵平安却不这么觉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他挺起身板,信誓旦旦的说道:“有什么好遗憾的?跟着老帝师的这一年都是我赚的,如今又进了国子监,不蒸馒头也得争口气,也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莫欺少年穷。”

  姜鱼林觉得,赵平安到底还是对从前的那些事儿气不过,不然也不会偏偏要赌这口气,不过孩子到底还小,便随他去了,不闹出什么大事儿就成。

  明年二月便要科考,还得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旁人怎么看他也好,怎么猜测也好,赵平安都由着他们。

  “你们就猜吧,猜对了算我输!”

  他知道,只要他在这国子监一天,就算什么都不做,这些人估计也不能信。

  不过有之前的事情,再加上王大人和陈夫子的保驾护航,也无人敢去招惹他。

  嗯,偏偏沈煜是个例外。

  说起沈煜,赵平安不知该怎么说,说坏吧,也不坏,说老实吧,也不老实。

  这么说吧!沈煜可以说是赵平安遇到的同龄人中最中二的一个。

  说实话,不管是姜鱼林也好,他师傅也好,包括时瑞,这几人年纪应当差不多,也都是十分稳重的,但两相对比起来,沈煜就像个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孩子。

  赵平安原本是安安稳稳的读着他的书,偏偏这沈煜,时不时的便过来找他说话,东扯一句,西拉一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来找茬的。

  此时,沈煜正趴在赵平安桌子前看他写字,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你这笔不错,哪儿买的?”

  沈煜问的是赵平安手上用的那支炭笔,这是老太太改良后的,大约有人手指那么粗,是将柳枝烧成的炭压成粉之后又添加了粘土之类的物事做成,赵平安也是刚拿到手不久。

  这炭笔外头包裹着木头,自然也是赵平安提议。

  历时近两年的改良,在老太太的不懈努力下,这第一代炭笔终于问世,估摸着近期便会推广而开。

  作为这炭笔在本朝的创始人,赵平安自然拥有第一使用权。

  对于沈煜的问题,赵平安只说:“自己家做的,外头还买不着,不过估计很快就能买着了。”

  前段时间,这炭笔已经在郡里试卖,若是反响不错,便会推广入京,不过,见沈煜盯着这笔东瞧瞧西看看,似乎挺感兴趣,想着他们两人之间还有那么点儿关系,赵平安又道:“你要吗?送你几支。”

  沈煜眼前一亮,毫不客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