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制造1980 第57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励志人生 现代架空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而第二的是康州厂,理论19分,技术测试一个9分,一个8分,总共36分。

  第三名是阳城厂,理论17分,技术测试一个8分,一个9分,总共34分。

  最让人诧异的是江城厂,虽然理论有18分,但技术测试一个零分,一个10分,总分28分排在了第七位,挺落后的了。

  所以,这次除了海州厂在八卦中心外,江城厂也名列其中——一个黑马,一个马失前蹄。

  听说江城厂的人这晚上都没出房门。

  何熙倒是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跟着神采奕奕的张慧丽,余芳华她们,吃了饭,就高高兴兴坐上大巴车,又去了郊区的京城维修厂。

  昨天所有需要技工和技术员参加的考试已经结束了,今天只有专家对于机器的考察。

  所以,即便今天考试的内容很重要,但大部分人也都挺轻松的。

  车上何熙时不时听见大家议论,等着考完试了去哪里逛逛,要买什么东西回家。

  还有领导们,大概是知道肯定没戏了,反而放得开。曹罗就在问徐海信:“老徐,你们昨天放了这么大的高炮,明天机器比试,你们准备什么大招了?”

  “知道你们厉害,先说说,别吓着我们。”

  “别人还有的猜,你这边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还个顶个管用,我们猜都没方向。”

  徐海信只能跟他们说:“反正都是何顾问指导下完成的,现在保密。”

  结果让曹罗很是嘲笑了一番:“瞧瞧,瞧瞧,还用上外交术语了。你现在说,难不成我们还能到那儿再改改?快点快点。”

  徐海信是真没办法了,只能说:“反正我们有好多发明,你们可以关注一下。”

  何熙听着听着就有点走神,然后身上就被砸了个小纸球。

  她扭头环顾看了一眼,今天海州厂是和江城厂、容城厂一起坐车的,这会儿车上欢声笑语的,连旁边的张慧丽都跟前面的容城厂的许蓉蓉说的正兴奋:她俩想买块手表。

  没人注意何熙,只有大后排的何国强扫了她一眼。

  那就是何国强了。

  他找自己只有一件事,就是担心她将两人的关系说出去。可关何熙什么事?

  何熙连看都没看纸条,直接放一边了。

  她能感受到何国强在瞪着她的后脑勺,但瞪就瞪呗,她又不怕。

  倒是何国强,瞧见何熙连纸条都不打开,气不打一出来,但依旧半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接着憋着着了。

  他觉得胸口都隐隐疼了起来。

  很快到了维修厂,还是那个厂房,不过进去有点不一样,大家先看到的是放在前面的几台方方正正的仪器,这显然就是测试用的机器。

  不过大家很少见到,都挺好奇的。

  其他地方跟昨天没什么区别,里面照旧摆着26台t185,只是今天的机器不再是测试机器,而是每个厂子自己生产的,一个厂子两台,一台主机,一台备用,一前一后摆放在写着自己厂名的标牌下。

  t185就是一张图纸,虽然这次大比武上写了对外观有考核,但其实很难改。

  大了会增加噪音,小了更不可能——零部件不改尺寸,外观怎么可能缩小?

  所以大家的改动就在两方面,一是将油漆刷的更漂亮,用更靓丽的颜色,甚至有的上面都成彩虹了。二是尽可能将棱角分明的机器做的柔和点。

  所以大家看过去的时候,那是五颜六色,一片绚烂,各不相同,还挺好找的。

  就这时候,有人发现了不同。

  “倒数第二的位置,那个怎么这么小!”

  这么一说,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去,一看才发现。

  真是小,足足比旁边标准规格的t185小一圈的感觉。

  甚至连外观都不一样。

  他们的机器油漆都是亮光的,而这台机器油漆是亚光的,看起来就漂亮!

  他们的机器外壳都是虽然做了改进,但还是方头大耳的模样,而这台机器的外壳是流线型的,拐角处都敲打成了圆弧状,看起来精致许多。

  当然,还有颜色,大家五颜六色,而这台机器却是黑色的,就是侧面一个海州厂的标志是红色的,不知道怎的,明明黑色最不起眼了,此时却瞧着高档很多。

  “这哪家厂子的?这是t185吗?”立时有人问。

  不过很快就闭嘴了,因为上面写着大大的八个字:12号海州柴油机厂。

  别人这样大家肯定觉得,这是出风头呢,闹哪!

  可如果是海州厂……

  介于昨天两场比试海州厂呈现出来的实力,这会儿大家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说到一半的方兵直接换了口气:“就是,也就是海州厂能做成这样,老徐,你们这改动有点大,这就是你们的发明?外观不能算发明吧。”

  徐海信挺胸抬头,这会儿看起来是自信昂扬:“这当然不算,等会儿开始了,你们就知道了。”

  “呦呦,还卖关子!”大家忍不住吐槽一声,可眼睛都是往海州厂这边看的,这外表就不俗,会不会有更多想不到呢?!

  何熙往看台走的时候,张慧丽偷偷的说:“昨天我还觉得咱们就是个小厂子呢,今天不知道怎的,我就是觉得咱们就是大厂,特有底气。”

  何熙都被她逗乐了。

  而且这款外观一下子就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许蓉蓉还小声问何熙呢:“何顾问,这也是你主导的吗?”

  张慧丽别提多自豪了:“那当然,这次大比武,是我们厂配合何熙,所有改造都是她敲定的。”

  许蓉蓉佩服地说:“真厉害。不过你改的好棒,就算不知道性能,看这样子,我就喜欢这台。太漂亮了!”

  等着坐下后没多久,领导们也到了现场,这会儿跟昨天不一样,他们身后跟着一位看起来就很儒雅的老者,还有七八个年纪轻轻的学生,很快顾孟平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了一下。

  “我们这次测试,采用的是京城大学机械系发明的燃烧分析测试仪和声强测试仪,前来为我们测试的,也是这两台仪器的发明者,京城大学机械系教授佟岁民教授。”

  立刻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京城大学可是夏国最好的大学,它每年机械系的毕业生,也是各大发动机厂争相争取的对象。

  当然了,毕业生有限,如海州厂这样的,是一个也没有的。

  但这也不妨碍大家对于有学问人的敬重,何熙看着,很多人都把巴掌拍红了。

  掌声许久才落下,顾孟平又说:“那么测试现在开始,本次对机器的测试,分为四方面排放、噪音、节能和外观,每方面15分,按着名次打分。”

  “第一项是噪音。”

  说着,佟岁民教授已经带着学生们走到了场地中,只见他们将其中一台机器搬了出来,放在了一个单轮推车上,直接推到了1号容城厂的位置旁。

  学生们拉出了插座,接插排的过程,顾孟平讲解起来:“过去我们测量噪音,需要在消声室进行,使用的仪器也复杂,佟教授发明的这款噪音测量仪,只需要对声功率和声源进行测量就可以了,非常简便。”

  “所以,等会儿开始测量的时候,请各位保持安静。”

  他说完,佟教授那边就有学生比了比手势,显然是准备好了,顾孟平则说:“1号容城厂噪音测试开始,请大家保持安静,三、二、一!”

  随着顾孟平倒数数字,整个厂房几乎立刻静了下来,甚至大家连呼吸都放缓了,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增添任何声音,即便这不是自己厂里的机器。

  在一字落下后,一名学生上前转动摇把,只听见突突突的声音响起,机器发动了。

  此时拖拉机分贝一般是在85到95之间,不过新机器和老机器的噪音也是不同的。

  譬如上午拆卸的时候的新机器,噪音一般相对较小。

  而到了下午维修的时候,机器都是用过一段时间的,明显噪音要大上很多。

  不过送来测试的机器,肯定是新的,而且经过了专门的调试甚至改造,所以,机器一响,何熙就知道,这声音比上午容城厂的噪音小一些。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佟教授盯着那台测试仪报出了数值:“83。”

  这个数字一出,一直很紧张的曹罗瞬间松了口气,连忙说:“哎呀,我们技术科研究了好几天,总算是小点。还成,还成。”

  显然他很满意。

  随后学生挨着顺序往下测试,2号洛川厂,三号新河厂,5号海源厂,6号康州厂等等。

  噪音方面大同小异,好点的能到82分贝,是康州厂的,差点的,直接将近90。

  随着测试越来越往后,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12号海州厂的那台黑色机器。

  这会儿曹罗已经没什么负担了,在空隙时间,小声问康州厂的技术科主任周年:“你们也是用了消声器吧,是南湖机械学院研究的那个吗?”

  周年的眼睛还盯着下面,随口答道:“是。”

  曹罗就不太懂了:“那我们都一样的东西,怎么你们82,我们84,差距有点大。”

  周年依旧看着下面:“你们机器本来噪声就大吧。”

  周年说者无心,曹罗却是听者伤心,顿时就不吭声了,那副表情,别提多郁闷了。

  不过他很快又活泛了起来,过来问徐海信:“你们呢?也用消声器了吗?”

  都到这份上了,没什么好隐瞒的,徐海信点头:“用了,也是南湖的。”

  “哦!那你们这噪音也不会低于84的,你们厂的机器我听过,那声音和我们厂的一个样。”

  正说着,就听见顾孟平播报:“12号海州厂噪音测试开始,请大家保持安静,三、二、一!”

  曹罗立刻闭嘴了,随后,学生摇动摇杆,黑色的柴油机发动起来。

  只是这声音一响,所有人都一脸疑问,因为他们听到的突突突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突突突就好像一个大汉着急跑了起来,大脚板子啪啪啪的踩在水泥地上,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

  而海州厂的这台小黑却像是一个女孩子,穿着柔软的鞋跑了起来,踩在了柔软的土地上,虽然也发出了声音,却绝对不大,还有点闷,没有那么沉重。

  这不对!

  这又是用了什么方法?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竖起了耳朵听声音,顺便眼睛看向了何熙——这丫头怎么这么能耐呢?

  很快,佟教授就给出了结果:“79分贝!”

  整个厂房里都是惊讶的声音,虽然早就有预备,但下80还是很惊人的。

  拖拉机噪音一直就很大,不是没有人试图解决的,毕竟一个拖拉机手天天在噪音下工作,也很受影响,只是非常难。

  因为从排气到发动机到各部件之间的摩擦,都会产生噪音,因素这么多,很难控制。

  海州厂是怎么做到的?

  但显然,这不是说话的时候,因为13号湘南厂已经开始测试了。

  一众人就觉得憋死了——这还不如昨天呢,人家海州厂吓吓人就给个答案,现在却连话都不让问,太憋得上了。

  何熙只觉得如芒刺背这个词特别适合如今的海州厂人,即便她不回头,都能感觉到不少人在看她。

  当然也不是没好处,起码何国强那种让人讨厌的目光感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