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第2章 争水
何熙伸手替老太太抹了抹眼泪,哄着她说:“姥姥,没事了,我不回来了吗?“
那头舅妈王淑梅也跟着说:“妈,晴晴还没吃饭呢,你怎么哭上了,先让孩子吃饭吧。“
张贵芬这才扯着何熙往外走,“对对,先吃饭,昨晚上张大夫就说你是饿晕的,给你喂了糖水。可得好好吃饭。“
不过,张贵芬又跟何熙说:“晴晴你放心,你大舅去柳河村了,你受的苦,姥姥都给你找回来,咱不吃亏!“
何熙瞧着小脚蹒跚,恨不得一步三晃荡的张贵芬忍不住笑了,这姥姥可真好。
何熙饿的挺厉害,纵然大家都想给她补一补,但大夫交代了,开始不能吃太难消化的东西,所以只有鸡蛋疙瘩汤。
面粉用一点点水搅拌,成为细细的碎碎,然后油锅放葱花爆香,再放水煮开后,将面粉一点点撒进去,搅拌成小颗粒状,最后加入打散的鸡蛋,滴上两滴香油,就成了。
这么做简单营养却喷香。
不过却只有一碗,就放在何熙面前。
何晴晴应该是从江城偷跑出来的,一路上就有几块钱买菜钱,买了车票就没了饭钱,足足饿了三天,这会儿葱花和香油的香气混在一起钻到鼻子里,何熙肚子立刻咕噜噜叫了起来。
不过这不是独奏,而是双重奏。
旁边坐着的李家老小李季军的肚子也在咕噜噜。
他今年十六了,已经有一米八的大个子,是标准的大人样子孩子性子。这么一叫,脸立刻憋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我不饿!“
何熙对这个岁数的自尊心了然的很,伸手就给他舀了一半,“我知道你不饿,帮我吃点,我饿大发了,不敢吃这么多。“
她不是说假的,她醒来,何晴晴的记忆也跟着过来了,何晴晴这两年在何国强那里过的真不咋样。
每天早上六点,何晴晴就要去早市买菜肉水果,回来还要给三个上班的人做早饭,等着他们都走了,要把屋子里全部拖一遍收拾干净,顺便将换下来的衣服床单都手洗了。
忙完了就到中午了,何国强一家三口谁也不去食堂,所以她又得做个三四个菜。
下午空闲时间,继妹何芳菲也给她安排好了,不是帮她去修改不合身的衣服,就是帮她去哪里哪里借书,买东西,然后回来做晚饭,总之不闲着。
一天忙下来,竟是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太累了,何晴晴也懒得吃饭直接睡了,所以她的胃真不太好。
何熙这边慢慢吃,王淑梅和张贵芬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心疼。
王淑梅张了张嘴,许久才小心地探问:“晴晴啊,受大委屈了是吗?“
何熙还没回答,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那当然,不然能跑回来!“
何熙一扭头,就瞧见李大壮竟然这么快就带着两个表哥回来了。
张贵芬连忙问:“你不是去柳河村了吗?“
大表哥李一民顾不上喝水,一边擦汗一边回答:“奶奶,我们走到一半,就碰上了老支书,他说今天要跟小王村,柳河村还有大杨树村的村支书开会,说放水的事儿,让我爸收拾收拾跟着去。“
这可是大事,张贵芬立刻站了起来,“在哪里说呢?啥时候?“
李大壮已经接过了王淑梅给他盛的一碗杂面汤,咕嘟咕嘟喝了进去,喝完了一抹嘴:“在公社。老支书叫了我还有李默言,外加上会计李海圣,一起过去。今天说破天去,也得给咱们放水。“
二表哥李仲国一边呲溜喝着,却不赞同:“爸你想的太简单了,现在田地都偷偷分到自家了,收成是自家的。你说破了嘴皮子,人家也不会从嘴巴里抠出饭给咱们吃。我看你们这谈肯定不成。“
李大壮可不同意,瞪着李仲国说:“你知道什么?都是乡亲,还能看着咱们庄稼真旱死了。他也不怕打架!“
“要我说真得打起来!“李仲国丝毫不怕他爸,自己分析道:”自古争水都是这样,难不成咱们祖宗就不会说,肯定是说了不管用啊。倒是还有条路,就是给钱。可你看咱们村,除了庄稼啥也没有,想给也给不起。“
“所以!“李仲国直接放下了干净的大海碗,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事儿就一个办法,爸你组织好村里的老少爷们,咱们准备干仗!“
李大壮听了这一通,就一句话:“干个屁!我看你欠揍!“
说完,扭头就走了!
李仲国委屈的不得了,“奶奶,你看我爸,就听不得实话。“
张贵芬说他,“我看你也欠揍!争水是好争的?你们没经历过,每次打架都有重伤的,有时候还死过人。放在一个村,水争来了是好事,可受伤的死人的家里呢,那是顶梁柱没有了,天塌了!说什么也不能打架!“
李仲国听奶奶这么说,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不过何熙觉得,他显然有自己的主意。
不过现在李仲国已经转移注意力,目光看向了她。
这个二表哥冲她挤了挤眼睛,然后就出门了,这应该是让她跟着出去吧。
何熙倒也不害怕,记忆里,大表哥腼腆对她好是干实事,譬如帮她干活,二表哥灵活嘴甜,对她好可是多种多样:譬如告诉她八卦新闻,替她收拾欺负她的人,还有弄来些女孩子喜欢的头绳头花给她戴。
至于老三李季军,则她的小尾巴,何晴晴离开的时候,只会跟她说:“姐,我饿了,你给我做点饭吧。“
这会儿也吃完饭了,她就跟了出去。
到了后门处,就瞧见李仲国在等着她,见了她就上手揉她的脑袋,何熙都没反应过来,就被人盘了。
她立刻护住了脑袋将自己解救出来,然后准备斥责李仲国这种行为,就瞧见李仲国手里突然出现了两小袋红色包装的白黄色粉状物。
李仲国直接塞进了她手里:“傻丫头,受苦了吧。这是著名的红星奶粉,听说可有营养呢,你吃了它,肯定能好点。“
他揉揉头:“就是有点少,我再想想办法,再给你弄点。“
何熙当然知道这是奶粉了。
在她那个年代喝奶很正常,可在1980年这样一个落后的乡村,这奶粉可是太难得了。她握着奶粉,就说:“你怎么弄的,这个挺贵的吧,别乱花钱,我不需要的。“
李仲国直接又揉了她脑袋一把:“小小丫头,一口一个钱的,不用你管。你喝就是了。我走了!“
何熙这才看到,这会儿李季军和李一民已经等在前院了,显然三兄弟有事儿干。
何熙就问了句:“你们干什么去?“
李仲国鬼精鬼精的是不准备说的,但是李季军却不骗她,小声的说:“姐,二哥说何国利今天也去公社,我们准备堵他去。“
何国利不是别人,就是何国强的亲弟弟,何晴晴的亲小叔。
他现在是柳河村的村支书。
李仲国听见李季军把事儿说了,说他:“真是个八哥,什么都守不住。”
不过转头他就跟何熙解释了,“这个何国利也不是什么好玩意,这两年我们联系不到你,就常去问他,你好不好?他和他哥联系的可紧密呢,柳河村做零件加工,就是何国强给他牵的线。他都说好着呢。结果你却这样,这兄弟俩合着欺负你蒙咱们呢。”
何国利的确是骗人了,起码何晴晴记忆里,他一年最少三四趟去江城,都住在何国强家里,何晴晴在那里干什么,他自然知道。
李仲国还怕她不答应:“你放心吧,我们手里有数。”
结果一向柔柔弱弱不喜欢打架斗殴的妹妹来了句:“我也去!”
李仲国都愣了:“啥?”
何熙接收了何晴晴的身体,自然要好好收拾何家,现在小报复她也不会拦着,就是怕这三兄弟年轻气盛,没有分寸。
当然更重要的,是想去公社看看。李仲国的话何熙同意,不可能放水的,而她的印象里似乎看到过海州在1980年闹旱灾的新闻报道,这事儿的最终结果是第二年国家推行机井,海州的完成率特别好。
也就是说,这场旱灾要持续很长时间。
她记得公社有台农场淘汰的拖拉机,已经报废十几年了,她脑子里有个改造抽水泵的方案,需要查看一下。
何熙淡定的看了李仲国一眼,黑的很:“不带我谁也别去。”
李仲国嫌弃:“你啥也不会走的还慢,有啥用啊!”
何熙就说:“不是有自行车吗?你带我。”
李仲国还想说什么,李一民已经松口了,“那就走吧,赶紧走,去那儿守着去,省的他跑了。”
何熙连忙回屋拿了东西。
第3章 无赖
李家就一辆自行车,一般是李大壮用。不过今天是村里有事,老支书让人赶了牛车,他们就都坐牛车过去了。
所以,这趟就变成了李一民带着何熙报信,李仲国和李季军去埋伏——之所以是李一民骑车,则是他觉得李仲国不可靠,怕把何熙给摔了。
小李村所在的公社叫做三八公社,是很有历史气息的名字。
下面一共四个大队,其实就是四个自然村,就是小王村、大杨树村、柳河村和小李村。
公社在的位置,就在这四个村中间的大杨树村里,李一民为了躲避李大壮,专门走的小路。
一路上,太阳又大又晒,何熙只觉得没一会儿脸就发烫了,显然有点晒伤。
路上路过的都是田地,地里的小麦都瘦瘦矮小,甚至还有些发黄卷叶,何熙一边用袖子遮住脸,一边提问,“大哥,地里旱,老支书就没什么办法吗?”
其实她是想问有没有水井,小李村没有电,拖拉机的发动机和电机正好可以改造成抽水泵,如果有井就方便多了,没井的话太麻烦。
自行车咕噜咕噜的转着,李一民的声音随风飘过来,“当然有!咱这儿几十年没旱过,去年冬天没下雨,老支书说恐怕要旱,带着村里的劳力打了四口压水井,那不?”
说着,正路过小李村的田地,何熙就看到不少人都在挑水浇地呢。
李一民叹气,“压水井出水难,半天才有一桶水,而且咱们村就四口井,浇一亩地要一天一夜,村里那么多劳力愣是用不上,你说憋屈不!”
何熙心算了一下就知道,天这么旱,浇的这么慢,浇完了没几天就又干了,其他的还没浇上!
其实压根没什么用,还是大量的水才能解决干旱问题。
果不其然,李一民也说:“这小清河今天是必须争到,否则村里明年就得闹饥荒了。”
从小李村到大杨树村,离得并不远,二十分钟就到了。
下了车的何熙差点没瘸了,小路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她屁股疼死了。
李一民把自行车藏在了隐秘的地方,就带着她去了公社大院,他俩到的时候,四个村子已经到齐了,正在办公室里开会。
李一民显然很关心浇地的事儿,让何熙等着,就去窗下听壁脚。
何熙跟着听了两句,这会儿林书记正在做思想工作,她小声说我去后面转转,李一民正聚精会神,摆了摆手。
何熙就按着记忆往里走了走。
果不其然在后面的仓库里,隔着门缝,瞧见了那台拖拉机。
它跟21世纪的拖拉机完全不一样,身形巨大又简陋,因为很久没用过了,整个机身都是除了铁锈,就是黑漆漆的油污,还落着厚厚的尘土。
显然,公社早就放弃它了,跟废铁一样堆在这里。
但在何熙眼里,这可是个宝贝。
五十年代,夏国还没有生产拖拉机的能力,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单杠烧球式拖拉机投入农场使用。
但一是缺乏了解,维修水平低,外加机器自身的弱点,损耗率很高。二是因为这种拖拉机油耗很大,动静也很大——听说十几里外都能听见声响,后来渐渐就淘汰了。
这显然是农场换代后,分到这里的,农场都是专业人士尚且搞不定,农村连个懂行的都没有,就成了摆设。
上一篇:因为不会死就点满作精值了
下一篇:重生之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