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第85章

作者:酸茄 标签: 玄学 穿越重生

  仅仅说是聪明可圆不回来,古往今来出了这么多聪明人,一般的聪明可不会这制糖工艺。

  不过眼下,他想继续看看这孩子还能做出什么大事。

  随后他又问了伙计他考试这段时日小少爷还做了什么,姜鱼林也确实是问对了人,因为前后用车都是客栈的伙计来打点,但凡他运气差点换了个人,都不一定清楚。

  得知他这些日子又是替他上下打点,又是建立泉水管道,又是写他考试前的各种准备,还要写书伺候刚考完试的他。

  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他一个十岁孩子能在几天内做完这些,那得把自己压榨成什么样儿了。

  如今,他又把他送到了那养蛇人处磨炼心志……

  姜鱼林抿了抿唇,尽管他并没有欺负他的意思,“唉!孩子不省心,还是去接回来吧。”

  等姜鱼林过去的时候,赵平安正跟着那夫妇二人学习怎么控制蛇的技能,还拿着条蛇让他捏着,赵平安死活不肯。

  夫妇二人劝他:“小少爷你把这手套戴上试一下吧!万一哪天用上了呢?”

  两人各种劝,磨了许久,总算让赵平安戴上了那厚手套。夫妻二人一脸期待:“你拿着它的七寸。”

  赵平安不敢下手,两人又是劝了半天,瞧着那蛇在他们手里老实的紧,也不似别的蛇那般粗壮才狠下心碰了碰,顺着他们的手捏住了。

  哪知那蛇见中间换了人,身体各种扭曲,尾巴一勾,勾上了赵平安的胳膊,给他吓得浑身一紧,两腿动也动不得。

  “小少爷你再撑一下,习惯了就好”二人在旁边给他鼓劲儿。

  等那蛇顺着蛇尾身子缠上来,赵平安再也受不住了,口中“啊啊”大叫的甩着胳膊。但他又不能松这蛇的七寸,见快要掉下去,那蛇缠得更紧了。

  见赵平安挣扎的厉害,夫妻二人也不敢再强求他,“捏住七寸不能松,小少爷莫要再甩,我替你拿下来。”

  赵平安像是听不见一样,胳膊也停不下来,口中依旧“啊啊”叫唤,夫妇俩也不知所措。

  一直在暗里观望的姜鱼林也不窥视了,连忙过去把他控制住,一手把着他不叫他乱动,一手使劲顺着蛇尾将那蛇揪了下来随手扔进了蛇堆里。

  姜鱼林搂着他,弓着身子在他耳边轻声道:“平安,平安,别怕蛇我给你拿走了。”

  见他吓得涕泪横流,姜鱼林知道,他这回真的玩脱了。

  等赵平安反应过来,连忙丢了手套给自己抹了把泪,泣道:“姜鱼林你怎么才来,我他娘的怕死了!”

  他口中骂骂咧咧的,姜鱼林统统受着,心中不免有些对他不起。

  “对不起,对不起,我这就带你离开。”

  姜鱼林伸手刚要去拉他的手,赵平安往后一躲,委屈道:“你那只手刚刚碰了蛇,别碰我。”

  姜鱼林“……”果然是玩脱了。

  本次崩溃疗法以失败告终。

第九十一章 贵人来访

  养蛇的夫妇见这孩子似乎比以前更怕蛇了, 有些内疚不已,况且送他过来的那个好看的少年也要把赵平安带走。

  二人都有些失落,他们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做的太过给这孩子吓着了。

  赵平安见他们如此,一边抽泣一边宽慰他们:“不是您二位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我以前被蛇咬过一回,是真的怕这东西, 改不掉的。”

  听他这么说,姜鱼林忽然看了他一眼:“你什么时候被蛇咬过?”

  “呃……”这个问题倒是赵平安他犯了难。

  他能告诉姜鱼林他是上辈子地质考察的时候被咬过吗?那回就他自己一个人去的,本以为都要死了,幸好那蛇没毒, 才让他捡回了一条小命。

  回去以后他还买了好几斤的雄黄酒来喝, 一天一小杯, 足足喝了两个月。不过这事儿他倒不好跟姜鱼林去说,只是随口糊弄了过去, 姜鱼林便就没多问。

  对了,雄黄酒, 提到雄黄酒赵平安突然想起来了, 既然雄黄能驱蛇, 他做什么来遭这个罪?

  “鱼林哥, 你在家里见过蛇吗?”

  “没有”姜鱼林想都不用想, 家里上上下下都有下人在打点,怎么会见蛇这种东西。

  他又问:“那你知不知道雄黄能驱蛇?”

  “知道。”

  赵平安幽幽的道:“我在家见不着蛇,除非出门考试才能瞧见,那你送我来这前就没想过我以后能在身上带些雄黄粉吗?”

  姜鱼林挑了挑眉:“平安,你真当这雄黄真能百分百驱走蛇类?”

  “难道不是?”

  “你太天真了,回头你自己查查, 蛇到底是怕雄黄还是怕这雄黄的味道。要知道,狗急了都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若是真受了威胁,你猜这蛇会不会不管不顾的越过雄黄去袭击你?”

  见他还在思考,姜鱼林慢慢安抚,等安抚好了赵平安,回去的时候他又把方长来找他的事情告诉了他。

  “方少爷没说什么吧?”赵平安试探的问道。

  姜鱼林睨了他一眼,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他倒是什么也没说,不过你桌上的那几本书出卖了你,你来跟我说说那《义庄诡事》《活死人记》《鬼女之殇》又是怎么回事儿?不解释解释?”

  听他这么讲,赵平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鱼林哥,你怎么知道?”

  “在你桌上看到的。”

  听闻此言,赵平安色变:“你翻我东西?”

  “嗯”

  姜鱼林答应的理直气壮,赵平安心中虽然无奈,却也不好跟他发火,只能拉他下水,将整个事情的原委告知了他,还嘱咐了好几遍,让他别跟其他人讲。

  “还用你提醒?我省得的。”

  对于姜鱼林的保密功夫,赵平安还是信的,于是他从此便多了个同流合污的人。

  回去的时候他又去了趟书铺,只不过没见到方长,只有掌柜一个人在那儿。

  成了方家的合作伙伴,这回掌柜的也不敢再轻视于他。

  问及方大少有什么事?掌柜的代为转告,说这《诡事怪谈》他家少爷准备替他宣传一下,问他有什么好的方法?

  不说别的,赵平安还小呢,方少爷倒是敢来问他,他便只能拿前世他见过的方式来说嘴。

  立牌自是不必说,书铺子已经设立了,其余的便是传单,但是用传单去宣传书——恐怕不是那么合适。

  毕竟这里的人大多数还是不识字的,若是用传单去宣传,他们不仅不读,还容易被当成包些杂物的纸张,不如就印在扇面儿上。

  一般来说,使扇子的人都是读书人,像一些乡下人若是觉得夏天太热,都会将晒干的芭蕉叶缝制起来做扇子用,而不会特意的去买折扇。

  这样的好处在于选择目标群体的能更精准些,掌柜的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便让他先回去等着回头,他会给他家少爷递信儿。

  “行”

  所有的宣传都由书铺来负责,赵平安倒是管得少,八月二十二,《诡事怪谈》正式在方家的书铺上纲上线,有了牌面。

  不过里头只收录了《义庄诡事》和《活死人记》,鬼女之伤他送去的晚,便没有收录进去。

  不过在这《诡事怪谈》的最后头倒是放了简要的说明,先引起了读者的兴致后再在要紧处戛然而止,也算是提前预宣传了一波。

  ·

  “掌柜的,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上的话本子?”来人是书铺的一位老主顾了。

  “有,有……自然是有”,说着,掌柜的掏出这本《诡事怪谈》

  来人接过书顺嘴问了句:“这本好看吗?”

  掌柜的竖起大拇指:“我们东家的眼光你是知道的,你瞧这红纸最近主推的就是这本。”

  那人抬头一看,果然是如此,他在这买了许多的话本子,在内容上面他还是相当满意的,付了钱便回去了。

  来买话本子的人也是在郡里的书院读书,他平日里也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些个杂书和话本子。

  坐在书院外头的廊道长凳上,同窗见他一会儿将眼前的书合上,平静下来之后又打开,忍不住上前拍了一下他的肩:“哎!你看的是什么书?”

  正看到关键处突然被拍了一下,那人还吓了一跳,反应了半天才算是分清了现实和虚幻:“你刚刚说什么?”

  他那同窗也是好脾气:“我问你看的什么书?你怎么这个反应。”

  那人亮起这书皮,回道:“老书铺新上的话本子,叫《诡事怪谈》,特别好看,等会我看完了就给你看。”

  他有些期待他同窗看完的反应。

  一本书内容统共就那么些,待两人都看完后还在那里讨论,相熟的同窗见他二人在讨论些个鬼怪之事,但又是些听不懂的内容。

  书院的学子都是不差钱的主儿,问了两句听说是书铺新上的话本子,也去买了本回来。

  于是,《诡事怪谈》第一日上线便售出了二十本,等到第二日,便就成了八十本,方大少爷看着眼前的他姨父递过来的纸条,预计着过些日子这个数字还会再往上升。

  临放榜前夕,二十三这日,客栈来了位中年男人,还是方长陪着一道过来的,言语之处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帮我叫赵小少爷出来一见,就说是有贵人来了。”

  能让方少爷毕恭毕敬的人确实称得上是贵人,伙计不敢怠慢,赶紧进屋叫了人。

  赵平安此时还在听姜玉林给他讲课,来这郡里许久,他的课业自然也不能放下,前些日子是姜鱼林要科考,等他科考完了,这学习自然也要提上来。

  原本是吩咐了伙计不要进来打扰,但既然是来了,那定是有急事儿,赵平安问他:“你可知是何事?”

  伙计摇头:“方少爷只说让来叫您,说是有贵人上门,别的都没说。”

  赵平安还纳闷儿:“贵人,什么贵人?”

  伙计有些为难:“小的也不是很清楚。”

  “行,我知道了,马上就过去。”

  姜鱼林也跟上来:“我陪你一道吧。”

  “行”

  客栈的二楼是客房,一楼才是待客吃饭的地方,两人下楼后,方长和那位贵人已经被请到一楼的雅间儿,伙计便直接领了他们二人过去。

  “让两位久等了。”

  “无妨,没等多久。”说话的是位穿着蓝衫的中年人,瞧着大约四十岁上下的样子,乌眉大眼,还有两撇小胡子,气质非凡。

  方长站起来,给他介绍道:“平安,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大人。”

  难怪这人身上隐隐透出上位者的气息,想来这便是官威,只是简单的介绍,具体的官职他倒是没说,但不管大官小官,他们都须得拜见。

  赵平安也没多问,便跟姜鱼林一起朝眼前这位大人行了礼:“草民拜见王大人。”

  “免礼”

  王大人今日出来的急,也不与他多寒暄,只从怀中掏出一本《诡事怪谈》,问道:“今日来见你,不为别的事,我听方长说,这书是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