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桃花白茶) 第256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穿越重生

  调侃归调侃,大家做事还是很快的。

  估计是被尚食司的忙碌锻炼出来,她们五个做事总是格外利落,就算是摸鱼,也总是找到对的时间摸鱼。

  因为中午头一次来,所以难免匆忙了些。

  不过官员那边点名要吃松子玉米,还有茄汁面,其他的随意她们做。

  那就简单了,松子玉米本就容易做,茄汁面更不用讲。

  苏菀算了算八个人,分成两桌吃饭,基本上六菜一汤一主食就行。

  其他饭菜另外四个人负责,苏菀每日只要做主菜就行。

  今日刚来,苏菀看着厨房有准备好的鸡,干脆做个白切鸡好了,这道菜制作简单,口感鲜美,很少有人会拒绝。

  回头知道大家的口味之后,也能按照众人口味做饭。

  反正做白切鸡,在大多数场合总是没错的。

  这个做法也是大名鼎鼎的粤菜食谱,在粤菜里面,鸡肉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

  单是粤菜里的鸡肉做法,至少不少十来种,出名的不止白切鸡,更有清远鸡,茶香鸡,文昌鸡等等等等。

  每个菜肴都有其特色,今日做的白切鸡也不例外。

  做白切鸡的话,最好选择比较嫩的鸡,这样的鸡肉容易熟,而且一定要新鲜,否则这道菜绝对会失去应该有的口感。

  但比之做鸡肉,还是先做调味的酱汁更好,这酱汁可是白切鸡的灵魂所在。

  要用的食材也简单,姜切成粒捣成泥,只要葱白切成丝,两者加盐拌匀。

  然后烧花生油,加热之后倒入碗中,激出姜末跟葱白丝的味道,这样味道鲜美的蘸碟也就做成了。

  接着就是处理鸡肉,刚刚宰杀洗干净的新鲜还未长成的小鸡,看着个头较小,但肉质却极好。

  整只鸡用铁钩勾住,然后往沸水里面浸泡,浸泡一炷香五分钟时间,就立刻捞出来,把里面乱七八糟的脏水全都倒出来。

  接着换一锅沸水,继续刚才的动作,看着里面的水干净了,直接煮个一刻钟十五分钟。

  因为鸡肉足够嫩,这样的鸡肉已经熟了,捞出来之后放到冷水里冷却,这时速度一定要快,冷水可以让表皮更加嫩滑弹软。

  等到鸡肉完全冷了之后,均匀地涂抹上花生油,最后按照部位切成块装盘,旁边做的葱姜油碟也可以放上面。

  这就是看似极为简单的白切鸡。

  粤菜就是如此,或者说是典型粤菜的其中一种,这类粤菜都是力求清中鲜美,既然要淡,还要淡的美。

  同样也有区别,夏秋吃的时候,要清淡点,冬春还要浓郁。

  估计就是这么注重细节,粤菜才能成为八大菜系之一?

  反正这盘鸡肉下去,基本不会出错。

  特别是在礼部这种地方,如果做的花里胡哨了,可能还会被嫌弃,不如做些淡中求美的菜肴,先试一试。

  苏菀把松子玉米跟白切鸡做完,也是迎来一阵围观。

  没办法,她做的饭菜怎么都那么好看。

  茄汁面更不用讲,之前是看到过的。

  不管哪道菜,全都是色香味俱全。

  这样的饭菜很快端到大人们的桌子上,八位大人,四个人一桌,看着松子玉米的时候,总是有点奇怪。

  这跟他们在外面吃的松子玉米不一样啊!

  京都酒楼里,也有模仿松子玉米的,可基本不得其法,跟苏菀正宗做法完全两个菜式。

  这一口下去,味道实在浓郁香甜。

  立刻让喜欢甜食的人高兴。

  然后是白切鸡,这鸡肉煮的时间刚刚好,既然不会太老不好咬,也不至于太嫩没熟。

  鲜美的鸡肉,沾上简单质朴的蘸碟。

  吃的就是鸡肉本身的鲜美。

  鸡肉相对其他肉食来说,本身的味道很少,所以非常适合这样做,甚至都不用什么大料,味道依旧好吃得很,

  如此化繁为简,倒是有种淡雅的美感。

  虽然他们口中说着淡雅的美感,其实已经下手捏着吃了。

  都是自己人,还客气什么。

  看看这鸡腿肉,你要是不舍得放下筷子,那鸡腿他们就抢先了!

  等一桌子菜肴吃完,美美地吃碗茄汁面,真舒服啊。

  尚食司的人做饭食,是有些厉害的。

  特别是苏菀,有些人今日头一次尝到苏菀做的饭食,脑海里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名不虚传!

  不愧是苏菀啊!

  一想到接下来至少三个月时间,苏菀都要在这做饭食,他们简直要乐开花!

  只是不知道下午苏菀会做什么点心,竟然有点期待?

第138章

  苏菀下午准备做粥点。

  虽说这东西叫点心,但下午的泛索,也不止点心一项,甚至做粥也行,只要不是正餐都能叫点心。

  而且冬日下午吃点暖和的粥,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好吧,主要是今天中午吃白切鸡,那两只鸡的内脏还在,若是留一晚上,明天再吃,那就不新鲜了,不如今天下午做成鸡杂粥。

  鸡杂粥既能调养脾胃,还能补气明目,下午吃了还不给肠胃增加负担,当作泛索来吃十分合适。

  经过中午的饭食,不说尚食司带来的四个宫女,礼部的几个厨子也都是服气的。

  大家都是做饭食的,太明白那种简单的菜品,要想做到好吃可不容易。

  再说了,现在外面都想让苏菀去做评委,尝尝各大酒楼做的菜品,他们可都是知道的。

  那些酒楼若是知道,做出松子玉米的小宫女就在他们礼部,估计都会在礼部大门前张望吧?

  所以苏菀所做鸡杂粥,自然没人反对,反而想看看苏菀怎么做的,见她并不拒绝,众人心里都承这份情。

  虽说都是简单的饭食,可很多人都有家学,不愿意让别人看,毕竟这可是自己的饭碗。

  否则回去给师傅奔丧的大厨,为何身边都是自己的徒弟,这也是防止其他人偷学了去。

  苏菀很难理解这种做法,古代的师徒如父子,教的可都是吃饭的本事。

  既如此,肯定要藏着掖着,这才是正常的。

  吃过午饭,苏菀等人也开始忙下午的粥点。

  鸡杂若是想要好吃,一定要清洗干净才行,特别是里面血水,不能怕费功夫,一点点都洗干净了,若有条件用盐搓是极好的方法。

  盐能洗掉上面大部分异味跟血污,若不洗干净,那这碗鸡杂粥从刚开始就完蛋了,吃出来肯定腥臭无比。

  因为平时卤制的话,还能用大料掩盖其味道,但这是白白净净的粥,一点点异味都能吃的出来。

  鸡杂洗干净切成薄片,然后用糖,黄酒,生抽,盐腌制,东西都不用多,以免盖过鸡杂的味道。

  另一边开始烧米粥,大米洗干净放到锅里,先给煮开。等到锅里水开之后再倒入鸡杂跟姜丝。

  此时的米粥已经有些味道,等烧开之后转成小火慢慢熬制,熬的过程中要不停搅拌,而且要顺着一个方向。

  熬制两刻钟半个小时,就可以出锅,出锅的时候米粥熬得软烂,很适合中老年人,因为用的是鸡杂,既有荤腥也不油腻。

  最后在浓稠的鸡杂粥上面撒一点小香葱,白色的粥,褐色的鸡杂,还有嫩绿色的小香葱。

  这一碗粥点,看着就食指大开。

  吃到嘴里爽而淡口,清淡鲜美。

  苏菀的手艺再次得到验证。

  几个大人也发现了,苏菀既可以做大菜,也可以做清粥小菜,竟然没有比她更全能的了。

  吃到粥的书库老大人,现在心里别提多美。

  现在天天能吃到苏菀的饭食,可真好啊,还能时时查验她的功课,也很不错。

  这书库老大人发现,苏菀在学习上有自己一套方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苏菀却先弄明白之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想法。

  如此能读书,会读书,也是厉害。

  还是那句话,总觉得苏菀若是科考,也不亚于旁人。

  礼部尚书听说过,想到上次看到苏菀做的笔记,确实有那么点意思。

  忙完差事在书库读书的,不止苏菀一个,还有去年就认识的礼部小郎君,也就是四处传递消息,礼部的编外人员。

  苏菀跟他认识也有近一年,他明年要参加秋闱,就是考举人那个考试,所以今年冬至之后,以后他就不来礼部了,回家专心备考。

  这会他也能吃完苏菀做的鸡杂粥,完全是两人关系好的缘故。

  这小郎君叫王仪彬,做事也是文质彬彬,越到科考前,明显更加紧张,其实离科考还有近一年,根本不用这么担心的。

  但想到古代学子们为科考做得努力,似乎现在开始紧张也没问题。

  可王仪彬想的可不是科举,而是苏菀,等他粥点吃过之后,郑重其事地放下碗筷。

  “苏菀,你什么时候从宫里出来?还要几年啊。”

  苏菀听到这话,犹豫了下,但还是道:“还有四年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啊?四年多?”王仪彬忍不住道,“时间也太久了。”

  两人并未注意,此时书库门口来了个苏菀比较熟悉的人。

  “怎么了?我都不着急。”苏菀挑眉。

  “我在想,你若是从宫里出来,我倾家荡产也要请你去我家中,要是每日能吃到你做的饭菜,不当官也可以!”王仪彬说的夸张,可却是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