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25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其实不怪荆姐没想到,而是许多惠民政策大多数人是注意不到的。

  毕竟很多人觉得朝廷衙门离他们太远了,就算有些好政策,他们也没有渠道知晓。

  但纪彬不同,纪彬就喜欢扒文书漏洞,就爱扒扒律法看看条例。

  更别说谢阁老还在身边,很多文书可都是经他手才出来的。

  当然了,虽说刺绣坊在南军国的律法里也属于农,也不需要多交税。

  可他每个月还是按商税交钱给邑伊县的县衙。

  这也算他跟县衙知县,主簿的默契了。

  那边知道他不用交,他也晓得不用交,可多交是好事,也就一直这么默契下去。

  不过邑伊县这边,是他愿意主动交钱。

  跟春安城那种完全不同。

  所以纪彬拿出的态度也完全不同。

  都说做生意的人要长几十个心眼,这可一点都没错。

  什么利润可以让,什么利润不能让,全都是有说法的。

  等送走荆姐,纪彬知道这事差不多定下。

  但也跟荆高庄那边约好,新条例实行以来第一次送货物,纪彬跟荆姐都要跟着押车,不管发生什么,他们当东家的,都要心里有数。

  不过纪彬看看引娘,他准备带引娘一起去瞧瞧。

  到时候也观察一下,春安城那边到底怎么个收费法。

  现在是七月十号,等到二十号的时候,荆高庄跟纪滦村的货物一起运往春安城看看情况。

  也为整个邑伊县的商户们探探路。

  这消息迅速传出,不少人都等着纪彬这边的消息。

  不知不觉中,邑伊县的商户似乎都拿纪彬当主心骨,总觉得跟着他做事总没错。

  而且这件事一出,就算不认识纪彬的人去找他拿主意,他也是诚心帮忙,对人对事不说热心,但绝对不冷漠。

  如此性格好品格好的人,谁会不敬佩呢。

  再说了,纪彬这次表现出来的淡定从容,都看了不心生震动。

  瞧瞧人家,还没十九的青年人,如此气度不凡,谁不夸呢。

  反而是深花坡里养着花的谢阁老听到村里人这么夸纪彬,笑着说了句:“杀鸡焉用牛刀。”

  这话大多数人听不懂。

  唯有在谢阁老身边认真识字的刘冬好像明白什么。

  这位老者的意思难道是,纪东家特别特别厉害,这种小事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但刘冬在老者面前是有些敬畏的,根本不敢多言。

  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位老者非常不同。

  在谢阁老眼里,纪彬的才能远不止于此,虽说春安城新刺史韦宏的手段脏了些,但不是不能应对。

  对纪彬来说只是麻烦些,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整个邑伊县的人都如此信任他,还是让谢阁老心里感慨。

  自己十八十九的时候好像刚考中榜眼?也没纪彬这样稳重啊。

  在纪彬的带动下,还有王知县暗中支持下,整个邑伊县已经恢复正常。

  其中王知县还知道了一件“趣事”。

  那就是跟他一样都是知县,今年却调到春安城当官的同僚,如今的日子可不好过。

  不是每个长官都如谭刺史那样好说话,他们在春安城当官,却不如当知县的时候自在。

  再说那个新长官韦宏是个不着调的,又贪婪的,他们为了打点韦宏身边的小吏们就出了不少血。

  如今看来自己留在邑伊县反而是好事。

  至少自在啊。

  越是这样,王知县就越珍惜现在的日子,对治下商户百姓更好了些,如今也有些清名在外,在整个宿勤郡官场上都有些名号。

  也因为这个清名,所以想动他的人也要考虑清楚,是不是真的不要名声了。

  王知县深知上面的想法,既不讨好,也不疏远,管好自家邑伊县就行。

  这也是邑伊县恢复很快的原因之一。

  至于纪彬暗中过来说的,兰阿巷子有作坊想搬至邑伊县?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搬,只要搬,那就欢迎。

  当然这事要慢慢来,不是说搬来就搬来,王知县反正是不急的,反正纪彬家的仓库还有货啊。

  春安城突然收出入城费的事算是暂时不着急,等到七月二十那会,纪彬送货的时候看看情况再说。

  还有春安城的杂货店分店,也要重新安排一下,那边突然少了很多事,估计现在还不适应。

  但那个店纪彬也不准备撤,就算暂时没事情做也无所谓,正好给伙计们放个假,想回家的还能回家探亲。

  只能说纪彬的乐观精神,都能感染一批人。

  不过感谢纪彬的,自然还是整个邑伊县,包括盘临县的货郎们。

  如果不是东家未雨绸缪,那他们手里的东西都要涨价,一件东西涨价还好,要是全都涨,那东西就卖不好了。

  当初纪彬他们反抗李老二,不就是因为涨价的事了。

  可有纪彬这个定海神针在,他们刚开始恐慌,然后恐慌就结束了。

  这让人如何不感激。

  反正出入城费的事可以暂时放下。

  另一边在詹明,纪老爹,引娘的协作中,棉花终于收获结束,当然还有焦十一跟焦十五帮忙。

  虽然纪老爹马上要安排人继续收麦子吧,但这边终于收完了啊!

  今年的棉花产量比去年高了些,毕竟焦十一跟焦十五都在,今年也更有经验了,差不多一亩能收获两百斤籽棉,皮棉的话还要等剥籽之后再称重。

  但按照焦十一的预估来说,今年纪彬这四百亩田地,应该有十二万斤籽棉,可以售卖的皮棉约莫是四万两千斤左右。

  籽棉比去年多了一两万斤呢。

  同样的地,但不同的经验,伺候出来的产量肯定不同。

  比如隔壁黄夫人家的三百亩棉花地,亩产也只在两百斤左右,一亩都低了五十斤,可见其中差别。

  没办法,谁让他这两个焦家人呢。

  他们两个手里还汇集了整个南军国焦家人的种棉资料,肯定能摸索出更多东西。

  这些资料经过他们手,又被纪彬秘密送到谢阁老那边。

  谢阁老不愧是曾经的榜眼,他编书的专业度,可比纪彬强太多,但谢阁老完全按照纪彬设想的来做,可以说非常尊重纪彬的想法了。

  按照谢阁老预估,这本事无巨细的种棉书会在十一月正式完成。

  此书一出,就是天下百姓的福音。

  没错,谢阁老给了这本书如此高的评价。

  毕竟棉花一出,御寒能力大大增加,就算是为了打仗,那也是好的。

  这么好的东西,又有这么好的书。

  不出十年,说不定南军国各地都能看到棉花。

  这难道不是天下百姓之喜?

  暂时抛开这些事。

  整个邑伊县都在为收获棉花的高兴。

  别忘了,当初纪彬家可是卖出了七万斤的棉花种子,足够两万八千亩荒地种的。

  按最低的产量来说,也能产出百万斤棉花,足够整个邑伊县用,还能多出来。

  毕竟现在用棉的手法比较粗糙,各家各户是用不了多少的。

  反正不知道南军国其他地方怎么样,他们邑伊县沉浸在棉花的海洋里。

  想必只要没有外来人干涉,他们邑伊县的棉价会低到让百姓们泪目。

  但各家到底怎么用,怎么卖,其实心里是没底的。

  也不知道从谁开始,又去登纪彬家的门了。

  好像是先从黄夫人家?

  黄夫人过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跟纪彬商议一下棉价,第二个是问问纪彬,今年还会不会把棉花卖到江南那边,如果卖的话,她家的棉花能不能捎带过去。

  黄夫人还说,她家可以给到两成利润。

  这未免也太上道了。

  引娘都私下跟纪彬讲:“黄夫人也太厉害了,而且变脸好快。”

  纪彬笑:“做生意的大多如此,不用在意他们。”

  引娘反而看看纪彬,认真道:“纪大哥就不是这样。”

  见引娘说得可爱,纪彬故意逗她:“我是什么样?”

  “纪大哥人很好。”引娘刚说完,纪彬立刻捂住她的嘴,小声嘀咕,“怎么还发好人卡。”

  好人卡?

  引娘更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

  纪彬清咳:“就是说,如果想拒绝一个人表白,但又没有好的借口,就会说,你是个好人,可我们不合适。”

  说完之后,引娘脸颊瞬间烧红:“不会。”

  纪彬已经拿起纸笔,随口道:“什么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