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74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此前他们并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他们就养了这一只猴,甭管公的母的,还能给他找个伴儿不行?又不是小猫小狗。

  李程文朝小金伸手,让它过来,它也不躲,任它主人抱,他抬头看向赵平安,问他:“怎么分?”

  大外甥:啊这……

  这就涉及到他盲区了

  赵平安陷入沉思,狗猫他倒是会分,后来他干爹又教了他鸟怎么分公母?

  但这猴子……他确实不太清楚。

  不过从前他们做地质考察的时候,带队的老师特意跟他们说过,猴子和大猩猩虽然都是灵长类,但科属不同,大猩猩属于人科,猴子是猴科。

  那既然都是灵长类,跟人应当……没什么区别,对吧!

  思及此,赵平安接着开口:“小舅,你把它翻过来我瞧瞧。”

  李程文点点头,听话的把猴子翻过去,直接给按趴在了他腿上。

  “不是不是,不是这么翻,肚皮朝上翻……”

  于是,李程文又把猴子翻了个个儿。

  要不说这猴子在李程文手里是真的乖啊!任人□□,只不过此时见众人都盯着他,小金有些不好意思,两只猴腿不自觉的合拢,挡住了……重点。

  姜鱼林看了眼旁边,出言提醒:“平安,高小姐还在呢!”

  这话意思是说,这种场面在女孩子跟前确实是不合适,得避避。

  高小姐摆摆手,立马接道:“无妨,你们不用管我,我家没那么多规矩。”猴子毕竟不是人,倒也无妨。

  最主要的是,其实她也挺好奇的。

  既然都这么说了,姜鱼林便只得点头,让他继续。

  赵平安是想继续来着,不过小金此刻的姿势让他有些一言难尽……

  因着猴子的体型本来就瘦,身形又特别像人,此刻就这么躺在李成文怀里,跟个两三岁孩子差不多。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它还两腿并拢着,两只手还捂在眼睛上,指缝间明显还能看见暗中窥探的两只豆眼儿在那里眨呀眨,含羞带怯的。

  这姿势也是没谁了。

  “欸嘿嘿嘿……别反抗了,小乖乖,今天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赵平安兴致一上来,顺嘴开了句玩笑,给在场的几人雷的不行。

  李程文不为所动,两手佐着小金,赵平安便负责打开它的腿,好分辨公母。

  “嗯~”

  刚握住它的脚,小金便叫了一声,只不过这声音还打着弯儿……

  赵平安“……”大哥别这样,我有点慌。

  他还没干啥呢,就叫,叫什么叫……

  一不做二不休,赵平安趁它不注意迅速打开腿看了一眼,又赶紧合上,完了吐出两个字。

  “公的”

  分工明确的很,猴子刚要“啊啊”叫唤,李程文赶紧将它翻过身来,手一下一下的抚着它的背。

  小金就像一个刚被凌虐过的小媳妇儿一样,趴在他怀里“呜呜”的叫唤,还不忘伸出一只手指着赵平安,控诉眼前这人的暴行。

  赵平安深吸一口气,冷冷道:“这猴子……戏是真多。”

  这演技搁现代妥妥就是个影帝,实力派。

  高小姐和姜鱼林也表示认同。

  你一个公猴儿天天瞎吃醋,还是吃男主人的醋,还要不要点脸了。

  赵平安后来还跟他们开玩笑说:这猴子兴许是弯了,几人问他什么是弯他才反应过来这是个现代词。

  灯会晚上才好看,夏天又是个昼长夜短的,所以下午的时间他们便自己安排,赵平安也是要读书科举的,学业便不能落下,就跟姜鱼林在客栈看书习字。

  李程文还是在倒腾他那两只龟,只不过午后他又出去了一趟,许久才回来,赵平安不放心,便多给了钱让客栈的小二帮着找了个对郡里路线熟悉,性子稳重的临时小厮跟着他。

  临时的小厮不好找,加钱那就另说了。

  阿康此番他没带来,带来太浪费人才,毕竟能够发挥他最大能力的战场目前还是在鹤溪县。

  他虽是占着小厮的名头,平常做的活计却不是,近两年来在李家庄养蚕作茧这些事宜都是他来帮衬着。

  赵康虽然年纪不大,但人却相当会来事,赵平安也有心培养他,不想让他的天赋止步与一个小厮。

  而高小姐则是回了趟自己家里,出门半天不着家,他爹虽是不管这么多,但她要处理的事必定不会少,等傍晚灯会快开始了她再过来便是。

  后来李程文回来的时候赵平安还问了小厮他去了哪,小厮回说是去了李家的祖坟祭拜,烧纸燃香还磕了几个头。

  听他这么讲,赵平安不说话了,他突然想到他来郡里这些天还没有去祭拜自己的爹娘……

  两世孤独,上辈子他爸妈生他而不养他,他不觉得有所亏欠,但这辈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过几日,是该去祭拜!

第八十一章 灯会

  傍晚的时候, 高小姐和李程文都回来了,几人也该集合去看灯会了。

  今日,高小姐出门的时候还特意让家里的丫鬟给染了指甲, 这种事情往年是从未有过的。

  用凤仙花染就的指甲,因为染的时间短, 颜色还很淡,但起码是那个意思就行。

  几人出门前先去拜了织女和魁星, 牛郎便就罢了。织女是神女,别名天孙娘娘,掌管天边的云雾排布以及织造业。

  似是这一世的女子,少有别的才能, 大部分有些条件的都会让家里女孩早早学会纺线织布, 就算以后家里男人不成才, 日子过得差些女人也能在家织布,补贴些家用。

  所以这拜织女倒是在情理之中, 而这牛郎……

  话本是话本,还能当真不成?他们也不是傻子, 牛郎就是个放牛娃, 织女凭啥就看上他了呢!

  还不是那些个读书人里头, 有那功不成名不就的, 娶不着官家小姐自己意会出来的。

  他们这些人, 惯是会掉书袋。

  而魁星爷则是掌管文事,所以很多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就会在七夕节这天祭拜魁星爷,祈求金榜题名。

  一举得魁这个词语就是来自于他了。

  科举一途,死伤无数,拜神, 不一定能成真,但起码是个慰藉。

  ·

  等拜完了织女和魁星爷,临到晚上,便到了出门的时候。

  街上人潮涌动,热热闹闹,该出来的也都出来了,平日里确实很少见到这番盛景。

  像是他们家常过的能够举办盛会的节日活动无非就那几个。要么就是元宵节猜谜,要么就是端午赛龙舟,再要么,就是这七夕看灯会酬神,中秋倒是没什么活动。

  他们几人走在一块儿,说不引人注目肯定是假的,先不提姜鱼林这副神仙长相,就光是李程文和高小姐二人便就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

  李程文本就比常人要高的多,壮得多,高小姐也是如此。

  本来嘛!人对于女孩子的印象就是那种娇娇软软小鸟依人的形象,何曾见过如此女子。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但毕竟还是少数。

  高小姐的身材并非是胖,只是骨架子比旁人宽大些,当然,说她瘦倒也不至于,只能说是正常体型,但这正常体型再配上他这个身条""放在女子身上便会显得有些壮了。

  事实上,单纯的壮和单纯的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但众人认得她,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更是因为她是高老爷唯一的继承人。

  高家在这郡上虽谈不上排在前头,也算是还可以,只比正常的富裕人家还要富裕一些罢了。她家有个同宗的亲戚在朝为官,虽是平日不大管事,但起码是个震慑,家大业大的也没那不长眼的来惹事。

  抛头露面是男人干的活儿,高小姐毕竟是独女,以女子之身做生意毕竟还是少数,明眼人都知道高老爷是准备让她招赘。

  这上门儿女婿也不是说没有人愿意当,只是她看不上,所以便显得婚姻艰难了些。

  寻常女子就算晚也会在十七八岁前便成婚,而她,二十多了连订婚都不曾有,这在整个郡上是相当少见的。

  如此出名的高家女走在街上自然有人认得,只是都不搭话,高小姐也顾不上。

  走着走着,他们便到了白日姜鱼林表演弹琴的戏台子处。

  姜鱼林开口道:“平安,今日是你生辰,要不你也上去弹首曲子?”

  赵平安笑道:“鱼林哥,你知道的,那古琴我真不会,若是我自己的那把琴在我指定上去……”

  反正那把琴他放家里了,压根没带出来。

  上台表演,那不可能……

  事实证明,真香定律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通用的。

  听他说完这话,姜鱼林勾唇一笑,伸出一只细白的手掌举到肩头中指拇指这么一搓,“啪”打了个响指,便见一名陌生的小厮捧着一物从人群中走出。

  他手上拿的便是他那把小提琴。

  赵平安有些惊讶,又有些哭笑不得:“鱼林哥,你什么时候将我的琴带了出来?”

  “简单,跟姜鱼墨说一声便是,等他这支曲子吹完你就可以上去了。”

  赵平安想想,也没毛病,他跟他姐夫的屋子离得近,姜鱼墨又是个喜欢凑热闹的,确实是能干出这事儿的人。

  上台就上台,谁怕谁。

  从小厮手中接过琴,等台上的演奏的人下台,台下的人撒花之后他才走上台去。

  因为上来的匆忙,赵平安没有急着拉琴,而是在脑中思索了一番。

  古乐他听得少,那些古代的乐曲,他确实是没怎么练过,只是听姜鱼林弹过。

  台下人见他犹豫,更何况他手里拎着个“四不像”,这东西也不像是乐器,但偏偏又带着琴弦,也是奇怪的紧。

  两个二流子在戏台之前守了好久,就等着看些个少爷小姐上去演出,若是碰着能出丑的那才是好笑。

  不过比之起来,他们更愿意看女子表演,看个孩子表演有什么意思?更何况,他还不一定会弹,连他拿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他们都不清楚。

  两人都是一个姿势,弯着一只腿搁在台子上,嘴里嗑着瓜子,一张嘴就是一个瓜子壳,那二流子吊儿郎当的问道:“小少年,你手里拿的是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