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182章

作者:鹿子草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宋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一个在很多公社都存在的情况,咱们之前一直都没有引起重视。”

  “长征公社的非生产人员的人数非常多!光是公社大院里就有各部门干部五十七人,这已经严重超编了!”

  一般公社干部的编制在二十人左右,但几乎每个公社都会超编几个,像是团结公社,就有将近三十个公社干部。

  不过,长征公社的超编情况太严重了。

  “另外,生产队里也是每个队都有人员超编,十六个生产队总共有六十五个超编干部。”

  “除了这些超编脱产干部,其他非生产人员也很多,像是广播员、信贷员之类的非生产人员,全公社一共有十八项三十种非生产用工。经过财政局同志的计算,这些用工每年有将近十五万个工日,占用工总数的15.5%,平均每个农村人口要负担二十个工日。”

  “非生产用工居然有这么多?”

  宋恂点头叹道:“而且整个公社搞摊派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文艺演出,运动会,足球赛,慰问军属烈属,欢送新兵,盖房子,建工厂之类的活动,凡是被摊派到的社员,均会由集体出钱出工分进行补贴。有几个生产队甚至还有专门的文艺队,常年抽调二十多人,脱产排练节目,这给真正下地劳动的生产人员增添了很多负担。每个生产队每年要给这些人负担三千九百个工日。”

  察觉几位领导似乎对这些数据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宋恂用更直观的数据进行解释。

  “我们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将所有非生产用工和非必要的摊派工作直接砍半,全社农村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增加十一块左右的收入!”

  “这么多!”冯主任不由上身前倾,追问道,“这个数据准确嘛?”

  这就相当于,找到了资金缺口的其中一半去向。

  “粗略估计。”宋恂保守地答。

  冯主任点上一支烟,琢磨片刻问:“还有别的发现嘛?除了公社会计贪占集体资产,公社其他干部有没有经济问题?詹正涛同志怎么样?”

  “揩油、贪占、盗窃的情况也是有的。到了长征公社以后,我们接连收到两封匿名举报信,一个是举报文松大队支书父子长期占用公款的。举报信的原话说他们,‘老子占,儿子贪,爷俩划拉四五千’。经过调查组的初步调查,基本可以确定支书父子存在的问题。”

  “另一个是举报东洲大队的公社粮库存在投机倒把,倒卖公粮的情况。我们去的时候打草惊蛇了,没有找到他们倒卖的证据。但是公安局的同志在粮库旁边发现了一个很隐蔽的小地窖,里面藏了很多麦子。前天我们已经向县局要求增援了,正在全力调查公社粮库倒卖公粮的具体情况。”

  “詹正涛同志的情况怎么样?”冯主任吐出一口烟追问。

  宋恂停顿片刻后,如实汇报道:“就目前公安掌握的情况来看,东洲大队是詹书记爱人的娘家,粮库的管理员是詹书记爱人的表舅。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与詹书记直接相关的其他经济问题。”

  这件事还得看接下来的证据链是否完整。

  宋恂又回答了领导们的几个提问,便被冯主任拍了拍肩膀,亲自送出了会议室。

  *

  走出县委大院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宋恂转个方向,直接回了家属院。

  项小羽见他突然回家,高兴地迎了出去,忙前忙后地帮他张罗吃食。

  “你在长征公社的工作忙完了?”

  “没有,我今天是被领导临时喊回来的,明天早上还得回去。”宋恂去屋里瞧了一眼已经熟睡的小哥俩,又悄悄退回了小客厅。

  “你这个出差什么时候能结束啊?延安都问了好几次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了!”

  “吉安没问啊?”

  “延安代表他问的。”项小羽笑着坐到对面盯着他吃饭,又叽叽咕咕聊了好多孩子的话题。

  “哎,今天李厂长来我们电台,跟我说了件事。”

  “哪个李厂长?”宋恂咬着馒头随口问。

  “李英英李厂长!”项小羽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李厂长说她得到可靠消息,据说国家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她说我要是想上大学就得赶紧提前复习,准备考试。你说她这话能是真的吗?”

第112章

  对于这种即将恢复高考的说辞, 宋恂其实并不怎么相信。

  自从六六年停止高考后,几乎每年都要传出国家即将恢复高考的风声,然而每年都有很多人空欢喜一场。

  宋恂虽然早就大学毕业了, 但他还有一对高中生弟妹,所以他也属于空欢喜那一拨人里的。

  他想说, 这种消息真真假假传了好几年了,有一搭没一搭听听就行了,不必当真。

  然而, 对上他媳妇眼里几近化成实质的期待后, 他凝固了大概三秒, 鬼使神差地说:“恩, 有这个可能, 李厂长说没说她的消息来源?”

  “没有,她说话含含糊糊的, 还嘱咐我保密, 不要告诉别人!”项小羽摇了摇头, 又想起一件事,赶紧说, “李厂长不是知青嘛,我娘说她上个月跟队里请过假,回家探亲了。你说她有没有可能是回家的时候听到的消息?毕竟人家是在皇城根的嘛, 首善之地,消息肯定比咱们这边灵通!”

  宋恂心说, 即便是首善之地,这种绝密消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打听到的。

  不过, 李英英的生父与老宋有些交情, 兴许她在大院里听到了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宋恂半信半疑, 但是让他在意的,并不是恢复高考的消息。

  “你想上大学吗?”

  “不知道。”项小羽实话实说道,“我对现在的工作挺满意的。我们单位只有我跟苏越两个正式播音员,郁台长只偶尔代班,我也算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了。上大学是为了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我还挺喜欢播音工作的,所以要是去上大学的话最好能学习相关专业。可是郁台长就兼任着大学教师的工作,我身边已经有一位好老师了,好像去不去上大学也没什么。”

  “你在渔业电台也干了快三年了吧?你想没想过,十年以后自己会干什么?”宋恂忆起往事,又笑道,“你之前倒是说过,十年以后你已经去市人广了。二十年以后就是市人广的台长……”

  项小羽捂脸说:“哎,年少轻狂,初生牛犊不怕虎呀!在电台干得越久越明白,想调去市人广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可是留在渔业电台,你顶多能做到台长。但是看郁台长的年纪,她最起码还能再干十五甚至二十年。即便她退休了,你们台里还有蒋主编,还有苏越,很可能还有被分配到你们电台的广播学院大学生。可以接班的人选其实很多,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项小羽想了想,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自己就没有年龄优势了。可能就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有些播音经验的资深播音员,或者像郁台长和蒋主编似的转行做幕后工作。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走向更好的平台,那她这辈子真是一眼望得到头了。

  “孩子还小呢,我要是去上学了,孩子怎么办啊?”

  “孩子的事不用你操心。前段时间你给苏越代班,我们爷仨不是过得也挺好?在上大学这件事上,你遵循本心就行。”

  项小羽好笑道:“要是遵循本心,大家都想去。那也不是谁都能去的呀!这个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

  “甭管真假,反正你下班以后也没什么事,以后我管孩子,你先把高中课程自学一下吧。”

  宋恂对考大学不抱什么期望,他比较看好的是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

  “要是没恢复,我不是白准备了嘛!虽然知识学到了就是自己的,但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学点别的我感兴趣的呀,郁台长给我列的书单我还没看完呢!”

  宋恂只好跟她把话说透,“咱们做三手准备。第一,万一恢复高考了,你就参加高考去。第二,争取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在这方面你是很有优势的,家庭成分好,又有初中文凭,以后如果生产队或广播电台有推荐名额,你就可以主动报名争取。尤其是广播电台的名额,那边肯定是推荐去广播学院或者其他综合类院校的文科专业,毕业以后还能返回原单位,到时候你就可以趁机调去市人广工作了。”

  不过,在家庭成分这方面,她也许会受到他家庭的影响。

  没结婚之前,项小羽的家庭成分没得挑,根正苗红的红五类,但是嫁给他以后,就跟他的家庭有了牵扯,在政审方面可能会有些问题。

  “无论通过什么办法去上大学,都得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李英英说的没错,如今工农兵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文化程度太低很影响在大学的学习效果。所以,无论有没有高考这码事,学一学高中知识对你没坏处。”

  项小羽将盘子往前推了推,让他别光顾着说话,趁热吃菜。

  “你不是说做三手准备嘛,第三手是啥呀?”

  “第三手就是,你要是上不了大学,以后应该怎么办。”

  项小羽心说,上不了大学就跟现在一样,按部就班地在渔业电台上班呗。

  她现在的日子也挺滋润的,老公孩子热炕头。

  就是升职加薪比较难,他们那个小电台,想升也没处升。

  她杵着下巴好奇问:“我要是上不了大学,你打算咋办?”

  “能咋办,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想办法把你调去市人广呗。”宋恂仰头将半盘子菜划拉进肚子。

  “什么时候算是时机成熟?”项小羽追问,“想什么办法能调过去?”

  “就是当你的业务能力符合市人广播音员的标准时,”宋恂停顿片刻说,“像给小悦找工作似的,给你也想想办法。”

  项小羽笑得直白:“走后门啊?”

  “也不算是走后门,这是把更合适的人放到更适合她的位置上去。”宋恂用馒头沾着剩菜汤吃,“也是给市人广输送人才了。”

  项小羽笑得花枝乱颤,“走后门还被你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你要是不乐意就算了……”宋恂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

  “乐意乐意,难得让你走一次后门,还是为了我的事,哪能不乐意嘛。”项小羽先安抚住他,又正色道,“反正也不是马上就要去走后门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先好好表现吧,万一市人广的领导突然就发现我这颗金光闪闪的大金子呢,心情一好就把我调去市里了!”

  见对方吃完了饭,项小羽催促他去洗漱,又推着人回里屋。

  “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忙碌起来了。既要准备上大学,又要努力吸引市人广领导的注意。趁着今天有空,我先犒劳犒劳你!”

  *

  宋恂被媳妇犒劳了半晚上,第二天又神清气爽地返回长征公社继续战斗了。

  他让吕薇尽快将已知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姚主任。

  一面对调查工作进行收尾,一面等待公安在东洲大队那边的调查结果。

  “宋主任,已经有眉目了!”两天以后,章公安喘着粗气推开调查组办公室的门,语气振奋。

  宋恂闻言急忙起身问:“抓住他们投机倒把的证据了?”

  “没有。”章公安笑道,“但是地窖里的八千斤粮食的来历他们解释不清楚。仓库内的存粮与账面数量是一致的,地窖里的八千斤小麦,并没被计入粮库的账本。”

  “可以确定主谋吗?”

  “我们的同志已经将粮库的两班人员控制住了,有个东洲大队本队的质检员主动检举了库管陈中河,我的同事正在对陈中河进行突击审问。”

  相比于抓住了大鱼,让宋恂更高兴的是,那八千斤小麦还留在地窖里,没有被他们倒卖出去,可以尽量减少集体的损失。

  县局对于东洲大队的行动没有对外保密,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公社里传开了。

  当天晚上在公社食堂吃饭时,宋恂碰到了特意等待他的詹书记,两人再次去院子里进行了一次谈话。

  “陈中河的事情我下午听说了,想必调查组也已经知道了,他是我爱人的表舅。社员们私下里是怎么议论这件事的,我略有耳闻。”詹书记苦笑着摇头说,“这次我还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公社里不少人都说詹书记是陈中河的后台,他是对方的保护伞,甚至是合伙人。

  “你们在公社里调查了这么多天,我是什么样的人,宋主任你应该是有一定了解的。”詹书记无奈道,“要说我在这件事中唯一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心软,答应帮我爱人的亲戚安排工作。原想着他年纪大了,给他就近安排一个轻省的库管工作,没想到竟然将一只硕鼠放进了粮库里。”

  宋恂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从他这些天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詹书记算是一个乡土情节很重的人,往好听了说,他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干部,乐于帮衬乡邻。但是说得难听点,他这个人原则意识不强,公社里很多岗位上的用人都能跟他扯上七拐八绕的关系。

  兴许是因为他在长征公社的掌控力过强,或者他确实很得人心,调查组来了这么多天,收到过不少匿名实名举报信,但是其中没有一封是与詹书记有关的。

  宋恂只是调查组的组长,只能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对人和事进行调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他不能凭借只言片语就给一个公社书记下定论。

  再说他也没有这个权利。

  他只能客气道:“詹书记,你在这件事情中可能会因为陈中河受到一些牵累,也请你有个思想准备。不过,你放心,关于公社粮库的事我们会一五一十上报给县革委领导的,并不会轻易代替领导下结论。”

  所以,你有什么话还是跟县委领导去解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