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261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鸟爷叹了口气,缓了许久,到底还是探出了头,说实话,坐在这玩意儿上头的感觉跟从山上往下看完全不一样,起码山上脚踏实地,不像这会儿这么虚。

  看着绑在热气球上四根连接到地面的绳子,鸟爷还问他:“这绳子是做什么用的?”

  “等会儿拉咱们下去就靠这几根绳子,不然,等燃料烧完再下去就晚了。”

  “燃料烧完会怎样?”

  赵平安觉得他干爹现在脑子一定是不清醒的,不然不会问这样的问题,想到这里,他一本正经的看着他干爹,到底还是诚实回答。

  “烧完了会掉下去。”

  鸟爷“……”

  一听会掉下去,鸟爷抓着篮筐的手更紧了几分,但他总觉得这还不够,又叮嘱了一句:“那你可看着点儿,别真掉下去了。”

  说到这里,他还强调:“我倒是无所谓,关键是你,是你啊!”

  “知道了。”

  赵平安听着这话,再配合他干爹的这副神情,想着之前那个一门心思要上天的老头,不禁暗叹,这还是一个人吗?

  他倒是忘了一点,想上天跟真上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尤其是不能保证这东西安全的情况下。

  赵平安自己做的东西,他当然不害怕,但鸟爷本就是不知情,突然来这么一出,再加上听了赵平安说的那些“可能”“应该”“会掉下去”话,心下就更不放心。

  “我觉得也差不多了,咱们下去吧!”鸟爷道。

  赵平安摆摆手,闲暇之余还朝下头打了声招呼,嘴上说着:“不急,再等等,燃料还能烧一会儿,再说了,咱们才刚上来,这么快下去干嘛。”

  “安全起见,还是先下去再说。”

  “怎么,干爹这是怕了?”

  他这话一出,鸟爷“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大义凛然的道:“胡说,我怎么会怕?”

  赵平安假装没有看到他颤抖的双腿,乐不可支的点了点头,奉承道:“我就知道干爹最信我,那咱们就再待一会儿,等会再让鱼林哥拉咱们下去。”

  鸟爷“……”

  我特么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他们今日闹的这动静不小,不光是院内,透过高墙的街边也纷纷热议,都是在讨论这球形的物体还坠着个篮子的东西是个什么。

  天上莫名其妙出来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远远只能依稀看到有四根绳子吊着,但他们确信,这东西是飞到天上的。

  “从前只知道风筝和鸟能飞,可这怪东西又是个什么?”

  “你们看,那东西底下坠着的像不像个大大的篮子?”

  “胡说,篮子怎么可能会上天吗?”

  “寻常篮子确实不行,但那好像真的是个篮子。”

  “等等,那篮子里头似乎有两个人。”

  “嚯!”

  等到一群人揉揉眼,看清楚篮子里真有两个人头不时摆动,心中也是惊诧不已:“好家伙,里头似乎还真有人。”

  “走走走,过去看看。”

  “俺也去。”

  “那还等什么,一块儿吧!”

  一伙人按着热气球的踪迹追到了赵平安府上,但刚到门口就被拦了下来。

  里头在进行重要实验,哪能由的人冲撞?万一闹出点什么事,谁能背负得起,所以,不管他们好说歹说,没有主人家的命令,门房都不会放人进去。

  如此,他们也只能在外头找个能看得见的地方抬头细瞧,毕竟距离比刚才近些,起码比刚才看的要清楚的多,也不算亏。

  而此时,赵平安做的热气球只是为了表示能飞,但飞的并不高,十丈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等到一群人顺着方向赶过来,姜鱼林也开始组织下人拽绳子,免得燃料烧光影响到两人的安全。

  外头的人呼喊着“下来了”“下来了”,一个个的,比赵平安那个当事人的心情都激动,但里头的吴大人脸色可就差多了。

  他又不傻,赵平安把他请过来,还闹这么一出,不就是为了讥讽他吗?

  偏偏这事儿还真叫他办成了。

  吴大人郁闷的紧,可直到现在,不管是从两人上去还是下来,吴大人两眼都看的真真的,他愣是不知道用这东西是怎么上的天,用的又是什么原理。

  还真就是邪门他妈给邪门开门,邪门到家了。

  下去的时候,鸟爷就被扶进了屋,他还得缓缓,赵平安倒是没什么反应,还一脸得意的跟吴大人笑笑,旁的话他也没说,但他那副表情已经代表了许多。

  那日在殿上,吴大人不还说,他赵平安若是能上天,他就能入地吗?

  他不主动提是不想让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太下不来台,但大丈夫一言既出,话既然说出了口,总得叫他心里有点数。

  他不是上不了,是之前懒得上去。

  等到吴大人出了赵府,又被一帮人乌泱泱的围着问里头到底是什么情况,吴大人脸色就更加难看。

  哼!

  这个赵平安,还真是能惹事,从他来京都起,这风言风语就一直围着他转,俨然一个制造话题的小能手,皇宫秘闻都没他有吸引力。

  等吴大人走后,姜鱼林还问赵平安这么做是不是过分了点。他倒不是可怜吴大人,只是担心会不会得罪了他,再对平安日后的仕途造成影响。

  因小失大可就不好了。

  尽管做这件事情之前他就做好了准备,但临到此时不免还是会有担心。

  “不妨事,即便没有今日的事,吴大人对我也没什么好印象,甭理他。”

  “反正你自己心里有分寸就行。”

  赵平安咂咂嘴:“就是可惜了,不能带陛下一块儿上去瞧瞧。”

  听这话,姜鱼林那根敏感的神经顿时一紧,脸色也是一黑,当时便道:“我可警告你,你最好打消了这心思,旁的事我可以不管你,但有关于陛下,一定慎重,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你就算长了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赵平安见他认真起来,扁了扁嘴:“我也就是说说。”

  “你说了代表你真的有这个想法。”

  “没有”,赵平安扭过头,死不承认。

  “真没有?”

  “真没有。”

  姜鱼林看他那副样子,皱起了眉:“不行,我越想越不放心,你跟我进来。”

  说着,就拉着赵平安要进屋去说。

  赵平安“……”

  啊喂!他真是随口说说,怎么还当真了?

  姜鱼林可不管这些,先是叮嘱下人把此处收拾了,又带着赵平安回了屋,各种举例,好生教育了一顿,鸟爷就在一旁听着,时不时接几句腔儿,帮着一块儿教育。

  都说危险要扼杀在萌芽中,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提前规避风险,不然,真放任他去作,万一哪天真作大死就晚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孩子不懂事,不管多大,该教育还得教育,这个没得说。

  半个时辰后,姜鱼林总算打消了心底那点暗搓搓的小心思,但他没想到这小子贼心不死,退而求其次的说要给他师傅弄个别的玩玩儿,太具体的他倒是没说。

  听说没什么危险,姜鱼林也就没再说什么。

  只要别把陛下弄上天,他都能接受。

  第二日,关于赵府的这场风波如吴大人所料,果然开始议论起来,尤其是官员中,更是热议不止,谈论之间不时还会说起吴大人。

  话当然不是赵平安放出去的,但当日大殿上那许多人,拦也拦不住。

  就因此事,吴大人几日不肯出门见人,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赵平安给造成的心里阴影,陛下还特地给他准了假,加以抚慰。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后,吴大人潜心研究起了钻地术,这也奠定了大魏在地址勘探上获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基础。

  事情闹的不小,尤其吴大人又是一把年纪了,道理是那个道理,但说出去总不好听,好像他们欺负了人一般。因为这个,魏帝还将赵平安叫了过去,让他下次低调些,又帮着安抚吴大人,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但这小子弄出来的那什么“热气球”,说实话,他还挺想上去瞧瞧的,但这话刚一提起,就遭到他徒弟的严词拒绝。

  “这热气球有风险,师傅还是不上的好。”赵平安说这话的时候,钱智也跟着点头,甚至还有些奇怪,平安比之前考虑的周到多了。

  但见他这反应,魏帝努努嘴,抱怨道:“你不也上去了吗?再者说,若真有危险,提前叫人做好措施也就是了。”

  见他师傅贼心不死,赵平安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那日他只是随口一说就遭到姜鱼林半个时辰的教育,他若真敢带陛下上去,甭管出没出危险,只怕未来几十年都摆脱不了姜鱼林的说教。

  所以,他师傅就好好待着吧!

  批批奏折,常去后宫坐坐不好吗?

  没事上什么天,嫌命长?

  他倒是忘了自己当时是怎么死起白咧的非要跟着上去的。

  魏帝话都说了,后来,赵平安不忍叫他失望,只能提前告诉他给他准备了惊喜,但还需要一段时日的准备。

  魏帝听了,大喜,忙不迭的赶人回去,早些准备,他也能早些看见。

  赵平安见他师傅这卸磨杀驴的熟练模样,顿时黑了一张脸:“师傅,你变了。”

  “不是我变了,是你变了,你都快十六了,还指望朕像带孩子似的带你?”

  赵平安想了想,这话似乎也没毛病。

  不过魏帝还不忘提起另一件事:“回头把你外甥带宫里来吧,魏昭三天两头的在朕耳边说要他当伴读,都快魔怔了。”

  说到这个,赵平安有些为难:“不是不让他来,是长生他自己不愿意进宫。”

  “为什么?”魏帝不解。

  长生虽然年纪小,但有他和太子照拂,宫里也没人敢欺负他,吃喝用度也是跟着太子的份例,还有名流大家的教导,这条件,放眼望去,也就皇宫能有,长生为何不愿意?

  他也没瞧见这孩子有多想家。

  见魏帝不明白,赵平安只能跟着如实解释:“长生说,宫里吃不饱饭。”

  魏帝“???”

  啥玩意儿?谁敢饿着他?

  其实这话也就赵平安敢说,就算是璟王从前带孩子进宫,即便有什么不顺心的,也不敢在陛下跟前说这种话,偏偏赵平安跟魏帝没大没小惯了,没什么好掩饰的。

  他这么说也是想着兴许宫里规矩跟外头不一样,都得紧着宫里规矩来,就比方说什么一道菜最多只用三筷,还有些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