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37章

作者:鹿子草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像是怕宋恂误会,安建业又解释道:“安茹是我最小的妹妹,我们爹妈走得早,安茹是我们兄妹三个一起拉扯大的,对于她的婚姻大事,我们这些当哥哥姐姐的肯定是要慎重的。”

  宋恂只能点头表示理解。

  平时离得远,他不太清楚项远洋的情况,也没怎么见过新娘子安茹。

  还是之前听丈母娘在饭桌上念叨,他才知道项远洋的对象是团结公社机械厂的一个车间主任,人长得漂亮,性格又爽利,把项远洋管得服服帖帖的。

  这桩婚事里唯一的不足就是,项远洋的大舅哥有点瞧不上他。

  安建业虽然是大哥,但是长兄如父,他也算是半个老丈人了。自打知道妹妹在跟项远洋谈对象,就没少明里暗里地挑剔他,要不是安茹够坚定,这桩婚事没准儿真能被他搅黄了。

  直到双方正式会了亲家,安建业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妹夫本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有一家子能耐亲戚也算弥补不足了。

  项远洋听说宋恂和他大舅哥是老相识,端着酒杯来这一桌敬了好几杯酒,拉着大舅哥说了一箩筐的漂亮话,才晃晃悠悠地挪去下一桌敬酒了。

  这几年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他爹娘为了他结婚,在家里摆了三十桌席面,半个生产队的社员都来吃流水席了。

  他还得敬十几桌的酒呢。

  至于新媳妇,已经被项家人安排进屋里歇着了,喝酒的事不用新媳妇出面。

  吉安和延安今天穿着一模一样的红色小褂子,脑门上点着大红点,涂着红嘴唇。

  他俩相貌上的相似度高到连宋恂这个亲爹都会偶尔认错,所以小哥俩看对方就像照镜子似的。

  见到对方的鬼样子,也就知道自己是什么德性了,因此,他俩一直嫌弃地伸舌头舔嘴唇。

  按照南湾的习俗,结婚当天要请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娃在婚床上滚几个来回,寓意婚前童子压床,婚后子孙满堂。

  双胞胎就是今天肩负重任的滚床童子。

  不过,新娘子安茹挺有意思的,把娘家婆家的十来个男孩女孩全都叫了过来,一起在床上滚过一遭,就算是正式滚过床了。

  她怀里抱着才四个月大的小外甥问:“大姐,听说你去参加高考了?那以后咱们壮壮怎么办啊?”

  项小鸿笑道:“成绩没下来,还未必能考上呢。要是真考上了也没事,我报的都是海军驻地附近的学校,回家还挺方便的,平时就由他奶奶先带着。”

  苗玉兰听到这里也不由暗叹一口气。

  原本说好的,闺女生娃的时候,她去部队伺候月子。没想到距离生产还有两个月呢,孔斌他娘就去部队探亲了。

  连级军官的住房空间有限,亲娘已经去了,丈母娘再去肯定住不开。

  所以,壮壮出生以来,一直是由奶奶带着的。

  这孩子倒是被养得挺好,比吉安和延安小时候壮实多了。

  只是苦了当娘的,她家小鸿生完孩子四个月,看上去比当姑娘的时候还清瘦一些。

  十来个孩子在屋子里叽叽喳喳的,苗玉兰嫌烦,将他们都轰了出去。

  顺便也将大闺女拉出门,有些话当着儿媳妇的面不好问。

  “你婆婆不是跟着孔斌他大哥那边过日子吗?怎么这么长时间了一直不回来?”闺女两口子回老家参加婚礼,那老太太都没说跟着回来,看看家里的情况。

  “孔斌也是她儿子。部队的条件肯定比农村好啊,在部队她每天负责带带孩子就行了。她连饭都不用做,我们都是在食堂打饭吃的。”项小鸿不以为意地笑笑,“回了老家儿孙一大堆,除了看孩子做饭,还得下地干活。我要是我婆婆也得选择住在部队。”

  “那你们天天在一个屋檐下,能相处得来嘛?你看你瘦的!”苗玉兰心疼地摸摸闺女凹陷的脸颊,“早知道还得让你跟婆婆住,当时就不该答应这门婚事。”

  她当初能看中孔斌当女婿,也是有闺女婚后不用跟公婆一起住的原因。

  “娘,你今天还娶新媳妇呢!这话可别让安茹听到!呵呵,其实我这婆婆还行,反正把孩子交给她我是放心的。她对我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也不是我亲娘,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项小鸿在她手背上拍了拍,安慰道,“不管之后是上大学还是出去工作,我都得找个人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我婆婆,我也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苗玉兰还是不放心,她闺女性子要强,孔斌他娘也不是好相与的,在一起时间久了,难免有碰撞摩擦。

  “你就放心吧。我之所以瘦了,是因为既要带孩子,又要准备参加高考。这几个月我一门心思都放在复习上了,家里的事全都甩手给我婆婆,由她说了算。我俩其实没什么矛盾,等我正式上学或者出去工作了,她就更管不到我了。”项小鸿想起什么,笑道,“反倒是孔斌不习惯跟他娘生活在一起。他十几岁就离家了,这十多年里,双方碰面的次数有限。冷不丁又被亲娘管手管脚了,他各种不适应。母子俩没少闹矛盾,我还得给他们居中调和呢!”

  苗玉兰听出她话里没有勉强,这才稍稍放了一些心,但还是强调道:“你要是跟她处得不好,就往队里给我打电话。我也想去部队家属院见识见识呢,到时候我就跟你婆婆挤一张床!把她挤走!”

  项小鸿挽着她的手臂,哈哈笑。

  *

  参加了二舅的婚礼以后,双胞胎再次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学会玩儿鞭炮了。

  婚礼当天,他们跟在村里那些大孩子的屁股后面捡了不少鞭炮。

  小哥俩将这些零散的鞭炮很珍惜地收集起来,带回了家。

  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这俩倒霉孩子,一个负责拿线香,一个负责点鞭炮,把他们姥姥养得好好的小青菜炸得全是窟窿眼。

  宋恂发现以后,黑着脸给他们做了一盘子绿油油的炒青菜。

  “妈妈,今天怎么没肉啊?”延安望着一桌子绿叶菜,没什么食欲。

  “这都是被你俩炸坏的青菜,等这一拨菜吃完了,就可以吃肉了。”

  吉安不信:“骗人!我看到爸爸把那些菜都摘出去扔了,这些菜都没有窟窿眼!”

  “别挑三拣四的,有得吃就不错了。”宋恂给他们一人挟了一筷子青菜说,“咱们马上就要去奶奶家,要赶在出发前,将菜地里的菜都吃掉。”

  他上周在单位收到了省委党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要求他在九月十号前迁移户口、党团关系和粮油关系。

  岑冠寿听说以后,带领外贸局的同志们给他办了一个小型庆功会和欢送会。

  他这些天已经开始正式跟单位交接工作了。

  不过,他们一家四口具体什么时候出发去省城,还得听宋恒那边的消息。

  这一届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发了出来,队里有两个知青收到了通知书。连袁梅那个大专的通知书都到手了,但是宋恒那里却一直没什么动静。

  宋恂觉得他要是二次高考失败,兴许就真的没有心气再战第三次了。

  项小羽也不由嘀咕道:“你们老宋家的孩子都挺聪明的,咱家的两个宝宝就不说了,你看小悦高考一次就考中了,你考了两次也都通过了。怎么到了宋恒这里这么费劲!早知道就应该让我爹也帮他在娘娘庙里求个符的!”

  想起那个梯形逢考必过符的宋恂:“……”

第148章

  宋恂一家举家迁往省城的时候, 同行的只有一家四口。

  直到他们动身前,宋恒都没有盼来那张军校录取通知书。

  根据去年的经验,他这种情况基本就可以确认落榜了, 除非后面还有学校进行补录。

  宋恂在离开海浦前, 特意带着媳妇和孩子回了一趟瑶水村,一方面是受老宋和孟团长委托, 替他们开解一下小儿子, 另一方面是抓紧时间跟老丈人一家聚一聚,毕竟下次再想见面就得是寒假了。

  宋恒其实并不需要其他人的开解, 他自己就调解得挺好。

  “考不上就算了,年底我就报名参军去,”宋恒语气颇为洒脱地说, “真去了军校我也未必能适应, 要是让我被什么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之类的专业录取了, 恐怕都毕不了业!还是先在部队里当几年大头兵吧, 以后没准也能通过部队推荐上大学。部队推荐的专业肯定适合我。”

  项英雄端起酒杯跟宋恒碰了一下,劝道:“你还年轻呢,得跟我家项小鸿学学, 今年落榜就明年再战嘛!她只是初中生, 而且还一孕傻三年呢, 她都敢坚持去考,你一个高中生怕啥?”

  “叔, 我不是怕考试, 关键是时间不等人啊。”宋恒灌了一口酒说, “年纪再大一点, 我恐怕连大头兵都当不了了, 真跟高考耗不起!”

  苗玉兰觉得女婿这个弟弟就是性子太拗了。

  去年明明已经考上了海浦林业学校,结果这孩子就是不肯去报到,好多人求都求不来的上学机会就被他生生放弃了。

  今年报考的时候,他总算长了记性,三个志愿全都填报军校,还按照去年项小羽的经验,写了有条件服从分配。只去军校,其他学校不考虑。

  好家伙,今年干脆连通知书都没收到……

  苗玉兰今天做了一大桌子菜,寻思安慰安慰这孩子,谁知道人家根本就没事,还跟一帮子男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呢。

  她将最后几道菜端上来的时候,安茹起身问:“娘,还有几个菜啊?我过去帮帮你吧?”

  “都炒好了,你帮我把那两个盘子端过来就行。”苗玉兰随口给儿媳妇安排点零活。

  与什么家务活都能干的大儿媳不同,这个小儿媳基本没下过厨房,小时候吃哥姐做的,长大了就一直吃食堂,一道菜也不会做。

  自打婚礼第二天,她用一道炒鸡蛋成功炒糊老项家用了十几年的大铁锅后,苗玉兰就再也不用她做饭了。

  “你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既然不擅长做饭,你就别做了。好好当你的车间主任,要是能得个地区和县里的劳模先进什么的,也是给咱老项家争光!”

  安茹被婆婆激励了一通,对工作更上心了,结婚以后非但没有对工作松懈,反而还在每天下班后,拉着项远洋多加班半个小时。

  “你加班就加班,总拉着我干啥?”项远洋已经被机械厂的男同志们调侃“不给力”了,结了婚居然还让媳妇天天加班。

  安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在他后腰拍了一下说:“我在车间里累了一天,你还打算让我自己骑十里地回家?你要是不等我一起回去,我就重新住到单身宿舍去!”

  “你那间宿舍早就被别人占上了。”项远洋劝道,“既然觉得累,就早点回家嘛,那么累还加什么班!”

  “爹娘不让我做饭,那我肯定就要在工作上拿出些成绩啊!我今年要争当县级先进个人,你可别拖我后腿!”

  项远洋蹬着自行车吐槽:“当了先进顶多给你发个茶缸子当奖励,又不能涨工资,你累死累活地争那个干嘛?差不多就得了!”

  “差不多?人死和人活就差一口气,那能一样吗?”安茹从鼻腔里轻哼一声,“县级先进个人的奖品早就不是茶缸了,去年县里给每个先进个人奖励一台收音机呢!”

  “收音机咱家有啊,大姐刚送了一台,咱不至于为了一台收音机累死累活吧?”

  “我要是能得一台收音机,就让你带到门市部去听,省得你平时呆得无聊。”

  项远洋被媳妇画的大饼治愈了一些,经过一个岔路的时候,将车子拐了进去,“我买点荣盛的雪花酥去,明天早上给你当早饭吃。”

  安茹心情很好地“嗯”了一声,决定再给他加点油,“要是今年能得先进个人,明年就可以安心跟你生个孩子了。否则怀了娃肯定耽误我得先进,你大姐就是因为怀孕生娃耽误了考大学!”

  闻言,项远洋果然来了精神,像踩风火轮似的猛蹬了几下,又提要求:“那我以后在门市部等你。你们车间那些人都嫉妒我娶了他们主任,说话酸溜溜的。”

  安茹一笑:“行啊。”

  *

  距离党校报到还有十多天,宋恂夫妻便带着孩子去了省城。

  主要就是想给这两个孩子多留一些适应时间。

  他们夫妻平时还要在学校读书,老宋和孟团长也有工作要忙,所以必须得尽快给吉安和延安在幼儿园办理入学。

  孟团长早在听说儿子要报考省委党校的时候,就提前打听好了军区幼儿园的情况。

  在她的印象里,她家宋恂从小到大就没有在考试这方面出过岔子。

  “军区现在有两个幼儿园都挺适合他们,一个是日托的,就是你们在海浦上的那种,白天送晚上接,但是这个幼儿园跟学校一样,寒暑假的时候不接收托管。另一个是整托幼儿园,可以把孩子全年放在那里,每周六将孩子接回来,周一的早上送回去。吃住都在幼儿园,但是得把户口和粮食关系迁过去。”

  吉安和延安还不知道自己有可能一周只能回家一天,正挨在爷爷身边,两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两把小木枪。

  老宋将两把小木枪分给孙子一人一把,而后不满地说:“孩子还那么小,上什么整托班?”

  孟玉裁也只是随便一提,她当然不舍得让孙子刚来省城就去整托班,但是听到老头子的语气,她就不高兴,被他说得自己好像是个后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