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 第130章

作者:听金坎 标签: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恭王的事情虽说有了个结果,但贤王已死,元亭轩还生了病,等这些消息传到皇上那里,今年的秋闱怕是要没了。

  江云康和白轻舟心中都有数,今年的秋冬不会好过,等林姝的粮食送到新余后,江云康又托林家人帮忙屯粮。

  民以食为天,只要让百姓们吃饱,新余就闹不起来。

  至于外边……暂时是江云康他们管不了的。

  潭州和并州刚经过战役,当地却没有能力善后,没过多久,新余附近就出现流民。

  林姝每日清晨带着小厮婆子出城施粥,随着粥棚的设立,慢慢的,大家伙都说林姝心善,说江云康有个好夫人。

  林姝得了个好名声,城中富贵人家送来了更多的拜帖,不过林姝还是和之前一样,和江云康有官职来往的才会去走动。那些明显就是有所求的,便都给婉拒了。

  林姝的粥棚设立二十几日后,京城里传来了消息,说贤王世子在回京路上病逝了,皇上得知噩耗,当即晕死过去,是南阳王衣不解带地伺候皇上。

  但皇上还是没撑住,临终前下诏书,指定南阳王继位。

  皇上驾崩,新帝登基,今年的秋闱取消,明年再加放恩科,全国进入丧期,不得婚嫁摆宴,更不能奏乐享乐。

  对于这个结果,江云康和白轻舟都没有意外,听到木疆回来说的话,就知道南阳王另有安排。

  徐放则是回京奔丧,往后徐国公府没了皇上的庇佑,长公主和徐国公手里也没实权,整个徐国公府的荣辱,都得靠徐放自个去挣了。

  新余这边是没什么大事,南阳王登基,对江云康他们来说是好事,看好自己的下属,别让新余有出格的事发生就行。

  而京城那边,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波涛汹涌。

  突然冒出一个南阳王,是所有大家族都没预料到的事情,但皇上下旨的时候,又确实有好些大臣听到。

  就算有人不服,这个时候却也还不敢有大动作。

  等先帝下葬后,便是新帝登基。

  徐放对于先帝,还是有些感情。忙碌到先帝下葬后,他才去木府找木须先生。

  木须和江云康一直有通信,不过有些敏感的事,就不好在信上写。

  徐放到了木府,和木须几个关了门,细细地说完潭州发生的事。

  “三郎说了,先生心系国事,让我一定要讲清楚一点。”徐放说完一大段话,口渴地饮用完一盏茶,又倒了一盏。

  木须听完后,愣住好一会儿,才长叹道,“新帝能得三郎夸赞,想来是真有长处。”

  说话时,他往边上的钟庆看了一眼,见钟庆面带疑惑,又问怎么了。

  “我是在想,新帝的底蕴较浅,真的能服众,并震慑住京城的那些老油条吗?”钟庆对此颇感担忧。

  之前太子被废,钟庆就松了一口气,因为于家也跟着落败,了解他多年的心事。后来贤王和恭王夺位,又让他们担心不已,觉得两个都不能堪当重任。现在突然冒出的新帝,更是他们不了解的人。

  “行不行,得用时间来证明。”木须道,“咱们现在,谁都不知道往后如何。只希望,咱们历朝,不要乱起来才是。”

  一声叹息,代表了木须对未来的担忧。

  但事实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等新帝登基没过多久,并州附近的番王就开始起义,说新帝名不正言不顺。

  之后好几处地方都出现了暴乱,只有新余一带还算太平。

  木疆接到命令,新帝要他带兵去平并州的暴乱。

  收到消息时,木疆知道这是新帝看重他,当即就带兵出发并州。

  本来徐放还要在京城待一段日子,但他听说南边和西部都有暴乱,立马请命出征。

  如今徐国公府的门楣得靠他来撑,若是他贪生怕死,往后徐国公府指不定就要被人害了去。

  新帝对此没有意见,徐放愿意带兵出征,对他来说是好事,这说明又多一个可以用的人。

  徐放和木疆都被派了出去,有了能用的武将,新帝还需要文臣。

  但是朝中的那些老臣,对他来说,都不太好用。好些人都在观望,并不信任他。还有一些旧臣,本事没多少,架子却很大,特别是一些出身显贵,是家中安排官职的,新帝更是使唤不了他们。

  新帝苦恼无人可用时,接受到江云康的请安折子,恭贺的同时,并说明新余附近一切安好,并且已经让人打造武器,会陆续送去给木疆和徐放,支援他们讨伐叛军。

  同时,江云康还和新帝举荐了几个人。折子里虽没直接写新帝的困境,却侧面表明新帝如果需要用人,可以考虑下江云康说的。

  新帝看完江云康的折子后,立即让人去查了文渝等人的背景,得知文渝是清流,江云帆办事耿直只认礼,张博宇也是个诚恳的,当即把这些人叫到跟前。

  一番问话后,各自派了职务,还给文渝升了官。

  从入秋到深冬,木疆和徐放四处征战,帮着新帝平定叛乱。

  而京城里的事,新帝也是雷厉风行,办起贪官隐患毫不留情。

  当有人意识到这个新帝不是个好糊弄的人时,京城内外和新帝唱反调的,已经被新帝处理了半数。

  聪明一点的,便知道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再低估新帝。

  但也有不知死活的,还在私下里拿新帝母族卑微说事。这话但凡传到新帝耳中,一律处死。

  瞧着一年又要过去,刺头们也都被处理了,剩下的得慢慢来。

  原以为可以舒服过年,沉寂大半年的北狄突然送来了使臣,要历朝继续上贡给北狄。

  消息传到新余时,白轻舟听到北狄要上万石的粮食,还要千匹骏马和绫罗绸缎等,和江云康骂咧咧地道,“他们怎么不来抢?这是看我们内乱,又皮痒想打仗?”

第130章

  江云康听了也颇为气愤, “北狄这是看我们内乱,想要趁火打劫。”

  “谁说不是。”白轻舟气愤道。

  “那皇上是什么意思?”江云康比较在意这个。

  如果皇上答应北狄的要求,那……那才是最气人的。

  眼下历朝是内乱, 但北狄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雪灾加战败,北狄就是拼了老命征兵, 也无法比上次乎颜完赞的二十万精兵多。

  “还不清楚皇上的意思,现在只知道皇上很气愤。”白轻舟叹气道, “今年一整年,确实太多事情。再不平息内乱, 百姓们苦不堪言啊。”

  江云康点头说是,徐放和木疆到现在还回不来,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

  江云康从府衙回家,马上就是除夕,街道上已经装点上红灯笼,有些勤快点的,门口的雪也清扫干净。

  今日, 江云康没有乘马车,而是带着书砚往家走。

  走过主街, 拐弯准备进入小巷时,看到几个孩童在追着玩,江云康刚想说可爱, 就看到自家的安儿也在其中。

  “安儿。”江云康唤了一声, 安儿立马回头。

  安儿戴着虎头帽,林姝怕他冷, 里里外外包得格外严实, 朝江云康跑过来时, 江云康害怕安儿会摔倒,大步走过去把人抱住。

  “你是偷跑出来,还是你母亲让人带你出来的?”江云康捏捏安儿白胖的小脸蛋,手感很好,又捏了捏。

  安儿笑咯咯地躲开父亲的手,指着路边的杨树下,“是母亲让我出来的,您瞧,书墨在那儿呢。”

  书墨已经朝他们走过来,笑着喊了句三爷。

  “嗯啊。”江云康和书墨点点头,“外边天冷,回家吧,去看看你母亲准备什么吃的。”

  江云康抱着安儿,一路往家走。

  回家后,看到张月英坐在长廊下皱眉,江云康先喊了一句弟妹。

  从徐放回京奔丧后,便没回过新余,张月英心中记挂着徐放,这段日子消瘦不少。

  “三爷回来了啊。”张月英淡淡地笑了下,她张嘴好似有话要问,却又抿唇憋住。

  江云康猜得到张月英的心思,宽慰道,“弟妹不要太担心,徐放前段日子还来了消息,等内乱结束,他就回来了。如今最麻烦的刺头都解决,只剩下一些小喽喽,你放宽心一些,家里还有孩子需要你照顾呢。”

  林姝从厨房出来,正好听到这话,点头附和道,“是啊,三爷说得没错。家中姑娘还小,徐世子又不在家,你要是思虑过多而生病,你家姑娘可怎么办?”

  “你们说得对,我就是忍不住地想,哎。”张月英也知道她多想没有用,但更多时候是控制不住。

  “那就过来和我一块做事,事情多了,就不容易多想。”林姝过来挽住张月英,笑着道,“我都和隔壁的几家夫人约好了,新年里去找他们摸花牌,你要是不喜欢,还有几位夫人也是读过书的,大家坐在一块说说话,日子飞一样地就过去了。”

  林姝比之前要外向许多,若是以前,她是不会像这样出门交际。

  张月英跟着林姝去了屋里,江云康则是抱着安儿去厨房找吃的。

  今年的除夕,因为先帝驾崩,比往年都要清冷。

  等过完元宵,江云康收到了皇上的折子。

  年底时,皇上拒绝了北狄上贡的要求,既然拒绝了,就得提前做好准备。

  皇上的意思是,让江云康加快造船厂的进度,以备不时之需。

  收到折子后,江云康就带人去了造船厂。

  皇上虽没明说,但要他造船,便也表明了皇上的想法,江云康干活也卖力得多。

  从一月到三月,江云康都待在造船厂那,直到造船厂快要修建好,徐放才从前线回来。

  徐放去了西部,平定内乱的同时,还参与了剿匪。立下不少功劳后,皇上也升了他的官。

  刚回到新余没两日,徐放就来造船厂找江云康。

  他提着两壶酒,还有一包猪头肉,把忙活中的江云康叫到了树荫下。

  “嫂嫂让我给你带了一马车的东西,但我这人心急,先骑马来了。”徐放把油纸打开,里边是香喷喷的猪头肉,“我出去了大半年,挨了不少苦,还好人没事。”

  从先帝驾崩后,徐放又沉稳了不少。他彻底地有了自己是徐国公府顶梁柱的感觉,以前打战都是冲在最前头,拼杀个痛快先。现在他还是冲得猛,却开始懂得避免受伤。

  江云康拿起酒壶,饮了一大口,“你特意来造船厂一趟,可是有事要和我说?”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上折子给皇上,我朝武将太少。现在是内忧外患,处处都要打战,但真能用的武将没几个,所以才会一直平息不了内乱。我给皇上的建议时,开设武科,效仿前朝,增加武将的地位。”

  徐放握紧手中的酒壶,手背青筋暴起,“但朝中反对的声音太多,特别是那些迂腐的老臣,说什么区区武夫,本朝就没有开武科的先例。那些老古董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武夫在平内乱、退北狄,他们能在京城高枕无忧?”

  皇上刚登基没多久,之前几次的清剿,就让京城里怨声载道,特别是一些百年世家,根本动不得。

  如果再开设武科,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骚动,故而迟迟没有下决定。

  “我来找你,就是想让你帮着一起上折子。”徐放看着江云康道,“近来文渝和你兄长都得皇上重用,他们都是你举荐的人,说明皇上会听你的。”

  徐放不仅来找江云康,他之前也找过不少同僚,好些人都同意上折子。

  “我同意你说的。”江云康之前就有想过,但还没实际去做,听徐放已经上了折子,他是很赞同徐放的说法,“咱们本朝,确实太缺武将。先帝在位时,国土就一再缩小,如果再不多一点镇守边疆的武将,只怕还会缩小。”

  他下定主意道,“这个折子我待会就去写,我还会写信给文渝他们。我大哥不好说,但文渝肯定会支持。”

  江云康大哥是老派大家长,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世家嫡长子为重的言论,江云康还真不能保证大哥会同意。

  和徐放喝完酒,江云康立马去写信,让徐放一块带回去。