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养娃日常 第314章

作者:夜落千语 标签: 穿越重生

  秦盛知道李国柱是早就有这种想法了,但是另一家不知道因为他们那一套有三家。

  还有他们后边儿的邻居都得提前打招呼,因为在农村盖房子还是有讲究的。

  前面的房子不能比后面的高,否则的话,对后面人家的各种运势影响不好。

  “两位大叔,我在镇上倒是有个小二楼,不过时间也挺长的了,如果你们想住,我明年翻 修一下。”

  “我说秦盛,你们两口子这房子没少弄啊!跟大叔说,你们俩现在手里有多少套房子?”

  秦盛笑了,“这个我可算不出来,您别说还真是挺多的,我们俩这些年挣点钱就买房子了,想着将来不知道孩子们在哪读书就业,就先把房子买子。”

  “你看这两口子这精神头就是不一样,你说你俩这样当年怎么还能被你妈欺负成那样呢!”

  秦盛笑了,“就因为是我妈,所以我们能怎么样?”

  老邱叹了一口气说,“没错,这个说的还真没错,这辈子最割不断的就是亲情。”

  “谁能割得断啊!就算他们对你再不好,那也是父母啊!秦盛这么做对。”邱师母特别赞同秦盛两口子这一点,这才是干大事的人。

  因为今年他们老两口回来过年,所以今年的风干野味他们都没让寄。这回来吃现成的多好啊!

  他们回村里时正好是傍晚,秦盛已经给巧玉嫂子打过电话了,今晚的饭菜就拜托给巧玉嫂子了,他们进门时这屋里就飘着香味呢!馋的两个老头直喊饿了。

  李国柱也过来帮忙,要知道这么大的领导他可是只在电视上见过。

  不过秦盛可是提前给他们打过招呼了,这事可别在外面宣传,老领导要低调不想惊动别人,要知道这么大的领导,弄不好县领导省领导都得过来,那就真是打扰老领导的兴致了。

  秦盛给两位大叔大婶介绍了他的亲家,巧玉嫂子本来做完饭想回自己家的,因为见到这么大的官她紧张啊!

  不过大叔大婶都没让她走,最后还是留下来一起吃的。

  两位大叔二十年没回来了,这回来别提多亲切了,不过这村里的变化也实在是大。

  “不瞒你们说,要是我们老哥俩自己回来,估计什么也找不到。明天、明天咱俩找找牛棚,看看能不能找到地方。”

  “村里的老槐树还在,看到老槐树或许你们能想起来。”

  “是嘛!老槐树还在啊!那明天得去看看。”

  “大叔,别急着看老槐树,尝尝在家乡的口味,这可比我媳妇做的正宗多了。”

  “你别说我闻着都香。”

  老哥俩想起当年秦盛打山鸡打兔子给他们那会儿了,“我们也就是借着秦盛的光能吃到肉,要不然就天天玉米面疙瘩汤,就那一天能吃两顿就不错了。”

  “这还是后期好点了,老支叔经常救济咱俩呢!对了,老支书还在吗?”

  秦盛摇摇头,“前几年身体不好,早早的都就走了,现在咱村的支书是他儿子,大家伙都对他们父子都挺赞成的。”

  高大叔叹了一口气说,“哎呀!好人啊!”

  “老支书当年也念着您,不过说了不想给你添麻烦。”

  “说真话,这些年来我也没帮过村里什么,因为我相信有老支书的带领,咱们村肯定能富起来的。”

  “是那几年老支书真的是带着咱们村硬干的,你们进村的那条柏油路,之前是黄土路,后来老支书带着我们修了水泥路,这是后来市政给铺的柏油路。

  我们之前就靠着自己修的水泥路,把咱们种的东西都卖出去了。”

  李国柱在村里时间长,把这些年村里的发展和变化都介绍了一遍。

  两位大叔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要说得有个好领导呢!看来老支书的儿子现在干的也不错。”

  “你啊!走到哪都忘不了你的职责。”高大婶笑着说老伴,“你可别忘了,你现在都退了。”

  “那是,如果不退我还回不来呢!今年先这样,明年春天咱再来一趟,我到时好好看看这青山绿水的。”

  “咱俩一起来。”老邱忙说,生怕把他忘了。

  “那正好,我那山上准备搞特色农场,这个秦盛两年前就跟我说过,我当时还没当回事,这次我去县里别的山上,看到人家搞那个叫啥?”

  “农家乐!”秦盛提醒到。

  “对,农家乐。我准备也把我这山好好开发开发,我这山上什么都有,肯定能吸引城里人过来玩。”

  高大叔和邱大叔听了直点头,“这个想法不错,我们给你捧场。”

  “您二老能来,我这就蓬荜生辉了。”

  “不但我们来,我们到时还带孩子们过来,他们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这些,我那个孙子五谷不分啊!”

  “别说你孙子了,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分清五谷的。”

  大家伙点点头,这还真是真实情况,“所以就应该让他们多来乡下看一看,看看他们每天吃的用的都是怎么种出来的。”

  “那咱们说好了,春天咱们过来,实在不行夏天过来,等孩子们放假了一起过来,这次我们自己过来就行了,秦盛忙不用他带了,我记得路了。”

  “看看,到时我如果真回不来,我这房子的钥匙巧玉嫂子有,到时把屋子收拾一下,你们在这住就行了。”

  “这我们可不客气了,这里到时就是我们的大本营了。”两位大叔笑着说。

第五百八十七章 还是好人多

  第二天一大早,两位大叔就穿得厚厚的去找老槐树了,说什么也不用秦盛陪着,两位大叔把自己捂得可严实了,一般人肯定认不出他们来。

  地方他们是找到了,不过早就盖上新房子了,两个老头背着手又回来了。

  两位大婶真是怕他们冻着,“你说这大冷的天,你们一大早出去,也不怕冷。”

  “冷啥啊!当年比这还冷,我们连件御寒的棉衣都没有。”老高感叹着说。

  “那也不看看你们多大岁数。”

  “我看这村里还有不少家养猪的呢!让秦盛给咱们订头猪,钱我出。咱到时好好热闹热闹。”

  “高大叔这个想法跟我一样,我昨天已经让我亲家去办了,哪天想杀光猪哪天牵过来,不然在我这非饿瘦了不可。”

  秦盛这院里连个猪圈都没有,因为盖房子时他就知道他们两口子没时间养猪。

  “怎么也要等你媳妇和孩子们回来啊!”

  “那他们得二十六七了,要不然咱早点,然后把肉冻上,这大冬天的肉能冻住。”

  “没事、没事,就等他们,到时咱请村里人来吃猪肉,我就是想让大家伙热闹热闹,说真话你们村的人善良啊!我们在这里你们也没几个给我们脸子看,顶多就是不敢跟我们说话啥的,没啥大奸大恶的人。”

  秦盛笑了,“那是因为老支书护着你们,他们也不敢对你们怎么样啊!坏人肯定有,但是还是好人多。”

  “就冲这个好人多,我也请大家伙吃猪肉,这头猪钱必须我出啊!你别跟我抢。”

  “那不行,你就当是我养的猪就行了,再说我还差你这头猪钱啊!”

  “我告诉你秦盛,这是纪律,听我的。”高大叔严肃地说。

  秦盛看出来高大叔认真了,忙笑着说,“行,听你的,这头猪算你买的还不行吗?”

  “这还差不多。”老高知道秦盛这是想还人情人,但是他哪能什么都让秦盛出钱呢!

  秦盛打电话给郝美喜,告诉媳妇,高大叔非要等她们都回来了才请全村一起吃猪肉,就是想好好热闹热闹。

  郝美喜一听这怎么也得早点回来吧!于是决定小年的时候跟小女儿先回去,至于大女儿和女婿怎么也要等到二十**。

  这些天老高和老邱还真没闲着,先去看了秦老汉,比起来他们肯定是比秦老汉小几岁的,但也只是几岁而已。

  这真是把秦老汉给吓到了,那可是大领导啊!竟然亲自来看他,他算个什么啊!一辈子老农民,不过高大叔说了,他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秦老汉真是惭愧啊!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估计就是三儿子了。儿子儿媳妇能有今天全靠的是他们自己,他现在不给拖后腿就已经很好了。

  “老哥啊!当年的事都过去了,这都二十年了,咱得往前看。再说你这儿子什么样你自己心里最有数对吧!”

  秦老汉点点头,“儿子都是好儿子,是我这个当爹的不好啊!”

  “唉!不能这么说,往前看往前看。看你这身子骨不错,有时间去京市我请你喝酒。”

  秦老汉受宠若惊地点点头,“有机会一定去。”

  这么大的领导请他喝酒,他能不受宠若惊嘛!

  秦盛买了一头将近三百斤的大猪,提前就跟大哥打过招呼了,今年不让他们买猪肉了。

  要知道这么大的猪,除了请全村吃猪肉,剩下的他们根本吃不完。

  腊月二十四,老高请大家伙吃猪肉,其实这些天村里真是有不少知道老高来了,但是老高说了让低调,所以大家伙也没敢声张。

  但是这一天,全村老少都来了,村里现在也有餐厅了,怕大家伙冷,秦盛就干脆把席面干脆摆在餐厅了,秦盛特意从镇上找了一个厉害的大厨。

  一共放了六十桌呢!这么大的首长请他们全村吃饭,这要说出去都没人敢信。

  这消息传得也快,席还没散呢镇领导开着车就来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大的首长能来他们镇啊!

  “哎哟!我说要低调嘛!你们来吃杀猪菜我欢迎,要是干别的我可不欢迎啊!”老高严肃起来还是挺唬人了,别忘了他可是多高级别的首长,就是他不严肃别人都怕他。

  “我们,我们来吃猪肉,我们是闻着味来的。”镇领导敢说什么,什么也不敢说。

  “我告诉你们啊!这事就在你们这打住,我可是回来过年了,我可不是什么微服私访的,再说了我都退了,不管事了,你们就让我好好过个年。”

  “首长您放心,就到我们这就打住,保证让您在这好好过个年。”

  “这就对了,老了,喜欢清静。”

  镇上领导也不敢说什么啊!这可是首长,那是他们普通人能见到的吗?老首长怀旧回来他们当初被下放的地方看看,特意请全村人吃杀猪菜也是念着当年村里人对他的好。

  几个领导商量下,这事就别往上报了,万一首长再生气了就不好了。还是让老首长好好过个年吧!

  “老首长,您看您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们欢迎您过完年到我们镇上指导工作。”

  “我都退了还指导啥工作啊!不用、不用,过完年我就走了,你们谁也不用送,我怎么来就怎么走,低调知道吗?”

  “知道、知道。”既然大家伙都来了,杀猪菜当然要吃了。

  再看秦盛和郝美喜在这边张罗着,也难怪人家事业能干这么大,原来背后有这么一个高人啊!

  也就他们眼拙,好在这些年来也没敢给郝美喜和秦盛小鞋穿,要不然真是不好收场啊!

  杀猪菜吃完了,这年也就到了。

  今年秦李两家一起过春节,巧玉嫂子的手艺那自是不必说。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炸丸子,二十八包包子,二十九蒸馒头,哪天都热热闹闹的。连两位大婶也觉得还是农村过年气氛好。

  这期间两位大叔的儿女还来电话,问他们真不回去过年了。

  “不回去不回去,我们在这都好着呢!”

  “就是,我们准备明年还回来过年。”两位大叔明显已经留连忘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