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土著不好惹 第27章

作者:半个水瓶 标签: 爽文 宫斗 宫廷侯爵 清穿 穿越重生

  少年爽直的声音直入采绿的耳朵里。

  “额娘,采绿伺候也伺候您好几年了,忠心耿耿,从来没什么错漏,就是犯了什么错,也不该这样罚啊。”

  采绿眼睛里立刻就含了泪水,心里对保清阿哥万分感激。

  惠嫔哼了一声,“这个采绿,我让她去打探淑嫔封妃的消息,回来居然敢敷衍我。”

  保清看到采绿走远了,才淡淡说道:“额娘,她是你的贴身大宫女,可不能这样随便打骂,就算心里有气,处罚其他奴才也就是了。”

  “而且…”保清面容平静,“有我那几句求情在,额娘以后不再打她,赏点衣裳首饰什么的,她就会忠心耿耿,要是以后再拿她撒气,那就不能留着了。”

  惠嫔有些不耐烦,“好了,不过掐两下,那就那么严重。”

  “额娘,把对自己有怨气的奴才留在身边可不是明智之举,说不定那天就阴沟里翻船了。”

  这可是皇阿玛在教导他和太子的时候说过的,亲近的人罚过一次,就要谨慎再用了。

  保清从小是在宫外大臣家里长大的,也许是血脉,也许是成长环境,他小小年纪就对于很多事情就明白的很。

  跟他不对付的太子,虽然比他小几岁可那心眼一点不差,两个人你来我往,这种锻炼之下,成长的飞快。

  惠嫔被儿子几句跟教导差不多的话,弄的有些尴尬她都进宫这么多年了,早就该懂这些,只是这些日子太不顺遂,才急躁了些。

  还叫保清看到了,她这个当额娘的居然还需要自己儿子指点。

  虽然心里对保清的心计手段很骄傲,但是可不打算让儿子对着自己说教。

  惠嫔连忙转移话题:“我是叫采绿去内务府打听淑嫔封妃的事情,她要是封妃了,那岂不是压在我头上去了。”

  她进宫这么多年,才是个惠嫔,那淑嫔才进宫多久就封妃了。

  保清叉开腿,坐在椅子上往后一倚,抱怨道:“额娘,你又瞎胡闹什么,老实待着抄佛经就得了,淑嫔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而且要保清说,淑嫔没封妃之前,不也压在额娘头上吗?都压那么长时间了,早就该谋划了,这时候着什么急啊。

  惠嫔听了这话,一瞪眼睛,“什么叫瞎胡闹啊,我这是为了谁啊,淑嫔封妃以后可就仅次于佟贵妃了,等她生了儿子,那孩子出身就是仅次于太子的,你也不知道着急。”

  保清听到这话,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惠嫔总说什么都为了他,可是至于吗。

  他可是皇长子,受皇阿玛教导看重,除了太子那个能轻易越过他啊。

  就算现在有个什么出身好的弟弟,跟他差了十岁了一个,等以后他能领兵的时候,那孩子估计还不识字呢。

  毕竟是自己额娘,保清也不好直接的说惠嫔笨。

  只好一脸无奈的说道:“额娘,你就别折腾了,上次那件事虽然没公布,可是只有你受罚丢了宫权,明眼人谁不知道那事情是你干的啊,皇阿玛看在我的面子上没有处置,只是让你抄几本佛经而已,谁晋位也不能晋你啊。”

  端嫔被害流产,又诬陷淑嫔,淑嫔证明了自己清白,那陷害的人可就要完蛋了。

  虽然最后结果没公布,宫里人都猜这事跟佟贵妃和惠嫔脱不了干系。

  佟贵妃抱病在承乾宫养身子,可是皇上根本没去探过病。

  而且那诊病的太医只说,佟贵妃氏风寒伤了身体,需要静养,这借口也就糊弄糊弄外人吧。

  而惠嫔呢,关在延禧宫抄佛经,宫权还落到淑嫔手里头,明显是顾及着他的颜面才没处罚过重。

  惠嫔丢了宫权对保清的生活也是有点影响的,惠嫔手里有权的时候,内务府上赶着巴结,加上惠嫔总是找借口给他送东西。

  他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但是比太子还是差远了。

  皇阿玛觉得太子没有额娘,怕他在生活上得不到最好的照顾,特意指定太子的奶公凌普做内务府总管。

  那凌普拿着这权力,把太子的待遇提的高高的,仅次于乾清宫那边,现在在上书房读书的就两个人,保清和太子,待遇天差地别,保清怎么可能甘心。

  这次惠嫔被罚,保清在阿哥所用的东西都次了一等,太子玩味的眼神,气的他都绷不住脸色了,想到这对惠嫔也有了些怨气。

  “额娘设了局就设了,要害人就一下子打死,还那么不谨慎被皇阿玛查出来了,能不能别总这样闹腾,等以后儿子出息了,自然能让您母凭子贵。”

  他气的根本不是惠嫔害人,而是害人居然还没成功,被皇阿玛抓住了小辫子,叫他跟着丢脸。

  保清烦躁的一偏头,“因为这事太子和他身边那些哈哈珠子暗暗讽刺我好几次。”

  惠嫔听了保清的抱怨也明白,他这是怨她拖后腿,她一心为保清打算,他却埋怨她这个额娘。

  咬了咬牙,驳斥保清说的话,“我哪里犯了错,你真以为你的面子能保住我,还不是因为.....”

  保清盯着惠嫔看,因为什么?

  可惠嫔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反正额娘不会给你拖后腿就是,就算是太子拿这事讽刺你,你只管骂回去,闹大了,你皇阿玛肯定站在你这边。”

  保清这就特别感兴趣了,难不成那事还有别的内幕,“额娘,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难道还能是别人动手,叫惠嫔背了锅,而皇阿玛查出来额娘是无辜的?

  惠嫔一想起来那事就恨的厉害,端嫔小产的事虽然是她动的手,但是她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她自诩是个聪明人,可没想到她居然是那只蝉。

  皇上细查之后,自然是将惠嫔的手脚查的清清楚楚,虽然有些地方关键证据没有,可已经能够判定就是惠嫔动的手。

  本来是打算降为贵人的,谋害皇嗣可不是小罪,就算看在保清的面子上,惠嫔也别想全身而退。

  还好是因为事情闹大了,梁九功查的细,居然发现端嫔本人也有问题。

  谁能想到端嫔这个受害者居然在这件事里掺和了一脚,端嫔把众人算计的团团转。

  那大宫女翠儿在端嫔醒来后,除了罚了例银以外,其他的惩罚都没有。

  端嫔话说的好听,这事也不是翠儿的错,是有心人要害她,怎么也避不开。

  好一个心善心软的端嫔,脸色苍白的往那一靠,任谁都要感叹端嫔遭受的无妄之灾。

  可惠嫔却敏锐发现,端嫔这态度有些古怪。

  在她印象里,端嫔可不是那种心慈手软的人翠儿因为蠢,害她丢了孩子,她不能弄死翠儿完全不符合她的性格啊。

  惠嫔为了撇清自己,她正是努力找证据脱罪的时候,本想抓些佟贵妃的小辫子,给自己开脱。

  但是既然发现了端嫔可能有问题,抓到这点子不对头就赶紧查。

  这一查才发现那端嫔的胎早就不稳当了,太医去了几回诊平安脉了,这消息都没向上禀报,这肯定是有问题。

  而且之前就隐隐有传闻说端嫔的怀相不好,有些老嬷嬷断定这胎怀的不稳妥。

  为了给自己脱罪,惠嫔只能下了大力气去查端嫔,这一查可不得了。

  端嫔这胎根本就不是正常怀上的,是吃了宫外送进来的秘药才有了的。

  怀孕的时候太医一诊脉才发现,这吃了药的孩子不对劲,生下来八成有问题。

  那太医是诊了好多次才发现的,这时候再上报他也脱不了一个失职的罪名。

  而且皇上知道了,端嫔的胎是肯定会打掉的,皇室可容不得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太医知道了这种事情,那他之后也别想出人头地了,干脆就收了端嫔的银子,帮着隐瞒。

  惠嫔虽然没有掌握全部证据,只是抓住了端嫔吃药的苗头。

  不过她猜端嫔是发现了她在启祥宫动的手脚,知道有人想要害她的孩子,然后故意让自己被害成功。

  既能摆脱这个有问题的孩子,又能在皇上面前当一个被害人。

  好好的孩子被害了,一定能得皇上怜惜,只要好好调养身体,又有皇上的怜惜,很快就还能再有孩子。

  惠嫔抓着这端嫔很可能早就知道自己的胎有问题这一点不放,把线索递给了皇上,果然查出端嫔的不对劲。

  因着端嫔并不无辜带给皇上巨大的冲击,皇上的怒气都冲着端嫔去了,惠嫔才成功摆脱了降位的惩罚。

  她若是降为贵人,那保清在太子面前就别想抬起头了,一个嫔的儿子和贵人的儿子那可是天差地别。

  还好端嫔也得到了惩罚,没看端嫔小产之后,皇上再也没去启祥宫看过她。

  端嫔恐怕也感觉到皇上可能查出来事情的真相了,以后她恐怕也不敢轻易冒头了。

  惠嫔没继续说这些事情,而是接着告诫保清,“你啊不用总掺和这些后宫的事情,你的眼睛得放在前面,知不知道。”

  保清这样的皇子就没必要知道后宫这些阴私,她会处理好的,保清施展身手的台子应该在前朝,而不是后宫。

  她这个额娘家世不好,还好族里有纳兰明珠主动联络上来,才让保清多了个靠山,她能做的也就是在后宫给保清争取一些东西了。

  “儿子知道,只是额娘,你也别跟淑嫔对上,我听叔爷爷说了,郭尔罗斯家正是鼎盛的时候,你跟淑嫔对上,皇阿玛肯定偏向她啊。”

  惠嫔心里当然不想放弃对付淑嫔,可儿子都这样说了,而且八成还有保清的叔爷爷纳兰明珠的指点,她自然不好不听。

  只好敷衍起来含糊着说:“知道了”

  一看这表情就是不愿意,保清只能起身,走到惠嫔身边,把着惠嫔的肩膀看着她。

  “额娘,儿子以后是要进朝堂的,郭尔罗斯家在朝堂上势力不大,那是因为他们家扎根在军中,儿子以后是想要立军功的,还想着拉拢正白旗呢。”

  惠嫔这下可就听劝了,纳兰明珠说的话肯定有道理,一定是对保清以后的发展好的。

  立刻就表了态,恨不得指天发誓,“我的儿,你放心,额娘肯定不给你拖后腿。”

  保清顺利的忽悠了惠嫔,那番话当然是骗惠嫔的,什么拉拢啊,保清要是敢拉拢正白旗,皇阿玛可就不会放过他了。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谁敢随便伸手啊,保清就算是拉拢八旗,也该去拉拢下五旗。

  他只是希望惠嫔能老实一些,淑嫔很明显即使凭借家世在皇阿玛哪里也有不轻的分量,何必平白竖敌。

  淑嫔要是有了儿子,那该着急的也是太子那边啊,即使太子没反应,可不是还有索尔图呢吗。

  保清以为忽悠了惠嫔,可到底他这个年纪再聪明想要忽悠惠嫔还是差点。

  惠嫔替换了字眼,她只说不拖后腿,但是可没说不针对淑嫔。

  要是能有机会把淑嫔拉下去,她也不介意再次动手。

  封妃不同于封嫔,现在的后宫晋封制度是从入关以后一步一步完善的。

  最早是立五宫大福晋,先皇嫡母哲哲大福晋就是正宫大福晋也称国主大福晋。

  当时的太皇太后是永福宫福晋,也称西侧福晋,这五个福晋除了哲哲大福晋地位最高以外,分别并不大,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这是因为满人最早是多妻多妾制度。

  而顺治时期,用妃替换了福晋,先皇为了董鄂妃特意造出来一个皇贵妃,让其凌驾于其他妃子之上。

  到了如今满汉开始融合之后,一妻多妾制度,成为了共识。

  但是到底是皇室,即使也是一妻多妾,但是妃的存在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晋封为妃和嫔的意义完全不同,嫔只需要一道圣旨,而妃是需要大臣宣旨的。

  命大学士李霨、持节进封淑嫔郭尔罗斯氏为淑妃。

  册文曰,朕惟治本齐家、茂衍六宫之庆。职宜佐内、备资四德之贤。咨尔淑嫔郭尔罗斯氏,柔嘉成度,淑慎持恭....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印,进尔为淑妃,尔其袛晋轶,副象服之有加,钦此。

  等册封结束,玉瑶还是懵的,她本以为那天说了那些话之后,皇上会打消主意,甚至是再次冷落她,没想到居然还是封妃了,还是封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