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养娃日常 第211章

作者:夜落千语 标签: 穿越重生

  秦大嫂的娘家这些年过得也不错,秦大嫂干了卖店两年后就帮着娘家也弄了一个店,这几年是真不错。

  所以娘家人都对这个外嫁的姐姐挺不错的。不管是春播秋收都来帮忙。

  好在这儿秦老汉找过来了,“你没事跑这来干啥啊!”

  “我帮儿子干活啊!”杨大花这会儿看到老头算是看到主心骨了。

  “帮什么,你别捣乱就行了,跟我回去吧!”秦老汉叹了一口气,“行了老大你去干活吧!”

  “行,爹你看住了啊!”

  “我知道了。”秦老叹牵着杨大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跟大家伙打着招呼呢!

  村里知道杨大花有病的人不多,不过这次还真都看出来了。

  “哟!这老太太这是病了。”

  “没错,是糊涂了。”

  “哟!精明了一辈子,连自己儿子儿媳妇都算计着呢!”

  村里人对杨大花那是太了解了,谁家有几个老婆婆能忍心让儿子儿媳妇净身出户的。

  结果人家两口子净身出户之后不但没越过越差,而且还挣着了。

  这杨大花这后悔啊!恨不得把儿子儿媳妇挣得钱据为己有呢!

  去年还帮她孙子挣口袋呢!跟村里人也说三儿子两口子挣得钱那就是秦家的,结果今年就糊涂了。

  糊涂是不是就代表这老太太以后不会再惦记着儿子的钱了,可惜他们想错了,因为这是杨大花的一个执念。

  晚上秦大哥收拾完才想着给秦盛打个电话,这些年来好像已经习惯了,有什么事他习惯跟秦盛商量,商量完他们再跟老二打个招呼,基本上老二也没啥意见。

  秦老二这几年忙着自己的卤味生意,真是没那么多时间。

  “我看咱娘这病是越来越重了,你说咋办啊!”

  “爹要是忙不过来,不行咱就找个人。”

  “行,那我一会儿过去问问爹,不行咱就找个人,免得咱爹看不过来,这是跑地里了,要是往村外走,这可能直就走丢了。”

  秦老大过去时杨大花都睡了,秦老汉这会儿也准备睡了,听到大儿子声音忙去开门。

  “这么晚了啥事啊!”

  “我娘今天没事吧!”

  “没事、没事。”秦老汉让大儿子进屋,“这不睡了吗?估计今天没少折腾。”

  “我刚刚给老三挂了一个电话,爹,你要是忙不过来,不行我们就找个人帮忙,专门给你们做点饭啥的,你平时就看着我娘就行了。”

  “用不着,你娘还没那么严重,就是不听话,就我收拾这功夫她就跑了,我想着以后我把大门锁上,我让她出不去就行了。”

  “要不然这样,以后你俩来我家吃饭,自己就别做了,反正现在家里就我们两口子,就多做一点你们一天三顿过来吃就行。”

  因为他媳妇还得看店,所以没法过来给做饭,不然他就让媳妇过来做饭了。

  “不用、不用,越来越冷,那么麻烦干嘛!我就不让她出去就行了,她想出去我就跟着,没事没事。”

  “要不然等我这段忙完,咱再去医院看看吧!”

  秦老汉叹了一口气,“看啥啊!上次去老四那,京市大医院的大夫都给看了,这个病就这样,没特效药。以后只能越来越严重,好不了。”

  秦老汉完全没想到老了老了,他还得伺候老婆子,不过这也没办法,他这辈子也没干成什么大事,儿女的事他也没怎么管,但是老了他不能给儿女找麻烦啊!

  “你娘的事有我呢!”

  “那你也快七十的人了,别到时再把你累坏了。”

  “我要是扛不住我就告诉你了。”

  秦老大点点头,看着他熟睡的娘叹了一口气,“我和老三这段都忙着秋收,等我们忙完了,我们再商量怎么办。”

  “哎呀!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累一天了,你回睡吧!我这没事,有事我再去找你。”

  秦老汉送走了大儿子看着打起呼噜的老伴,看来他还真得好好合计合计以后的事了。

  秦盛这边和大哥通完电话,还真是认真考虑了一下这件事。

  这时候的养老机构还不成熟,而且农村还真是没有这里有这么多儿子的把老人送养老院的,所以找个保姆什么的,应该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想到办法了

  郝美喜知道这些天秦盛为什么担心,“这事你最好还是先听你爹的,毕竟家里突然多出一个陌生人是挺不方便的。”

  “我在想要不要找个邻居什么的帮忙,找个四五十岁干净利索的,就给做一天三顿饭就行。”

  郝美喜笑了,“就你娘那个小心眼,你突然找来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帮着做饭,估计你爹就要遭殃了。”

  秦盛叹了一口气,“她要是能争风吃醋,这脑子是不是还动一动啊!”

  “那你不担心她冠心病犯了啊!”

  别说这还真是个问题,就杨大花那样的,一生气冠心病再犯了,那这个保姆找的还真是更麻烦了,还不如现在这样,让秦老汉自己照顾了。

  “这样吧!我给她安排点活,她应该就不会往外跑了。”

  “啥活啊?”

  “剪线头啊!专门为老太太弄二百件衣服,让她在家慢慢剪,多弄点线头,一件衣服就得找半天的,就告诉她这批活是出口的,线头剪的要仔细,一件还是三分钱,到时你让长江给送去就行了。而且这衣服是限量的,一天就让剪一百件,一次给两天的量,多了没有。”

  “那你上哪天天弄二百件衣服去啊!”

  “就这二百件来回轱辘呗,剪完就再上一遍线呗!别忘我了是干啥的。”

  “会不会耽误工厂的事啊!”

  “没事就让新来的缝纫工练手。”这个对于郝美喜来说太简单了。

  于是第二天隋长江就拿过去二百件,线头特多的衣服,好像不止衣服,反正是各种衣服裤子都有,布料看上去也不怎么新。

  “这是啥啊?”

  “那啥,工厂做了一批出口衣服,剪线头的活又来了,我妈让我问你有没有时间剪线头,这活儿要求的细仔,还是三分钱一件,但是一个线头都不能漏剪,一天一百件,这是两天的量。”

  “这肯定没问题,这二百件我两天就能剪出来。”杨大花觉得这一点问题也没有。

  “两天后我带回去检查,如果剪的不好人家就不用了,所以这一百件你得好好剪。”

  杨大花点点头,两天六块钱也不少,总比一分钱不挣强吧!

  于是一天三块钱就成功的把杨大花留在家里了。

  不过杨大花一边剪线头一边骂,因为这次的线头是真的太多了,难怪要求会高。

  秦老汉在一边偷笑,还被老太太骂了好几句,就因为这点线头,杨大花又神气上了。

  她认为这个家以后又靠她撑着了,一天三块钱,一个月可是将近一百块钱啊!那真是不少了。要知道她都将近七十的人了,一个月挣这些她知足了。

  于是秦老汉就在家给做菜,照顾杨大花,杨大花戴上老花镜就认认真真剪线头。

  秦老大去时,杨大花还跟儿子炫耀呢!

  “你看看你爹,一天到晚做个饭还高兴,我可是挣钱呢!一个月小一百块钱呢!有这一百块钱能买多少肉啊!”

  “娘,你想吃肉,我明天上城给你买去。”

  “不用,等哪天没事我拿到钱了,我去买,然后包饺子给你们吃。”

  秦老大哪敢吃她饭饺子啊!那还不得齁死啊!

  反正这件事算是暂时解决了,至于一个月一百块钱,实在不行就分担养老金里呗,就等于他们哥四个一个月再多给老人二十五,要不然找个保姆也得花钱啊!

  这件事解决了,哥几个算是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秦盛那边忙到十一月初基本上就开始收尾了,至于收尾的工作就交给郝四哥了。

  隋长江这边是没事就跟着郝四叔跑,如果摄像老师那边有活了他就去跟着忙,别说这婚礼摄像刚刚兴起,这活还真挺忙的,尤其是秋收之后,农村这边大多的婚礼是在秋收之后办,所以还真挺忙。

  隋长江应该算是挺聪明的,之前读书的时候是没好好学,所以他要真用心了,学东西还是挺快的。

  跟了师父一个月学的也差不多,不过他还是想着再跟师父多学学。

  摄像师人不错,教得很用心,毕竟他在电视台有点小名气,所以活还是挺多的。

  “要不然你也买一台吧!我陪你去买,帮你挑个机器。我这边有时好日子能接好几个活呢!到时我接多了就给你。”

  “师父,我还是跟着你做助手吧!再多练练。”

  “没事,这活自己独立干几次就行了,这阵秋收忙完,估计春节前也能忙一阵,春节前结婚的也不少。

  听我的,过几天哪个周末没活,我陪你去省城买摄相机,照相机你最好也买了,这样的话照相摄相的活你就全包了,到时你自己要干活配个会相照的助理就行了。”

  “行,那我听师父的。”隋长江觉得早点买早点熟悉也行,毕竟他现在只是拿着师父的机器熟悉,等到自己买回来,就可以随时学习了。

  隋长江回家跟媳妇商量了一下,这事还真行,那就把相机和摄像机都买了,到时如果真有婚礼摄像的活就找个会照相的跟着一起。

  而且照相这个比摄像好学多了,顶多就是多浪费两个胶卷呗!再说他也得多练习啊!

  相机他们也想买个专业点的,就像秦婷他们手里的那种,拍出来的效果比“傻瓜”相机要好的多。

  “这个助手你想想能找谁?”

  “我老叔家弟弟初中毕业没啥事,在家呆好几年了,实在不行就找他呗!每次给二十块钱,应该没问题。”隋家还有不少亲戚呢!

  现在看来也就他们家日子过得还行,当然他们家主要是跟着三舅沾光了。

  “这个你看着办吧!实在不行就培养一个透溜点的。”

  “透溜点的学会就跑了。”隋长江当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呢!

  小秋想想也是,之前她这里的那个服务员就是干得挺好的,突然就辞职了,后来自己在市场开店了,也是专卖她这种休闲服,比她的价格还低,至少人家费用没她这边大啊!

  别说还真是挺影响她这边生意的。但是她能有什么办法,生意大家做,难到只许你做生意不许别人做生意。

第四百章 良心给掰正了

  隋长江要去省城,提前跟郝美喜和秦盛打了招呼的,问他们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

  “要去买摄像机了?”秦盛笑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