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60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周秋萍笑容满面:“当然可以。”

  娱乐场所怕什么?一怕生意不好,二怕有人闹事。

  如果店里的职员都是退伍兵,那么真打起来,自己这边也好控制场面。

  不过周秋萍有要求:“咱干的是服务行业,过来上班的人,一个普通话要标准,如果口音太重,就不好跟客人沟通。另一个,个人形象有要求,长得太磕碜,那也不成。起码得平头正脸吧。”

  张国富笑了:“好歹也是征兵征上来的,能磕碜到哪儿去?”

  招工的事说好了,两人又开始讨论卡拉OK房的装修。周秋萍打算大包中包小包都装出来。

  按照他描述的情况,张国富预计小包厢差不多要8~9个平方,最多接待6人。中包的话,要15平方米左右,差不多8~12个人能坐下。大包的面积就大了,25个平方的话,坐20个人也行。

  这样算下来,1000平方米的防空洞,除了大厅之外,留4个大包,12个中包,再来30个小包。

  张国富奇怪:“怎么不多弄些?这一片你起码能弄四五个包厢。”

  周秋萍摇头:“这边我想弄自助餐,摆些点心水果,到时候想吃的话,自己取用。”

  她知道KTV里的果盘是大头收入,一份果盘就要好几十块钱。

  她当年和朋友去唱KTV的时候,他们经常自己带上饮料和水果进去,好歹能够省些钱。

  其实搞自助水果饮料的成本也不高,积少成多,还能刺激更多人消费。

  她准备搞点餐和自助两种模式,暂定准备的都是冷餐。

  张国富乐了:“那你是不是还得准备请大师傅呀。”

  周秋萍一本正经地点头:“要么不搞,要么就往好里搞。”

  就是捐出一半的钱,她现在也是千万富翁,有胆量,有底气造。

  她承受得起试错成本。

第159章 还需要防空洞吗?(捉虫)

  周秋萍打定主意要好好发展卡拉OK房事业, 自然不会只开一家店。

  虽然这家店才刚刚确定装修方案,甚至都没来得及开始动手装。

  尽管国家规定春节法定假日只有三天,可实际上, 正月十五之前, 大家即便上班也身在曹营心在汉,还处于过年状态中。

  可这并不影响周秋萍继续寻找新的开店地址。

  她的着眼点还是落在防空洞上。

  省城历史悠久, 防空洞众多, 一部分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修筑的防空洞,主要用于躲避空袭。这些防空洞年久失修,面积狭小,一般只能容纳几十个人,不适合开店,直接被周秋萍pass掉了。

  她想找的还是六七十年代由政府和各个单位组织人手修筑的大型防空洞。虽然当时物资紧缺, 但大家是正儿八经以应对核.战争的态度来修防空洞的, 所以用的都是好材料, 盖房子可以用泥巴,但防空洞必须得实打实的石头, 修筑的也相当宽敞。

  周秋萍记得这些防空洞, 后来有一部分被改建成了地下商场, 生意还不错。

  她找了张主城区的地图,按照记忆在上面圈出面积比较大的防空洞。

  张国富看了一眼,知道她在干什么之后, 顿时哭笑不得:“哪有这么麻烦?直接找防空洞的分布图就行。”

  周秋萍惊讶:“这上哪儿找啊?”

  她印象当中防空洞都是归当地政府的人防部门管理。现在她跑去找人要,人家搭理她才怪, 搞不好还会怀疑她是特务, 诚心想搞破坏呢。

  张国富笑道:“咱们这里也有。”

  部队本身就要负责驻军区域内的军事行动。虽然现在防空洞基本上丧失了军事价值, 处于闲置状态, 但部队肯定得掌握情况。

  一旦战争爆发或者有什么其他突发状况,他们的迅速利用手上掌握的的资源,展开应急行动啊。

  周秋萍大喜过望:“那真太好了,省得我跟没头苍蝇似的,还要到处跑。”

  张国富好奇了一句:“你要找多少防空洞啊?都改成那个卡拉OK房吗?”

  周秋萍点头,笑容满面:“既然都做了,那就做大点,省得到时候没位置,反而让客人不高兴。”

  张国富突然间感慨:“周经理你可真是大手笔,要真说起做生意呀,三产公司还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不然都撑不起来。站着就把钱给挣了,挣的光明正大,也就是我们部队了。”

  周秋萍想解释,这卡拉OK房跟三产公司没关系,属于她个人的资产。

  但仔细想想看,自己的确借了人家的势力,又何必当面给人没脸呢。

  她笑了笑:“那防空洞分布图的事儿,我就拜托您了。”

  张国富动作极快,当天下午就给她找来了分布图,还帮她分析了一回:“江州防空洞加在一起有1000多个,1978年开了全国人防会议,强调人防工程发展要平战结合。从那以后,有些防空洞就被利用起来当仓库,开旅馆了。”

  周秋萍惊讶,她还以为防空洞是到90年代才被利用做商业活动的呢。

  看来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利用资源的意识都很强大啊。

  她立刻来了兴趣:“你说旅馆是哪一家?我想过去看看,瞧瞧他们是怎么做消防,还有除湿的。”

  防空洞最常见的问题除了阴暗之外就是潮湿,这对旅馆来讲是大忌。前者可以拉电线,后者估计就得靠除湿机了。不知道旅馆经营者是怎么弄的。

  张国富点头赞同:“我也是这么个打算,装修防空洞,人家有经验,我们就要汲取经验,少走弯路。”

  两人说走就走。

  因为小轿车太紧俏,周秋萍又是给自己办私事,不好意思特地去申请车子,他俩索性一人一辆自行车,直接骑到金鸡山防空洞。

  这是1970年代工业局主持挖的防空洞,两年前,因为全国服务网点压缩,旅客“住宿难”问题严峻,工业局就把它改成了地下旅馆。现在800张床位,几乎天天爆满。

  就是过年阶段,里面住宿的旅客也不少。

  坐在柜台后面的服务员态度不错,看到有人进来,她还暂时将眼睛从自己手上织的毛衣上挪了开来,主动询问:“同志,你们要住宿吗?夫妻开一间房要提供结婚证,不然的话,必须得开两间。”

  周秋萍顿时无语:“同志,您误会了,我们是同事,我们是来向你们取经的。”

  服务员也不尴尬,只眨巴着大眼睛问:“取什么经啊?”

  周秋萍示意张国富将证件递给他看:“同志,是这样的,我们招待所现在床位严重不足,已经没办法满足需要。原本我们年前是向上面报批了盖楼的计划,但现在基建统一停下来了,这个计划就没批复。我们听说你们的地下旅馆盖的非常不错,我们领导就让我们过来取取经,看能不能跟你们好好学习。”

  服务员立刻来了兴趣,自豪地向他们介绍:“那你们可真是找对人了,我们是全市第1家地下旅馆,就是用防空洞改造的。大家都说我们办了件大好事,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解决了大家的大难题。”

  她招呼同事帮她看着点前台,她主动领人参观旅馆:“我们七八年冬天刚开张的时候,只有30张床位,粮票还是我们服务公司的人自己捐赠的,不然根本没办法开食堂。后来太受欢迎了,就渐渐扩大到800张床位。”

  周秋萍和张国富都认真地观察地下招待所的环境。

  凭心而论,这里条件真的一般。灯光昏暗,空气潮湿,沿着楼梯往下走,瞧见的就是一排简陋的房间。房间最顶头,是公用洗手池,看着就湿漉漉的。

  服务员打开了一间空房间,里面布置也简单的要命,放眼所及之处就是床、桌子和椅子。屋顶上还能看到管道。

  不过这里也不是没竞争优势,他们房间的住宿费基本是地上旅馆的1/3~1/2。

  周秋萍点头:“你们真的是为人民服务了。”

  服务员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那当然,我们干的就是这个事啊。”

  她领着人里里外外走了一圈,最后送他们走的时候,还强调了一句:“如果还有什么想问的,你们下个礼拜过来。到时候我们领导在。”

  周秋萍笑着跟对方道谢。

  等走出招待所,张国富突然间冒出句:“我知道为什么他们不用担心消防了,就这个环境,火也不容易烧起来呀。”

  周秋萍一愣,旋即大笑出声,听着还真有点道理。

  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两人也没急着赶回去,而是骑着自行车又跑了几个防空洞。

  附近的几家防空洞大部分比较潮湿,里面堆满了香蕉,被称之为香蕉洞。是从福建来的蕉农租下来当仓库用的。

  但也有几家条件不错,因为处在风口上,里面居然颇为干燥,起码没有人走进去,上面就滴滴嗒嗒落下水。

  周秋萍最看重的是纺织一厂的防空洞,面积大,有接近2000平方米,位置也不错,周围人流量还挺大。

  现在的防空洞是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

  纺织厂原先也考虑过要开发防空洞,起码租出去当仓库,多少也能挣点钱。

  可他们的防空洞面积实在太大了,没人愿意全租,但分租一部分的话。纺织厂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剩下的部分也被人家白用了。加上对外出租的时候,租客和厂里人发生了冲突。工厂领导觉得为了那么点钱搞出矛盾来太麻烦,所以就放弃了。

  后来他们还打算改建成地下招待所,但是因为投资成本比较高,几次开会没定下来,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防空洞还闲置着。

  听说部队的同志想租他们的防空洞,纺织厂的人还好奇了一句:“你们打算用来干什么呀?”

  周秋萍笑道:“我们看能不能搞招待所,距离还没定下来。”

  没想到纺织厂的同志眼睛珠子一转,瞬间无比热情:“同志,你们要搞招待所的话,那应该把食堂也搞起来,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是吧?”

  周秋萍看对方似乎有话要说,便笑着用眼神鼓励。

  果不其然,那人眉飞色舞,伸手指着前面道:“你看,我们这里有个现成的食堂。要不你们干脆把这个买下来给招待所用,多方便呀。”

  周秋萍惊讶:“买食堂?你们厂要卖食堂?”

  这个时代的纺织厂应该效益还可以吧。到90年代中后期,这些国营大厂才真正陷入困顿阶段。

  现在就急着卖房卖地吗?

  纺织厂的人表情微妙:“嗐,这个食堂现在虽然归我们用,但产权不在我们手上,是机械厂的。”

  说起来这个事情有点复杂,简单点讲,涉及到三线建设阶段工厂搬迁问题。

  以前这边是机械厂,后来搞三线建设时,机械厂搬到了下面的县里,机械厂的厂长又调任到纺织厂,一部分厂房转移给了纺织厂。但这个大型食堂但是他们舍不得,就借给纺织厂使用。

  原先大家的经济意识不太强,感觉不管落在谁名下,那都是国家资产。既然他们用不上,借给兄弟单位也挺好。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家都一切往钱看,国有资产也能对外卖。

  机械厂今年状况不太好,出了不少事儿,产品积压,工人都发不出工资了。

  党领导开会研究,找了一圈,猛然发现他们还有1栋两层楼的食堂呢,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头。

  因为食堂位置不错,的确有生意人相中了它,想要盖个商场。

  机械厂当然欢迎,立刻通知纺织厂要求对方把食堂还回来。

  纺织厂懵圈了,感觉自己被人从背后打了一闷棍。

  其实厂里不是没有其他食堂,前两年因为道路建设问题,工人从厂里到这边食堂吃饭要走的路变远了,就在厂区又另盖了食堂。而原先的老食堂变成了职工家属吃饭的地方。

  理论角度上来讲,纺织厂把食堂空出来不算麻烦。

  但人这种生物吧,真是升米恩斗米仇。白吃白占了这么多年,房东要把房子收回去了,他们却不乐意了。

  不仅仅是家属吃饭变麻烦,还有食堂的工作人员呢。

  机械厂把食堂卖出去了,他们的工作怎么办?新食堂里不缺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