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8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她坚持人设不崩,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行不行,我这要拿回去自家用的。”

  那人急了:“你少少卖我一碗好了,也不差这一缸子。”

  旁边人给帮腔:“就是,人家追着你跑了一个村了。”

  周秋萍做出为难的神色,很是不情愿地强调:“就一缸子呀,多了真没了。”

  自古都是越买不到越想买。她刚打开口袋,要买油渣的大婶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舀。完了立刻丢下三毛钱,慌慌张张地跑了。生怕周秋萍会拉住她的模样。

  周秋萍都在心里乐死了,千里卖渣只为钱,她会把送上门的买卖推走才怪。

  但是人设不能崩。

  她转过头对着刚才帮腔的村民强调:“真不能卖了,再卖我家自己就凑不够菜了。”

  那村民伸长了脖子,伸手指着麻袋道:“我不要油渣,我要这个。菜籽饼你卖不卖?”

  周秋萍想拍脑袋。她真是忙晕头了。160斤的菜籽饼,娘家最多留10斤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她本来就得卖掉。

  与其费时费力的拖回下河村,还不如在路上就出货呢。

  “卖,我自家也要,只能卖一部分,一毛钱一斤。”

  没想到这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嫂子相当爽快:“那这袋子我全要了。你给我算便宜点呗,8分钱一斤怎么样?”

  周秋萍毫不犹豫地推车走人:“我拿货就一毛钱,我费这大功夫,还倒贴两分给你?”

  直接批发给人的确方便,但挣钱少啊。她要自己散卖的话,也就多费点儿时间和力气。白手起家的人,没身份没背景,还舍不得下这点功夫?

  女人看讲不下价钱,周秋萍又急着走,赶紧拦住人:“好了好了,一毛就一毛。老板,你这是从哪儿进的货?”

  周秋萍当然不可能透露自己的货源。做买卖的,进货渠道有多关键,谁做谁知道。

  不过她也没得罪客人,只高深莫测了句:“找熟人拿的。”

  女人立刻没话了。这时代就这样,谁有门路有背景,就能拿到紧俏货挣钱。所有人都默认这点。否则倒爷们也不会这么红。

  她从自家拿出大秤,称了重量,一袋子123斤。

  周秋萍龇牙咧嘴,做出十分痛心的模样给她抹去了零头,收了她12块钱。

  周秋萍还好奇这人究竟是办了家庭养猪场还是养鸡养鸭场,不然也要不了这么多菜籽饼。

  要知道这玩意儿也不能长期放,尤其现在天热。放久了,会哈掉的。

  结果她刚掉头走了没几步,那女人就已经跟同村的人兜售:“菜籽饼1毛2一斤,跟粮油站一个价,你们要不要?”

  村里人立刻开始挑拣:“你这菜籽饼不会坏吧?”

  说话时,已经有人掏钱。

  周秋萍脚下一乱,差点儿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一镇一个价啊,还是菜籽饼都涨价了?居然变成了1毛2。

  人家连跑都不用跑,直接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

  哎,改革开放10年春风果然没白吹,脑袋活泛会挣钱的人越来越多了。

  她这点重生红利还不知道能吃几天呢。她可得抓紧时间好好挣钱。

第11章 、房子是我盖的

  周秋萍一路走一路往村里销,还没过桥呢,就在宁安地界上将猪油渣和菜籽饼卖了个底朝天。

  因为路上耽误了功夫,她到村里时,天色已经灰蒙蒙,家家户户都忙着搬桌子到房前屋后吃晚饭。

  周秋萍赶紧骑车回家,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卸下塑料桶和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一小袋油渣丢给阿妈,只叮嘱一句:“阿妈你烧汤多煮会儿。”,就拿着塑料袋急急忙忙往大沟边上跑。

  再不绑袋子,知了猴都爬上树了。

  泥巴屋旁的小洋楼的院子门响了声,从里面出来的年轻女人只来得及冒了个头,就瞧见便宜小姑子的背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搞得她搜肠刮肚组织好的咒骂都冲到嗓子边上了,又不得不硬生生地憋回头。

  周秋萍压根没注意到自己的便宜嫂子从娘家回来了。她连奔带跑,一口气绑了一排的塑料袋。

  今天她只跑了三四个小区就卖掉了两千只知了猴,明天要是再多跑两家只会卖得更多。挣钱这种事真是因缘际合。

  还有油渣和油饼,明儿还得继续卖。对了,她得打听下县城的粮食加工厂在哪里,看能不能搞到便宜的油糠。这是大米和谷壳中间的部分,营养丰富,猪超级爱吃,肥猪的效果相当好。镇上粮站的油糠都供不应求。

  她明明从天不亮忙到现在,整个人累得都要散骨头架了。可因为看到花花绿绿的钞票在眼前飞舞,她居然一点儿都感觉不到腰酸腿软,愣是绑完了塑料袋才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家。

  还没到家,周秋萍就迫不及待扯着嗓子喊:“青青,油渣好吃不?”

  结果她连走两步,感觉气氛不对劲。

  天光已经跑得一干二净,只有各家各户窗户门口透出的昏黄灯光照亮星星点点的各处。泥巴房前,大女儿缩在方桌边,手紧紧抓着躺在竹床上吐泡泡的妹妹,一声都不坑。

  周高氏不等女儿柳眉倒竖,赶紧迎上来:“我们进去吃饭,别跟人一般见识。”

  然而你敬人一丈,人进你十丈。

  小洋楼的院子门开了,周家嗣子周良彬的老婆胡桂香双手叉腰,想凹豆腐西施的圆规造型因为腰粗直接勒成了游泳圈。

  她尖着嗓子咒骂:“哎哟,我当是哪个来了,原来是我们家的姑奶奶啊。好厉害,进门就蝗虫过境,怕是要把整个家都搬去婆家。这贴男人贴的真是贴心贴肺,女婿好福气啊。果然是倒贴的祖宗!”

  大晚上的,家家户户吃过晚饭都无所事事,正愁没乐子呢。听到叫骂声,左邻右舍全都往周家跑。

  胡桂香一看观众来了,表演得愈发起劲,那尖利的嗓门简直要唱戏:“谁没娘家啊,谁不晓得回娘家舒坦。可我讲良心,我要脸,我晓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没脸拖累娘家哥哥嫂嫂,叫人养我一家子!”

  周围邻居开口劝:“桂香,有话好好讲,秋萍难得回趟娘家。”

  “好好讲?我怎么没好好讲。一筐子鸡蛋吃的一个不剩,我再晚回家一步,我们家姑奶奶就要杀鸡吃肉了!”

  母鸡是农家的小银行,现在下河村虽然早就分田到户了,但是种田之外没其他营生的人家平常也舍不得吃鸡蛋,要靠着鸡蛋去供销社换盐换酱油呢。

  这一口气吃光了家里的鸡蛋,真不是会过日子的姑娘。

  立刻有人出来教育周秋萍:“秋萍,你……”

  青青吓得缩在母亲身旁,小声喊:“妈妈……”

  她能听懂的大人话不算多,可是吃鸡蛋她晓得,今天外婆就打了蛋给她和妹妹吃呢。

  周秋萍伸手安抚地摸摸女儿的脑袋,推孩子:“去外婆那边。”

  她回过身提高嗓门,“好笑了,我回我阿妈家,我吃我阿妈养的鸡生的蛋,关你什么事?别说我们娘儿仨就吃了几个蛋,就是我阿妈杀鸡炖肉给我们吃,也跟你没关系吧。”

  胡桂香急了:“我家的鸡!”

  “你家是哪家?我阿妈可不跟你一个灶头吃饭。是你捞的鸡苗还是你喂的鸡啊?这喂鸡的口粮都是我阿妈种的田,周良彬没给过我妈一颗粮食吧。”

  周围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

  这种事在农村不少见,老人跟儿子分家后,但凡老人还能下田的,基本都不用儿子养,反过来还得贴补孙辈。

  不过老人自己养的鸡鸭都做不了主,还要被儿媳妇指着鼻尖骂,那就说不过去了。

  胡桂香见势不妙,赶紧转移火力点:“你天天住在娘家啊,你就晓得我没喂过鸡?”

  旁边有人嗤笑出声,胡桂香跟个老佛爷似的,还喂鸡呢,一天除了三顿饭屁事不干,别说自留地是周高氏帮忙打理的,就连小洋楼的院子都是住不上楼房的婆婆给打扫的。不然再好的房子都被糟蹋成猪圈了。

  胡桂香立刻嚷嚷:“车子,你好大的派头。我回娘家都靠两条腿走,你倒是骑着洋车浪来浪去,好风光哦!也不晓得你回娘家是为了看阿妈还是想干什么。”

  其实她也想骑车风光回娘家,可她不会骑车,周良彬又有事跟人跑了,她只能自己背着儿子回娘家。

  周秋萍可不被她牵着鼻子跑:“好,说到车子,咱们好好掰扯掰扯。这车子怎么来的?冯家给我的彩礼。天底下第一的笑话,娘家进了门生了娃的嫂子扣下小姑子的彩礼,哪个收彩礼哪个嫁人,你怎么不嫁去冯家啊?”

  她越说越觉得此事甚好,就胡桂香这个搅屎棍配上冯二强那个畜生,简直宇宙和谐。只是剩下周良彬那个憨里刁,还不晓得会祸害什么人。那还是算了吧。

  胡桂香一蹦三尺高,作势要打周秋萍:“我撕烂了你的嘴,你冤枉我什么,你给你哥头上戴绿帽子。”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连没反应过来的村民都哄堂大笑。可不是,农村的规矩就是收了彩礼嫁姑娘。

  那种嫁了妹妹拿彩礼去讨媳妇的人家不稀奇,但已经嫁进门生了孩子的还扣下妹妹彩礼的实在奇葩。

  要说周大爹精明了一辈子,就在这种事上昏了头,白闹出笑话。

  周秋萍哪里会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真让胡桂香打,她往边上一避,冷笑道:“又撒泼啊,当年是看上了自行车,这回又看上什么了,一哭二闹三上吊投河跳井要弄到手啊?”

  她喊出这嗓子后,胸口莫名一松。那沉郁多年的怨气居然轻而易举就散开了。

  为着被娘家扣下的自行车,她嫁进冯家后莫名其妙就低了一头。冯老太还有大嫂三不五时就拿这事出来刺一刺她,说她家是卖女儿。其实她陪嫁的东西不少,光那台缝纫机就是新媳妇里的头一份。

  胡桂香生完孩子后一直没减下去,加上嘴馋身懒,是这年代农村难得的壮实体型,身体笨拙的很。她一巴掌没扇到周秋萍,反而自己身子一歪,摔倒在地上。

  这人也不是个真要脸的角色,居然就势往地上一滚,拍着大腿开始嚎啕:“哎哟,不得了咯,嫁出门的小姑子要逼得嫂嫂没地上站哦。你们都是周家人,就我一个不姓周。”

  她儿子原本在院子里看热闹,这会儿倒机灵地往她身上扑,哭着喊着:“妈妈,我们走,我们不在周家待着。”

  周高氏一直缩在后面没吭声,这回听到宝贝孙子要走,顿时急了:“哎哟,桂香你别吓到小宝。不值当个事情,吵什么吵。秋萍,你少讲两句,赶紧扶你嫂嫂起来!”

  周秋萍早知道一旦涉及到周家的嗣孙,阿妈就会见风倒。她也不生气,只盯着还在地上哭天嚎地的胡桂香:“你还没地方站啊,放眼十里八乡,哪个不晓得我阿爹阿妈不是过继了个儿子,而是过继了一家祖宗啊。”

  周高氏气得脸发白,扬高嗓门喊:“秋萍!”

  周秋萍充耳不闻,伸手指着泥巴屋道:“盖了小洋楼给过继儿子一家住,老人却只能住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泥巴房。到底哪个是爷奶,哪个是孙子啊?我看过年的时候磕头都反了,不晓得该谁给谁压岁钱呢!”

  周高氏浑身发抖,又喊了一声:“秋萍!”

  旁边有老人看不过眼,也劝周秋萍:“好了,别气到你阿妈。”

  周秋萍却没停下来的意思,冷笑道:“儿子精贵,自己没有过继了人家的也是宝贝。我争不了也不敢抢,但是,养儿子是娘老子愿意,没理由让妹妹养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哥哥吧。盖这个楼,不说人工,我阿爹就是材料就花了一万五。这里头有我上班三年的工资夜班费加班费,还有我从头到尾跟着当了半年小工。那会儿大工两块钱一天,小工一块钱一天。我就算每天只干半天,那也是五毛钱。两层楼六间房,我占一间不过分吧。”

  听到这儿,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秋萍突然间跟变了个人似的大吵大闹,其实还是为了替她阿妈出头要房子住。

  也是,一家三口还能占了一栋楼,六间屋子都没婆婆睡觉的地方?这过继来的儿子媳妇的确不像话。

  左邻右舍帮着周秋萍说话:“不过分,本来就该有你阿妈一间房。”

  周高氏慌了,赶紧表态:“我不住,我住老房子挺好的。”

  周围人恨不得捂住她的嘴,烂泥糊不上墙的东西,没养儿子就要跪在过继儿子面前过日子吗?那你等着跪一辈子吧。等到干不动的时候,哭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周秋萍从善如流:“我阿妈不想住,那就折成钱吧。六间屋子三万块,一间五千,你拿五千块钱出来就行。”

  胡桂香吓得连号丧都忘了,拍着大腿爬起身,立刻嚷嚷:“什么?五千块钱,你怎么不去抢啊!”

  周高氏赶紧出来当和事佬:“桂香,秋萍说笑呢,不要……”

  “我没说笑!”周秋萍冷下脸,目光冰冷地盯着周高氏,“这间房子是周良彬欠我的。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阿妈你就别替我做主了。”

  周高氏叫女儿看得背后发凉,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要是这会儿她还替嗣子一家说话的话,有些东西就再也回不来了。

  就是周围,也听不到附和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