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72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标签: 科举 爽文 穿越重生

  只是一想到时间不等人,早一点把玉米和红薯推广开来,百姓们就可以早一日吃上饱饭, 是以周青林准备冒险尝试一下。

  至于红薯再种一茬的事, 周青林倒是不为难的, 因为等收了红薯,他就准备把割下来的红薯藤全部插种下去,届时管他有没有收获,反正这些红薯藤本来就是不要的,所以也算不上浪费。

  唯一要花费的就是自己口袋里的银子,因为周青林已经和新露湾村的村民们说好了,到时候就让他们把割下来的红薯藤插种到他们的地里,每种满一亩地,就给他们一两银子。

  另外,以后地里长出来的药材,自己还会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回收。

  周青林大概估算了一下,十亩地的红薯藤最起码可以插种四、五十亩地,再加上届时回收红薯的银子,那么自己这次花费的银子大概在一百两左右。

  不多。

  比起旁人为了升官而四处打点的银子,一百两只是个零头而已,且收到的成效还比他们要好。

  因为那些找了关系塞了银子的人还不一定能达成所愿。

  而自己,只要好好把新粮种给培育出来,那么能升官的可能性绝对是百分百的。

  任何时候任何朝代,粮食都是绝对重要的物资,说是命脉都不为过。

  你说这么一个大功劳摆在那里,怎么可能不给他加官进爵呢。

  对,就是加官进爵!这就是他心中所盼,他周青林没有这么伟大,之所以培育新粮种就是为了做出天大的政绩,好让皇帝给他加官进爵。

  也别说他现实,他不现实点能行吗,他家几个闺女没有兄弟撑腰,要是自己这个当爹的再不加把劲,难道以后就眼睁睁的看着地位比自己高的闺女婆家欺负自家闺女吗。

  呸!这种憋屈的事他才不干。

  所以,他周青林一定要加官进爵!一定要成为几个丫丫的坚实后盾。

  ......

  周青林的话让新露湾村的村民们都激动不已,本来等收了稻谷,田地就空下来了,再种小麦的话就要等到十月份。

  再说有了一两银子,哪怕接种不上小麦又如何,更何况他们能拿到的银子又不止一两,这不,到时地里收上来的药材还能卖两文一斤呢。

  这可比种小麦划算多了。

  所以这样的大好事只有傻子才会往外推。

  于是,这几日山坡这边的育苗地里,每天都有村民在晃悠着,生怕地里的藤叶被别人抢光了。

  喜子和牛三两人看到村民们站在这边舍不得走,只得一遍又一遍与他们说道:

  “你们都甭着急,这药材还没到挖的时候呢,我们老爷可说了,这个时候把藤叶割下来的话,会影响底下药材长个头的。再有,你们地里的稻谷不也没收吗,现在拿去也没地方种啊!”

  见众人依旧舍不得挪脚,牛三继续,“我们老爷说了,这藤叶大家都有份,绝不会偏了谁的。”

  一听人人都有,村民们终于安心了些。

  “那你们这些药材啥时候能收啊?”一头发花白的老农上前询问。

  “下个月下个月,我们老爷说了,等再过个二十多天就可以收药材了,到时候你们再过来领藤叶就是。”

  二十多天?村民们一听,忙掰着手指算了算时间,嗯,正好是地里谷子收割结束的时候,届时把地拾兜拾兜,他们就可以接着种药材了。

  对,就是药材,为了防止村民们到时把种出来的种子给吃了,周青林一直告诉他们这是药材来着,且还是一种不能随便入口的药材。

  没办法,在没有种出足够的种子之前,他只能撒谎。

  唉,希望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大家不要骂他是个骗子知县才好。

  ......

  吃了晚饭,李煜和凌雪一人拿着一柄木剑,又去后花园消食去了。

  这两把木剑还是李煜让玩具作坊的木匠师傅给他做的,他觉得柳枝使不出气势,根本充当不了剑的角色。

  等李煜把做好的木剑带回家时,周青林的白眼都快翻上了天,可是有啥办法呢,自家闺女就好这一口,他能有啥法子。

  果然,等三丫看到木剑后,简直乐得快飞起来了。

  左一句江哥哥你真好,又一句江哥哥你真聪明,听得周青林醋味翻涌,这闺女算是白养了。

  李煜给自己瞎掰出来的剑法取了个天昆的名字。

  为啥要说是瞎掰的呢,因为李煜觉得王府练武师傅教的剑法实在难度太大,他担心凌雪妹妹学不来。

  咳咳,主要他自己也舞着费劲,动不动就会被手上的柳枝打了头。

  所以李煜干脆依着差不多的样式自创了一套,且美其名曰:“天昆剑法”。

  “江哥哥,你说是咱们的天昆剑法厉害,还是我大姐夫的云龙剑法厉害啊?”三丫手腕转动剑柄,慢慢转着剑花。

  “当然是天昆剑法厉害啊!”李煜理所当然。

  三丫回想了一下大姐夫舞剑时的气势,再看看江哥哥的,她总觉得大姐夫的云龙剑法似乎要威风凛凛一些。

  ......

  到了收玉米的那一日,大家早早去了新露湾村,除了吕志义和应进庆几人,李煜也跟着过去了。

  周青林本想让他留在家里,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都好奇,没做过的事都想去尝试一下,听到要去掰玉米棒子,人家早就跃跃欲试了,想着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周青林便由着他了。

  除了老师和凌雪妹妹,李煜并不爱与其他人说话,就是面对日日碰面的吕志义和应进庆亦是如此。

  周青林心想,这大概就是龙子凤孙们刻在骨子里的矜贵清冷吧。

  二十多亩地的玉米,光靠他们七、八个人肯定来不及,所以昨日的时候,牛三就依照周青林的吩咐找村里人过来帮忙了,跟他们说好五十文一天,现结工钱。

  离割稻子还有好几天呢,村里人此时正好空闲,能挣银子,他们自然乐意,这不本来有个二十人就够了的,结果一来就来了六十多个。

  人多速度快,周青林并没有让多余的人回去,而是把全部人分成了两组,除了去地里掰玉米的,剩下的人则把掰下来的玉米外皮剥开,而后再将玉米皮互相捆绑在一起,五六个玉米绑一串,这样就可以直接挂到绳子上晾干了。

  二十一世纪的玉米品种肯定都是高产的,这不,掰下来的玉米棒子一个个都鼓鼓囊囊的,剥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里头全是颜色金黄、颗粒饱满的果实。

  周青林本还担心长出的玉米还能不能当作种子,现下看来,自己完全是多虑了。

  七十多个人,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地里的玉米棒子全都摘下来绑好了。

  看着堆成小山的玉米棒子,周青林都有些发愁该怎么拿回去。

  不过,为了能更好的保存种子,再麻烦也得用牛车一趟趟拉回衙门去晾晒。

  早在半个多月前,周青林就收拾了四间堆玉米和红薯的屋子出来,只不过对他来讲,这四间房屋只是障眼法而已,届时他肯定会想法子把玉米和红薯都转移到储物仓库里的。

  储物仓库有永久保鲜功能,把玉米和红薯放在里面,就不会有发霉或烂种的可能。

  ......

  等种下第二茬玉米后,红薯也到了该挖的时候。

  周青林依旧雇了新露湾村的村民帮着收了红薯,而割下来的那些红薯藤则按照先前说好的,全部由村民们拿到地里插种了。

  当初周青林和牛三几人插种红薯藤时,村民们可都在边上看着的。

  所以该怎么插种,他们差不多都会,是以周青林只和他们细说了该怎么分段的问题。

  “每相隔四片叶子剪成一段,然后叶头朝上插进土里就可以了。”

  想了想,周青林继续说道:“要想产量高的话,你们可以先往坑里撒些粪肥下去。”

  村民们点头表示知晓了,随后抱着红薯藤,一个个回自家地里忙活去了。

  ......

  九月的时候,周青林给吕志义和应进庆放了假,马上就是吴氏和毛氏的预产期了,身为丈夫总要在身边照顾着才行。

  吕、应二人也正挂心着此事呢,是以得了假期后便急忙忙回京去了。周青林让他俩年后再回南川,反正现下也没多少事,还是先照顾好妻儿要紧。

  两人自是十分感激的。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06 18:42:00~2022-05-07 21:30: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jjoo、松鼠班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默然吾不语、谷雨、之恒妈妈 10瓶;一小书虫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1章 、救济粮

  到了十月, 天渐渐凉了下来。

  第二茬的玉米已长到一人多高了,且顶端已经开出花穗,周青林算着时间,只要不突然出现极端天气, 那么这次的玉米肯定又是大丰收。

  收获了这么多种子, 明年的玉米种植完全可以在整个南川县推广开来了。

  至于红薯。

  那日周青林特地去村民地里查看了两个多月前栽种的红薯, 只见藤蔓早就长开了,看着一片绿油油的,再看株藤旁边,都有粪肥撒着, 看来村民们都照料的很尽心。

  周青林挖开一株仔细看了看,发现底下的红薯已有两指宽了, 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对于这批红薯,周青林原先的想法就是, 能长多大就长多大, 反正大雪节气来临前是肯定要开挖的。

  本来想着到时收上来的红薯能达到三、四两一个就顶天了,现下看来, 自己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周青林不知道的是, 新露湾的村民对这些“药材”可上心着呢,特别是当初帮着收获时, 看到那挖出来的一个个大块头,村民们当时就在心里嘀咕:老天,这可是两文一斤呢,要是自己也能种出这么大的个头,那岂不是一个就能卖上好几文了。

  还有, 这一亩地怎么也能长出好几百个吧。

  一个就算它四文钱, 那么十个是四十文, 一百个就是四百文,好几百个的话,那就那就.....哎呦,村民们突然觉得自己的气都喘不匀了。

  老天,他们家可是要发了啊。

  有了这样的认知,村民们照料起“药材”来自然是不遗余力了,松土拔草是日常,每隔上半月还会施上一次肥,什么鸡粪啦、猪粪啦、草木灰啦,只要能肥土肥根的,统统往地里撒。

  还有,家里皮孩子在外头野时,要是看到有牛粪在路上,定会立马跑回家拿了捡粪的簸箕,而后乐滋滋地把牛粪铲回了家,不为别的,实在是家中长辈画的大饼太过诱人,比如:等卖了药材爹爹就给你买糖葫芦吃,又比如:等卖了药材娘给你做过年的新衣裳。

  所以,被这么多诱人的好处吸引着,娃娃们都沦陷了。

  ......

  等到月底的时候,周青林收到了吕志义和应进庆寄过来的报喜信。

  信上写了在九月中旬的时候,毛氏顺利产下一女,而吴氏则在月初生下一子。

  再看两人的信,字里行间都透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周青林都能想象他俩提笔写信时的雀跃心情。

  可惜周青林没被带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