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制造1980 第181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励志人生 现代架空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一场本来是想在夏国人面前展现安全性的碰撞测试,敲开了美丽国的大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长城出了名,随后而来的就是国际市场。

  不进失去好机会,进则太匆忙。

  好歹何熙这是稳住了,要知道,从1984年开始,国际各大汽车公司开始和夏国合作,生产合资车,国内市场开始争霸。而长城开始外销,是否能打开市场是否站住脚,也是何熙需要关心的事情。

  不过好在,何熙摸着石头过河,终于在此之前,将这事儿解决了。

  现在何熙要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将其他国产车品牌带起来,共同筑坝。国外市场则着重开发中东市场,站稳脚跟再说。

  所以何熙就想到了越野车,这本来应该是后面两年的事儿,但现在是个好时机。

  一是几年后,国内将会有一批人富起来,他们需要长期东奔西跑,越野车是好选择。二是因为中东的客户喜欢动力强的车,越野车是他们的最爱,所以提前安排下去。

  当时何熙设计整车的时候,是聘请了高卢鸡国的设计师帮忙设计,后来何熙在京大和清大资助了六名学生去国外大学就读于汽车设计专业,因为找的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今年已经有人毕业,何熙将他们直接安排进了高卢鸡国那家跟他们合作的设计公司。

  当然,这个计划花费了何熙不少钱,不过这是值得的,十年八年后,这百十人就会成为夏国汽车设计的中流砥柱,那会儿,他们的汽车就有了自己的设计师了。

  但现在,何熙只能跟其中一位叫徐娜的联系了一下,她是京大的学生,非常稳重,平日里除了实习外,还担任两边联络的任务。

  何熙就把越野车的想法告诉了徐娜,徐娜立刻应了:“我会和设计师沟通一下,您放心吧。”

  等着挂了电话,孟爱华就问她:“美丽国那边怎么办?”

  何熙就说:“等年后拒绝吧。我们产量不足,也不急于盲目扩大,目前中东这边量少价高又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用这段时间,先把国内稳定一下。”

  孟爱华点点头:“我明白了。不过恐怕是得罪他们了。”

  何熙倒是不知可否:“第一次就得罪了,这次他们不过是因为瞧着问询的人多,所以有利可图才要谈合作的。但他们骨子里的傲慢和偏见不会少的,对夏国有意识的打压也不会少的,我其实压根就不想谈,这会儿的我们太弱势了。

  可我没办法,他们在中东能量很大,如果我直接拒绝了,他们就会问为什么,知道后谁知道会不会破坏我们和中东那边的合作。”

  “做生意诚信为本,可对他们只能战术。”

  孟爱华点点头:“我明白的。我现在好期待法希尔说的那场盛大的推出仪式,我们真的可以去吗?”

  何熙点点头:“当然,这种盛况,必须得去。”

  这年的春节是2月1号,将中东的客人送走后,已经到了年根,这会儿还没有过年七天假的说法,国营厂都是大年三十放一天,再说生产任务又紧,李仲国的建议就是跟着国营厂学,就一天就行了。

  不过何熙坚持给大家放了。

  大年三十和初一除了值班人员全部放假,其他时间是错开上班,保证每个人过年能歇上五天。

  本来何熙想让大家歇够七天的,结果李仲国找她:“五天都舍不得,七天他们肯定不愿意。一是放不下活没干完,二是工资少啊,他们不愿意的。”

  所以何熙这七天假愣是没放出去。

  不过她也休够七天,大年二十八,伍永城就开车带着何熙从京城回青阳县,何熙的意思是,将她放到青阳县后,伍永城就放假了。

  现在李家会开车的人多,李家三兄弟都有证,家里也有车,伍永城一年到头跟着她在外奔波,让他好好陪家人过个节。

  结果临出发,却受到了鲁大华的电话。

  鲁大华急匆匆地问:“何总,我这里有大问题,我这边实在是处理不了,你能给我出个主意吗。”

  何熙超惊讶,鲁大华绝对是那种看起来言语不多,但心里主意极正的人,有想法有干劲不怕吃苦也肯冒险,他处理不了的事儿,那就不是小事儿。

  何熙就问:“什么事?”

  鲁大华这才说:“咱们上次见面,不是说我们这边可以售卖汽车装配生产线了吗?还有压力机。我就把这事儿给放出去话了,我知道大家都想换设备,可我没想到,要的人这么多。”

  “他们一听说,有的打了电话,有的直接坐火车跑我这里来了,目前我这边已经聚集了二十来家厂子的厂长,问题是,我们估量了一下,一年就能生产四套生产线,根本不可能供得上啊。”

  “但现在他们谁也不肯退。这事儿是真怪我,没考虑好就发了消息,但是现在没办法解决,你能帮帮忙吗?”

  这事儿其实说怪鲁大华,也怪不着他。

  谁家有了产品要销售了,不宣传宣传,只能说夏国现在同等设备紧缺,通过国家进口,花费大量外汇,竞争者众多,也不一定能批下来。就算批下来了,也要排队等着,一年半载都正常。

  而现在从长城下线开始,谁不知道长城的所有零部件都是自产的,甚至他们的生产线有的也是齐舟厂制造的。

  不少人都盯上了齐舟厂,要不是鲁大华直接说跟何熙还有项目没完成,而且涉及到产权问题,恐怕早围上来了。

  现在鲁大华松口了,肯定是想更换设备的都要把握这次机会。

  何熙就说:“这是好事儿,说明大家都想换,但是的确卖给谁比较难处理。不如这样,我正好回家,绕道过去一趟,咱们一起跟他们聊聊。”

  鲁大华倒是犹豫了:“这是个棘手事儿,听得罪人的。你要是有法子,就告诉我,你别过来了。”

  何熙就笑了:“你不就是觉得我是个民企,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得罪他们不好相处。我领你的情,不过这法子一是你说没这个力度,二是我即便不去,他们也知道这是我的主意,不如我来说。至于得罪,干事业没什么得不得罪的,只有合适不合适,想不通我也不跟他们来往。”

  鲁大华知道何熙看着笑眯眯,其实老有主意呢,他叹口气:“又让你操心了。”

  算是应了。

  何熙惦记这事儿,收拾了东西就上了路,等着到了齐舟厂,才半下午。她的车子一进厂子里,就瞧见办公室的武茂云已经等在门口了,何熙一下车他就迎了上来。

  何熙问:“你怎么在这儿?鲁厂长呢?”

  武茂云连忙说:“鲁厂长在会议室呢,那么多厂长来了,他根本就脱不开身,说您大概在这个点到,我就到这里接您了。”

  何熙就说:“那走吧,去会议室。”

  这里何熙来了太多次了,根本不用武茂云带着,她腿长走路快,不一时就到了三楼,刚转过弯就听见会议室里特别热闹,大家正在说话呢。

  “老鲁啊,我知道你为难,你们就这个产量,不是不想卖给我们,是因为没有,不够。我们都理解,所以要找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分配方法。

  我的想法是,按着年产量来。这一条生产线,年产量是两万台。其实有些厂子根本卖不出去这么多,买了它那不是浪费吗?不如让可以卖出这么多的厂子,为人民服务。”

  他这说法听着是有道理,但立刻就有人说了:“怎么?我们生产量小,还不准扩大规模了?再说了,一共就四条,年产量超过两万的才两家,怎么分?”

  这么一说,大家又觉得不好弄了。

  何熙就这时候敲了敲门。

  这会儿资讯不发达,没有网络,大家看人都是从电视上,即便如此,他们一抬头,也知道这就是何熙。

  实在是何熙太出名了——发动机已经是让行业内人无人不知,更何况还有长城汽车,谁没看过报道她的新闻和报纸呢。

  要是普通人,看过也可能忘,但谁让何熙实在是年轻漂亮的过分,真忘不了。

  她一出现,大家立刻闭了嘴,鲁大华终于解脱了,连忙站起来,介绍了一下,“这是晴天机械的何总,是生产线和压力机的技术持有者,所以我们是合作关系。”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的,等着他介绍完,就有人直接问:“何总是怎么想的?不争不抢的说,我们都是为了生产,我们的设备实在是太差了,人家泰斯集团的合资卡车和拖拉机一出来,我们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了,要不是实在是没办法,都是兄弟单位,谁也不愿意挣这个。”

  “何总,你办法多,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们一人一条啊?”

  这个说法显然不可能的,但是他说的也是实情,真是资源太少了。

  何熙点头说:“这事儿是这样的,目前就这个产量,我们有两手准备,一是扩大生产,不过你们都是厂长,也知道的,即便是合并厂子,也不可能立刻就能生产,而且管理也很麻烦,就这么说吧,扩大一倍,我们一年生产大概七条生产线。”

  “但是,你们这么多人,还是不够分。刚刚有人说按着产量分,那如果这样说的话,还有人会说按着重要程度分,按着外汇贡献分,标准是没有统一的。”

  大家是真没想到,何熙说话这么有理有据,虽然都想争,但大家还是点点头,有道理。

  可怎么办呢?

  何熙还站着呢,鲁大华直接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她,何熙就过去坐了下来,武茂云给她端了杯热茶水,这天冷,何熙暖着手接着说:“所以,我和鲁厂长商量了一下,这生产线不能说来之不易吧,也算是国内的先进技术。”

  “我们为什么拿出来卖,我跟鲁厂长提了一次,是因为合资车越来越多,我们的国产车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所以要想办法提高国产车的竞争能力。所以这个生产线不是白卖的,买生产线,还有一个配套。”

  配套大家都懂,他们有时候有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是别的原因库存,就是买一搭一,不至于送,但是可以便宜不少。

  何熙这么一说,他们都觉得,这是要搭东西啊,就是变相多要钱呗。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按理说要是别的时候发生这事儿,肯定不少人直接就拍桌子了,但这不是装配线吗?有了新的,他们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产品质量也会提升,大家明明都是暴脾气,可为了厂子,愣是全忍了。

  这会儿他们虽然没说话,没商量,但这群厂长们就一个想法:别太过分就行。

  但这会儿的人真的是太朴实可爱了,他们想什么,全在脸上呢,何熙怎么看不出来。

  她笑着说:“你们这是准备挨宰了,一个个英勇就义的样子。”

  不过她笑,厂长们可没笑,心疼啊,谁家的钱不是一点点攒起来的,买生产线肯定要挪用大笔资金,这就捉襟见肘了,再加上一块别的,那只能硬抠——那抠出来的就是改善生产环境的钱,给工人发福利的钱。

  可这会儿却听见何熙说:“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多出一分钱,我这不是搭卖。我说的配套,是工人培训。”

  咦?

  不少人一听这个眼睛就亮了。

  不是多付钱,居然还给培训?

  立刻就有江州卡车厂的厂长徐福安问:“真的吗?什么培训?这个跟买生产线什么关系?”

  何熙就说:“是这样的,装配工艺除了生产线至关重要外,更重要的是工人的技术水平。长城之所以性能好,噪音少,异响少,就是因为我们的装配工人都是去樱花国经过了半年培训的。”

  这是当年何熙和大工的山中寿喜交换发动机生产线的时候,谈好的合作,他们每年给何熙培训三百名装配工人,一共三年,1982年是第一批,83年是第二批,如今第三批正准备年后出发。

  这两批人如今正好撑起了海州汽车厂原有和新建的两个装配车间。

  “而且我们的生产线是半自动化的,有很多设备仪器完全是新的,如果没有培训就按着老经验上岗的话,一是容易损坏,二是达不到这条生产线最佳效果。所以,我们的附带要求就是工人必须培训上岗。”

  何熙说的合情合理,本来还挺郁闷的一群厂长们,这会儿倒是松开了眉头,徐福安就说:“何总啊,你吓死人,还以为你们要什么难办的条件呢,这是好事儿啊,我们怎么可能不答应,我想都会同意的是不是?”

  立刻大家纷纷点头,甚至有人还出言附和。

  徐福安显然挺有威信的,他接着说:“但这样,也不能排除顺序来,到底卖给谁。”

  何熙这才说:“我说的工人培训,不是叫几十名老师傅来,带带他们,由着回去再去带徒弟。我们一条生产线工人三百人,我的培训是,三百人全部参加。”

  何熙这话一落,本来觉得简单的人,这会儿可就眉头又皱起来了。

  有的是装配工人干脆人数就不够。

  有的则考虑到了另外的问题,一个装配车间就四五百人。如果抽出三百人培训,那么他们现在的生产恐怕就要受影响了。

  这年头国产小汽车和卡车都混的不怎么好。小汽车完全被长城顶替,人家现在单位里配车,宁愿多花点钱买长城,也不会买他们的小汽车,很多都转产了,没转产还来的,就是想搏一搏。

  至于卡车一样,泰斯集团的卡车已经上市,他们也艰难的很。

  这么多人就算是分配培训,这对生产任务的影响也是太大了。

  居然整个会议室一下子就静了下来,何熙说这个不是玩的,要想质量过关,要想能在未来长城和合资车天下分一杯羹,那就得有过硬的质量,培训工人这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何熙这会儿就站了起来:“各位好好想想,我们这里也提供电话,也可以打电话,你们谁想好了,可以来我们这里报个名。我们就先离开,给大家思考的时间。”

  说完,鲁大华也站了起来,跟着何熙一起走了出去。

  不过这次跟刚才不一样了,即便他们离开了,会议室里也没有响起嗡嗡的讨论声,而是照旧很安静,显然这是要求难到他们了。

  这太难选了,要保证现在的生产任务,还是要以后的发展机会?或者更□□的说,是保持原样勉强能活,还是要拼一下,有可能拿到生产线后连原先的订单都没有了,也有可能自此能生意满门?

  抉择一向是一把手时刻面临的难题,但关系到一个厂子的未来,上千人的一辈子,这太难了。

  倒是下了楼,鲁大华很是佩服何熙:“你上次说合资车大潮要来了,要带着他们筑坝,我以为卖生产线就是带着他们,没想到连培训你都要包下。”

  一方面是提出这样的要求,达不到的肯定骂,就算是达到了要求,也不一定各个感激,但凡有些做不好,就会被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