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养娃日常 第158章

作者:夜落千语 标签: 穿越重生

  “你说说你是不是傻,买房子就买房子呗!你写他名字干什么。那将来他们结婚了,你这房子还能要回来吗?”

  “我也没想要回来,那本来就是给儿子结婚用的。”隋前进皱着眉头说,“房子我看了,给他们买的九十平的,楼上可以住,楼下可以开服装店,他们小两口正好。”

  “咱家一共多少钱你不知道啊!再说了他们还没确定是不是结婚了,就算是确定了难到还能不要彩礼?你这一下子就把钱都花光了,到时彩礼怎么办?”

  “总房款将近四万五呢!我就拿了一万剩下是长江跟他三舅借的,他们小两口说了自己还,以后贷款也自己还,再说结婚还得缓两年呢!着什么急。咱家两年还能攒不下个彩礼钱?

  再说你看看这前街后院的,哪家结婚没在城里买房子,就算是不在城里买房子,那也得盖新房啊!现在盖新房没有个万八也下不来啊!

  这里外里不都一样吗?我问老三了,他说了这城里的房子以后肯定越来越贵,早买就是赚到了,再说你两个妹妹都买了门面房了,咱差哪啊!

  你知道你家老三买了几个吗?五个,连着五个一起买的,他们两口子那多精啊!能一口气买五个门面房证明什么?证明人家有眼光。”

  秦丽华一听秦盛买了五个这心里又嫉妒上了,“你能跟他比,他们两口子一年挣多少钱,估计把那条街的门买了都够用。”

  “咱比不了,咱买一个还不行啊!”

  “我没说不行,我的意思说,你就不应该写儿子名。”

  “他还钱不写他名写谁名?”

  “你别忘了你还有老二呢!”

  “老二到时再说,他当兵还没回来呢!就算回来了,处对象到结婚还能缓咱一段时间呢!

  那你啥意思,再借钱买一套门面房,不过我听说已经卖完了,我们是下手早抢了一套,要不然这一套还买不到呢!”

  说来说去秦丽霞就是埋怨房子写儿子名了,不过这话儿子回来她也没再提,因为毕竟已经这样了。

  说了能怎么样,只会让母子更生分。不过她却下定决心了,等到儿子结婚时,这彩礼肯定不多给,要不然他们就太亏了。

  不得不说隋长江和小秋因为这套门面房,感情更稳固了,因为这样骆家看到隋家的诚意,人家真是奔着结婚去的。

  而且早早的把门面房订下来了,这最大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骆小秋的弟弟明年考大学,跟李海洋是一年的,但是学习成绩没李海洋好。

  他就考个一般大学就行,不像李海洋早早订下目标,要考第二军医大学。

  自从上了高中之后李海洋基本就是拼了命的学,这半年老师找他谈了,以他的成绩有希望够够京大和华大,但是他心意已决,只考第二军医大学别的不考虑。

  为这事学校老师还往他家里打过电话。

  现在李国柱家条件那也是不错了,在山水村因为搞森林养殖那也算是数一数二了。

  接电话的是刘巧玉,她太知道儿子心思了,那是人家秦子婳的目标,他想考那去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再说郝美喜早早就说了孩子们的事他们不参与,那也就是不反对,这门亲事她满意着呢!

  所以就说尊重孩子的选择,既然家长和学生都这么说,学校那边也没办法。

  不过就算是这样李海洋也从来没松懈过。

  这两年因为郝美喜太忙,冬天他们已经没回这边了,不过那房子刘巧玉有钥匙,偶尔也去给烧烧火。

  春节前郝美喜决定回村住时,可把李小花和李小朵乐坏了。

  巧玉嫂子更是提前两天就帮着把房子烘起来了。等郝美喜他们回去时家里都烧得热乎乎的。

  郝美喜带着孩子们给巧玉嫂子送了好多东西,反正她买年货时看到好的就给巧玉嫂子也带了一份。

  还有李小花和李小朵的衣服,正是她的休闲品牌,今年她自己三个闺女都选的这个。

  当然她还不忘给李海洋带了一套,李海洋文质彬彬的过来谢谢阿姨。

  当然李海洋偷偷看秦子婳时,郝美喜也看出来,这对青梅竹马基本是定下来了,只不过谁也没说而已。

  郝美喜送这么多东西当然是原因的,因为今年寄往京市的风干野鸡野兔,巧玉嫂子一分钱也没收,怎么给都不要,所以郝美喜也只能礼尚往来了。

  杨大花那边今年都后悔猪养少了,谁知道郝美喜今年厂里能要那么多猪肉啊!她这只卖给郝美喜一头,剩下的都是秦盛从村里其他家买的。

  剩下一头腊月十几杀的,然后几个儿女哪一家都有份,杨大花现在也大方了,关键是儿女都待他们老两口不错啊!

  这都是以心换心的,就连一向仔细的秦丽华,今年都早早的把年货让隋长江给送来了。

  而且今年秦超说好,提前回来,她这当然得准备多一点了。

  秦超那边辞职的事还没跟家里说呢!刚开始说是办的停薪留职,可是教委查的紧,你留职就是在职教师,办补习班根本不行,所以秦超脆就辞职了。

  压力肯定是有,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啊!经过这半年的时间,至少补习班没赔钱。

  这对于秦超来说就已经是最好结果了,因为他这毕竟才刚刚起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他们之所以想提前点回来,是想着过完年初六就又开始补课了,他们过完年就得回去,所以今年就早点回来。

  今年杨大花可是早早的跟几个儿媳妇打好招呼了,初一周二都在家,初三再回娘家。

  今年她怎么也得把儿女们聚齐了,不得不说今年儿媳妇们还都挺给面子的,都答应下来了。

  秦丽华知道,这是她娘帮着她跟大家伙拉近关系呢!

  说来说去还是她这个当姐姐的做的不到位,一个弟媳妇都没交下,所以今年她肯定得好好表现表现了。

  今年哥几个还商量了一下,物价越来越高了,老两口的养老金也该涨了,其实去年秦盛就已经多给了。

  这次直接翻了一番每月每家给四十,这样一个月就是一百六,这真不低了。

  杨大花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的哟!立马决定给孙子孙女们涨压岁钱。

第三百零八章 小伙,过年好(1990年

  今年春节最让杨大花高兴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秦盛给老两口换彩电了。

  还是什么松下的,说是国外的牌子。

  哎哟!她总算能看见带彩的电视了,这红楼梦里面这人穿得原来这么漂亮啊!

  孩子们都围着电视看《婉君》呢!杨大花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在那抹眼泪。

  不得不说杨大花现在就是个电视迷。这彩电送来,对她来说比给她钱都强。

  秦家热热闹闹过了一个春节,今年杨大花格外大方,给孩子们的红包都是五块钱的。

  不过秦超家能亏点,他家就一个,当然郝美喜家孩子多那就多得了。

  郝美喜今年给孩子们发的都是大包,每个二十块钱,不论大小,她其实想包五十的,可是好像有点太张扬,所以二十刚刚好。

  当然各家也返回来一些红包,一般都是十块钱的,小孩子们最高兴了,一圈下来红包收了快一百了。

  别人家不知道,反正郝美喜家里让孩子们自己收着,不过等到开学买书订报就别想再从她这里要了。

  今年春节晚会也是彩色的,杨大花早早就坐在电视机前了,饺子都不包了,当然了这么多儿媳妇还有二闺女也在,就不多她一个包饺子了。

  她可得看一场彩色的春晚,这开场这喜庆啊!她高兴地像个孩子。

  今年大年三十包完饺子,郝美喜一家回自己家了。

  直接开车回去的,虽然就几步路,但是不冷啊!

  秦盛下午开车回去添了好几次煤,所以他们回去时屋里一点都不冷。

  孩子们睡里屋他们两品子睡外屋,郝美喜睡不着时对秦盛说,“这就步入九十年代了?”她怎么有点不敢相信呢!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

  秦盛笑着看着媳妇,“那你说呢!一晃十年过去了。”

  “那再过十年我们是不是就老了啊!”

  “谁说的,再过十年我们才四十多。媳妇等什么时候我们过六十了,再服老吧!在这之前都是壮年。”

  “行吧!小伙,过年好!”

  秦家的大年初二难得这么热闹,往年就是女儿女婿都回来了。

  今年所的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家了,当然热闹。

  不过今年还有个意外之客,那就是张磊竟然拎着礼物来了。

  就连秦丽霞都懵了,这可不是她让来了,在她这里她跟张磊早就断了。

  结果这家伙这是干什么,新女婿上门吗?

  秦盛没吱声,因为身边有郝美喜呢!他家媳妇说了,这事不让他多参和。

  不过张磊就算拎着东西来了,杨大花就没让他留下来,连东西都没收直接把人赶出去了。

  但这次全家算是都知道秦丽霞这边还有个追求者了,包括孩子们。

  秦丽霞这心里特不是滋味,张磊这算什么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边还和张磊藕断丝连呢!

  “姐、几位嫂子,你们那边要是有合适的就帮我介绍一下吧!”她想断得彻底点。

  “丽霞你可想好了,这事可不能冲动啊!”秦二嫂子是精明的,秦丽霞这话一看就是带着气说的。

  “我没冲动,我今年都二十九了,估计过了三十就更不好找了。我要求也不高,只要条件差不多,能让我带两个孩子就行。”

  大家谁都没说话,还是秦丽华打破这尴尬的气氛,这事就算一带而过了,后来谁也没再提。

  不过私下里秦丽萍可是找秦盛了,“三哥,我二姐这事你不能不管。”

  “你告诉我咋管,腿长在张磊身上,我也不能把人家腿绑上吧!”

  “张磊他妈那个人不行,要行我也不能这么反对。”

  “我知道,要行也不能弄到今天这步。”秦盛还能看不出来吗?张磊有个强势的妈,如果张磊更强势也行,可是他不行啊!所以这样的根本不配他妹妹。

  “这事我想办法吧!你别管了。”

  秦盛差不多想到一个办法了,不过这事他得跟媳妇商量一下,他不能私自做主啊!

  “啥意思?”晚上回去郝美喜听出来秦盛是真的想出办法了。

  “咱厂里不是大学生多吗?你找个人帮帮忙,假装跟秦丽霞谈段时间对象?假的,你放心咱不能赖上他,反正就是让张磊死心就行了。”

  “还找个大学生,你觉得张磊能信吗?”

  “那你说找啥?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呗!看不出真假的那种。”

  “那要是假戏成真了怎么办?”

  “那也算是好事吧!”

  秦盛想了一下,“那我得在咱厂好好扒拉扒拉。”

  大年初三秦盛一家五口才去了郝美喜的娘家,今年郝三哥带着媳妇儿子回来了,郝美喜的小妹也从省城回来了,郝家这边也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