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第24章

作者:词酒 标签: 穿越重生

  蒋芸领着蒋忠走到了门外的马路上,她走到蒋忠的前面,说,“忠子,我一开始做的慢一点,你每个动作都跟着做一遍,我慢慢会提上速度来,你跟不上也没事,你在后面慢慢练自己的,做的次数多了熟练了,速度自然就上来了,有点累,你坚持住。”

  蒋忠连忙点头。

  一式摆出,蒋芸缓缓的打出了冲拳。

  蒋忠在蒋芸身后连忙跟上,他心里还觉得蒋芸做的这动作挺容易的,可是好景不长,当他跟着做到第六个动作的时候,突然就感觉疲惫感涌了上来,肌肉也开始酸痛。

  他看着蒋芸在前面大开大合的动作,强咬着牙跟了几个之后,实在跟不下来了,弯腰扶膝站着,气喘如牛,额头上的汗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蒋芸没注意蒋忠的动作,依旧在前面做着,等一套军用格斗术打完,她满身轻松地转过头来问蒋忠,“怎么样?学会多少?”

  蒋忠欲哭无泪,“姐,你这是怎么学会的?这每个动作看起来不是很难,可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才做了三个动作就感觉全身都热的冒汗了,我做到第七个动作的时候,实在腿软胳膊酸,根本跟不下来。”

  蒋芸:“???”

  有那么难吗?

  她当初第一次学的时候,虽然也感觉很累,可并没有这么累啊!

  仔细想想,或许是当初在地头喝的那瓶改善体质缓解肌肉酸痛的铁锈味补剂起了作用,不然以她的体质,比蒋忠好不到哪里去。

  “能咋学,就慢慢学,量力而行。我一开始也不行,一天只能学两三个动作,后来坚持练下来,就觉得没那么累了。你今天就到这儿吧,回去换一身干净的衣裳,早饭多吃点,不然下地的时候会饿。”

  叮嘱完蒋忠,蒋芸又在外面吹着晨风练了一个小时,直到院子里的知青都陆陆续续起床,她又做了一套拉伸的动作,这才回了屋。

  白敏睡眼惺忪地走了进来,“你刚刚是不是喊我了?”

  “是,可你没起,往后不喊了啊!”蒋芸没好气地说。

  白敏哈欠连天,眼角还挂着眼屎,“不不不不不不,你还是喊我吧,昨天是特别情况。春华和毕娅换了住的地方,她搬过来时,我看你屋子的灯已经熄了,就没喊你。她同我聊天聊到了大半夜,我估摸着得有个两点,今天早晨实在是起不来啊!”

  “啊?她和毕娅换了住的地方了?这俩人都是能折腾的。”

  张春华给蒋芸的印象是烦,爱占小便宜,不大气不敞亮。

  而毕娅给蒋芸的印象是有脑子有病,总觉得自己能算计得了别人,其实她的那点小聪明就差摆在台面上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她的那点算计?

  要是让她在毕娅和张春华二人之间选一个做邻居……这纯属是为难她,她谁都不想选。

  “哦,你赶紧洗漱去,我要下地去了。”

  蒋芸套上新做好的外套就往外撵人,屋子的门是要锁的,万一这知青点里还有像毕娅那样好奇心旺盛膨胀的人呢?

  白敏只觉得蒋芸穿的衣裳有点好看,可还没来得及细看,蒋芸便锁上门扛着锄头走了。

  “喂!!!你都不吃早饭的吗?”

  “粮食不够了,我一天就吃一顿!”

  蒋芸说的这话让知青点里的知青都是心中一凛,一天只吃一顿饭,这不得饿死?

  再看看蒋芸的身材,确实瘦的和麻杆似的,好似一阵风就能吹倒,原来是饿的。

  就是不知道为啥人家饿着还能有那么大的力气。

  白敏也仔细回想了一下在火车上初见蒋芸时的样子,那会儿确实要比现在要胖一些,脸上还带着肉,现在的蒋芸看着清瘦了不少。

  虽然清瘦下来的蒋芸更符合她的审美,可白敏一想蒋芸的清瘦是一顿一顿饿出来的,顿时整个人就不好了。

  “我有粮食,你先从我这儿拿,等到生产队上的粮食分下来之后你再给我就行!”

  蒋芸摆摆手,“不用,也不是很饿,走了!”

  知青点里的知青们面面相觑,等蒋芸走远白敏也回屋了之后,与蒋忠同住在一个屋的男知青开始对蒋忠展开了口诛笔伐。

  “蒋忠,是不是你经常过去找你姐给蹭饭,把你姐蹭的没粮食吃了?”

  “就是,你姐那么好看,你咋好意思让你姐饿着!”

  蒋忠心里也不是滋味,他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钱,打算进县城一趟,买些粮食给蒋芸。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他堂姐这哪是一顿不吃?是只吃一顿饿两顿!

  那些女知青们想的就更多了,她们从蒋芸身上看到了将来的自己,她们是不是也会因为粮食不够吃就一天只吃一顿饭?

  这日子可咋过?

  ——————————

  浙南省,渠州,141连队驻地。

  白川与几位战友刚结束了上午的训练,传达室那边便把蒋芸寄来的包裹送到了宿舍区,恰好在门口堵到了刚回来的白川。

  “白排长,有你的包裹!”

  白川脚步一顿,转身就跑去拿,哪能料到他的几个战友跑的比他还快,“白团长,是不是你媳妇儿给你寄来的东西?上回的肉干太好吃了,你给的那些都不够塞牙缝的,这回得多给我些!”

  白川慢了一部,那个蛇皮袋子包裹着的箱子就落进了他的几个战友手里。

  不过大家倒也没真的拆,只是闹一闹。

  那几个战友把箱子搬回了住的大宿舍,眼巴巴地看向白川。

  白川从抽屉里摸出一把剪刀来,将包装剪开,把附在最上面的信收到抽屉里,打算等人少了再看,再回。

  不然这些嘴上没把门的家伙指不定会怎么替他宣传。

  箱子里装的是六个一模一样的铝饭盒,大概是路上磕到了,有个饭盒略微变了形。

  白川打开最上面的一个饭盒,入眼的便是炸的金黄酥脆的坚果仁。

  拿起一小块核桃仁来放到嘴里,稍稍一嚼,甜香味与果仁的香味便在嘴里涤荡了开来。

  白川把手里这个饭盒放到桌上,“你们拿去分着吃吧。”

  “一共六个饭盒,你就给一个饭盒?白排长,是不是有点抠搜了!之前没见着你这么抠搜啊!”一个人挤眉弄眼地说。

  白川把手放在那敞开的饭盒上,“咋?看不上这一饭盒?看不上算了,我自己吃!”

  那人立马认怂,“看得上看得上!白吃到嘴里的东西,哪能看不上啊!”

  白川把另外五个饭盒的东西收进了自己的柜子里,仔细检查了一遍包裹用的蛇皮袋子,没见到其它的东西,这才把那蛇皮袋子叠好压到了床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封信来往自己睡的那张床的方向走。

  “白排长,你打结婚报告了没?这么好的嫂子,你赶紧结婚把人带过来,我想天天吃肉丝!”

  白川头都没回,“我看你像个肉丝!”

  他倒是想打结婚报告,可蒋芸不同意啊!

  想想蒋云当时说的话,人家觉得感情是需要慢慢处出来的,太急促了不好。可他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同蒋芸慢慢培养感情?

  他的年假都调整到回乡给老白夫妻俩上坟做周年祭了,就算那几天能天天都和蒋芸凑在一起,又能培养多少的感情?

  白川觉得自己只这样不行,太被动了,得想个办法推进一下这几乎停滞的感情进度。

  怎么推进?

  见面是见不到的,只能靠信和物了。

  钱和票准时准点地给寄回去,这样能拴住一半的心。

  还得在信里煽煽情,争取打动一下蒋芸,说不定蒋芸一心软就答应与他结婚了。

  等结了婚,蒋芸肯定会随军的,毕竟军营里的环境比白家庄好了太多。

  而且蒋芸一个人在白家庄,他也实在不放心,万一村里的那些地痞流氓看蒋芸是个女知青就欺负人怎么办?

  ?

第32章 套路

  有道是“自古真情里不住,唯有套路动人心”,白川打算在蒋芸身上来个双管齐下,真情与套路都得有,这样才能推进感情发展的进度。

  他拆开蒋芸写来的信,一字一句地读完之后,心里酝酿了二十分钟,想到了一个切入点——后悔。

  给蒋芸的这封回信,主题应该是后悔。

  写自己觉得现在自己当初有些傻,周年祭还没有做完就把村里的房子卖给生产队做了知青点,明年与后面再做周年祭的时候却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应该晚两年再卖的。

  写完这主体段落之后,白川把自己在营队里的那些所见所闻挑了一些有趣的写下来,希望能给蒋芸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

  之后再关心一下蒋芸的近况,问问蒋芸最近在白家庄有没有受到欺负,同那些知青们的相处还算不算融洽。

  最后写自己很喜欢那些坚果仁,那些坚果仁和做坚果仁的人一样讨人喜欢。

  在信的最后,白川没和上一次那样用自己的名字落款,上一次还是有些收着的,毕竟是第一次给彼此写信,这回就要大胆一些,追求个循序渐进了。

  白川最后写下的落款仅是一个‘川’字。

  ——————————

  太阳一天比一天晒,白家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热了起来,种在地里的那一茬小麦也成熟了,忙碌的夏收渐渐拉开帷幕。

  给玉米地里锄草的活儿基本结束,村长与生产队长喊着整个生产队的人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做了一次动员,顺带着传达下了最新的精神——一年一度的劳模评选要开始了。

  “这次劳模评选延续了往年的一贯要求,还是进行工分竞赛!按照工分排序,每个生产队选出工分最高的三个人作为这一回的劳模表彰对象!”

  “往年的劳模能领到一支钢笔,一块毛巾,一个搪瓷缸,今年的奖品要比往年丰盛很多,不仅有钢笔毛巾搪瓷缸,还会奖励暖水瓶一个,棉手套两双!算上数量的话,等于是奖品翻倍了!”

  村民们都听得眼冒绿光。

  “这奖励确实不少啊……”

  “一个村少说也有两三个生产队,全县有二十多个村吧,县政.府这回得大出血啊!”

  “我听说是县城的木器厂和纺织厂效益好,今年赚得多,明年纺织厂打算开新厂呢!”

  村民们交头接耳地聊着,知青们则是表现得有些兴致平平。

  不管是钢笔还是毛巾、搪瓷缸子、暖水瓶和棉手套,对他们的吸引力都不大。这些东西在城里根本算不上是稀罕物,家家户户都有。

  可村长的下一席话就把知青们的心都给拿捏了个死死的,“上头为了鼓励知青们积极融入农村大家庭的生活,出台了一个新文件。从今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劳模评选将作为知青们的考察成绩,会在知青们之间按照工分的高低单独排名,也会把知青们放到村里同大家伙一起排名比。”

  “这些考察成绩会计入到大家的档案中,会和你们的介绍信放在一起,将来上头让你们回城的时候,这些材料会与你们一起回城。”

  给知青们排名是希望这些知青们能都动起来,不要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

  把知青们与村民放在一块儿排名,则是不希望这些知青们集体摆烂。大家都没赚几个工分,可总能分出个一二三名来,难道还要给那些赚得工分少得可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介绍信里美言几句?

  那是想得真美。

  上头为了逼这些知青动起来,可谓是费尽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