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太子是我前夫 第21章

作者:八月于夏 标签: 情有独钟 重生 穿越重生

  那会天色尚且暗着,可刑部内衙却一派灯火通明。

  一个姓黄的知事见他回来,惊得瞪圆了一双熬红的眼。

  “顾大人怎地回衙门了?您身子可还好?左侍郎大人还道大人伤重,不歇个半月不得回来。”

  顾长晋轻轻咳了一声,淡声道:“劳黄知事挂心,我身子已大好。想到手里还积着不少案子没核,到底有些坐不住,便回来衙门。”

  黄知事也是知晓顾长晋的性子的,闻言便敬佩地拱了拱手,正要天花乱坠地夸上几句,却不料前头大门进来个人,直接便抢了他的话头。

  “坐不住便可以连身体都不顾了吗?”谈肆元穿着身大红的官服,朝顾长晋大步走来,肃着声道:“孙院使家的宝贝疙瘩不是说了,你这伤还得要将养两个月方才能好。你倒好,一声不吭便跑回来办案,真当自己的身子是铁打的不成?”

  那日谈肆元领他上朝,见他面色虽差,但说话平缓、神态沉稳,以为他的伤重归重,至少不伤及性命。

  哪里知道他后来竟吐血昏死过去。

  大司寇逮着他好一顿训,他心里也担忧着,好在皇上仁慈,直接把孙院使藏得密密实实的宝贝金孙送进了顾家。

  顾长晋给谈肆元见礼,低身作揖道:“下官的伤已无大碍,劳大人费心了。”

  谈肆元重重“哼”了声,一甩袖子,道:“罢了,本官知晓你是心系许鹂儿的案子,恰巧有人想见你,你且随我来。”

  想见顾长晋的人不外乎是正在办案的几位堂官或者许鹂儿母女二人,谈肆元将他带进刑部大牢时,顾长晋便知晓了是后者。

  刑部大牢常年不见光,阴冷潮湿,一股子陈年霉味。

  但谈肆元给许鹂儿母女安排的是最好的牢房,里头有一扇小窗,地面差人洒扫过,干燥洁净,原先湿冷的被褥也换成新的。

  狱卒毕恭毕敬地打开了牢门,谈肆元领着顾长晋走了进去,对里头奄奄一息的妇人道:“金氏,这位便是你一直想见的顾大人,你不必行礼,坐着说话吧。”

  那妇人侧身躺在被褥里,听见谈肆元的话,暗沉的眼微微一动,缓缓下地,颤颤巍巍地朝顾长晋磕头一拜,一字一字道:“民妇叩,叩谢恩公。多谢恩公,为,为我们母女伸冤。恩公,大恩大德,民妇下辈子,定做牛做马……报答。”

  这样一番话已是耗了金氏大半的力气。

  她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寡妇,一辈子的盼头便是给女儿寻个勤快的老实人嫁了。这辈子做的唯一的出格事,便是到顺天府状告杨荣。

  之后便身陷囹圄,起大狱,遭大刑,如今早就命不久矣。

  可她却始终撑着一口气。

  等个公道,也等个机会,同恩公道句谢。

  眼前的妇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声音亦是弱得如同蚊呐。

  顾长晋在刑部值房读到她们母女的案子时,金氏的一生只用寥寥几句便概括了:何年何月何地生,父母者谁,嫁与何人,何年何月生女,又何年何月丧夫。

  那时金氏只是卷宗里的一个名字。

  顾长晋埋首案牍时,从不曾想过,这名字背后代表的是怎样一个人。伏案写奏疏,笔墨游走于纸间时,也不曾想过,他在为怎样一个人陈冤。

  可此时此刻,跪在顾长晋身前的金氏,终是让他明白了,“金氏”二字代表的是怎样一个人。

  一个女子,一个母亲,一个被逼认罪的无辜者。

  顾长晋的心在这无边晦暗中沉沉下坠,可四肢百骸却似有野火燎原。

  这样的感觉并不陌生。

第二十章

  这感觉并不陌生。

  许多年前,山东兖州大旱,境内火伞高张、焦金流石,曾经的肥田沃土被烤得寸寸龟裂。

  长期缺水断粮之下,良民被逼成了流民,四处抢食。

  灾情严重的地方,甚至有人易子相食。

  徐馥往他怀里塞了一袋儿馒头,将他扔进那群流民里。

  “砚儿,去吧。去了你才知晓,人为何不能心软,不能仁慈。”

  徐馥笑着,面上的笑意温柔且怜悯。她长手一推,毫不留情地将他从马车里推下。

  “嘭”的一声——

  干涸的地面扬起一阵沙土,他砸入尘土的瞬间,四周立即涌来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映入眼帘的那片清澈天空顷刻间便被一只只枯瘦乌黑的手遮挡住。

  那时他只有七岁,在一群饿得两眼发绿的难民里,不仅他怀里的馒头是食物,他也是。

  他已经忘了自己跑了多久。

  绣着如意金丝云纹的鞋早就跑烂,他光秃秃的脚底血迹斑斑,被炙热的地面烫出一个个血泡。

  他往密林里跑,风声猎猎而过,灌入他嘴里的风就像火里烤过的细刃,在他喉头割出一片腥甜。

  林子外围的树倒了一大片,树叶、树根全都成了流民裹饥的食物。

  他只能往有猛兽出没的林子深处跑。

  顾长晋对密林天生有一种归属感。

  幼时父亲背着他上山打猎,曾谆谆教他如何在山林里狩猎,又如何藏起自己的踪迹。

  “岁官儿,脚要轻,手要稳,心,不能慌。”

  “记住,永远都不要把你的弱点暴露出来。”

  “一旦暴露,你便狩不成猎。反而是那些猛兽,会把你当做猎物,将你生吞活剥。”

  密林内围的树还立着,一棵紧挨着一棵,父亲的话指引着他穿梭其中。很快他用力攀上树枝,轻身一跃便上了树。他迅速往上爬,将自己藏在一团阴影里。

  那夜的月色如鎏银,密林深处有狼嚎声,密林外充斥着男人的怒吼声、女子的悲泣声,甚至是裂帛声。

  他藏在树上,始终不敢闭眼。

  三日后,徐馥将他接回马车,问他:“砚儿,姑母再问一次,那只獒犬的命,你可还要留?”

  小少年一身血污,口唇干裂,长满血泡的脚汩汩流着血,一步一个血印子。

  他抬眼望着徐馥,面无表情道:“不留了。”

  徐馥缓缓笑开,拿帕子温柔擦拭他被细枝碎石刮破的脸,欣慰道:“好,回去后,你亲手杀了它。”

  那只獒犬叫阿追,是伴着顾长晋长大的伙伴。

  顾长晋抿紧了唇,一颗心直直地往下沉,如堕冰窖。

  可身体却是滚烫的炙热的,好似头顶那烈阳透过他血肉模糊的伤口,往他的四肢百骸点起了一把燎原的火。

  此时的刑部大牢里,那熟悉的火燎之感再次袭来。

  不是不疼的,他想。

  顾长晋弯腰低身,双手稳稳托起金氏,温声道:“你无需谢本官,本官不过是秉公办案,断担不起你这一声谢。你,且再等等。”

  等什么他没说,可金氏明白。

  妇人张了张嘴,干涸的眼涌出了泪。

  “民,民妇…等着,”她絮絮地说,像是想起什么,又道:“民妇——”

  出口的每一个字变得那样艰难,可金氏依旧慢慢地把余下的话从舌尖推了出来:“不曾,认…过…罪。”

  她不曾认过罪。

  从不曾。

  认罪了,她会死,鹂儿一辈子都逃不开那人。

  她受再大的罪也不肯松口,是那些人捏起她缺甲少肉的拇指画了押。

  恩公为她伸冤,她不能让他以为她曾认过罪。

  她要让恩公知道,他救的这人,不曾认过罪,到死都不曾!

  金氏被泪水淹没的眼始终望着顾长晋。

  顾长晋缓缓颔首,郑重道:“我知道,你从不曾认过罪。”

  ……

  狱中过道狭长逼仄,顾长晋从里行出,大门推开的瞬间,薄薄的曦光如水般涌入。

  狱里狱外,俨然是天上地下两个人间。

  谈肆元回眸望了望他,道:“既然非要来上值,那便随本官一同去审许鹂儿与金氏的案子。她们翻案的证据是你去昌平暗访得来的,整个刑部也就你最清楚这些证据。”

  顾长晋在刑部忙了整整五日,常吉每日都给他送汤药送吃食。

  九月初二,他亲手写下许鹂儿案定谳的判牍,这份判牍当天便被送进去大理寺复核。

  夜里常吉、横平驱车来接,常吉忧心忡忡道:

  “那大理寺卿是内阁那位首揆的门生,都察院那位左都御史又与司礼监的大掌印交好,这两位大人可会从中作梗?”

  当初顾长晋一心要将许鹂儿的案子捅到嘉佑帝面前,便是因着大理寺、都察院、司礼监与内阁之间那层道不明说不清的关系。

  刑部重审后,将判牍送往大理寺,大理寺只要拖上一两个月,把金氏拖死了,那这案子便彻彻底底盖棺定了论,再难翻案。

  顾长晋闭眼道:“皇上盯着,不管是李蒙还是孟宗,都不敢护杨旭。”

  李蒙与孟宗便是常吉方才嘴里提及的大理寺卿与左都御史。

  常吉肩膀一松,“如此主子总算是没白忙活了!”

  看了看顾长晋,又心疼道:“主子这几日都不曾好好歇息,今儿回去好生睡一觉罢。”

  顾长晋的确是许久不曾好好睡过了,心口闷闷的,大抵是内伤又复发。

  回到书房,他简单梳洗后便在榻上躺下。

  然而,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忽然一片亮光刺入眼帘,他下意识缩了下眼皮,紧接着便用力地睁开了眼。

  入目是满屋明晃晃的光,光里立着个少女。

  她正低着头,拿着调羹慢慢搅着瓷碗里乌黑浓稠的药。

  “郎君的药已经不烫了。”她侧过身,笑意盈然地捧着个青底白花的药碗,“郎君在刑部忙了那么多日,喝了药便早点歇吧。”

  柔胰似软玉,比那青花瓷碗上的白玉兰还要美。

  顾长晋目光往上挪,对上她那双潋滟的桃花眸,也不知为何,竟乖乖地接过那药碗将药喝尽。

  然而药入口时,他却觉着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