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299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不过它俩也聪明,唯独不去吓谢阁老,很通人性。

  纪彬他们回来,天色已经晚了,房间里的炭火已经被粗使婢女提前烧起来,一进来就暖和得很。

  只是引娘刚去了披风,手指顿了顿,如今一回到这,就会想到某些让人害臊的事。

  她这边愣了下,却已经被纪彬看在眼里,顺手接过披风,低声道:“娘子在想什么。”

  娘子脖颈这么红,一看就是想到什么事情。

  “没想什么。”引娘扯了扯披风,她要自己放东西。

  谁料纪彬并不撒手,反而接力把人卷到怀里,笑着道:“今日是不是还没试,昨日熟练些了,再试试吧,好不好。”

  这话声音越来越低,直到吞咽在唇齿之间,让有些羞人的声音变得湿润。

  嫣红的耳垂随着珍珠耳坠轻轻摆动,比烛光的火焰还要热烈。

  引娘闭上眼,下意识攀附在纪彬身上。

  一连练习了好几天,怎么还要练啊,他明明已经很熟练了吧。

  纪彬似乎知道她的想法,把她轻轻放到在床上,吮吸脖颈娇嫩的肌肤,低笑道:“还不够熟,要让娘子主动才行。”

  主动?

  引娘脑袋有些晕,这怎么主动啊。

第99章

  永义十七年正月十六。

  纪彬坐在王知县家中,听着他不敢置信的语气。

  王知县忍不住又说一遍:“竟然把我调到江南管农务,竟然是这样的好差事?”

  要知道去年的时候,他做梦都想被调走,不是邑伊县不好,而是当了四五年的县令,也该挪挪位子,七品官他真的当够了。

  可后来春安城出乱子,换刺史,他这事也就没成功,本以为又是两年任期,谁知道今年还没过十五,朝廷命令就下来,他缓了两天就去喊纪彬过来说话。

  他去扬州府当个农务从事中郎,虽说是个五品官,但手里是有实权的。

  而且江南什么地方,那才是肥差,若是他在那边做出点成绩,到汴京指日可待。

  汴京啊,是所有官员最想去的地方。

  几乎是毕生梦想。

  好事怎么来得这么快啊。

  王知县笑着道:“本官只觉得若不是你把棉花差事办得好,就不会有今天这么一遭,思来想去能被上面注意到的,肯定是全国棉花都被那位控制,唯独我们避开了。”

  “纪彬,你让我说什么好。”

  “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财神啊,我看你是福神还差不多。”

  在座的还有王知县的两个幕僚,也就是师爷。

  再有就是正副捕头。

  其中副捕头柴尺也看着纪彬笑。

  怎么说呢,王知县升官对他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正捕头会跟着王知县走。

  正捕头跟着知县一走,那下任正捕头?

  柴尺觉得,自己的职位就是坐着大雁往前飞,速度简直太快了。

  至于王知县的自己人,自然更是高兴。

  知县走得更远,他们也跟着收益,都是一脉相承的。

  纪彬只是听他们说,不是搭下话,完全是个捧哏,毕竟他们的兴奋纪彬可以理解。

  升官发财这种事,谁会不高兴。

  等王知县说了会,轻咳道:“我既然要走,以后却不能庇护你,你若是有什么要求,可在二月之前同我讲。”

  这才是王知县让纪彬来的目的。

  大意就是,趁我还在这里的现管,有什么为难事快些说出来,他趁机给办好了。

  纪彬却笑:“旁的也没什么事,您高升才值得恭喜,其他都是小事情。”

  纪彬确实没什么要办的。

  而且王知县方才讲,他是因为邑伊县的棉花价格稳定才升官,这话对也不对。

  对的是,确实有这层原因。

  不对的则是,王知县还不知道他治下百姓做了种棉书送过去,估计这个奖励还没送来。

  等种棉书的奖励送到,再说报答他的事吧。

  要说以前的王知县看向纪彬,还觉得他是个聪明人,如今却有些想仰视的感觉。

  而且这种感觉还是不由自主的,就很奇怪。

  不管怎么样,王知县真的高兴,家里人已经在收拾行装。

  等到新知府一上任,他就离开。

  还对纪彬说了,只要他在他走之前,有什么事都可以找自己。

  纪彬再三谢过,这才从王知县家离开。

  不知道接下来要来做官的人是谁,但不管是谁,只要不蠢笨的,都不会为难他这个纳税大户。

  所以纪彬对以后的事情并不担心。

  这次来邑伊县为的不止是王知县这事,还有年初六说过的新铺子。

  因为开新铺子,又要把林博林豪分别调走,他们这店里还要重新招人,只是这招人全交给周掌柜跟留下来的李栋。

  他过去走走过场就行。

  谁知道刚到杂货店,就被排长的队震惊了。

  再一听,全都是来应聘的。

  其中甚至有两个童生,一个秀才。

  这怎么回事的,学历突然卷起来了?

  纪彬从后门进去,躲开前面人的视线,却没躲开过来拿货的货郎们。

  因为这边还没招到人,林博林豪此时还在招呼这货郎们拿东西。

  见纪彬一到,不少人都在热切打招呼。

  不过看着空荡荡的仓库,有些货郎们已经有些发愁了,直接问纪彬道:“东家,咱们几个仓库都要空了,到三月份,基本就要没货了吧。”

  纪彬也看了看,笑道:“嗯,到三月份就会卖完。”

  “大家放心,新一批很快就送过来,而且还是老价钱。”

  要是别人这么说,那他们肯定不信,但这是纪彬啊,不得不信好吧!

  大家安心等消息就好!

  纪彬又跟大家聊了聊,发现邑伊县最近也很太平,那就放心了。

  再想想隔壁的兴华府,只能说差了一段路程,情况就天差地别,很难说没有王知县的功劳。

  他这么一走,估计很多百姓都会舍不得。

  不过纪彬也没把这个消息提前说出去,总要让大家自己发现才行。

  见这边招人招得火热,纪彬直接骑马回了纪滦村,走之前给周掌柜留了个字条。

  他都没发现,自己走的时候,不少人都在看他。

  不少人眼里都是一个意思。

  这就是传说中的纪彬啊!

  竟然这么年轻,这么俊朗?

  真是不可思议。

  至于纪彬留的字条,是托周掌柜给准备去纪滦村找他的商户们说一声。

  想办商会的事他知道了,但要缓缓,至少现在还不行。

  年前那会,很多商户跟棉农都找到纪彬家中,就是想办商会。

  在春安城的时候就说过,各行各业都有商会,只是大小的区分,城市越大,商业越发达,分的行业就越细致。

  像邑伊县这种,却是没有商会的。

  前几年邑伊县的店铺只有四五家,几个老板凑一起说说话都嫌会冷场。

  如今大大小小也有二十几家了,也该办起商会。

  就像去年棉花联合起来,又或者出入城费那种突发情况,都能有个应对。

  去年棉花的事结束,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个会长!必须是纪彬来做!

  只有他是最合适的!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能把生意发展得这么好,能雇佣那么多人。

  还盖了个大宅子。

  放眼邑伊县,还有比纪彬更合适的吗?

  谁能说出第二个名字啊。

  再说当时棉花的事多凶险,大家都是知道的,连禹王都因为这个事倒台,可纪彬呢?

  纪彬做到了全国独一份!

  宿勤郡其他地方都有棉农被抓押送汴京。

  可唯独邑伊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