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39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周秋萍打定了主意,就直接招呼彭阳:“侯晓斌的那位同事还有没有兴趣买猴票?”

  彭阳大惊失色,完全没想到老板对飞机的执念已经达到了这份上。她前面不还说那个猴票要当传家宝的吗?现在就要卖啊。

  周秋萍点头,大言不惭:“等以后有更好的再当传家宝。”

  当初花100万买的猴票,现在全部出手,总价可以卖到2,400万。再加上到处凑一凑,大概能弄个3,000万。剩下的缺口,等飞机过来了,她抵押了从银行搞贷款,这样就能支付货款。

  至于银行贷款怎么办?没人接手她的飞机啊,这钱最后还得她掏。她短期内要从哪儿变出这么多钱来呢?

  股票,明年她就能出手股票了,还贷不成问题。

  而且就在这两年,人民币会大幅度贬值,如果她以美金为抵押从银行拿贷款,到时候再用美金兑换还钱,中间的差价甚至可以完全抵消贷款产生的利息还有剩。

  对,要坚持和航空公司谈好。不管后面汇率如何变化,她的飞机租金必须得用美元结算,以2200美金/小时为标准。

  短短几分钟时间,周秋萍已经想好了后面的步骤,坚定地点头重复了遍:“赶紧把人找来吧,时间不等人。”

  彭阳看她像是心意已决,只好点头:“行吧,我问问看。”

  谢天谢地,幸亏老板只想买一架,如果三架都买了的话,那他们可以直接去喝西北风了。

  猴票在邮市上属于紧俏货,今年尤其抢手。舍得出手的藏家很少。好多投资获利挣了大钱的炒邮客到处搜寻,拿着钱也买不到一张。

  现在听说有价值2000多万的猴票,侯晓斌那位病退的同事很快就过来,还带上了好几个自己的朋友。

  他今年在邮市上赚了百万,本来准备去南方再买点新的邮资明信片,现在干脆就接猴票吧。

  他一个人吃不下,便把交好的同行都带过来,算是结个善缘。

  一堆炒家个个谨慎的不行,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手上的猴票。他们可不敢扫一眼就收下,现在市场上的假邮票多了,一不小心你就会着道。

  好在两年多前周秋萍收购的时候,造假技术还没登峰造极,假邮票也稀少,倒没叫她给撞上,收回来的邮票倒都是真的。

  七八个炒家看了半天,终于商量着集资购买。这些他们都要了,回去再分,总共给她两千五百万。

  这倒比周秋萍想象的多100万,算是意外的惊喜。

  谁都不可能随身携带这么多钱,大家谈妥了,直接去银行办转账手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周秋萍要出门时,刚好贸易公司的两个职员跑业务回来,一边走路一边叨叨:“我姨妈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亏得要命,日元贬值房价又暴跌,还不如前年就回国呢,那个时候钱还值钱。”

  贸易公司到了海城之后,业务范围逐渐扩大,生意也越来越好。光靠着老班底,肯定忙不过来,于是他们招聘了本地职工。

  这两个就是今年高中刚毕业的年轻人,正跟着跑业务。

  周秋萍突然间喊住了他们:“你们刚才说日本怎么了?”

  两个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会被老板突然间cue到,不由自主地紧张:“没没什么,就是日本现在情况不太好。”

  大概是因为离得近,反正改革开放之后,去日本打工的海城人特别多。大家也十分热衷去日本找发财的机会。

  周秋萍又追问:“怎么个不好法?”

  两个小孩都有点茫然,能有什么不好?

  当然是钱不值钱,东西死贵,然后工作又不好找,公司还要降薪,银行的贷款不知道该怎么还。

  要命了呗。

  周秋萍重复了一句:“钱不值钱。”

  杜仲端了茶水出来,搞不清楚前因后果,却也下意识地跟着附和了一句:“是啊,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东西越来越贵。日子都不好过哦。”

  他是做贸易的,对这些不敏感才怪。

  周秋萍却根本没注意到他在说什么。她脑海中只重复着一句话:钱不值钱。

  是的,九十年代初期,经济动荡的国家不少,货币大幅度贬值甚至可以说普遍存在。她记得上辈子自己93年租房子住,用报纸糊墙,靠近床边的一张报纸就说了当时的经济形势。那会儿人民币贬值,日元也贬值,但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泻千里的卢布。

  卢布贬值到简直没眼睛看了。都说现金为王,可那会儿多少苏联老百姓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她知道该怎么买飞机了,借钱买,从苏联的银行借钱买飞机。

  等飞机到手之后,把它们租出去,再以此为抵押,从国内银行借款,继续盖大楼。至于出租飞机的租金,刚好可以还银行利息。

  待到卢布贬值,她再用美金换卢布,还苏联,哦,那个时候应该是俄罗斯了,银行的钱。

  到那个时候,一美金可以兑换1000多卢布。

  总价1亿8的三架飞机,就算加上银行贷款利息,她真正要掏的钱估计最多也就是300来万。

  无耻吗?挺无耻的。

  卑鄙吗?绝对卑鄙。

  要这么做吗?那当然。

  会羞愧吗?你看过哪个资本家会为挣钱的事而羞愧?她好歹还没违法犯罪呢。

  再说了,就算她现在真掏了一把去买苏联的飞机。等到一解体,难不成这钱还会落到苏联飞机工人的口袋里?开什么玩笑,俄罗斯的寡头经济那是出了名的。

  在他们面前,我国2000年前后国企改制,大批莫名其妙私有化的国有资产拥有者都是弟弟。

  对,要买就买三架飞机。

  新疆航空公司不是需要飞机吗?买什么啊,租,先租了再说。万一到时候你买了用了又不好,你难不成还去打国际官司?这不是要折腾掉半条命嘛。

  这以货易货的罐头换飞机,她的确那不过那位在首富和首骗之间横跳的大佬。

  但她先掏真金白银把飞机买下来再租出去,应该更得卖飞机和要用飞机方面的青睐。

  这钱,她挣定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伊尔-86的价格和租价,参考资料如下:

  1992年6月11日,新疆航空公司先与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签订协议,湿租2架伊尔-86客机(连带机组),租期从1992年7月20日至1993年12月31日。租金敲定为每飞行小时2200美元。

  出于对两架湿租的伊尔-86表现的满意,1992年12月2日,新疆航空公司与俄罗斯瓦尔克生产公司,在莫斯科签订购买3架伊尔86型宽体客机合同,合同总金额为4920万美元。

  这款客机安全性能很好,没出过什么大事,但是飞行距离短,而且耗油量大,在商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新疆航空公司是除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外唯一购买伊尔-86型客机的用户。但由于机体宽敞、发动机远离客舱,因此乘坐环境也远比图154M来得安静舒适。

  除了新疆航空公司以外,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也曾短期湿租过两架隶属于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公司的伊尔-86型客机(其中一架编号为RA-86115,机组和乘务组中、俄人员各占一半),另外中国北方航空公司也短暂的湿租过伊尔-86型客机。

第436章 借鸡生蛋

  果不其然, 听说她愿意试着先把飞机弄回国,然后再出租,两家航空公司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飞机毕竟是大家伙, 万一买到手不好用, 想退货要扯皮死了,太麻烦。

  民航的副总甚至撺掇周秋萍:“你多买几架, 真的, 现在大家的飞机都又老又旧该退役了,还要扩大经营,新飞机的缺口特别大。欧美的飞机受欢迎,但苏联飞机也凑合。”

  从头到尾,他都没怀疑过这位东方贸易的老总在说大话,因为在他心目中, 她就是行走的钱精, 再哭穷都掩盖不了她浑身冒出来的金光。

  周秋萍暗道, 我能搞几架飞机,完全取决于我能从苏联银行里搞多少贷款。

  而这事, 已经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必须得假借别人的手。

  周秋萍又打电话给卢振军, 说了现状:“他们不想买,只想租。”

  卢振军头痛了。

  周秋萍究竟有多少钱,他肯定不知道。但他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她手上没多少能调动的钱。否则她也不会那么热衷于问银行拿贷款。这样飞机到手光靠收租金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把本钱收回来,一大笔资金无法流转, 损失太大了。

  他无奈:“不行就不行吧, 现在都迷信欧美货, 其实苏联货也有苏联货的好处。”

  周秋萍直接开口:“不, 我打算买下来。我想问苏联银行贷款,你最大限度能帮我弄到多少贷款?如果我以美元为抵押的话。”

  卢振军吓了一跳,试图打消她的痴心妄想:“你不要这样,这么做太危险。一旦飞机砸在手里,资金链断裂的话,你会被拖死掉的。你别忘了,你在国内银行还有大笔贷款没还呢。”

  周秋萍不假思索:“那是他们不让我还啊。我要是把深圳的股票卖掉,现在我也不缺钱花的,但我能卖吗?万一到时候股市恐慌,再来个大熊市,我自杀以谢天下都来不及。”

  卢振军从实际角度出发:“你手上能有多少美金,你贷款不到多少钱的。”

  周秋萍图穷匕见:“所以你们得借钱给我,我以山海公司的股份为抵押,问你借美金。你看着给我个合适的价。现在深圳股市已经旺了,你往外抛售没问题。”

  不等卢总消化这可怕的事实,她礼貌道别挂电话,又打给曹敏莉,开门见山说借钱,同样以自己持有的曹氏集团的股份为抵押。她还给对方支招:“你要想抛售股票的话,别在深圳抛,直接来海城卖。这里想买深股的人一大堆,消耗的快,而且还不容易引起恐慌。”

  曹敏莉哈哈大笑:“OK,那我看看我能还你多少钱。”

  周秋萍强调:“我要美金。”

  曹敏莉诧异:“为什么?你要去海外投资吗?”

  因为她曾经委托过曹敏莉投资日本股市,靠着看空挣过上百万,所以周秋萍没完全隐瞒自己的计划:“我打算用美金换卢布,然后在苏联买点东西,我看跌卢布。”

  这话有点没头没脑,但卢布近来贬值是众所周知的事。因为苏联体制的特点,这还真不是空头做空的结果。

  曹敏莉来了点儿兴趣:“跌到什么程度?你都孤注一掷了。”

  周秋萍煞有介事:“我认为会是像日本股市一样的那种猛跌。八月份的事情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和我们国家前年六月份的事不一样。我们有句老话叫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件事有没有军队参与,意义大不同。”

  曹敏莉正色道:“你的意思是它摇摇欲坠了?”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东欧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苏联为什么不可能步入后程呢。而政局的动荡势必会带来经济重创。

  大批有钱有势的人会迅速收割国家财富逃之夭夭,将满目疮痍的国家丢给只能默默忍受的人民。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不过曹敏莉担忧一点:“如果动乱的太厉害,他们直接没收外国人在那里的资产,你要怎么办?”

  周秋萍很笃定:“不会,走到这一步,美国是最大的推手。它怎么可能放任政权没收为外国人的资产。”

  曹敏莉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可要是没收社会主义国家……我都忘了,你拿了香港护照。”

  周秋萍厚颜无耻:“我自己也常常想不起来。怎么样,你有兴趣入局吗?有的话可以一起搞。我的主攻对象是飞机和机床。”

  曹敏莉表态还钱没问题,但要不要也加入投资,她还得再好好考虑考虑。

  毕竟周秋萍可以把飞机租给民航,将机床转给乡镇企业,她要这些一时半会儿也没出路啊。

  周秋萍不强求,即便是重生者,她也不能保证凡事都百分百跟她经历的上辈子一样。万一有变故的话,她自己大不了就是赔了,直接丢掉了大把股份。没理由拉着人跟她一道承担损失。

  等再转过头给卢振军打电话,她也是同样的态度,有兴趣吗?有的话可以入一手。到时候赚了就能在苏联买房买地扩大经营了。

  苏联的确限制很多原材料出口,但对半成品管的很松。你既然在苏联挣钱了,不如多弄点正儿八经的厂子搞半成品,起码还能给当地人创造工作岗位,也算是双赢。

  卢振军对看跌这种事将信将疑,他到今天砸进股市几千万也对金融市场兴趣不大,感觉特悬。

  但周秋萍说的煞有介事,他又忍不住往外抠了抠:“我就投个一百万美金吧。那个,贷款,你拿美金的话,我多找几家银行,应该能贷三个亿。”

  苏联的大银行不多,大部分银行信贷资金只能达到千万规模。不过因为苏联也在招商引资,所以他们非常欢迎美金。以美金为抵押贷款,操作流程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