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22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夜市也有卖衣服的摊子,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她花三十块钱买了套小圆点的连体裙裤,又要了双五十块钱的皮凉鞋,最后二十块钱解决了一条小纱巾外加一顶帽子和一架廉价的墨镜。一百块钱的行头让她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周秋萍眼睛大皮肤白,前些日子因为顶着大太阳做生意晒黑了些,但住院那五天一捂,居然又白回了一个色度。

  人白就洋气,加上她上辈子也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多年,当过老板打过工,算见多识广。先前身上打扮土气时,还能看出她农民出身。现在衣服一换,她瞬间跟变了个人一样,不仅洋气还多了书卷气,冲淡了她身上原本那股小市民的精明劲,倒有点儒商的意思了。

  人靠衣裳马靠鞍。

  周秋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满意地点点头。战袍加身,她该出发去战斗了。

  这一身的确醒目,周秋萍刚走出宿舍没几步,林头撞上食堂卖票的工作人员时,对方还愣了下,旋即不好意思地扭过头,甚至连招呼都没打。

  这是种新奇的体验,周秋萍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感受过了。

  活了两辈子,她早就不需要男人惊艳的目光来肯定自身价值。可现在,她必须得承认,她的心情是愉悦的。她不比别人少什么,她值得来自外界的赞叹。

  无论赞叹源自于外表还是内在。

  校园里的大喇叭放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林荫道上,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则在大声朗诵:“人们还叫我青年…… 哈……我是青年!我年轻啊,我的上帝!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是啊,她还是青年,即便生了两个孩子,她也不过26岁,她正青春。

  多么美好的青春。

  这份愉悦陪伴着周秋萍一路骑到了水湖镇。

  她倒是想租车或者打车到工厂。毕竟这个时代没有企查查,也没各种百科,初次接触的商人,彼此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行头来判断对方的身家。

  可1988年的宁安县城别说租车了,就连出租车都罕见。她想掏这份钱都找不到塞钱的地方。

  好在县医院给人结扎开的是横口子,而她生完两个孩子也没逆天的肚子紧绷绷,松垮垮的皮肤褶皱一叠,刚好契合了刀口。这下她弓背骑车都不会担心压到口子疼。

  来县里果然不错。假如她还在乡下的话,估计现在肚子上已经留了比蜈蚣还长的口子。

  自行车没带货,骑起来就分外轻松。原本估计要三个小时的路程,周秋萍只花了不到两个半小时就到了水湖镇。

  她停车下来跟马路边玩耍的小孩打听:“同学,请问被单厂怎么走呀?”

  那几个小孩正撅着屁股在树荫底下玩玻璃球,闻声抬头看她。其中一人猛地喊起来:“啊,就是你,你骗人!你说来收知了猴,你一直就没过来。”

  虽然眼前的人换了个打扮,瞧着跟电视机里的人一样。但是他们上当受骗了,她就是化成灰,他们都能认出来。

  周秋萍赶紧道歉:“临时有事,我去了趟外地。后来不是有人过来收了吗?”

  那几个小孩还是不痛快,哼哼唧唧的:“那我们也白抓了好几天。”

  正好有人背着冰棒箱子过来沿街叫卖,周秋萍赶紧掏出钞票,买了四根冰棍塞给他们:“实在不好意思,我请你们吃冰棍吧。”

  5分结一根的冰棍,对于乡下小孩来说是难得的美味。他们迅速原谅了这个骗子,高高兴兴地跑在前面给她带路。

  周秋萍推车跟在后面,走过镇政府所在的大街,穿过一片刚立秧的水田,在挥舞着翅膀扑腾的野鸭的伴随下,一路走到被单厂前。

  小孩们完成了工作,伸手一指:“这就是被单厂。”,然后抓着冰棍,美滋滋地跑了。

  厂子挺大,厂区里大片的平房估计是生产车间,连着的二层小楼,瞧着也清清爽爽,掩映在绿树红花间,看上去毫无落魄之气。

  被单厂大门关着,周秋萍停下自行车,对着百无聊赖的门卫开启香烟大法:“师傅,你们被单厂的厂长在哪儿啊?我想进一批货。”

  门卫正摇头晃脑地跟着广播唱京戏,闻声眼睛一亮:“你要进多少被单啊?”

  周秋萍还没说话,路上突然开过来一辆摩托车。骑车的男人大约30岁上下,也没戴头盔,头发短短的,浓眉阔眼,面色黝黑。他没下车,就冲门卫喊:“开门!”

  追在摩托车后面的自行车连停都没停,远远地就大喊大叫:“话我带到了,盖学校是全镇的事。五万块钱的摊派款,一分都别想少。”

  骑摩托车的人终于忍无可忍,被单厂大门开了,他都没直接进去,而是回头破口大骂:“我日你们祖宗十八代,厂子都停产了,老子上哪给你们找钱去?你们怎么不去抢啊?”

  大概是他的形象过于凶神恶煞,那骑在自行车上干部模样打扮的男人愣是没敢上前再掰扯,而是调转车头直接跑掉了。

  摩托车上的男人一拳打在棉花上,火气更大,直接把车子开到飞起。

  周秋萍被摩托车的尾气熏了一脸,直到车子消失在厂区里,她才反应过来问门卫:“这是谁呀?”

  门卫一边关大门,一边眼睛还追着人消失的方向:“能是谁呀,当然是我们被单厂的侯厂长。”

  周秋萍顿时怀疑今天自己来的时机不太妙。

  人家厂长现在就是一座要喷发的火山呀。

第28章 你能包圆吗

  幸亏侯东平心情糟糕归糟糕, 但商人的节操基本在线,起码对着送上门来的生意,他没有因为自己正处于易燃易爆炸的状态就直接推出去。

  甚至面对周秋萍时, 他还用力褪去了脸上的阴沉, 认真地挤出了笑容:“同志,你买被单找我们厂就对了。别看我们厂子偏, 我们的技术都是上海工程师提供的, 生产出来的东西跟他们一模一样。”

  周秋萍可不听他吹牛,只笑眯眯道:“那可太好了,我就怕货的质量不行。呀!你们厂福利不错呀,大夏天的还放暑假?”

  这不年不节的,厂里除了他们之外连个人影子都没有,也听不到积极的动静, 果然是停产了。

  侯东平尴尬地摸了把脑袋。

  放个屁的暑假。

  社队厂, 哦不, 现在叫乡镇企业,就这样。东西卖的好的时候就开工, 喊人回来上班。一旦产品滞销, 就直接叫人回去。这种事放在国营厂, 工人不上班你也得给人发工资。但搁在他们乡镇企业就不存在了。谁都不会唧唧歪歪,痛快的很。

  可惜麻烦事也多,tmd, 不管是猫是狗都能往厂子里伸手。

  侯东平一想到这几个月来的窝心事,脸色就不由黑了几度。

  他赶紧转移话题, 带着人去看货:“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你看我们厂的产品就知道好赖了。”

  周秋萍跟人去仓库看样品, 发现对方的确没吹牛。

  摆出来亮相的样品虽然花色陈旧,都是牡丹花,水仙花之类的图案,而且基本上呈现出中间一朵大花,周围四朵小花这种“四菜一汤”的分布,但考虑到眼下国民的审美偏好,这样的被单真算不上多土气。如果放下偏见,仔仔细细地欣赏,甚至可以竖起大拇指夸奖一句带有国画的华丽。

  更让周秋萍惊艳的是,有种被单还有丝光感,上手一摸,很有些高级的意思。面料厚实,抓在手上挺阔阔的,揪一把也不起皱。

  侯东平看她的眼睛盯在几种高档货上,忍不住得意:“我们厂的东西拿出去摆在柜台上,人家都以为是上海货的。”

  周秋萍当姑娘时在服装厂工作过,重生前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更是见多识广,对被单行业不算完全的门外汉。

  她没扮猪吃老虎。

  事实上,做买卖的人头回跟对方打交道时,你要表现的不懂行,人家根本理都不想理你,谁有空在你身上白耽误功夫。

  她点点头,没故意贬低对方的产品,但也不捧着:“有点上海货的意思了,可比人家真的差远了。实不相瞒,我要不是见过你们厂的东西,也不会大夏天的专门跑这一趟。”

  侯东平一听她的话音,就判断对方起码有七八成的意愿是真心想买货,瞬间愈发热情:“还是您有眼光。那咱们也不搞虚的,我实打实地给你价。你要进多少货?”

  周秋萍微微笑:“那得看您给什么价。”

  侯东平指着丝光被单道:“这一条出厂价都是18,你要是能拿1万块钱以上的货,我给你算12。”

  周秋萍摇头:“你这实诚也打折呀。12块钱太贵了。”

  侯东平急了:“你出去看看,上海厂里同样的货,人家卖20。”

  周秋萍还是摇头:“不能这么算。做买卖要算成本。上海的被单厂人家就是效益不好,停工照样得给工人发工资。工人工伤要赔钱,工人的劳保要给钱,你有吗?所有的乡镇企业都没有。你怎么能跟人家一个价呢?再说了,人家还要交税,你交多少呢?”

  侯东平有些傻眼,他拿上海货开口,可不是为了比较双方的成本。

  放眼全国,所有工厂的成本都要比同类的国营厂低呀。否则就现在的国家政策,什么都倾向给国营厂,哪里还有其他工厂喘气的空间?

  他赶紧喊停:“咱管不了人家,我这被单已经是最低价了。你要更便宜的,只能拿这种。”

  周秋萍不肯将就:“我要拿就拿好的。高档货现在都不好卖,何况是这种烂大街的,摆出去根本没人看。”

  她既然要囤货,当然得有的放矢。

  床单在这个时代属于大件支出,基本上都要10块钱往上。考虑到目前的国民收入水平,家家户户多是一条床单能用几十年,甚至分家时也能被拿出来正儿八经地分配。

  这种高端的地位,就意味着它不能跟食盐火柴这些易耗品摆在一起比较。谁家也不会隔三差五就买床单。

  什么时候大家才有购置床单的需求?分家单过的是少数,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为了结婚。

  婚姻是大事,自然不能草草了事,准备的床单就得富丽堂皇,充满了喜庆美好的寓意,质量也绝对不能差,不然人家拿不出手啊。

  摇头的人变成了侯厂长,他不能做赔本买卖:“那不行,10块钱一条,我根本没办法开张。你去打听打听,我们厂里职工的内部价都不止这个。”

  实际上就是一条床单抵10块钱的工资。

  周秋萍慢条斯理道:“我要是拿10块钱给贵厂的工人,肯定能收一堆这样的床单。你把被单发出去,你让工人去哪里卖?除了堆在家里还是堆在家里。等到孩子开学时,难不成让大家拿着床单去交学费?”

  侯厂长又被怼的说不出话。他想说自己算好的了。起码他还拿床单抵工资。多的是厂子卖不出东西就不发钱,工人空手回家。

  可再想想他们厂都是女同志,现在的女同志又一个比一个厉害,动不动就上他老娘家去堵门,他又无比头痛。

  周秋萍趁机砍价:“八块钱一条,我就拿两万块钱的货。”

  阿妈虽然反对她做被单生意,但阿妈不敢把挣的钱都揣身上,除了拿几百块钱方便进猪油渣之外,剩下的钱都交给周秋萍存银行。

  这几天下来母女两个倒卖油渣和知了猴,又凑了2000块,正好是2万块的整数。

  侯厂长本来理都不想理她,一听到2万块,他又忍不住心动。

  有这2万块,别的不说,起码能抵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他这种乡镇企业的负责人算不上资本家,厂里的工人也都是乡亲。大家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欠着100来号工人的工钱,他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周秋萍看他没一口回绝,估摸着这事有戏,赶紧趁热打铁:“怎么样?侯厂长,你要觉得可以,那你就帮我叫辆车把货拖走。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别耽误。”

  侯厂长还想再垂死挣扎一下,8块钱太便宜了,起码9块。

  两边正锱铢必较呢,仓库隔壁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侯厂长担心有事,立刻冲周秋萍做了个手势,匆忙赶回去接电话。

  结果话筒一拿到手里,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他就想砸了电话机。

  打电话的是谁?当然是干部。这年头一般人还没资格装电话呢。

  隔着话筒,侯东平都能感受到对方醉醺醺的酒气冲天。

  镇领导老大不痛快,恶狠狠地咆哮:“没钱,一个个都说没钱。教育乃百年大计,我跟你讲你搞清楚了,盖学校必须得掏钱。”

  侯东平强压着火气:“厂里的确没钱。上次贷的款被镇里拿走用了,说是3月份就给我们的。现在马上都要7月份了,我也没看到钱。”

  对方恼羞成怒:“侯东平你给我搞清楚了,这厂子是水湖镇的厂,不是你的一亩三分地!厂里的钱就是镇里的钱,当然得花在刀尖上!”

  侯东平忍了又忍,花在刀尖上?那是花在酒桌上了吧。镇里的招待费抵得上厂里一年的利润了。

  可他没咆哮,不意味着领导就能消气。相反的,镇长的气势恨不得掀翻了整个工厂:“没钱就不要办!占着茅坑不拉屎,明天就把厂房给清出来,不要耽误我们招商引资。”

  侯东平气得浑身发抖,妈的,好好的厂子就是被这帮畜生折腾成这样的。

  一天天吃拿卡要,把厂子当成他们的小金库,三天两头要钱,生产资金都叫占光了,工厂还开工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