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384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荣妃酸涩道:“好,好,能出去都出去。额娘就在京中等你们回来。”

  荣宪公主点头。

  她没说,其实荣妃也有机会出去。

  因为汗阿玛曾经说过,待太子登基之后,有子有女的妃嫔可以出宫和儿女住,不必在宫中苦熬。

  无论荣妃去她的公主府,还是去胤祉未来的封国,想出外走走难道难吗?

  只是这话太犯忌讳,她不敢说。

  不过胤祉那性格,真的能管好一个封国吗?荣宪公主有些忧愁。

  ……

  “阿嚏。”胤祉抱着暖炉缩成一团,“欧洲也冷得过分了!”

  胤祺道:“这个冬天肯定会死很多人。他们能不能别打了?”

  胤禛烤着火:“说不准他们还想打得更厉害一些,这样吃饭的人就更少了。你看这天寒地冻,死的先是老弱病残和穷人,说不准他们还开心呢。”

  胤祉皱眉:“四弟慎言!”

  “就我们几个人在这,慎言什么?”胤禛冷哼,“连汗阿玛亲自出马,都不能说动路易十四停战。这群人没救了。”

  胤祉和胤祺沉默。

  汗阿玛和大清其他大臣、文人的游说成果原本不错。

  英国等国都同意停战,和法国商量一同救灾。

  但没想到受到大寒灾影响最严重的法国,居然坚决反对停战。

  他们完全不能理解。

  胤祺道:“路易十四不是一个蠢人。他难道不知道再这样下去,他可能控制不住国内民众叛乱了?”

  胤祉把暖炉抱得更紧了一些,道:“他可能做到,只是停不下来啊。”

  胤祺问道:“为什么?”

  胤祉道:“我困了,问你四哥。你四哥喜欢说话。”

  说完,他就开始打瞌睡。

  胤禛和胤祺都有点生气。

  这三哥气人的本事,有时候比大哥还厉害。

  胤禛瞪了挑起话题,但又不接着说下去,非要他解答的胤祉,道:“可能是国内的贵族们在战争中获得了太多利益,他们不肯停下来,路易十四就不敢停下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平民的死伤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路易十四则认为,那些平民就算再暴动也不会影响他的皇位,倒是贵族们支持率降低,会影响他。”

  胤祺:“……这样啊。但不对吧,每个王朝的衰败,都是从百姓起义开始。”

  胤禛白了胤祺一眼:“这里是欧洲!”

第230章

  康熙见到路易十四后,十分遗憾的同时,又有些淡淡的恐惧。

  路易十四很像他。无论是雄才大略,还是对国内种种掌控和妥协,都太像曾经的他。

  路易十四已经看出了所有问题,但他选择想向国内贵族妥协,以保全自己和继承人的王位。

  对路易十四而言,他有顶着大寒灾开战的勇气,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对抗国内贵族不合理要求的勇气。

  路易十四甚至有些逃避。

  他想,等打完这一仗再休息,或许也不会让法国造成太大的动荡。

  康熙想起十几年前,他第一次和路易十四通信时,路易十四在书信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睥睨一切的霸气和勇气。

  现在这个垂垂老矣的法国国王,只剩下了对王位的执著和失去权力的恐惧。

  康熙看着现在的路易十四,仿佛看到了垂垂老矣的自己。

  当自己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活的思想,当自己虽然想继续勤政却因为身体原因只能怠政和妥协的时候,这个皇帝是不是当得有点可悲?

  还好,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康熙最终放弃了与路易十四的交流,也没有告诉路易十四,他就是远在大清的路易十四的笔友。

  康熙真的是一个很爱冒险的人。

  他本来决定,如果路易十四能壮士断腕,他就向路易十四透露身份,然后加深两国贸易,互通有无,稍稍替法国减轻一些负担。

  康熙相信,拥有一个壮士断腕的帝王的法国,在路易十四死前,都能让大清有利可图。他愿意付出一些投资。

  但路易十四让他失望了,他便走了。

  路易十四不肯停战,其他国家也只能打下去。

  大清的使臣们仍旧徒劳无用地劝说各国国王贵族,大清的商人们协助各国稍稍有良心的贵族和国王运粮食。

  让大清人惊讶的是,大寒灾蔓延整个欧洲,但德意志诸国卖给法国、荷兰、英国的谷物,居然不比已经为这个大寒灾“大市场”攒了十几年家底的大清少。

  诚然,大清的粮草还要用在其他方面。

  比如支持远征噶尔丹,比如平定安南叛乱,比如支撑大清海军消耗……但有准备的大清,卖出去的粮食居然和毫无准备的、同样遭遇大寒灾的德意志诸国几乎打平,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

  康熙还以为德意志诸国有什么积攒粮食的奇迹,特意扛着严寒去考察了一番。

  考察的结果,让康熙沉默并愤怒了。

  康熙虽算是一个在封建朝代勉强能说爱民的皇帝,但皇帝嘛,道德感就那样,你要说多爱民,其实也说不上。只是爱民和统治稳定搭上边,所以大部分封建皇帝才爱民。

  就算这样,康熙都愤怒了。

  德意志诸国卖粮食卖得欢,他们的平民大批大批死在了寒冷的冬季。

  康熙知道华夏乱世中,也会有人吃土、人吃人的惨剧。

  他的治下,也有因为官吏盘剥和遇到水灾、蝗灾过不下去而逃进山里的人。

  但康熙好歹还会赈灾,还会想方设法让那些把百姓逼反的人滚蛋。

  德意志的贵族们只会派他们高贵的骑士们挨家挨户踹门抢粮食,连一点点谷糠都不放过。

  大清卖给他们的粮食,他们也迅速倒手转卖给其他国家。

  德意志那些国家太小了,平民太分散了,他们就算反抗都组织不起来力量。

  所以德意志诸国的贵族可以放心盘剥那些平民,完全不用担心他们饿疯后造反。

  至于平民死光了,这不是还能从其他地方抓人吗?

  这还能算国家吗?康熙陷入沉思。

  他很快想起了顾炎武的话。

  “这是文明之争。”

  康熙闭上眼,直面乱世外国平民惨状的震撼,让他心中许多信念动摇。

  康熙回到荷兰的庄园,从书架暗格中取出一本书。

  一本名为《火种》的书。

  这书不知是谁所写,已经在海外暗暗传播了许多年。当初胤礽出海时,就带回了这本书。

  康熙已经将这本书列为禁书,不准其在大清传播。

  但这种禁书,他本人肯定是会细细研读的。

  这一本《火种》,已经被康熙摩挲出毛边,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注。

  康熙越看越害怕,害怕到想要联合欧洲其他国王,一同禁掉这本书。

  但现在,康熙放弃了这个打算。

  他不是不想禁这本书了,而是知道没用。

  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向往光明是人的本能。欧洲的平民快活不下去的时候,越是禁止的事,他们就越会做。

  就像是他惧怕大清的灭亡,但也很明白,如果大清连续出两三个昏君,立刻就会灭亡,谁也救不了。

  杀人、禁书、高压统治,统统没用。

  就像是前明,它难道是亡在大清手中吗?

  不,它是亡在连绵的天灾、内斗不止的官员、有心无力或者无心也无力的明朝皇帝手中。

  大清只是进入了这间已经烂掉了的屋子,成为了新的主人而已。

  如果大清灭亡,也一定是亡在没用的大清皇帝、大清官员手中。

  “唉。”康熙合上书,“保成肯定没问题。朕和保成也能看护好保成的儿子,保成的孙子就由保成自己看着。至于再后来的子孙……朕看不了那么远。”

  康熙说完这话,失笑。

  他想起,自己看不到那么远,他的宝贝儿子却已经在为大清灭亡后,爱新觉罗子孙该如何生活做准备。

  比如,胤礽强力建议,把这本书留在了大清皇家的书房中。

  他说,如果到了不能挽回的那一步,那爱新觉罗的子孙不如做个先进的代表,咱爱新觉罗当不了皇帝,就让整个华夏别再有皇帝了。

  要当亡国之君,就当个彻彻底底的亡·国之君,也算是青史留名。

  康熙当时气得把胤礽撵得上了乾清宫的屋顶。胤礽踩碎了乾清宫好几片琉璃瓦,康熙让胤礽用自己的俸禄补屋顶。

  “亡国之君……”康熙笑着摇摇头,“亏他说得出口。”

  康熙将书放回书架暗格,伸了一个懒腰。

  他虽才四十多,但已经感到了身体状态与壮年时相比,下滑了不少。

  还好,他当机立断,及时出海。否则,他可能就没有勇气出海了。

  “汗阿玛,威廉三世向我们求助。”胤禔推门进来,“他说那些德国佬实在是太黑心,希望大清能卖给他们更多的粮食。”

  胤禔十分无语。

  当保成决定囤积粮食卖给欧洲的时候,还消沉了许久,并自诩为恶魔罗刹。

  胤禔决定亲自来卖粮食的时候,也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