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仙女人设,纵横诸国 第14章

作者:朱万贯 标签: 穿越重生

  也不知如今的田地耕种是用什么法子。

  她记得施肥的法子是从无到有,又慢慢递进,直至愈发的多。像在现代一般,动辄是厂家配好的化肥不同,这里的施肥方法,从年代上看,诸萦猜测,应该还是比较原始单一的。

  或许抽空她应该去田地间瞧一瞧,如果能帮平民百姓提高作物产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即便是盛世,百姓都未必能够温饱,更遑论如今各处战乱,农耕技术比起后世也相应落后。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沉重的赋税她未必能立时解决,但好赖提高点产量,也好叫这些百姓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少一点悲苦。

  想起桓尔萤的办事能力,诸萦略一思索,“汝今日已贵为一国公主,寻常的凡物,赐予汝亦没甚意思。

  比起那些虚无缥缈之物,吾猜测,自由于汝才是最珍贵之物,多年为人陪衬,命运早早便被定下。汝当日一搏,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可以不被当权者玩弄于股掌间罢。

  不如……吾予之。”

  桓尔萤攸然抬头,不见平素行事时总讲究的平缓矜持,她既期盼着,眼中又有些不可置信。

  诸萦毫不在意地笑笑,“唯有兼具相同的才华声望,才可与之一较高下。寻木炭、流石黄、芒硝一事,汝不也做的很好吗?

  桓尔萤,汝只是差了展露才华的机会。

  而吾,予之。”

  诸萦直视着桓尔萤的双眼,她嘴角含笑,神采奕奕,纵使是天下间最好的明珠,也不及她耀眼。

  望着这样的诸萦,桓尔萤的呼吸一下变得急促,像是被某种情绪包围,不由地生出渴望。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吗,她也想做个如兄长们一般,可以参与国事,为百姓谋福祉,随意自在的展露才华的人。

  她也一样博览群书,可以纵马驰策,哪怕苦些又有何妨?

  凭什么前朝可以有王后柟婍,以女子之身驰骋沙场,得到封地,凭什么前朝的舜姄可以被封为女史,和史官们一同编载书册。

  而她却只能联姻,期盼着熬死所嫁的国君,熬死嫡姐,她的孩子还得上位,她才能插手政事。

  然而诸萦却给了她这样的机会,桓尔萤毫不犹豫,俯身拜倒在诸萦的脚下,她神情郑重,带着无限的忠诚。

第25章

  “桓尔萤多谢神女恩赐!”桓尔萤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当桓尔萤再抬起头的时候,唇边漾起笑意,像扑扇着翅膀的蝴蝶,她的眼里满是憧憬的神色,是对崭新的未来的憧憬。

  诸萦颔首,继续道:“既如此,有些事,吾便交由汝去打听。”

  桓尔萤双手抵额,低垂着头,静听诸萦的吩咐。

  上首继续传来诸萦的声音,“卫国的百姓,平日耕种,大多种些什么,是米,还是粟。所施肥料为何,耕种时用什么器具。赋税几何,可足温饱。

  一户人家,常有多少田地?”

  诸萦想了想,觉得自己说的或许不够精确,寻常记下未免太过麻烦,应当制定个标准,这样即便是观测起来,也能方便直观上不少,所以她略一思索,又道:“大抵便是将这些列举下来。

  诸如,百姓们常种的是粟,那么有多少田地用于种粟,一亩地大致是多少的收成,而种稻的数量次之,那么有多少田地是被用于种粟,一亩地的收成又是多少,依此类推而录。

  至于百姓在田地间,一共有哪些作肥的法子,哪些是最常见的,哪些次之,再次之。

  而百姓各有多少田地,亦不必一一收录记载,尔可将田地所有分作数个等次,低于一亩地的人有多少,一亩至五亩有多少,五亩至十亩地又有多少,还有多少是在百亩之上的。”

  诸萦越是说,便越觉得这是个大工程,即便桓尔萤贵为公主,但她又非三头六臂,纵使可以寻人襄助,在交通闭塞的古代,这恐怕也太过复杂,难以完成。

  所以诸萦又打了个补丁,“不必一户一户的查探……”

  诸萦说着就一顿,她是想仔细说,可又觉得这般凭空说,好像不太容易理解。

  她把跪坐在地上桓萤叫至案几前,和她面对面,然后又吩咐一旁侍奉的婢女进屋子里拿出布帛并笔墨。

  没有让诸萦自己动手研磨,侍奉的婢女十分自觉的在一旁将墨研好。

  诸萦将毛笔沾墨,然后在布帛上画起了非常简略的图形,大概就是粗糙版的城池,里头还有些三两笔的小人和房子。诸萦画完之后,又在上头认真的在东西南北中分别画了一个小圈。

  对正聚精会神瞧着布帛上图案的桓尔萤道:“一座城池人口众多,想要全部探查清楚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按规律只挑选其中几十上百户。

  亦或是在城中按照方位分别随机抽样……”

  正在解释的诸萦一顿,她看着桓尔萤微微蹙起的眉头,和不解的神色,意识到自己说的好像有些超纲了,尤其是有些词汇,对她们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可能过于晦涩。

  所以诸萦抿了抿唇,用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来掩饰她的尴尬……

  “天界之语,与尔等略有出入,故而稍有晦涩,难以听懂,也是常事。若是汝有何处不明,亦可向吾询问。”

  桓尔萤睁着一双明眸望着诸萦,四目相对,就在诸萦准备笑得再深一些,展现出自己的和善时,桓尔萤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妾愚钝,不知何谓随机抽样,恳请神女赐教。”

  于是诸萦便绞尽脑汁,尽量用桓尔萤可以理解的话,来简单解释了一番。

  再漫长的一教一学中,诸萦不但教会了桓尔萤何谓随机抽样,连同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还有条形图、直方图也一并简单的讲了讲。

  到了最后,诸萦摇了摇头,颇为感叹的说:“汝甚聪慧,他日若是有机会,吾亦有有些算术之法,可一道教了。”

  感叹完之后,诸萦最后叮嘱道:“吾虽是令汝查此田间杂事,但用意不仅于此,寻常便是派些司农的小吏亦可,何必令汝长途奔波。

  所以汝需记得,此行,务必多听多看。拘泥于王宫之内,庭院之中,眼里也只能剩下四四方方的天空。若是真的想要有所见地,在政事上大放光彩,那么仅仅是博览群书,恐怕不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待汝归来时,想来与如今,会大不相同。”

  桓尔萤原本虽也是毫无异议,但心中不免疑惑,正如诸萦所言,这般小事,若是派专司农事的小吏,或许比她要做的更快更好,何故要令她去呢?

  此时听了诸萦的解释,桓尔萤才知道她这番安排后的苦心。

  桓尔萤不由心悦诚服,神女不愧是神女,所思深远,非她所能及。

  既然已经将事情都安排好了,又将法子细细的解释给桓尔萤听过,诸萦便不再留桓萤在院内。

  待桓尔萤离开之后,诸萦乍然放松坐姿,随意的托着脸,一只手转动着杯子。其实她才不像桓尔萤想的那么深谋远虑,单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很多在桓萤眼中可谓是惊世之语的话,在诸萦眼中只是寻常。

  而且她交代给桓尔萤的事情,在她看来,只是另类的游学,是带着任务的游学。人的眼界是有限的,待桓尔萤真正见识过了卫国各地的民俗人情、风土面貌,视野和心胸才会变得开阔。否则,桓尔萤永远只能是在深宫挣扎,总是心怀不甘,满身少女愁气和愤懑的卫国庶公主。

  任凭她多有聪明才智,也是无用。

  诸萦记得,即便是这个时代,应该也有许多的学子,会在各地游学,不单拘泥在某地,乃至某国,而是诸国游历。待学成后,对各诸侯国之况,了然于胸,最后才择一心仪之国,一展抱负。

  在诸萦看来,这样的过程,还是很科学,很有道理的。

  先前忽悠了一个老道士,现在又费尽心里安排了桓尔萤,诸萦虽然没有做什么体力活,却觉得自己快要累散架了。

  诸萦站起来,绕着院子走了几圈,感觉没了那股子疲倦,却愈发无聊了。

  看来就算真的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未必是快乐的。诸萦觉得她突然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小说女主,穿越之后会受不了宅院中的日子,非要私自出府,从而发生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了。

  诸萦抬头看了看天色,还挺早的,她突然意动,不如去王畿寻颉叔和砚他们好了。

  有了想法之后,动作总是分外迅速,诸萦很快就换好了衣裳,稍微整理了一番,确保没什么问题之后,她就使用技能瞬移到了客舍内。

  从她住的屋子里推门而出,本欲看看砚如何了,谁料房门是虚掩着的,诸萦敲了两声无人应答,才推开门细瞧,原来里头并没有人。

  也不知晓砚和公孙先生去了何处,不过,屋子里头东西都还在,想来只是暂时出门去了。

  他俩不在,留在客舍内也无甚意思。

  因为颉叔并非日日都来此客舍,而身为客舍主人的桯俨则更是令诸萦不想打交道。

  怎么说呢,或许是因为诸萦穿越后特别灵敏的感官,所以她能察觉到,虽然桯俨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懒洋洋,对外物无甚兴趣的模样,但是他其实极为睿智,真正深谋远虑、心有成算的不是诸萦,而是他。

  这样的人,轻易不能打交道,否则很容易被看穿。

  再加上诸萦曾经听过桯俨和颉叔的对话,知道这样心气高傲之人,是很难轻易被打动的。

  当然,就诸萦自己而言,她未必非要收拢这个人材,请他出山。但是若有一日,真的要请他的话,至少诸萦自己,是该令他自愿臣服的。她的神女身份,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人恭恭敬敬,很大原因是因为她的遥不可及,还有人们对神明飘渺未知的恐惧感。

  他们自觉在神明面前,便如蚂蚁一般渺小,可以被轻易抹杀。

  如果诸萦也想对桯俨起到这种效果,那么即便是在未表明身份时,也应该与他保持距离。并且适时展现出些不凡之处,但要点到为止。

  只有这样令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无处琢磨,将来他知晓她是神女的时候,便不会有过多的诧异,而是觉得本该如此。毕竟通晓如此多不凡之物,浑身上下又始终透着股令人难以亲近的距离感,不会是神女,又该是何人呢?

  以有心算无心,诸萦完胜。

  所以当诸萦下楼的时候,瞧见执着毛笔沉思的桯俨时,也未询问砚和他叔父的下落,而是对着桯俨微微一笑,疏离而不失礼。

  然后诸萦便走出了客舍,半点也不理会桯俨脸上满是探究的神色。

  经过这几日的熟悉,诸萦对王畿早已不像之前初至时那般一无所知,只能漫无目的的乱窜。

  她想了想,往最热闹的昉阳门去了。

  过去的路上,诸萦觉得嘴馋,便在一个小贩的摊前买了份饴糖,不过这饴糖倒是挺贵的,用叶子包裹着,里头只有五六颗,便要了诸萦整整一百圜钱。

  而且这饴糖杂质还挺多的,甜味亦不浓,放在糕点亦或是菜里头,应该也不太服帖,诸萦认真的思考起来,若说合适,以她浅薄的现代人眼光来看,自然是白糖好一些。

  等桓萤将卫国的作物和耕种方式探查清楚,如果能够帮作物的产量提高,亦或是寻到些高产的作物,然后广而推之,届时再试试把白糖苏出来。

  其实也不一定,百姓未曾温饱,但是享乐一贯是贵族们的喜好,按那些王室和大贵族们奢靡的习惯,说不定将白糖造出来之后,也会颇受欢迎。

  物以稀为贵,若是能趁机哄抬白糖的价格,像是她之前在卫王宫吃的那条,似乎叫乌什么鱼来着的鱼那般珍贵,明明贵比千金,却还多的是王公贵族竞相聘买,那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诸萦光是想着,脸上就不自觉露出笑意,眉目舒展开来。

  不过这事还不着急,赚钱的法子多了去了,她又是神女的身份,不必忧愁于钱财。既然打定主意要做个肆意洒脱的假神女,之前还那么辛苦的立人设,何必执着这些辛苦的事情。

  再说吧。

  诸萦高兴的抿着唇,一眨眼就抛诸脑后。

  正闲逛呢,诸萦就瞧见城墙处似乎有一堆人在指指点点,像是在围观着什么。

  她有些意动,想过去看看,但是见那被围堵得水泄不通的,自觉似乎没那个把握可以越过层层障碍挤进去,就有些犹豫,此时恰好一个老伯从那里头挤出来。

  诸萦上前两步,拦住老伯,露出一个自觉和善而又不失年轻女子的明媚的笑容,“这位老伯,不知前面发生了何事,为何有那么多人拥堵在那?”

  老伯虽然是平民,但是穿的整整齐齐,很受王畿数百年的底蕴熏陶,甚势开化明礼,被诸萦拦下来询问,也呵呵一笑,耐心的同诸萦说了起来,“哦,前头啊,是吾王思慕淑女啦。

  前些时日,吾王狩猎归来,在城中瞧见一位容貌姝丽、人才出众的淑女,本欲策马相寻,谁料中途惊现刺客,令吾王与淑女失之交臂。

  刺客虽然没能伤了吾王分毫,可不见淑女,却令吾王日夜难寐,辗转反侧啊。因为相思过甚,致使吾王卧病在床,宫中医士束手无策,所以才在城中张贴布告,广为寻人。

  凡是能有淑女踪迹者,赏十金,能将淑女带至王宫者,赏百金。”

  说着,老者还高兴地笑出了声,“妙哉妙哉,吾王年过及冠,终于有了思慕的淑女,想来不久后,宋王室便有了后继的小公子了。”

  诸萦大为不解,她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了很没有眼力见的问了出来,“可万一寻不到那位淑女怎么办?”

  谁料老者直接瞪了诸萦一眼,诸萦觉得他的胡子都要被气的翘起来了,“此乃上天赐下的姻缘,如何会寻不到,吾王堂堂一国之主,在王畿内,如何寻不到一位活生生的淑女。你这丫头,真是好生愚钝。”

  诸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诚恳的道歉道:“还请老伯您见谅,是妾失言了,王上如此诚心,定然能寻到那位淑女。”

  老伯的面色这才好了不少。

  诸萦知道了原委,也就息了挤上前看布告的心思。她同老伯打过招呼之后,就朝着别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