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17章

作者:鹿子草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第135章

  听说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 项英雄最开始并没什么想法。让自家两个读过初中的儿子也去碰碰运气,就是他当时能想到的全部了。

  但是当宋恒宋悦请假回城复习以后,他终于意识到, 高考对于生产队里的那些知青而言是件天大的事!

  知青们刚来的时候, 还是十几岁的姑娘小伙,现在有的已经奔三张了,早就在队里结婚生子扎下了根。

  项英雄希望孩子们都好,无论是知青还是本村社员,都能好。

  可是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分别。

  有个徐知青的例子在前,让项英雄能更直观地体会到这种分别的残酷。

  连支书的闺女都有被抛弃的风险, 那就更别提队里的其他孩子了。

  项英雄辗转了一晚拿不定主意, 第二天跑去跟贾支书说了自己的担忧。

  他想提前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 尽量多保住一些家庭。

  “商量啥呀, 人家考上大学就远走高飞了,”贾支书抽了一口烟说, “你换位想想, 如果你家闺女儿子是大学生, 毕了业就能留在城里坐办公室, 你还舍得让孩子回农村吃苦吗?”

  他女婿的情况跟这些考出去的大学生不一样。那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是靠他这个当支书的岳父拿到的,结果上了大学就想赖账, 那可不行。

  “谁也没说让大学生回农村吃苦呀!”项英雄嘟哝道, “愿意留在城里就留呗, 但是得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去吧?”

  “接不接的,到时候就得全凭良心了, 你看那陈世美, 没发达的时候, 跟秦香莲也好得蜜里调油似的,可是当了驸马以后转过脸来就要派人抹了秦香莲这个污点。”贾支书摇头说,“那么多知青呢,咱们不可能看得住所有人,不现实。”

  恢复高考还只是小道消息,项英雄只跟老贾说了,贾家也有儿子闺女是返乡知识青年,可以参加高考。

  两人翻出花名册仔细合计了一下,瑶水大队一共有54名知青。

  知青内部消化了五对,20人保持单身,还有24人与本地社员结了婚,其中有18人已经生育了子女。

  隐患就在这18个已婚已育的知青身上。

  “我是真挺希望这些娃都能考出去的,并不是只有种地打鱼才算支援农村建设嘛。”项英雄磕了磕烟杆,下定决心说,“既然咱们管不了人家的去留,咱就尽量多送几个人出去,以后这五十多个人里,但凡有一个有出息的,能记着点瑶水村的好,咱们也不算白忙一场!”

  当天晚上,贾支书和项队长在大队部召集全队的知识青年开会。

  正式通知还没有公布,项英雄便只含糊地对大家说,他们听到了一些风声,国家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

  瑶水大队支持所有知青去参加高考,未来两个月会在上工时间方面对想要考大学的知青额外照顾。

  闻言知青里立马炸了锅,有人信有人不信,但是一些家里有门路的知青,早就收到了家长的通知,在知青点里提前看起了书。

  再想想突然请了事假的宋恒和宋悦两兄妹,大多数人都信了。

  那对兄妹的家庭背景在生产队里是公开的秘密,这个消息八成是从他们那里听来的。

  项英雄让知青们嗡嗡议论了一阵子,等他们将这个消息消化得差不多了,才压了压手继续道:“上面还没正式通知,我们也不知道保不保真,但是咱们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我知道大家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了!所以,我跟贾支书认真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不论消息真假,都应该冒着风险提前通知大家。如果是假的,那就当咱们白忙了一场,但是万一是真的,就可以让咱们队里的知青先别人一步提前复习起来!比别人多复习一天,咱们就多一分胜算!”

  知青们突闻喜讯心情激动,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有谢谢大队干部的,有让项队长和贾支书别有心里负担的,还有提议大家都暂时保密不要再对外宣扬的。

  李英英从人群里站出来说:“支书,队长,这个机会对大家来说太宝贵了,哪怕只能提前一天知道,也是快人一步。好多同志的课本和参考书已经不在了,你们看,是不是可以派人去县里和地区的各大书店买来一批教材?一旦消息正式公布,大家恐怕就买不到教材了!”

  项英雄点点头,但他不想给队里揽下这个活,便只说:“以防买错了书,知青同志们还是派代表去买吧,队里可以出车。”

  下面又是一阵嗡嗡嗡。

  贾支书与项英雄的眼神交汇一瞬,然后清了清嗓子说:“这次是全国恢复高考,到时候与大家竞争的不是瑶水村这几个人,而是全国几十上百万的知识青年。我们没什么文化,但是有一个道理还是懂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将最大的渔网拉起来。瑶水的知青和年轻社员们也应该相互帮助,团结起来,应对这次的考试。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从咱们瑶水村走出去,只要你们走出去了,无论以后回不回来,都是我们瑶水村的骄傲!”

  知青们纷纷叫好,几个知青已经在考虑按照文理科组成互帮互助学习小组了,找几个学习好的同志给大家讲讲课。

  最后,项英雄对那十八个已婚已育的知青说:“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这次机会难得,都去试一试!大队干部会尽量给家属做工作,让家属支持你们考出去。有个大学生爹娘,对娃娃们也是有好处的,等你们以后读出来了,接了娃娃去城里生活,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

  那些老知青中有很多人是想考回城里的,但是具体要怎么安排另一半和孩子,他们还没正经想过。

  项队长这番考上了就带孩子去城里的说辞,算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瞧着这些意气风发的孩子们,项英雄心里还有些可惜,深觉自己大闺女怀娃怀的不是时候,否则以她那股要强劲儿,肯定也是要去考试的。

  *

  被亲爹觉得可惜的项小鸿,此时已经在某海军驻地的家属院住了两个月了。

  孔斌分到的房子是一室半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每层楼只有四户人家,项小鸿搬进来以后,同层的另三个军嫂对她这个孕妇照顾有加。

  这里军嫂间的关系与瑶水村妇女的关系很像,男人常年在海上漂着,经常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都是军嫂间彼此照应的。像项小鸿这样的孕妇,关键时刻不敢指望男人,全靠邻居们帮忙照看。

  她刚来的时候,不能上班,男人又经常出任务,已经忙习惯的人根本不能适应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

  好在前段时间广播和报纸上突然公布了正式恢复高考的消息,军嫂里有不少人跃跃欲试。

  王政委的爱人在军嫂中统计了报考人数以后,找了几个高学历的军嫂,在家属院里办起了高考冲刺补习班。

  项小鸿每天起床吃了早饭就跟隔壁的邻居丁爽结伴去补习班上课,总算给自己找了一些事情做。

  今早去上课的路上,丁爽挽着她的手臂,突然问:“你挺着肚子去上课,你家孔斌不担心啊?”

  “还好吧,我现在的孕期还不到五个月呢,活动还算方便。”项小鸿在心里默背政治重点,答得心不在焉。

  “我是说,他同意你去上大学呀?咱们天天去上课,肯定是为了考大学的呀,万一真的考上了,孩子还那么小,孔斌同意你去上大学吗?”

  项小鸿顿了顿,突然想起来昨晚隐约听到的隔壁两口子的吵架内容。

  “腿长在我身上,他又管不住我。”项小鸿笑问,“你家老徐同志是不是不想让你去上大学?”

  “可不嘛,自打我来上了这个补习班,他就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好像我去上大学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还不是因为一旦我去上了大学,家里就没有免费保姆了!真应该让孔斌给我家老徐做做思想工作。”

  项小鸿轻笑一声道:“指望孔斌去做思想工作,还不如让我给你出个主意呢!”

  “你有什么主意?”

  “我以前在老家响应妇联号召,参与组建过一支女子船队,当过女船长。前段时间我刚来咱们家属院,实在闲来无事,便跟王政委的爱人提过想在咱们这边也组建一支女子船队的想法。”

  丁爽惊讶地问:“崔大姐同意了?”

  “还没有,只是先提上一嘴。我现在挺着肚子干不了这件事。”项小鸿挽着她的胳膊低声道,“你可以跟你家老徐同志说,我邀请你加入我的船队,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要来我的船队工作。”

  丁爽:“……”

  项小鸿对上她的无语表情,笑道:“知道孔斌为什么支持我去上大学了吧?他觉得我如果能考上大学,就不会想着出海了。所以,要是老徐同志接受不了你去考大学,你就给他一个更难以接受的选项,两害相较取其轻,相比于让女人出海,还是考大学更好吧!哈哈。”

  丁爽给她竖起一个大拇指,过了一会儿又问:“你要是考上了大学,就真的不当船长啦?”

  “可能吧。”

  项小鸿当初能坚持考下船员证,当上女船长,全凭一口气撑着。

  她就是想做成一件别人都做不成的事。

  南湾那一带从祖辈传下来的规矩就是女人不能上船出海。她小时候好奇贪玩,去岸边的舢板上稍坐一会儿就会被村里的老人骂做没规矩。

  但是,这三四年间,她已经驾驶着渔轮完成了上百次的捕捞任务,她并不觉得能出海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今上大学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她的人生有了更多种可能。若是有机会的话,体验一下其他职业的精彩也未尝不可。

  丁爽瞟一眼她的肚子问:“你的预产期不是在明年四月嘛,即使你能参加年底的考试,但是万一真的考上了,你难道还能挺着肚子去念书?”

  “我今年不参加考试,要是考上了又不去报到,就是浪费名额,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项小鸿在肚子上抚了抚说,“我妹妹也要参加高考,反正我在家没什么事做,不如来听听课,把咱们讲过的题给我妹妹邮寄一份做参考。”

  *

  被姐姐惦记的项小羽,已经给自己找好了补习老师。

  天冷以后,宋恂就不让两个儿子在门口摆摊儿下棋了,要么在家里玩,要么让他们去隔壁找邢爷爷一起玩。

  项小羽与邢老师两口子不熟,不好意思像小宋哥似的,把孩子扔给人家就撒手不管了,所以中途经常提着水果点心送给隔壁的老两口。

  双方接触得多了,她也就知道了,这老两口都是一中的退休教师,邢老师教数学,他老伴郑老师教物理。

  她有两次送孩子去隔壁下棋的时候,邢家门口简直能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各个年龄段的人排着队来拜访邢老师两口子,包括想返聘他们给高三学生做冲刺辅导的一中校长,以及他们曾经教过的好多学生。

  吉安和延安手拉手站在邢爷爷家的院子里,看到敞开的大门和不断敲门入内的身影,仰头问妈妈:“今天还能跟邢爷爷下棋吗?”

  项小羽拉过其中一个匆匆往里走的年轻人打听,才知道邢老师在家里开起了免费高考冲刺辅导班,他们都是来找邢老师补习数学的。

  “你俩回家自己下棋玩吧,邢爷爷今天有客人。”她冲着小楼里张望两眼,便拉着儿子们往回走。

  吉安不高兴地嘟了嘴,最近邢爷爷一直很忙,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正经下过棋了。

  延安没什么所谓地跟着妈妈回家,下跳棋的时候可以三个人一起玩,但是下象棋是两个人对弈,他连哥哥都赢不了呢,邢爷爷不跟他下,所以他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偶尔着急插句嘴,还要被他们说“二人下棋多嘴是驴”,特别没意思。

  项小羽把两个孩子重新带回来,就撒手不管了,将自己的房门一关,让儿子们找爸爸玩去。

  然而,宋恂也没时间应付这两个孩子了。

  省、地区、县三级联营的海产品公司上个月已经成立了,公司规模不大,但是五脏俱全,三级单位都派了代表在海产品公司内任职,宋恂作为外贸局的代表,还挂了一个副经理的职务,负责海产品公司的实际运营。

  这个公司与外贸局下属的对外贸易公司不同,具体事务多且琐碎,占用了宋恂大量的工作时间。

  但是家有高考生和两个幼崽,原本应该在单位加班处理的工作,只好带回家里做,他这会儿根本没时间陪着两个孩子下棋。

  “宋经理,下棋不?”双胞胎偷听到妈妈对爸爸的新称呼后,也跟着凑热闹叫了起来。

  宋恂盯着面前的表格,故作为难道:“宋经理还得工作,有一些数据可能算错了,你们要不要帮我算一算?”

  小哥俩一听就来了兴趣,他们最近开始学算数了,正是最有瘾头的时候,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

  于是,宋恂用复写纸临时出了两份一模一样的一百以内加减法的卷子,其实他俩顶多能算明白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但是为了把他们固定在书桌前,宋恂偷偷加了点私货,增加了计算难度。

  吉安接过那张算数卷子以后,还有模有样地问:“宋经理,你着急要答案不?你这个错误太多啦,我们得慢慢算。”

  宋恂看一眼墙上的挂钟,语气勉强地说:“你们还是尽快吧,明天我就得把这份报告交给领导了,交不上去的话,会被领导批评的。”

  小哥俩深觉自己肩负重任,用小胖手一左一右在爸爸的手臂上拍了拍,就带着卷子跑去了小姑空出来的房间,将门一关便开始了工作。

  两个孩子被爸爸忽悠着做了半晚上的算术题,困得脑袋一点一点的,也没将那份卷子正经做完。

  第二天早上着急忙慌地请妈妈帮忙把不会的题填好,总算在爸爸上班之前交了卷,没让爸爸被领导批评。

  小哥俩欢欢喜喜地去上学了,而独自在家琢磨数学题的项小羽,则将书本一收,到隔壁的补习班蹭课去了。

  邢老师家的空间大,就在一楼的客厅里给学生们上课,上午补习物理,下午补习数学,学生的成分也很复杂,有他们之前教过的高中生,也有先锋路上准备考试的邻居,还有亲戚朋友家送过来的小孩。

  不过,这些学生大多是报考理科的,全天都在这里补习,而项小羽报考了文科,除了语数政三科是统一试卷,她只需要背好历史和地理就好。所以她每天只在下午来蹭一节数学课,顺便跟邢老师请教一下错题本上的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